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知識歸納與總結(湘教版)
湘教版七上地理知識歸納與總結1.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km。 2.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圖上如果比例尺大,則表示的范圍小,但內容詳細。比例尺的三種形式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世界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5. 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地殼變動和海平面升降。五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
6. 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占總表面積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 最大周長4萬千米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體的證據:⑴麥哲倫環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輪船由遠駛近,先見船桿后見船身p4 ⑷地球衛星照片 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
4.經線和緯線的區別(見p5—p7)
緯線
經線(又名子午線)
定義
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接南北兩極并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形狀
圓
半圓
長度
從赤道向極點逐漸縮短
等長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關系
平行
相交
5.經度和緯度(見p6-p7)
經度(子午線)
緯度
劃分起點
0°經線(本初子午線)
0°緯線(赤道)
劃分方法
0°經線以東為東經(e)以西為西經(w
0°緯線以北為北緯(n)以南為南緯(s)
數值
由0°經線向東向西同時增大
由0°緯線向南向北同時增大
數值范圍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極) 90°s(南極))
表達方式
度數+w或e
數值+n或s
半球劃分 20°w以東至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0°-160°e) 20°w以西至160°e以東為西半球(20°w-180°-160°e)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 赤道以南為南半球
另:經線圈——兩條相對的經線(即經度差為180°的兩條經線)組成的圓圈
例題1
1. 寫出a、b的坐標 (a:15°w,15°s b:75°e,0°)
解題方法:①確定經線、緯線:直線型經緯網中橫緯豎經;其他經緯網看線條的相互關系,相交或最終會相交的線條為經線,始終平行的是緯線
②判斷東、西經,南、北緯:有0°的可以直接判斷,0°經線以東是e、以西是w,0°緯線以北是n、以南是s;沒有0°經線或緯線的經緯網根據數值的增加方向來判斷—數值向東增為東經(e),數值向西增為西經(w),向北增為北緯(n)向南增為南緯(s)『注:判斷的起點,要依據此圖的經(緯)度間距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