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個球》教案3
目標解析:知識與能力
1、通過熟悉文章內容,了解“足球之王”貝利的一些生活經歷。
2、體會貝利的父親在他成長中的巨大作用。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閱讀課文的能力,重視基礎知識的積酆駝莆鍘r佳釗肓旎崢撾牧講糠幟諶蕕牧擔⒃擻枚嘀質侄危餐庖傘?br>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貝利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并透過貝利的成長經歷找到自己成長的正確方向,并為之努力。
重點:
1、學習文章概括簡練生動的敘事的敘事方法,體會選材的典型性。
2、學習在敘事中直抒胸臆,披露人物內心活動,表現人物個性的心理描寫方法。
難點:
通過貝利的兩次經歷,體會貝利父親的偉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請班上的小球迷介紹球王貝利
可讓學生在課前找資料,也可提供教參上的“有關資料”,要求既能全面展示貝利的綠茵傳奇生涯,又有生動形象的小故事。
(二)掌握的字的讀音
滂沱(pāng tuó) 攝影(shè) 區域(yù)
疊(dié) 卸(xiè) 聊(liáo)
擰(níng) 皺皺巴巴(zhòu) 一拐一拐(guǎi)
膝蓋(xī) 名譽(yù) 墮落(duò)
(三)詞語積累
生涯:指從事某種活動或職業的生活。
克制:抑制(多指感情)。
美妙:美好可喜。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區域:地區范圍。
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
包袱:比喻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
嘲諷:嘲笑諷刺。
樂觀:精神愉快,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悲觀”相對)。
耐性:能忍耐不急躁的性格。
寧靜:(環境、心情)安靜。
聯想: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
名譽:名聲。
個性: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的比較固定的特性。
酷愛:非常愛好。
墮落:(思想、行為)往壞里變。
天分:天資。
歡聲雷動:歡呼的聲音大。
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區別地混起來談論或對待。
無地自容:沒有地方可以讓自己藏起來,形容十分羞愧。
輕舉妄動:不經慎重考慮,盲目行動。
惡習:壞習慣。
(四)作者簡介
球王貝利被國際足球界視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他以卓越的球藝、上乘的球德,贏得了“黑色珍珠”的美譽,被推上“足球之王”的寶座。這位世界足球奇才在1956年至1977年的21年足球生涯中,共參加了1366場比賽,射進1281個球,曾在一場比賽中單槍匹馬8次攻陷對方城池。直到現在,他創造的連續3年每年進球超過100這一紀錄還沒有人打破過。
1958年,不足17歲的貝利入選國家隊,代表巴西奔赴瑞典斯德哥爾摩參加第六屆世界杯足球賽。還未成年的貝利不辱使命。他力據中場,從容御敵,為巴西隊初捧世界杯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年貝利共射進66球,成為巴西全國的神射手。后來,貝利又作為國家隊主力參加了第七、第八、第九屆世界杯賽,為巴西奪得其中兩屆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巴西隊三次奪獲,使金光閃閃的“雷米特杯”永歸巴西所有。貝利為此創造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世界最大的馬卡拉納體育場入口處,人們為貝利建立了最漂亮的人球紀念碑。球王貝利所穿的10號球衣和射進的第1000個球成了巴西的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