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頌》學習要點
《黃河頌》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學時代即參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輟學。1936年抵達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從事進步文藝活動。1935年8月創作《五月的鮮花》歌詞,以其深懷憂患與憤恨體現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廣為傳唱。1939年到延安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樂作品,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本文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
學習本文首先要通讀全詩,掃清文字的障礙,了解詩的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 字詞
1、給下列加字注音。
巔( ) 澎( ) 湃( ) 瀾( ) 宛( )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
狂瀾:巨大的波浪。
宛轉:彎彎曲曲地流過。
屏障:象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二、學習本文內容:
1、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詩人從黃河的自然特點、黃河的地理特征、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等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
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2、歌詞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起什么樣的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育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環相加,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容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偉大的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的法寶。
4、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對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一句,首先應該明確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從全句看,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黃河主流是巨人的軀干,黃河流域中的無數條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其次,應該和上文結合起來理解,如此巨人"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了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正足以激發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
這首歌詞寫得明快雄健,節奏鮮明,音節洪亮。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長短結合,自由奔放并且錯落整齊。在韻腳上,隔二三句押韻,形成了自然和諧的韻律。同時,十分注意刻畫黃河形象,注意營造歌詞的畫面之美:"黃河滾滾"、"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等句,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
三、古今中外,以歌頌自然山川為題材的詩歌,有很多,請同學們自己搜尋一些,并試著模仿,也寫一首小詩。
中考解析
1、(北京市西城區)文言語句加紅字讀音有錯誤的是
A.其夫囈語(yì) 湯熨之所及也(tāng)
B.以嚙人,無御之者(niè)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kuì)
C.人則無法家拂士(bì) 默而識之(zhì)
D.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gēng)
【考點】:文言詞語的讀音
【分析】:答案為A項。"湯熨之所及也"中的"湯"是通假字,同"燙",應該讀四聲,用熱水焐。
2、解釋加紅的詞都正確的是
A.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食:同"飼" 見:同"現"
B.屠不窘,恐前后受其敵 窘:困窘急迫 敵:脅迫,攻擊
C.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書:書信 罾:用網捕
D.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植:種 褻:親近而不莊重
【考點】:詞語的含義
【分析】:答案為B項。A項中的"食"應該讀shí,"吃"的意思。C項中的"書"是動詞,"寫"的意思。D項中的"植"解釋有誤,"植"在句中是"樹立"的含義。只有B項中的解釋都是正確的。
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確的是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能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A.本段開頭以"古仁人之心"與"二者之為"相比較,引出了下文的議論。
B."退亦憂"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相呼應。
C."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D.這段文字,抒發了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政治抱負。
【考點】: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
【分析】:答案為B項。選文中的"退亦憂"與"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相呼應。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相呼應的是"進亦憂"。"進"即指"居廟堂之高",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退"即指"處江湖之遠",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課外拓展
一、《黃河大合唱》的誕生(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美來電話約稿,以《黃河大合唱》的誕生為題,要我為《華語快報》撰文以配合中國偉大作曲家冼星海的這部藝術作品在香港"黃河音樂節"隆重上演。圍繞這個題目,我早寫過回憶錄,要說的都說過了。而盛意難卻,雖是限題限時作文,也該再試試看。我要借此機會,熱烈祝賀"黃河音樂節"取得豐碩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請我,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謝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冼星海在上海結識的時候,他已經大發宏愿,要通過自己創造的音樂形象,表現我們中華民族的苦難、掙扎、奮斗,對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勝利的確信。他把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寫作的《民族交響樂》中。抗戰爆發了,這是全中國人民熱情奔放的時代,作家藝術家更處于熱情奔放的潮頭。他寫了很多具有長久生命力的愛國歌曲,更希望通過音樂藝術的長篇巨著以再現自己的宏愿。這說明《黃河大河唱》的誕生,符合時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蘊蓄已久的內在要求。
回想起來,作曲家反映時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國作家藝術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敵演劇第三隊的同志們一起,經常在大西北的黃河兩岸行軍。在敵后游擊根據地活動。中國雄奇的山川,游擊健兒們英勇的身姿,時刻強烈地感動著我,我在心頭醞釀著一個篇幅較大的朗誦詩《黃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寫詩時,接受星海和演劇三隊同志們的建議,改寫為《黃河大合唱》的歌詞。
- 關于《黃河頌》教案(通用15篇)
《黃河頌》原文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這里,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 《黃河頌》教案匯總(通用15篇)
教學目標: 1、語言智能發展目標(1)能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3)能初步學會運用英特網和圖書館搜集黃河相關的資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 《黃河頌》多角度教案(通用13篇)
[教學設計]聽讀課創意說明:這是一首以現代詩形式創作的歌詞,是一篇極好的朗讀材料,我們可以主要通過聽歌曲演唱的途徑,用雄渾激昂的旋律撩撥學生的愛國情緒,從而感受詩的意境、詩的主題,同時以聽帶讀,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自悟自得...
- 《黃河頌》教案(精選15篇)
【教材分析與處理】《黃河頌》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這首詩用熱烈的歌頌形式為我們塑造了黃河這一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英雄形象。...
- 《黃河頌》優秀教案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 努力培養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2. 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典語言。3. 切實掌握本文借物抒懷的寫法。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學習課文。...
- 《黃河頌》教案范文錦集(通用15篇)
詩歌貴形象思維,且講究含蓄。當詩人描繪事物時,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說這事物怎樣,而在于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寫景則是借景抒情,詠物則是借物言志。而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無不依賴于詩歌語言的表述。...
- 精選黃河頌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把握詩歌的思想內涵。...
- 語文《黃河頌》教案(精選16篇)
黃河頌①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②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 《黃河頌》課堂實錄(精選15篇)
一、 導入新課,渲染氣氛(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七章《保衛黃河》片段)師問:同學們,今天我們在正式上課前請大家欣賞一段音樂,請把眼睛閉上,用心去聽,用心去感受。...
- 《黃河頌》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學習目標】1、掌握字詞;2、通過了解作家、作品,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文;4、理解詩文的內涵;5、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感情。...
- 《黃河頌》教學實錄及點評(精選16篇)
評點/余映潮教學實錄----湖北石首市文峰中學/張慧蓮師:大家知道“中華兒女”又被稱為什么嗎?生:華夏兒女。生:炎黃子孫。師:不錯。我們身上都流著同樣的血。...
- 《黃河頌》教學實錄(通用13篇)
師:大家知道“中華兒女”又被稱為什么嗎?生:華夏兒女。生:炎黃子孫。師:不錯。我們身上都流著同樣的血。那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兒呢?生:我們是炎黃子孫,炎帝、黃帝部落在黃河流域群居,所以應是黃河兩岸。...
- 黃河頌教案匯編(精選3篇)
一、指導思想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成了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并具有相對獨立特點。...
- 最新黃河頌教案范文(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把握詩歌的思想內涵。...
- 《黃河頌》的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2、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
- 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