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七年級語文教案 > 第一冊勾踐滅吳

第一冊勾踐滅吳

第一冊勾踐滅吳

【背景材料】

一、              關于《國語》

《國語》的作者是誰,歷來沒有定論。相傳它和《左傳》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國語》的成書有一個過程,最初是左丘明傳誦,然后是時人傳習,最后經列國之瞽史改編、潤色而成。時代大約在戰國初年。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部分,記敘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東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國內政、外交等事件。全書似乎是編輯各國舊存的史料而成,采擇有多有少,以《周語》的記載最詳備,其余各國所記,都是側重在某幾個人物和事件上!秶Z》的編寫意圖,是“求多聞善敗以監戒也”(《國語·楚語下》)。由于《國語》在內容上比較接近《左傳》,又具有同樣的史料價值,所以《國語》又有《春秋外傳》(韋昭《國語解·敘》、劉熙《釋名》)之稱。

    《國語》的文字質樸簡練,文學成就雖不及《左傳》,但也是先秦時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助讀材料

    1.關于《國語》作者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漢書.司馬遷傳》

    左丘明……復采錄前世穆王以來,迄魯悼智伯之誅,邦國成敗,嘉言善語……以為《國語》。

                            ——韋昭《國語解·敘》

    昔左丘明將傳《春秋》,乃先采列國之史,國別為語,旋獵其英華,作《春秋傳》。而先采集之語,草稿具存,時人共傳習之,號曰《國語》,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辭多枝葉,不若內傳之簡直俊健,甚者駁雜不類,如出他手。蓋由當時列國之史,材有厚薄,學有淺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為此重復之書。何也?

              ——《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經籍十”引

    2.關于《國語》的評價

    《國語》記諸國君臣相與言語謀議之得失也。

                           ——《釋名·釋典藝》

    《國語》一書,深厚渾樸,《周(語)》《魯(語)》尚矣!吨苷Z》辭勝事,《晉語》事勝辭!洱R語》單記桓公霸業,大略與《管子》同。如其妙理瑋辭,驟讀之而心驚,潛玩之而味永,還須以《越語》壓卷。

              ——朱彝尊《經義考》卷二百九引陶望齡語

    吾讀《國語》之書,蓋知此編之中,一話一言皆文、武之道也。而其辭宏深雅奧,讀之味猶雋永。然則不獨其書不可訾,其文辭亦未易貶也。   

                ——朱彝尊《經義考》卷二百九引戴仔語

    左氏《國語》,其文深宏杰異,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柳宗元《非國語·序》

    柳州作《非國語》,而文學《國語》。

                            ——劉熙載《藝概·文概》

    此書不專載事,遂稱《國語》。先儒太史公變編年為雜體,有作古之材。以余觀之,殆仿《國語》而為之也。

            ——聶石樵《先秦兩漢文學史稿·先秦卷》引戴元語

三、參考譯文

    越王勾踐退守到會稽山上,向三軍下令說:“凡是我父輩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夠幫助我出謀劃策打敗吳國的,我將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大夫文種進見回答說:“我聽說,商人夏天的時候就準備皮貨,冬天的時候就準備細葛布。天旱的時候就準備船,有大水的時候就準備車輛,就是打算在缺少這些東西的時候派上用場。即使沒有被四鄰侵擾的時候,然而謀臣與武土,不可不選拔出來供養他們。就像蓑笠一樣,雨已經下來了,肯定要到處找。現在君王您已經退守到會稽山上了,然后才尋求出謀劃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踐說:“如果能夠讓我聽聽您的高見,哪有什么晚的事呢?”于是就拉著文種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終于使文種去吳國議和。

    夫差想聽取文種的建議,與越國和好。吳國大夫伍子胥進諫說:“不行!吳國與越國,是世代的仇敵,經常打仗;外有三條江水環繞,老百姓沒有地方遷移。有吳國就沒有越國,有越國就沒有吳國。這種局面將不可改變。我聽說,住在陸地上的人習慣于住在陸地上,住在水上的人習慣于住在水上。中原各國,即使我們主動進攻,把他們打敗了,我們也不能長期住在那里,也不習慣乘坐他們的車子;而越國,我們主動進攻,把他們打敗了,我們就能長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們的船。這是消滅越國的有利時機,千萬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滅越國!如果您失去這個有利的時機,以后后悔也來不及了!痹絿税寻藗美女打扮好,送給吳國的太宰弱,對他說:“您如果能夠讓吳王赦免了我們越國的罪行,還有更漂亮的美人會送給您。”太宰噽就向吳王夫差進諫說:“我聽說,古代討伐一個國家,對方認輸也就行了;現在越國已經認輸了,您還想要求什么呢?”吳王夫差就與越國訂立了盟約而后撤兵了。

    勾踐對國人說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夠,與吳國這樣的大國作對,導致老百姓流離失所,橫尸原野,這是我的罪過。我請求你們允許改變治國政策!庇谑锹裨嵋呀浰廊サ娜,慰問受傷的人,供養活著的人;誰家有憂就去慰問,誰家有喜事就去祝賀;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來,親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認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認為應該做而沒有做的,就補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個士做吳王的仆人。勾踐自己還親自為夫差充當馬前卒。

    勾踐的地盤,南到句無,北到御兒,東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積長寬達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輩兄弟發誓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國君,四方的老百姓都來歸附他,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F在我無能,將率領你們夫婦們繁衍生息!庇谑窍铝睿呵鄩涯瓴粶嗜⒗夏陭D人,老年不能娶青壯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歲還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歲還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樣有罪?煲置涞娜艘獔蟾妫遗舍t生守護。生下男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條狗;生下女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頭豬:生三胞胎,公家給配備一名乳母;生雙胞胎,公家發給吃的。嫡長子死了,減免三年的賦稅,支子死了,減免三個月的賦稅,埋葬的時候還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親兒子一樣。還下令孤兒、寡婦、患病的人、貧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錢供養教育他們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給他們整潔的住處,給他們穿漂亮的衣服,讓他們吃飽飯,而切磋磨厲義理。前來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廟堂上舉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踐親自用船載來稻谷和油脂。越國出游的年輕人,沒有不供給飲食的,沒有不給水喝的:一定要問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親自耕種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親自織的布就不穿。這樣連續十年,國家不收賦稅,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糧食。

    越國的父老兄弟都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我們的國君在各諸侯國面前丟盡了臉,現在越國也已經克制夠了,請允許我們為您報仇。”勾踐就推辭說:“從前打敗的那一仗,不是你們的罪過,是我的罪過。像我這樣的人,哪里還知道什么是恥辱?請暫時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請求說:“越國全國上下,愛戴國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兒子想著為父母報仇,做臣下的想著為國君報仇,難道還有敢不盡力的人嗎?請求再打一仗!”勾踐就答應了,于是招來大家宣誓,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國君,不擔心自己的人力不夠用,擔心的是自己缺少羞恥之心,F在夫差那邊穿著水犀皮制成鎧甲的士卒有十萬三千人,不擔心自己缺乏羞恥之心,卻擔心他的士兵數量不夠多。現在我將幫上天消滅他。我不贊成個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進同退。前進就想到將得到賞賜,后退則想到要受到懲罰;像這樣,就有合于國家規定的賞賜。前進時不服從命令,后退而無羞恥之心;像這樣,就會受到合于國家規定的刑罰。”

    伐吳行動果斷開始了,越國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勵。父親勸勉兒子,兄長勉勵弟弟,婦女鼓勵丈夫,說:“誰像我們的國君這樣體恤百姓呀,難道不可以為他效死嗎?”因此在笠澤打敗了吳國,又在沒這個地方再次打敗了吳國,又在吳國郊外再次打敗它。于是滅掉了吳國。

 

【示范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通過人物的議論和對話來展開矛盾沖突,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

    2.了解課文中古漢語現象,準確把握古漢語常識

    二、能力訓練目標

    1.賞析文章的方法。

    2.古今異義詞的準確識運用

    三、德育滲透目標

    從如下兩點吸取歷史經驗教訓。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2.“去民之所惡,補民之所足”。只有實實在在地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業。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通過人物的議論和對話來展開矛盾沖突,刻畫人物性格。

    難點;對外交辭令巧妙傳神的把握。

    解決辦法

    1.了解春秋時代諸侯各國間的外交活動頻繁,因而十分講究外交辭令的背景。

    2.外交辭令的巧妙傳神點在于:或選中對象有的效矢;或軟中帶硬,硬中帶軟。要聯系全篇,了解字詞義中的內容。

    疑點:《國語》的作者是誰?

    解決辦法

    國語的作者是誰,歷來說法不一,至今仍無定論。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也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可見這一說法遠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但后來也有不少人對這一說法持懷疑態度。從《國語》所記的范圍來看,不是當時各國都有專篇,就是所記各國的人物與史實也都各有側重,如《齊語》主要是寫管仲輔佐桓公稱霸的政績!稌x語》突出記載晉公子重耳事跡!秴钦Z》、《越語》則圍繞夫差與勾踐爭露來展開情節。由此看來,可能當時各國的史實均由史官記錄下來,后來有人在這些豐富的資料的基礎上加以整理,在材料上有所取舍、集中,在文字上也進行了加工潤色,比較合理的看法,《國語》的作者大約也和《左傳》一樣,應該是戰國早期某個熟悉歷史掌故和了解各國情況的人。

課時安排

                      3   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

    1)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2)了解《國語》一書。

    2.課內采用講析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了解背景知識及作家、作品。

    2.熟悉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結構。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勾踐滅吳》是《國語》里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記敘的是勾踐退保會稽,向吳國請和以后,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略,富國強兵,終于滅吳的故事。這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一件事。

    2.時代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國語》的《越語》上篇。

春秋時的吳、越兩國,雖然國土相接,但在歷史上卻一直是“仇讎敵戰之國”。在連年的互相征伐與廝殺中,雙方互有勝負。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攻打越國,結果吃了敗仗,傷重而亡。其子夫差即位,誓報父仇,于公元前494年大敗越國,越王勾踐率領敗殘人馬退守會稽山上。本篇就是從這里開始記載,直至勾踐滅吳為止。

    3.有關《國語》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三十一卷。全書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公國編次,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國語》包括《周語》三卷,《魯語》二卷,《齊語》一卷,《晉語》九卷,《鄭語》一卷,《楚語》二卷,《吳語》一卷,《越語》二卷。除了《周語》、《鄭州》涉及到西周事外,其余都是依照春秋時的諸侯國別來記述各國史實的。

    《國語》的思想比較駁雜。它重在記實,所以表現出來的思想也隨所記之人、所記之言不則而各異。如《魯語》記孔子語則含有儒家思想!洱R語》記管仲語則談霸術。《越語》寫范合尚陰柔、持盈定傾、功成身退,帶有道家色彩!秶Z》與《左傳》《史記》不同,作者不加“君子曰”或“太史公曰”一類評語。所以作者的主張并不明顯,比較客觀。

就文學價值說,《國語》雖不及《左傳》,但比《尚書》《春秋》等歷史散文還有所發展和提高,具體表現為:(1)作者比較善于選擇歷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論,來反映和說明某些社會問題。如《周語》“召公諫厲王止謗”一節,通過召公之口,闡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論題。(2)在敘事方面,亦時有鎮密、生動之筆。如《晉語》

記優施唆使編姬讒害申生,《吳語》和《越語》記載吳越兩國斗爭始末,多為《左傳》所不載,文章波闌起伏,為歷代傳誦之名篇。又《晉語》記董叔將娶于范氏,似絕妙的諷刺小品。(3)所謂朝聘、饗宴、辯潔、應對之辭,有些部分寫得較精練、真切。如“召公諫厲王止謗”一節,召公把人民的力量比作水,指出對待百姓的批評言論,不能堵塞,只能宣導,否則水變堤潰,政權就有被推翻的危險。說理形象化,含意深刻。又如齊姜與子犯謀遣重耳”一節,讓重耳與子犯的對話,幽默生動。重耳的惱怒,子犯的詼諧,通過對話躍然紙上,讀來如睹其人。

《國語》不但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就其所體現出來的思想觀點,有許多方面在當時也都是有進步意義的。在《子常問蓄華聚馬斗且論其必亡》中描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在《召公諫厲王止謗》中發出了“民不堪合矣”的呼聲。在不少文章中,強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展示了階級的對立和人民力量的認識和重視。但也有很多鬼神的記述,歷史局限性較大。

    4.主要人物介紹

    文章富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主要通過人物的議論和對話來展開矛盾沖突,刻畫人物性格。盡管作者只是對事件進行客觀的敘述和描寫,對人物的對慶也沒有加以任何褒貶,但設及到為人物形象卻異常鮮明。伍子管的忠正不阿,直言敢諫;伯額的貪婪好色,招奴納賄;夫差的昏庸無能,目光短淺,剛腹自用;勾踐的撫恤國人,厲精圖治,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本文學習的知識點

    1)注意古今異義詞的準確運用。

    2)準確分辨一詞多義的詞。

    3)注意詞類活用的現象。

    三、在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1.預習課文

    1)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

    2)借助閱讀的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標出課文的結構層次。

    2.導人新課

    1)介紹作家、作品

    2)介紹時代背景

    3)掃除閱讀中的障礙,學生提問題,教師回答

    4)討論課文內容,提問。

    全文是怎樣安排情節的?

    (參考答案)

    本課文按內容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始——“夫差與之成而去之”,寫群臣攜于文種定計,向吳求和)

    第二部分(從“勾踐況于國人曰”——“民俱有三年之食”)寫勾踐撫恤國人,臥薪嘗膽,厲精圖治,以期報仇雪恥。

    第三部分(從“國之父兄請日”——結束)寫越國同仇敵汽,一舉滅吳。

    文章敘事清晰,有選擇地寫了勾踐為滅吳所做的主要準備工作。在敘事中揭示了勾踐滅吳的道理。同時刻化了他敗而不餒,能屈能伸的堅忍性格,展示了一個善于團結國人富國強兵的政治家形象。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飽蘸感情的筆墨,形象地再現了越國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國恥的動人情景:“父逸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這正是深化主題,即:誰能夠得到人民的傾心支持,誰就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可見文章深刻的思想意義。

                         第二課時

    一、有確目標

    1.通過分析人物具體生動的言行,把握人物性格。

    2.對外交辭令的鑒賞。

    二、整體感知

    本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外交辭令巧妙傳神,在錘煉語文方面講究字約義豐,閱讀中注意賞鑒。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述故事情節。

    2.圍繞重點、難點討論,教師小結。

    討論題

    1.人物的性格是怎樣通過情節展示出來的?文章又是怎樣通過對話,和作者的敘述刻畫人物性格的?

    (參考答案)

    一篇注重刻畫人物形象的歷史散文,它需要借助歷史人物的有代表性的言論行動,揭示其本質特征,《勾踐滅吳》正是如此,文章開始,作者以簡練的筆法寫出了越兵潰敗,危在旦夕的形勢和越國君臣執于相謀的情景。勾踐事急而求謀臣,緊張卻不慌亂。文種未獻良策卻無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責備君王平日沒有培養謀臣武將以備用,然后提醒勾踐:兵敗于會稽山,才求謀臣相助,未免太遲了吧?勾踐的答對更為出色:有幸聽到您這番金玉良言,哪里會感到太遲了呢!國家有難,文種挺身而出,于責備君王之中隱見其忠貞和自負,不愧為治亂之賢臣;臨危不亂,冷靜地采納忠言,勾踐也不愧為明智之君主。這樣的明君賢臣執手相謀,不難熔鑄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作者通過人物議論和對話,使勾踐的形象深沉而豐滿。他不是什么復仇者,而是城府很深、有膽有識的政治家。因為他胸懷大志,才能夠處變不驚。因為他知人善會,才能夠充分發揮文種的聰明才智。因為他不忘國恥,要成就大業,才能夠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卑事仇敵而面無溫色,撫慰百姓而痛切自責。在“十年生聚”的溫歲月里,他明白了許多道理,因而善于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當然,他畢竟是春秋時代的統治者,“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也是很自然的。在作者的筆下,大夫文種的形象也很鮮明。

    在外交斗爭中,文種采用的方法是:先用謙卑恭順的措辭來增添吳王夫差的驕矜之氣,然后軟中帶硬地陳述利害得失以顯示越國上下剛毅堅定之決心,從而奠定了“行成于吳”的基礎,使國家轉危為安。盡管吳國忠臣伍子骨進諫之言很有說服力,怎奪吳王聽不進去,議和之大局已無法改變,因而越方略施小計,行賄于吳國佞臣太宰酷,就順利地金蟬脫殼而去矣!人物性格躍然紙上。

    2.對外交辭令巧妙傳神的把握

    (參考答案)

    諸侯時代,諸侯各國間的外交活動頻繁,因而十分講究外交辭令。《勾踐滅吳》就兼有兩者之長?傆^全篇均達到了字約義豐的標準。只有外交辭令,確實是妙傳神。

    寡君勾踐乏無所使,使其下臣種,不敢徹聲聞于天王,私于下執事,曰:‘寡君之師徒,不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國之寶華從;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惟君左右之。……

    這段話是文種“行成于吳”時說的,極盡卑躬屈膝之能事,把對方捧到天上,把自己摔到地下,驕橫的吳王夫差聽了更加驕矜得意,自然就不必殺盡這些俯首帖耳、甘愿任人擺布的臣服者了!其實這番話當然不是越國君民甘心清愿地說出來的,更不是文種的本意。這番甜言蜜語無非是迷魂湯而已。一般人都能識破。而好大喜功的人無不喜歡這類奉承。這段話之所以巧妙就在于它有的放矢,選中了對象。

    緊接著上面這段甜言蜜語之后的一段軟中帶硬、硬中有軟的外交辭令理為傳神。

    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李,沉金玉于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

    這段話也是文種說的。最后兩句的意思是說:吳王如果不饒恕越國的君民,那么將有全副武裝的名兵士候您(字面上是伺候,實際上是拼死戰斗),那豈不是傷害了您所鐘愛的越國兵士了么?明是要與吳國拼命使雙方都有損失,卻偏偏說吳國的損失還包括他們殺死的越國兵士,因為越國兵士也是吳王所鐘愛的啊!說恭維別人的話,說到了這般光景,真是說到家哩!

總結、擴展

    《勾踐滅吳》通過越王勾踐在戰敗以后,忍辱求和,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政策,富國強兵,最后打敗吳國的故事,深刻指出,要取得戰爭的勝利,不僅要有正確的戰略戰術,更主要的是取決于戰爭的性質和人心的背向。文章也歌頌了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可貴精神。

    《勾踐滅吳》總結的歷史經驗教訓是相當深刻的,細想想,對于今天有那些借鑒。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總結全文,概括寫作特點,歸納古代文化常識,擴展知識。

    二、整體感知

    《勾踐滅吳》在以樸實無華而著稱的《國語》中別具風采。它不僅僅是一篇真實的歷史的記錄,有著深刻的歷史教訓供后人借鑒;而且還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藝術想力。作者運用詳略得當,使文中所歷時長達20年的歷史,脈絡清楚,主題突出,人物形象鮮明,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巧妙地把關,越兩國加以比較,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如最后,寫夫差向勾踐求和,其語調、內容與文始文種代表越王向夫差求和時的話基本相同,人們自然會想到,曾幾何時,吳、越的地位已有徹底變化,人們也注意到,二者求和的心清是完全不同的。文種的求和,是越國君臣的深思熟慮,是權宜之計,是興越滅吳的準備。夫差的求和是一時的茍且偷生,兩廂比較夫差自然相形見細。另外上,文中外交辭令的巧妙傳神,也確別具風采。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以訓練式,分類歸納古漢語常識。

    1.通假字

沈金玉于江    沈——同“沉”,句意是,把金玉寶物都沉到江里。

仇讎敵戰之國也    讎——同“仇”,句意是,是互相仇視、敵打、交戰的國家。

不可失也已    已——同“矣”,句意是,不可以失掉。

令壯者無取老婦    取——“娶”。句意是,規定青年男子不許娶老年婦女。

將免者以是    免——“娩”,生育,臨產。句意是,婦女將要臨產時向官府報告。

公令毉守之    毉——“醫”。句意是,官家就派醫生看護她生產。

絜其居    絜——“潔”。句意是,收拾干凈他們的住所。

吾請達王甬,句東    句——“勾”。句意是,我請求把你送到市,旬以東的地方。

而為弊異宸宇    弊——“敝”。句意是,做吳國的庇護者。

    2.古今異義詞

敬得聞子大夫之言    子,尊稱,F常用于人的通稱,或專指兒子。句意是,如果能夠聽到大夫您的話。

夫差與之成而去之    去,離開,F常用于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或過去的時間。句意是,夫差與文種達成和議而離開了越國。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現常用于“中原地區”。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寡人請更    請,請允許我。現常用于請別人如何。句意是,請允許我改正。

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兩人結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歲還不娶媳婦。

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義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十年不收于國    國,指國內人民。今常用于“國家”或“代表國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賦稅。

貧病者納官其子    病,貧病,貧困。今用于“得病”等。句意是,貧困的人把他們的兒子送人官府,給以稟食,加以敬養。

爪牙之士    爪牙:勇敢的,今為貶義,比喻壞人的黨羽。句意是,勇敢的將士。

孰是吾君也    是,這個,代詞,F代為肯定判斷詞。句意是,誰能象我們國君這樣好啊。

吾將殘汝社稷    社稷,國家。現今“社”與“稷”是兩個詞!吧纭睘椤吧鐣薄吧缃弧钡龋梆ⅰ敝挥泄帕x。

越君其次    其,代吳國,次,舍,駐。今用于“次第較后”,“次要的地位”等。句意是,請越君到吳國來駐扎吧。

    3.一詞多義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茍得聞子大夫之言(尊稱)

    丈夫

    丈夫二十不娶(男女)

    生丈夫(男孩)

   

    不可失也已(同“矣”,了)

    今已服矣(已經)

   

    三江行之(代間代吳國與越國)

    夫差將欲聽與之成(代詞,代地)

    勾踐之地(助詞“的”)

   

    女子十七不嫁(女性,名詞)

    請勾踐女女于王(助詞,作婢妾)

   

    請姓無庸戰(請求對方)

    寡人請更(請允許我)

    4.詞類活用

    寡君勾踐乏無所使(乏,形容詞作動詞,缺乏,課文中指人材缺乏。句意是,我們的國君勾踐缺乏人材,無人可以派遣。)

    請勾踐女女于王(第二個“女”名詞作動詞,作婢妾。句意是,請允許把勾踐的女兒作吳王的婢妾。)

    惟君左右之(左右,方位名詞作動詞,處置。句意是,任憑您的處置。)

    宦士三百人于吳(宦,名詞作動詞,服役)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衣,名詞作動詞,穿。句意是,現在夫差穿水犀皮鎧甲的士卒有十萬三千人。

    必廟禮之(廟,名詞作狀語,在廟堂上。禮,名詞作狀語,以隆重的禮節。句意是:一定在廟堂上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他。)

    5.古漢語句式

    判斷句

    仇讎敵戰之國也。(“也”來判斷,句意是:是互相仇視、敵對、交戰的國家。)

    倒裝句

    勾踐說于國人曰(介詞結構后置句。句意是:勾踐向越國人民解釋說。)

    宦士三百人于吳(謂語前置。句意是:派三百多士人到吳國去服役。)

    省略句

    必廟禮之(缺主語:“必”后省略介詞“于”;句意是:一定在廟堂上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他。)

總結、擴展

    給下邊一段文字加上標點符號,用一個成語作標題,注意其中加點的詞語。

    勾踐之困會稽也唱然嘆曰吾終于此乎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參考答案)

    1.標點

    勾踐之困會稽也,唱然嘆曰:“吾終于此乎?”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2.標題:臥薪嘗膽

    3.加點的詞語

    女通“汝”,你。

重(chóng)采——指多種顏色的華美衣服。

    折節——屈己下人。

    振——通“賑”,救濟。

    吊——慰問。

    4[譯文]

    勾踐固守在會稽的時候,唱然感嘆道:“難道我就這樣固守在這里一輩子嗎?”吳王夫差赦免越國以后,越王勾踐回到越國,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著苦膽,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抬頭就能看見苦膽,吃時也親口嘗嘗苦膽。勾踐還常常自言自語地說:“你忘記了吳越在會稽這一仗的恥辱了嗎?”越王勾踐親自參加田間勞動,他的夫人親自織布,吃飯時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種顏色的華美衣服,屈己禮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來訪的賓客,救濟貧窮的人,慰問死者家屬,與老百姓同甘共苦。

布置作業 

    寫一篇文學評論

    題目:試評勾踐人物形象的塑造

     附:板書設計 

                           勾踐滅吳

            準備:  1.群臣攜手,文種定計,向吳求和

  2.扶恤國人,臥薪嘗膽,厲精圖治

完成:  3.同仇敵愾,一舉滅吳

第一冊勾踐滅吳 相關內容:
  • 第一冊燭之武退秦師

    教學目的1.了解《左傳》的成書過程和基本知識,重點了解其語言特點。2.掌握文言詞“若”、“說”、“辭”、“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教學重點1.積累文言詞語。2.讀背課文。...

  • 第一冊燭之武退秦師

    教學目標]1、在掌握字詞句的基礎上熟讀成誦。2、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教學設想]1、自始自終以誦讀為教學手段和依據。2、適當補充《左傳》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材料。...

  • 第一冊《寬容》序言

    教學目的:1.分析評價本文反傳統變革思想。2.分析評價本文獨特的寫作方法。3.借鑒本文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學習重點:分析評價本文的思想內容。教學難點:分析評價本文寓言式寫法。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方法:自讀討論法。...

  • 第一冊《寬容》序言

    【自讀導言】 自讀要求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快速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思想、觀點,明確課文中心意思。 2.在教師指導下能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定的闡發、評價和質疑,并能理解故事中"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的象征意義和"先...

  • 第一冊《寬容》序言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進行賞析性閱讀――找到切入點,進行深入探討。2、透過本文主旨,進行創造人格的熏陶,培養對新事物理解、寬容的態度。3、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正確、全面、透徹的看待問題。...

  • 第一冊《名人傳》序

    教學設想:《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著者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讓讀者在傳記中跟三位大師接觸,分擔他們的痛苦、失敗;也分享他們的誠摯、成功。...

  • 第一冊《名人傳》序

    教學目標 1、了解和領悟羅曼羅蘭的英雄觀。 2、聯系實際,領略本文深遠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了解和領略羅曼羅蘭創作《名人傳》的意圖。 2、透徹理解文中意味雋永的語句。...

  • 第一冊《名人傳》序

    教學目標:1、訓練同學們的閱讀能力:篩選信息2、學生對名人(英雄)的理解教學過程:一、師生說名人(英雄):你崇拜那位名人?為什么?二、本文寫的是哪位名人?這篇文章是自序,還是他序?自序。...

  • 《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三得(通用13篇)

    閱讀過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后,感覺有三得(即三點感受),現寫出來,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啟發。關于命名題目。全文寫“我”爬上懸崖卻恐懼得不敢爬下來,后來是在父親指點鼓勵下才戰勝恐懼順利爬下了懸崖,再得...

  • 七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又色又爽又黄又粗暴的小说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日本高清v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国产黄色a级毛片 | 成人黄色777网 | av今日在线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 丝袜美腿在线视频 |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亚州成aⅴ人国产毛片久久 免费又爽又黄1000禁片 | 亚洲国产成人aⅴ毛片奶水 夜夜草福利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免费中文字幕日产乱码 | 深夜一级毛片 |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 日本公与丰满熄理论在线播放 |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高清有码视频 | 天天操操夜夜操 | XXXXX性BBBBB欧美| 日日躁狠狠躁aaaaxxxx | 亚洲欧美色诱惑 | 在线观看黄色毛片 | 久久久久一级片 | 超碰天天干 | 久久精品黄色片 | 老师夹震蛋上课出白浆 | 91aiai视频 | 阿娇艳z门照片无码av4i | 免费精品久久久 |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