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空城計
(六)學生討論拓展
1、現在我們來討論兩個問題:
(1)假如這次魏國領兵的不是司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馬昭,諸葛亮還會用“空城計”嗎?
(2)諸葛亮身為蜀國的丞相,在當時的形勢下,他的生死可謂關系到蜀國的存亡。而此時諸葛亮卻把自己置身于作戰的最前沿,還冒險用了空城計,如果他的計謀不夠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現得不夠鎮定,如果司馬懿并不完全像他設想的那樣多疑,如果司馬懿能聽取他兒子的意見,如果司馬懿也冒險進攻等等,后果都將不堪設想,三國的歷史恐怕也要重寫!你對諸葛亮的這種冒險做法有何看法?
教師小結:能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這正是其智慧過人之處。謹慎而不膽小 ,冒險而不盲目,這種冒險精神對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是有啟示的。
2、在《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表現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還能列舉出其中的一些嗎?
教師:《三國演義》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書可以使人終身受益”,我建議大家課余擠點時間好好讀一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想你的收獲一定會很多。
三、知能遷移。
今天,請同學們回去之后,結合課文,展開想象,運用我們所學到的描寫的方法,替司馬懿寫一段話,回復諸葛亮對他的嘲笑。
四、小結本課。
學習了小說的閱讀方法。對諸葛亮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對智慧有了新的認識。
五、練習:文后練習四。
【板書設計】 13、空城計
羅貫中
孔明的三笑:笑容可掬→撫掌大笑→拍手大笑
故做輕松、故做姿態→僥幸、如釋重負→自豪、嘲笑
孔 明:足智多謀、處亂不驚、神機妙算、臨危不懼
司馬懿:疑心病重、老謀深算、多疑自負、狡詐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