2019屆中考時政熱點專題復習2
《一點通》p46-47 考點3.4 3(2)
2、初二學生王某經常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同學們勸他不要這樣。他說:“《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我是未成年人,即使違了法也受其保護,不受法律的約束,所以我不怕。”你同意他的說法嗎?請說明理由。
答:不同意,因為其說法是片面。(1)《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權益的專門法律,它要求家庭、社會、學校、司法部門給予其特殊的保護。(2)對于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也要保護其合法權益,對他們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促其早日改過自新。(3)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法律之上,未成年人也不例外。(4)所以,認為未成年人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特殊保護就可以不受法律的約束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3、違法犯罪就是做壞事,不做壞事就不會違法犯罪。
答:這個說法錯誤。(1)違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為;犯罪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2)做壞事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有些是道德所禁止的行為,因此,做壞事有的是一般違法行為或者是犯罪,有的是違背道德的行為。(3)什么也不做,未履行法定的義務的行為也有可能屬于一般違法或犯罪。(4)違法犯罪不等于做壞事,不做壞事不一定不違法犯罪;能否避免違法犯罪,關鍵在要增強法律意識,嚴格依法辦事。
(四)朋友與競爭
1、有的同學說:是朋友就要講“哥們兒義氣”,不講“哥們兒義氣”就不夠朋友。
答案《一點通》p320 四、1
2、要競爭,就不能合作;要合作,就不要競爭。答案《一點通》p321 四、2
(五)誠實信用
誠實信用是經濟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原則,與我們中學生無關。答案《一點通》p316 四
(六)權利與義務
1、在我國,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答案《一點通》p323 四、1
2、初中生張某常常以各種借口逃課。當父親批評她時,他說:“我還是未成年人,還不是公民,不需要履行義務。”答案《一點通》p323 四、2
3、八年級學生李某中途輟學經商。老師勸他上學,他說:“上學是我的權利,我的自由,我可以放棄,任何人無權干涉。”答案《一點通》p323 四、3
(七)責任
1、我們是學生,所以我們的責任只有一個---努力學習。答案《一點通》p325 四
2、小強自控能力差,常犯一些小錯誤,老師批評他,態度很好,決心改過是非。但一轉身就忘記了自己的承諾。承認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因此小強的行為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答案《一點通》p328--329 四、1
(八)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因此,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經結束。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己取得巨大成就,因此,我國己進入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
答:這個觀點錯誤。①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二步走”戰略的一、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時期。②但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不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同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從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