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來激發美術創作靈感
今天的美術課上在欣賞康定斯基的《粉色的音調》,本身這幅作品就是一幅抽象派的作品,學生欣賞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就從音樂的角度去引導學生問題一:“這幅作品的題目是《粉色的音調》,音樂和畫怎么能聯系在一起?”
問題二:“音符的高低起伏使音樂本身就存在著動感而畫是靜止,我怎么絲毫沒有覺察出動的感覺呢?”
問題提出來以后,學生馬上開始動腦,眼睛都仔細的盯著畫面,都想試圖幫助我解決難題一樣的。一會學生們就熱心地開始幫助我解答:
“ 因為畫面當中用了大小不同的圓形,而且圓形是近大遠小的,有中流動的感覺和音符的跳動相吻合了!”
“ 因為畫面當中運用的對比的顏色,背景的深紫色和大塊的黃色形成對比,黑白對比都給畫面形成一種動感!”
“ 我仿佛看到靜靜的黑夜中,許多的小螢火蟲在飛舞著,翅膀的震動聲象優美的音樂!”
“ 這幅畫面中不規則的菱形仿佛是個碩大的喇叭,從這個喇叭中吹出了好多動聽的高低起伏的音調!”
聽著學生們的解說,我在心里暗自竊喜小家伙們還挺厲害,真的教會我不少東西呢!這樣一來,學生們對這幅作品的 理解分析都很到位了。而且學生再也不是以前的一味的聽老師枯燥無味的講解了,自己參與其中學生們的興趣也濃厚起來了。
在繪畫課中我也大膽的把音樂帶入到課堂中,出乎我的意料效果非常好。2004年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家四口演唱的 《讓愛住我家》旋律優美動聽,朗朗上口,成為大家最喜愛的歌曲并廣為傳唱!我突發奇想不知道學生聽了以后的感受是什么呢?因此在課堂上,我先播放音樂給學生聽,學生都被吸引住了,都在暗暗地納悶:老師要干什么呢?這時候我開始引導學生:這堂課我們不要光聽這美妙的音樂,還要把你的感受表現出來,用什么表現?老師不要求你畫陽光畫雨露不畫具體的內容,要求你們用抽象的語言來描繪,用幾何圖形直線、曲線、三角形、方形、圓形等等,不同的線條、不同的圖形都代表不同的含義,根據你自己的感受去描繪組織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學生明白以后帶著任務繼續去聽音樂,許多學生都是邊聽邊記錄邊描畫,真象一個個小畫家在打草稿,我就在他們的旁邊觀看并且適當的告訴學生:你現在的感覺抓的很好,繼續找感覺!”同時我還引導學生“盡量地畫得抽象些,讓其他的同學或者觀看你作品的人第一眼不明白你畫的具體是什么?但是通過你的講解,我們大家都恍然大悟。”幾遍音樂下來以后,學生的靈感也象跳動的音符泉泳一樣!好多的作品都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