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學習目標】
1.了解新聞的概念、類型、結構、特點等有關知識。
2.理解“一小步”與“一大步”的內在含義。
3.領悟敢為人先、勇于探索的追求精神,體會人類首次登月的重要意義。
【重點難點】
1.重點:體會新聞“新、奇、特”的特點。
2.難點:把握新聞標題凝練和導語扼要的特點。【課文提示】 1.本文是1969年的新聞。 2.體會標題、導語的凝練和內容的扼要,領會新聞簡明準確的表達作用。【正音正字】 舷xián 攝shè 黏nián【初學課文】 1. 朗讀課文。 2. 文章的內容是什么? 3.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 4. 劃出能夠表現兩位宇航員精神面貌的詞語。【課文分析】 本文是新聞通訊,報道了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情景,記錄了完成這一壯舉的兩位宇航員在登月過程中的片言只語和切身感受,表現了他們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和為科學獻身的崇高品格。 “美國星際航行員阿姆斯特朗今天晚上格林尼治時間2時26分成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這是全文的導入語,精確地交代了月球時間,體現了新聞準確性特點;開門見山,簡潔明快地把新聞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實告訴讀者,突出這次登月活動意義重大,值得銘記。 “電視觀眾緊張地觀看了從月球發回的實況錄像。”從電視觀眾緊張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人們對這次登月活動非常關注和重視。 “這對一個人說來是一小步,但對人類說來是躍進了一大步。”雖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只走了一小步,但是為了這“一小步”人類在社會、經濟、科技方面作出了許許多多的努力,所以它是人類發展史進程中的一大步。【思維訓練】1. 題目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實際寫兩個宇航員的登月情景,是否矛盾?為什么?(從文章的內容看,盡管寫了兩個宇航員的登月情景,但是著重介紹的則是阿姆斯特朗,這位“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文章寫他的筆墨遠遠超過奧爾德林。更重要的是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2. 文章哪些內容體現了新聞報道的準確性?(文章開頭表明這篇報道發出的時間和地點。 文章對兩個宇航員登月時間的介紹,精確到“分”。 這不僅體現了新聞報道的準確性,也表明這是應該銘記的有重大意義的時刻。)3. 阿姆斯特朗在登月實況轉播時,向人們介紹了月球表面的什么特點?(介紹了月球表面有微小砂粒、松軟、非常黏的特點。)4. 文章多次引用兩個宇航員的話,有什么作用?(因為這些話具有新聞價值,讓讀者具體了解月球上的情況,能夠增強報道的客觀性、可信性、權威性。)5. 這次登月活動有什么重大的歷史意義?(用文章語句回答)( “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聽到自己的同類在月球上實地描述月球環形山和月球巖石。”)6. “這對一個人說來是一小步,但對人類說來是躍進了一大步。”其中“這”指代什么?為什么說“對人類說來是躍進了一大步”?( “這”指代第一次登上月球。 因為這在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人類發展史一次質的飛躍。為此,人類在社會、經濟、科技等方面作出了許多努力,“對人類說來是躍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