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薺菜
3.寫“我”時的感受。 無上的美味 是一種享受。 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
第二部分:(11──14自然段)寫解放后兩代人對“薺菜”的不同感受和“我”的感慨和希望。
第二課時
一、回顧第一部分的內容。
二、研讀第二部分。
1.讓學生朗讀第11段,然后回答:這一段著重寫什么?用了什么寫法?
〖著重寫解放后對長在野地里的薺菜的懷念。用了襯托和比喻方法。以菜場里的薺菜襯托野地里的薺菜;用“共過患難的老朋友”來比喻薺菜,表達了真切的感情。〗
2.學生默讀第12、13段,然后提問討論。
1“我”為什么總要帶上孩子們到野地里去?
〖作為一個母親,總是想把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理想與孩子們分享,希望孩子們能理解“我”的特殊的感情,能從長輩的人生際遇中感悟到寫什么。〗
2孩子們對薺菜是什么態度?
〖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游戲,后來 “變成了對我的一種遷就”,“漫不經心地用筷子挑上幾根薺”,對薺菜并沒有什么感情。〗
3“我”為什么會產生遺憾的心情?
〖因為孩子們并不能明了母親的苦衷和心情。,所以產生遺憾。〗
4為什么孩子們和“我”對薺菜的態度不一樣呢?
〖孩子們沒有經歷過“我”小時候的那種苦難,對薺菜沒有“我”的那種體驗,自然就和“我”對薺菜的感情和態度都不一樣。〗
5“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有這種感覺?
〖“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是說“我”心里感到不是滋味,難受。因為“我知道,這種賞光似的遷就,并不只是表現在對這一樁事情上,它還表現在對我們這一代人的一些見解和行為上。在他們看來,我們的有些見解和行為……不頂用了”,“我們”之間有了隔膜。〗
6作者對這種現象是什么態度呢?
〖1“我并不認為我們的見解和行為就完全正確。”2“我”“愿意跟他們談談我們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經走過的彎路,以便他們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價。”3“希望我們之間不要成為隔膜很深的兩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讓學生齊讀“自然……朋友”)
3.讓學生讀最后一段,回答:這段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