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話說《清明上河圖》示范教案
學生表演:
小三:五爺,走了好幾天了,離你們汴京到底還有多遠,日夜兼程的,我這馬兒可受不了了。
五爺:到了到了,就你麻煩。(不耐煩的)
小三:不是的,小的這不是想看看汴京嗎?您總是把這里說的天上沒有地下無的,想看看,想看嘛!最主要的是小的肚子餓了。
旁白:
說到“汴京”,五爺?shù)难垡幌伦泳土亮恕?br>五爺:那當然,全天下就一個汴京,能不亮嗎?哎!汴京,我離開也有十來個年頭兒了,不知變了沒有。我呀,打小就在這兒長大,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這個家哪,在時不覺得怎樣,離開了,走遠了,你才會明白它的親切……呀!虹橋!
投影:
旁白:
隨著五爺一聲“虹橋”,驚得隨從也立即拉開了簾子:一架寬大的木橋飛架兩岸,宛如雨后的彩虹。虹橋結構奇特,以木條架空而成,中間沒有一根梁柱,所以稱之為“虹橋”。
這兒是開封城東郊的繁華中心,汴河里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船只,有的停泊著,船夫緊張地搬運貨物、糧食,或是在船頭燒火做飯;有的正在吃力地搖櫓行駛,路上拉纖的人緊張地呼號著。船上船邊,橋頭橋下,人擠人,肩挨肩,一片繁忙的景象。
小三:五爺,這兒可真繁華!
五爺:這條河,叫汴河,它的前身是隋朝的通濟渠,開封所需的米糧、貨物、珍寶,都要從這兒運入。大宋剛剛建立時,汴河時常泛濫,政府令百姓在河兩岸栽種榆柳,以鞏固堤防,你看就是現(xiàn)在的這些柳樹。太宗時,汴河決堤,太宗皇帝親去查看,臣下勸他不要去,他說:“東京養(yǎng)甲兵數(shù)十萬,居人百萬家,天下轉漕仰給,在此一渠,朕安得不顧。”所以,這條汴河是非常重要的。
旁白:
從虹橋經橋畔酒樓,主仆二人離開汴河兩岸,向城內走去。兩邊的店鋪密密麻麻,街上行人穿梭,叫賣聲不絕于耳。
投影:
第二組同學表演
甲:哎!絲綢,上好的絲綢,快來看來,快來瞧,正宗的蘇州絲綢,嘖嘖,您瞧瞧,這質量,這光澤!哎絲綢,賣絲綢!
乙:賣米!剛脫殼的米,爺,您看看這米,這叫占城稻,是從占城過來的,顆顆飽滿粒粒香,包你吃上一頓就忘不了了。
丙:這米確實不錯,怎么賣呢?
乙:爺,一看您就是有眼光的人,這米呀,八個銅子一斗,您要多少?
丙:給我二斗,喏,錢,您收好!
乙:爺,您這是啥意思?
丙:錢呀。
乙:爺,您可真逗,這是錢嗎?您別小看我這賣米的,開這店也不是開了一天半天,南來北往的人我見多了,您想找茬是不是?
丙:這、這是錢!確實是錢。
乙:啊,爺,鬧半天您是想用這紙錢買我的真東西呀!得得,我也不和您計較了,您把這米放下,您走您的道兒,這紙錢哪,您該往那兒燒就燒那兒去,我這兒可不是閻羅店。
丙:你這人怎么說話呢?這不是燒的紙錢,這叫“交子”,我們四川人就用這東西當銀子,方便!
乙:哈哈!原來是這樣,爺,您別見怪,可這“交子”我還是沒地兒使,您還是給我銅子吧,這“交子”您就帶回四川去吧!哎,爺!您走好。
旁白:
主仆二人一路走一路看,轉眼就到了晌午,本已空空的肚子,經過一上午的東轉西轉,已經叫上老半天了。
小三:五爺,咱吃點東西吧!小的實在走不動了。
五爺:吃,哦,好!咱這就去,汴京的小吃堪稱一絕!
小二:客官,您想要點什么?
五爺:你們店有些什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