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shù)教案:國寶—熊貓(精選4篇)
大班美術(shù)教案:國寶—熊貓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毛筆畫是中國特有的繪畫種類,中國人、外國人都很喜歡。
2.感受毛筆的柔軟性,嘗試用毛筆畫出熊貓的明顯特征。
3.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不同內(nèi)容的中國畫,活動前布置在活動室墻面上供幼兒欣賞。
2.范畫一張,玩具熊貓一個。
3.宣紙或毛邊紙(吸水性強)、舊報紙、毛筆、墨汁、瓷碗、抹布等。
活動過程
1.欣賞中國畫。
――請幼兒欣賞活動室布置的中國畫。
――這些畫與我們用鉛筆、水彩筆畫的畫一樣嗎?我們叫它什么畫?是用什么筆畫的?
――這些畫與我們看到過的許多畫不一樣,我們叫它中國畫,是用毛筆(出示毛筆)畫出來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很喜歡。
――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毛筆,說說有什么感覺。
――今天我們就來用毛筆給熊貓畫像。
2.觀察熊貓外形特征。
――出示熊貓玩具,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觀察熊貓外形特征:頭、眼、眼圈、耳、身體、腿、尾。
3.看教師示范。
――教師用毛筆蘸足淡墨,用中鋒畫頭、身體等輪廓,再用筆尖蘸足濃墨,畫眼圈、耳等部位。
――熊貓喜歡吃什么?引導(dǎo)幼兒添畫竹子。
4.作畫。
――提醒幼兒用濃、淡墨色作畫。
――鼓勵有能力的幼兒畫出熊貓動態(tài)。
――展示作品。
活動建議
1.用毛筆畫熊貓意在幫助幼兒從美術(shù)的角度接近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畫特有的風(fēng)格,對幼兒的作畫技巧不必有過高的要求。
2.要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作畫習(xí)慣,如在桌面墊好報紙,蘸墨不宜過多,及時用抹布擦拭臟處,保持畫面清潔等。
活動反思
毛筆畫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繪畫種類,中國人、外國人都非常的喜歡。但由于國畫在平時的教學(xué)和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比較少,因此顯得十分地生疏,這一次的繪畫活動用毛筆來畫熊貓意在幫助幼兒從美術(shù)的角度接近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特有的風(fēng)格,事實上對幼兒的作畫技巧倒沒有過高的要求。美術(shù)教育家勒溫費爾特曾說過:“兒童只要被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chuàng)造性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guī)范,那么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能手”。
大班美術(shù)教案:國寶—熊貓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毛筆畫是中國特有的繪畫種類,中國人、外國人都很喜歡。
2.感受毛筆的柔軟性,嘗試用毛筆畫出熊貓的明顯特征。
3.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活動過程:
一、欣賞中國畫。
1.請幼兒欣賞活動室布置的中國畫。
2.這些畫與我們用鉛筆、水彩筆畫的畫一樣嗎?我們叫它什么畫?是用什么筆畫的?
3.這些畫與我們看到過的許多畫不一樣,我們叫它中國畫,是用毛筆(出示毛筆)畫出來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很喜歡。
4.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毛筆,說說有什么感覺。
5.今天我們就來用毛筆給熊貓畫像。
二、觀察熊貓外形特征。
1.出示熊貓玩具,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2.觀察熊貓外形特征:頭、眼、眼圈、耳、身體、腿、尾。
三、教師示范。
1.教師用毛筆蘸足淡墨,用中鋒畫頭、身體等輪廓,再用筆尖蘸足濃墨,畫眼圈、耳等部位。
2.熊貓喜歡吃什么?引導(dǎo)幼兒添畫竹子。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1)提醒幼兒用濃、淡墨色作畫。
2)鼓勵有能力的幼兒畫出熊貓動態(tài)。
3)展示幼兒作品。
大班美術(shù)教案:國寶—熊貓 篇3
情景描述:
這個星期我們的教學(xué)主題是《娃》,在這一周的教學(xué)中,我們小朋友了解了好多有關(guān)的知識,今天的午餐過后,我讓小朋友看了水墨畫《熊貓》后,請孩子們說說這些畫與我們平時用水彩筆、蠟筆畫的畫一樣嗎?(不一樣)有誰知道這是用什么來畫的?(毛筆)這些與我們看到過的許多畫不一樣,我們叫它畫,是用毛筆畫出來的。在此基礎(chǔ)上,我讓孩子們學(xué)習(xí)畫《熊貓》。
分析:
毛筆畫是我們特有的繪畫種類,人、外國人都非常的喜歡。但由于國畫在平時的教學(xué)和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比較少,因此顯得十分地生疏,這一次的'繪畫活動用毛筆來畫熊貓意在幫助幼兒從美術(shù)的角度接近中華文化,感受特有的風(fēng)格,事實上對幼兒的作畫技巧倒沒有過高的要求。美術(shù)教育家勒溫費爾特曾說過:“兒童只要被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chuàng)造性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guī)范,那么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能手”。在教學(xué)形式上我是這樣做的。如《國寶熊貓》一課,我首先是在教室中掛置了一些畫供幼兒欣賞,讓孩子們說說這些畫與我們平時的水彩筆、蠟筆畫有什么不同;再用手摸一摸毛筆,體驗一下有什么感覺;讓幼兒觀看熊貓的圖片或讓孩子講述一些有關(guān)熊貓的故事等,在了解了有關(guān)熊貓的結(jié)構(gòu)后討論一下用墨的方法。再讓幼兒分析熊貓的生活習(xí)性,或者講述熊貓有關(guān)的動畫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現(xiàn)的形象以及周圍環(huán)境作進步的練習(xí),這樣孩子們有一個自由發(fā)揮的余地。
所思所悟:
1、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敢于去畫,作為教師應(yīng)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深入生活。
2、幼兒的國畫童趣味濃厚,但對作畫的技巧并不是很高,而是應(yīng)該注重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作畫習(xí)慣。
3、在教學(xué)之前,可收集一些相關(guān)的圖片、繪畫作品等,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知識。
大班美術(shù)教案:國寶—熊貓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毛筆畫是特有的繪畫種類,人、外國人都很喜歡。
2.感受毛筆的柔軟性,嘗試用毛筆畫出熊貓的明顯特征。
3.知道熊貓是的國寶。
活動過程:
一、欣賞畫。
1.請幼兒欣賞活動室布置的畫。
2.這些畫與我們用鉛筆、水彩筆畫的畫一樣嗎?我們叫它什么畫?是用什么筆畫的?
3.這些畫與我們看到過的許多畫不一樣,我們叫它畫,是用毛筆(出示毛筆)畫出來的,人和外國人都很喜歡。
4.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毛筆,說說有什么感覺。
5.今天我們就來用毛筆給熊貓畫像。
二、觀察熊貓外形特征。
1.出示熊貓玩具,知道熊貓是的國寶。
2.觀察熊貓外形特征:頭、眼、眼圈、耳、身體、腿、尾。
三、教師示范。
1.教師用毛筆蘸足淡墨,用中鋒畫頭、身體等輪廓,再用筆尖蘸足濃墨,畫眼圈、耳等部位。
2.熊貓喜歡吃什么?引導(dǎo)幼兒添畫竹子。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1)提醒幼兒用濃、淡墨色作畫。
2)鼓勵有能力的幼兒畫出熊貓動態(tài)。
3)展示幼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