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高級建筑師教案(精選4篇)
美術高級建筑師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更喜歡在戶外和大自然的親近。讓幼兒到戶外觀察,體驗活動帶給孩子們的自由和快樂,同時通過泥塑活動訓練幼兒的小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活動帶來的自由、快樂的情趣。
2、認識并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及生活情趣。
3、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自由進行蝌蚪的泥塑創作。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蝌蚪,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在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進行泥塑創作活動中訓練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放大鏡、勺子、裝蝌蚪的瓶子和杯子若干,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一種只有春天里才有的小動物,猜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a)老師帶幼兒到戶外有蝌蚪的地方觀察蝌蚪
教師提出觀察要求:(1)、注意安全;(2)仔細觀察蝌蚪的顏色、形狀、游泳的方式、生活的環境;(3)、可以借助帶來的工具(放大鏡)近距離的觀察。
b)幼兒分組自由觀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c)教師提問:小蝌蚪是什么顏色的?頭是什么形狀?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蝌蚪?
d)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觀察結果:小蝌蚪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渾身黑黝黝的,頭橢圓圓的、尾巴扁扁的,住在清澈的水里。
三、泥塑小蝌蚪
啟發幼兒給小蝌蚪塑像
師:蝌蚪寶寶想請小朋友們給他們塑像,你們愿意幫幫它們嗎?
提問: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泥塑的方法?請你們用以前學過的搓、團、壓等方法來給小蝌蚪塑像,看誰塑得多、塑得好。
幼兒分組進行泥塑小蝌蚪的活動。教師巡回進行個別指導。
四、結束部分
點評:讓幼兒互相觀看泥塑作品。表揚積極活動的孩子,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就感。
大家齊心協力盛水舀蝌蚪,把蝌蚪帶回幼兒園自然角飼養繼續觀察。
五、活動延伸:
1、學習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繪畫《小蝌蚪》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有些孩子沒注意,舀水時把衣服弄臟了;有部分幼兒對搓、團、壓等基本方法掌握不好。
美術高級建筑師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了解吹塑紙版畫的相關知識。
2.能力目標:運用吹塑紙版畫的技法創造一幅有趣的版畫作品。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學習版畫的興趣,學會動腦動手。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教學準備:
課件、2B鉛筆、吹塑紙、水粉顏料、卡紙、水彩筆、夾子、排筆等。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1、教師出示吹塑紙,讓幼兒摸一摸猜一猜,總結吹塑紙特性。
2、幼兒欣賞教師范畫(出示范畫)。
3、提問。
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作品,你知道這些畫是怎么畫的嗎?兩幅畫之間作比較,你發現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在課件中出示兩幅作品進行對比,請幼兒回答)
過渡語:老師是怎么畫出圖案相同、色彩不同的畫的?這種畫法叫做“吹塑紙版畫”。
二、講授新知
1、什么是吹塑紙版畫?(出示課件,并請幼兒回答)
用吹塑紙制版,使用堅硬光滑的筆頭在吹塑紙上刻出凹痕,再涂上顏料轉印在卡紙上。這種版畫形式的材料很一般,步驟也很簡單,但印出來的效果很好。
2、版畫的種類
木刻版畫、銅版畫、石版畫、紙版畫
3、吹塑紙版畫的特點
吹塑紙輕而有一定厚度,便于刻制。表現力豐富、色彩鮮艷厚重、對比強烈、效果獨特、一版多印。
4、引入吹塑紙版畫的印制方法。
水粉顏料印制的,稱水粉印吹塑紙版畫
5、制作吹塑紙版畫的工具材料。
吹塑紙、彩色卡紙、水粉顏料、鉛筆、圓珠筆、毛筆、排筆、調色盤、夾子等等。
三、演示制作步驟
1.起畫稿,用吹塑紙制底版,首先不能直接在吹塑紙上刻畫,可先拿鉛筆在吹塑紙上輕輕地起稿,等形畫準了,構圖等合適了,再進行下一步(因為用水彩筆畫在吹塑紙上容易修改),吹塑紙版畫適合表現粗獷一些的內容,要求構圖不要太復雜。
2.刻畫制底版,拿圓珠筆在吹塑紙上刻,繪畫鉛筆,筆頭可粗一些,不易把吹塑紙劃破,形成的凹糟清晰。因吹塑紙本身對筆的刻畫過程有阻力,有斷、有連,所以刻出的線條頓挫有味且線條粗獷。盡量刻制得深些,拓印出來的線條才能顯得粗實、清晰。刻完后要仔細檢查一遍,看是否有漏刻的地方。
3.固定畫紙,裁取比底版稍大一點的彩色紙,覆在底版上,再用夾子夾穩印紙與吹塑紙版的一邊,形成翻書狀,以便套色準確無誤。
4、印制作品
A、固定一端。
B、涂上顏色,顏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輪廓線,顏色要濃要稠。
C、涂好一部分顏色后將畫紙蓋回版上,在相應的部位用手掌壓掃,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種顏色的筆,將所有的部分一涂好;2、涂一塊印一塊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涂印。可重復涂印,是畫面色彩更加豐富)幼兒動手涂色。
五、課堂小結
針對幼兒在吹塑紙版畫印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使幼兒明白,掌握正確的印制方法。
教學反思:
《吹塑紙版畫》是版畫這個新畫種的起始課,幼兒在本課中將繪畫和工藝制作的結合,在版畫的制作過程中,從畫面內容的構思設計、制作材料的選擇、刻板拓印方法的探尋,幼兒既要動腦思考又要動手操作,可以說從頭至尾的各個環節都是藝術的創新和技能技法基本訓練的體現,在版畫制作過程中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本課總體上下來感覺,幼兒對與新工具的熱情非常的高漲,但是對于使用它們的方法,還欠缺實踐的勇氣和系統的方法。
1.引導幼兒認識新畫種
教學目標是認識和理解版畫的藝術特色和材料特點,認識和了解不同制版材料的版畫;結合一種版畫的制作,了解學習版畫的基本表現技法;結合培養幼兒動手能力與合作意識。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具有復數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單色紙版畫,圓珠筆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在版畫的制作過程中,幼兒既要動腦思考又要動手操作,可以說從頭至尾的各個環節都是藝術的創造和才能的展示。
幼兒對版畫這種形式印象深刻,但是對于吹塑紙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可以配以圖形和文字進行板書強化,讓幼兒記住吹塑紙。2.學會使用新工具
本課教學對幼兒的動手能力要求很強,因此如何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讓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教學設計的重點。在本課導入時我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新的工具,并自由實驗來激發學習興趣,由此引導幼兒進入本課的學習;通過比較認識吹塑紙和硬紙板,讓幼兒發現吹塑紙可以進行刻版,這個環節大家實施的很好,但是再印刷就會手忙腳亂,這個環節,我想只讓他們探索刻版這一個步驟就夠了,這樣也能充分認識吹塑紙的特性。最后讓幼兒實踐探究,親手制作吹塑紙版畫,體驗成功的樂趣。在吹塑紙版畫的過程中總結以下經驗:
1、觀察討論法。觀察工具的特點,對新工具產生感性的認識。每個人都有一套使用工具:粗鉛筆、吹塑紙、卡紙、膠帶、水粉用具。
這些材料通過幼兒的觀察討論,說出這些工具的作用及用途,做出怎樣的效果。
2、討論實踐法。
幼兒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吹塑紙版畫制作步驟,然后根據教師提示,有參照的進行嘗試,在小的吹塑紙版上進行刻版,并印刷。這個過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過很多幼兒同時操作這幾樣工具會有困難,水粉的使用應該在前一課時進行強化基本訓練。
這兩個活動幼兒的參與性很強,參與面也很廣,但是深度還欠缺。主要是在于操作工具的不熟練導致很多幼兒沒有完全實驗完、但是因為是親身探索,才能體會到新的材料帶來的直觀效果。并能在失敗中自己總結經驗,為了課堂作業做好了準備。
美術高級建筑師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創作重疊畫的興趣。
2、探索制作重疊畫的方法,喜歡運用多種色彩進行表現。
3、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會拓印畫卡片。
2、彩色筆、圖畫紙、拓印卡、投影儀、范例、透明膠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幅重疊畫,激發幼兒參予活動的興趣。
請小朋友找一找并說出圖畫里有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二、探索重疊畫的制作方法。
1、把找到的圖案貼上去。
2、啟發幼兒思考:為什么最后的圖案不好貼。
三、幼兒制作重疊畫。
1、幼兒在投影儀前操作,感覺圖案的重疊。
2、提供拓印卡、彩筆,幼兒自己制作重疊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游戲:找一找
相互欣賞作品,請小朋友和老師找一找自己畫了什么。
活動反思:
在以后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美術高級建筑師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線條畫背心,用自己喜歡的圖案來裝扮背心。
2、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增強手腕的控制能力。
4、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用線條表現背心。
活動準備:
1、蠟筆、繪畫紙若干。
2、圓領、方領的背心實物圖,外套一件。
3、健康歌、背心歌、小鴨子的光盤或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老師播放“健康歌”的音樂,和幼兒一起做運動。
老師模仿模仿公雞叫的聲音“喔喔喔——”,做伸懶腰的動作,說:天亮了,起床了,哇!今天的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來做個運動吧!
2、配班老師扮演小鴨子,邊擦拭額頭上的汗,邊用手抖抖衣服,哭著說:我把背心弄濕了,可是,我沒有帶背心,不換背心會感冒的!
3、老師:小鴨子沒有背心換,怎么辦?有誰愿意幫助小鴨子嗎?好,讓我們給小鴨子做背心吧!
二、學習新課
1、老師出示圓領、方領的背心,引導幼兒說出背心的特征,讓幼兒用手順著背心的邊沿摸一摸,初步感知背心的輪廓。
老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背心)
老師:背心是什么顏色的?背心上有哪些圖案?
老師:背心的領子是什么樣的?
老師:背心和我們穿的外套有什么不一樣?
2、老師示范畫背心。
老師:老師喜歡圓領的背心,要送一件圓領背心給小鴨子。我們先來畫領子——彎彎一道線,變成小圓領;接著畫肩寬——左邊一道線,右邊一道線;然后畫衣長——輕輕一陣風,線條吹兩邊;最后封口——底下拉根線,系緊兩邊線。
老師:看,背心畫好了,是件白色的背心,老師想讓背心變得更漂亮,有什么辦法嗎?
老師:好,老師給背心添上幾朵小紅花,讓兩條彩帶往下飄(肩寬出),看,圖案加完了,好看嗎?
小結:小朋友說得對,給背心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背心就會變得更加漂亮。
老師:老師做了件圓領的背心,還可以做成什么領子的背心呢?
附兒歌:背心歌彎彎一道線,變成小圓領;左邊一道線,右邊一道線;輕輕一陣風,線條吹兩邊;底下拉根線,系緊兩邊線;仔細瞧一瞧,背心亮眼前;添上新圖案,背心更漂亮。
3、老師播放“背心歌”的錄音磁帶,幼兒嘗試畫背心,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老師給小鴨子做好了背心,接下來,輪到小朋友給小鴨子做背心了。(給幼兒分發繪畫紙。)
4、幼兒展示作品,分享繪畫成果。
老師:小朋友給小鴨子做了件什么樣的背心呀?是什么顏色的?背心上有什么圖案,為什么要畫這些圖案?
老師:小朋友們真棒,制作的背心都很漂亮,小鴨子一定會很喜歡的!讓我們去給小鴨子送背心吧!
三、鞏固新知
1、老師播放“小鴨子”兒歌的錄音磁帶,帶領幼兒模仿小兔子去給小鴨子送背心(配班老師戴鴨頭飾,扮演小鴨子)。
老師:小朋友們,把做好的背心拿好了,我們要跟著小兔子去送背心了。
附兒歌:小鴨子小鴨子,做運動,弄濕背心一邊哭;小朋友,學雷鋒,幫小鴨子做背心;花背心,真漂亮,大家一起送背心;小鴨子,擦干淚,見了背心樂呵呵!
四、結束活動
老師:背心送完了,讓我們和小鴨子一起到森林里玩游戲吧!(老師帶領幼兒到活動區玩游戲)
延伸活動:
在美工區,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供剪、撕、貼的操作材料,使幼兒通過各自的奇思妙想,用不同方式設計衣服,創作更多的精美作品。
溫馨提示:
1、在繪畫活動中,在繪畫之前,老師要讓幼兒先了解背心的特征,讓幼兒摸一摸,初步感知背心的輪廓,繪畫時,老師要用簡要的語言講解畫背心的步驟,并讓幼兒明白背心各處的表現方法。
2、老師要鼓勵幼兒大膽的創作,畫各種款式的背心,當發現幼兒創作的作品不一樣時,要及時表揚,增強幼兒創作的信心。
3、在教學活動中,不要求幼兒會讀兒歌,只要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借助兒歌掌握背心的繪畫方法就可以了,通過日積月累,幼兒自然會習得兒歌。
反思
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都是積極的、主動的、有效的參與。整堂課下來孩子們的興趣濃厚,都專注于自己的工作,大部分孩子設計出來的背心非常漂亮,畫面也非常整潔。課堂常規及活動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齡及動手能力的差異,在活動過程中,有的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興趣仍然非常濃厚;有的孩子則動作緩慢,而且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這里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