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課堂實錄(精選14篇)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1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賣油翁》課堂實錄
執教:辛均志 點評:龍永忠 整理:龍永忠
一、課前讀書活動
學生在教師進課堂前齊讀《木蘭詩》
二、課前檢測
《〈論語〉六則》名句背誦檢測,學生回答:
① 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④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來表示;
⑤《論語》中有談學習態度的,也有談學習方法的,請簡要回答。
談學習態度的: 學而時習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談學習方法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溫故而知新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⑥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⑦《論語》的“論”讀lún,它是記錄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的書。文中告訴我們,學習必須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⑧aa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三、新課學習
板塊一:作者介紹
由學生介紹課文作者相關情況。
板塊二:點撥方法
引導學生讀單元提示: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文言文的主要學習方法為積累字詞與朗讀。
板塊三:字詞學習
1.教師選定字詞檢測演板,讓學生注音:
咨 矜 圃 睨 矢 頷 杓
2.學生瀏覽全文,找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共同解決:
學生提出的字詞有:
以 爾 之 嘗 善
自矜 家圃 釋 發矢 但 忿然 輕 乃 置 覆 因 徐 瀝 惟 遣
3.學生齊讀全文
板塊三:節奏劃分
1.學生演板,為下列句子劃分節奏:
①陳康肅公堯咨 | 善射
②徐 | 以杓酌油 | 瀝之
教師點撥規律:
主謂之間(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或是什么);修飾語之間(徐:慢慢,起修飾作用,故也要劃)
意思不同類的,也要劃分
2.學生試給課文劃分節奏
3.學生再齊讀全文。
板塊四:學生譯文
學生自由舉手,試譯全文。有兩個學生舉手發言,各譯一段完成了全文的翻譯。
學生分組分段競讀課文。
板塊五:人物評價
1.文中人物各有什么特長?
2.陳堯咨對待賣油翁前后態度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
教師完成板書:
陳堯咨: 善射 自矜
賣油翁: 酌油技精 惟手熟爾
前后態度:忿——笑
板塊六:拓展深化
1.他們二人的成功經驗是什么?有何啟示?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與體驗談談。
學生甲:成功經驗只要反復練習,就能成功。
學生乙:即使成功了,也不能驕傲。
學生丙:做人要謙虛。
學生丁:自己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有時取得了一點成績,就驕傲,結果學習成績就退步了,后來總結經驗,反復多練,成績就又提高了。
…………
2.說說你從這個故事聯想到的名言警句。
強中還有強中手。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板塊七:鞏固練習
1.全班再齊讀全文。
2.學生完成課后練習。
[點評]
一、體現了學生主體學習地位。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在課堂上,老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可以說,課堂就是學生學習的舞臺!
二、教學環節清晰。由課前的讀書活動,到作者的介紹,到學生方法的點撥,再到字詞的積累,文章的理解,人物的評價,課文主旨的理解,再到最后的延伸拓展,不斷由淺入深,不斷推進,教學容量大。
三、學生的字詞理解,相當扎實。從課堂實踐中可看出,學生在課前是做了充分預習的,這里也啟示我們,學生的充分預習,可以在課堂上加快課堂教學節奏,增大課堂容量。
四、學生找疑環節是整堂課的亮點。我們老師選定的字詞,往往不是學生的難點,所以說,放手讓學生質疑,這也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啊。
五、朗讀得到了全面重視。一節課,學生朗讀全文多遍,在不斷深化文意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值得倡導。
六、教學過程就是學習方法的暗示。而整堂課的教學結構,又何嘗不是一篇文言文學習過程的完整演繹呢。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感悟了學習方法,從而習得了學習文言文一類文章的一種學習方法。
七、拓展溫故聯生活。學習一篇文章,對一篇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是淺層次的過關,如能讓一篇課文的精髓精神融入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才是至關重要的。而本課例的拓展與延伸部分,即很好地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聯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可以說,學生的感悟是相當深刻的。
不足: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沒有到位的點評,學生一回答完,往往是很精彩的回答,可教師沒有進行簡要的鼓勵與點評,其實,這很有可能會挫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但即便有這一點不足,整堂課的教學目的完全達到了,師生的課堂互動相當活躍。
一句話:教師的教學設計任務就是怎樣設計有序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盡情的展示,從而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不是像有的課堂,倒成了教師表演口才與才藝的練兵場。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2
[教學目標及重點]
編排課本劇,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使學生認識“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媒體設計]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哪位同學能說出兩個以“百”字開頭,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語? (“百發百中”,“百步穿楊”。)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種技能,是古人常說的六藝之一。這“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學問的技能。這就難怪康肅公陳堯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賣油翁”卻不以為然,我們來共同學習《賣油翁》這篇短文,看看這是為什么。(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然后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師當堂解決。
教師重點點撥的字詞①矜:驕傲。②嘗:曾經。③圃:場地。
④釋:放。成語“如釋重負”的“釋”,也是放下之義。 ⑤睨:斜著眼看。
⑥發:最早的意義是把箭射出去。
⑦頷:注意字典上有兩個義項:下巴頦;點頭。這里用第二義。
⑧“但(惟)……爾”;這種句式用來表示限制的口氣,相當于“只是……罷了。”
⑨酌:本來的意義是斟酒,這里擴大為倒(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
1.讓學生復述故事。
(復述時不許看書,避免學生搞機械的翻譯。教師可以提示學生作創造性的復述。復述完畢,教師可作適當的評點。)
2. 思考討論:故事中只有兩個人物:陳堯咨和賣油翁。我們干脆把題目《賣油翁》改成《陳堯咨和賣油翁》,行嗎?
明確:不行。事端是賣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釋擔而立”,不露出輕視的表情,陳堯咨就不會發問;又是由他解決的——以酌油技術平息了陳堯咨的憤怒情緒。賣油翁的酌油表演,明顯技高一籌,作者是詳寫;陳堯咨的射技,作者以“發矢十中八九”一筆帶過,是略寫。再者,賣油翁身懷絕技,謙虛沉著;陳堯咨卻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氣揚。我們讀這篇文章必須緊緊把握這一點:賣油翁在事件發展的全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
3.編排課本劇。教師適當進行指導。
4.這個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明確:這個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作者用賣油翁對酌油技巧的解釋來揭示。
『布置作業』
請大家展開聯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寫成一則戲劇。課下在日記本上寫一下,下節課集中展示。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3
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義。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有賣油翁釋擔而立:釋,放下。睨之,久而不去:睨,斜著眼看;去,離開。但微頷之:但,范圍副詞,只;微,稍微。汝亦知射乎:知,了解,懂得。爾安敢輕吾射:爾,你;安,疑問代詞,怎么。我亦無他,惟手熟爾:他,別的。2.掌握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爾”通“耳”,句末語氣助詞,表限制的語氣,而已。3.掌握句子中的詞類活用。但微頷之:頷,名詞用作動詞,點點頭。爾安敢輕吾射:輕,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輕視。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4
學習導航
1、反復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積累 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3、體會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曉道理
課前預習
1、給下 面加點的字注音
自矜( ) 家圃( ) 睨之( ) 忿然( ) 杓( ) 酌油(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自矜( ) 釋擔( ) 睨之( ) 頷 之( ) 忿然( ) 輕吾射( ) 但 手熟爾( )( ) 杓( ) 瀝( ) 遣之( )
3、翻譯下面的句子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爾安敢輕吾射!
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4、查找資料:①唐宋八大家 ②歐陽修
5、提出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課堂學習
一、激活思維
一位是赫赫有 名的尚書工部侍郎,一位是平凡無奇的賣油老翁,當這二人相遇時,他 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活動任 務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2、揣摩人物,明曉道理。
三、精彩活動之旅
活動一:讀書達人
要求:讀音正確,停頓正確,語速適中。
步驟:齊讀;小組評價課前 朗讀情況;自由誦讀。
活動二:翻譯高手
要求:翻譯準確、簡潔,語句通順連貫。
步驟:各組代表翻譯指定語句(一人標注重點詞語、解詞,一人翻譯句子,其余組員檢查是否正確);各組選派代表給其他小組糾錯;老師羅列重點詞語,共同解釋,齊讀。
活動三:故事大王
要求:生動——依據原文,繪聲繪色。
步驟:脫離注釋嘗試復述;添加細節給故事潤色。
活動四:最佳演員、評論員
要求:揣摩人物心理、性格,真實生動 地再現故事。
步驟: 小組代表表演故事(版本:原生態版、續寫版、網絡版,版本小組自選;組員評價,在文中找出語句作 依據并分析;小結: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①陳堯咨的態度如何 ?哪些語句可以體現 出來?
②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度是什么?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來?
③你對文中的兩個人有何看法?
活動五:小小思想家
1、學了本文,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拓展:在生活或學習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例子?請以“謙虛”為主題寫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歐陽修的文學常識,學習和積累文言詞語,能根據注釋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故事情節。
2.理清文章脈絡,感受兩個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并體會本文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3.體會課文中描寫的人物的品質,虛心請教,不驕傲不自滿。能聯系實際,學會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積累文言詞匯,理清故事情節。
2.難點:分析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學會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說出以“百”字開頭,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語?”
明確:百發百中,百步穿楊……
接下來教師引導:“射”是古人常說的“六藝”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種技能。但有一個人不以為意,甚至不屑一顧,這個人是誰呢?(賣油翁)今天我們就學習《賣油翁》這篇課文,一同來看個究竟。(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知人論世,走近作者。(學生課前搜集資料,播放PPT補充)
明確:歐陽修,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和曾鞏)之一。
他是北宋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為文以韓愈為宗,倡導寫平實樸素的古文,創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文章風格,為北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他是一位有著多方面文學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詩、詞、史傳方面自成一家,留傳后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
2.熟悉課文,指導朗讀。
首先,師范讀課文,正字音,正斷句;其次,學生自讀課文,注意字音、斷句及節奏;然后,分角色朗讀(先小組中分讀,然后請學生自由分角色朗讀);
接下來,評價朗讀情況(學生自由發言評價,師指導,從普通話、語氣、情感、神態等方面評價);最后,請學生談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
3.疏通課文大意。(結合注釋,同桌交流)
教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疏通課文文意,并請同學發言,學生間相互評價翻譯,教師訂正。接著,讓學生復述故事,并進行課本劇表演。
(三)深入研讀
1.請同學們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思考問題并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賣油翁對陳堯咨射箭本領是怎么評價的?賣油翁為什么這樣評價陳堯咨的射箭本領?
明確:
(1)“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或九,但微頷之。”賣油翁看陳堯咨射箭,放下擔子,斜著眼睛看。看見他射箭十箭中八箭九箭,只是微微地對此點頭。
(2)賣油翁認為:“無他,但手熟爾。”沒有什么,只不過手熟罷了。
(3)“以我酌油知之。”憑我酌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2.請同學們默讀文章,思考陳堯咨對賣油翁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其變化原因是什么?
明確:態度由反感、惱怒到佩服、認輸。賣油翁看射箭時的冷淡表情使陳堯咨反感,答話時的平淡、輕視更使他惱怒。后來,看到賣油翁從“錢孔”中酌油而錢不濕,不由得佩服、認輸了。其變化的原因,是他看了賣油翁酌油技術如此純熟卻并未“以此自矜”。
3.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賣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明確:賣油翁知曉的是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4.故事中只有兩個人物:陳堯咨和賣油翁。我們干脆把題目《賣油翁》改成《陳堯咨和賣油翁》,行嗎?課文為何對陳堯咨的善射寫得簡略,而對賣油翁的酌油情況卻記敘得較詳細?(小組討論)
明確:不行。事端是賣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釋擔而立”,不露出輕視的表情,陳堯咨就不會發問;又是由他解決的——以酌油技術平息了陳堯咨的憤怒情緒。賣油翁的酌油表演,明顯技高一籌,作者是詳寫;陳堯咨的射技,作者以“發矢十中八或九”一筆帶過,是略寫。再者,賣油翁身懷絕技,謙虛沉著;陳堯咨卻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氣揚。我們讀這篇文章必須緊緊把握這一點:賣油翁在事件發展的全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采用詳略得當的手法敘事,重點突出。
(四)鞏固提高
通過文章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示?
明確:本領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經過勤奮的勞動才能獲得,我們現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鉆一門學問,經過長期的努力,一定會熟練掌握它的奧秘,應用自如的。
(五)小結作業
小結:這個故事雖然短小,卻蘊涵豐富的人生哲理,使我們學習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情節簡單,但波瀾起伏;文字淺顯,卻韻味無窮。愿同學們在閱讀淺易文言文的過程中,擴大對祖國古代社會的認識,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作業布置:據說陳堯咨把賣油翁打發之后,自己一個人在菜園子里踱來踱去,他在想些什么?他又會做些什么?請同學們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寫一篇小短文。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文學常識及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領會“熟能生巧、藝無止境”的道理,使之力戒驕傲自矜的不良習氣。
(四)美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體會本文欲抑先揚,波瀾橫生的構思美,以及人物刻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情趣美。
二、學法引導
1.學習這篇課文,可以先對照注釋,利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反復誦讀課文,以達到熟背。
2.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疏通全文,理清故事的脈絡,了解故事的內容,領悟“熟能生巧,藝無止境”的道理。
3.揣摩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來安排材料,做到詳略得當,且怎樣通過生動傳神,細深入微的描寫來突出人物性格的。
4.寫一篇瀆后感,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答案不求統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掌握文言實詞含義,積累文言詞匯,能夠準確直譯文章。
解決辦法:在預習的基礎之上,教師明確重點、難點處的字詞含義,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去感知。
2.難點
分析文章.寫作特色及人物性格。(在疏通文意基礎上,請學生來復述故事概梗,從而.總結出文章情節起伏,人物性格復雜,描寫細致人微的特點。)
四、課時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課文朗讀錄音磁帶及錄音機。
2.投影儀,教學掛圖。
3.學生制作生字新詞的.知識卡片,課堂交流。
六、師生互動設計
1.強化誦讀訓練,指導學生識記文言實詞含義。
2.準確直譯文章,能夠當時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3.理清文章結構,明確主旨。
4.通過課堂討論分析文章.寫作特色。
七、教學步驟
導語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的“狀元”都是巧匠能工,他們嫻熟的技藝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請看我們今天要學的這則故事《賣油翁》,陳康肅公和賣油老人的故事會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熟能生巧,每個人都沒有值得驕傲的資本,因為山外有山,所以只能精益求精。(板書課題)
(一)明確目標
1.文學常識,文言實詞。
2.直譯文章,
3.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寫作特色。
(二)整體感知
1.文學常識(教師簡介)
2.范讀文章,并訓練學生誦讀,讀準下列字音
咨 矜 睨 頷 杓 酌 圃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情況
1.學生對照注釋翻譯文章,教師補充說明。
2.教師以投影的形式來鞏固實詞含義。
注意下列詞語的意思 自矜、射、覆、瀝、遣、圃、釋
3.請學生來復述這個故事,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看其對文章是否真正理解。
4.從記敘文的角度來看。
第一自然段都交待了哪些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5.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哪段文章寫得具體?(學生用筆將這些文字劃出)
明確并繼續提問描寫賣油翁瀝油的具體生動。為什么?
作家要通過這件小事來表現“熟能生巧”的道理。寫賣油翁瀝油的一段文字要比寫陳堯咨善射的一段詳細。如此安排是為了刻畫人物和表達中心的需要。對賣油翁詳寫瀝油技藝的高超,突出了他以理服人,以技藝制勝對方的形象,寫陳堯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幾字簡略敘述,將筆墨多放于他的恃技而驕。
6.請學生分析并討論陳堯咨與賣油翁的性格特征,并從文中找到依據:
①陳堯咨 恃技而矜,盛氣凌人,“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狂傲、驕橫,“爾安敢輕吾射!”
②賣油翁 技藝高超,為人謙遜,“惟手熟爾。”
7.分析討論本則故事的藝術特色。
情節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描寫細致人微。
8.明確文章主旨。
學生口頭概括文章主旨,教師最后明確。
(四)總結、擴展
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筆記小說,它通過賣油翁與陳堯咨之間的—段小故事,告訴同學們即便有了專長,也不應恃技驕傲,一切技藝都是熟能生巧的。
(五)布置作業
1.熟讀并背誦全文。
2.獨立完成課后練習四。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7
教學設想
淺顯文言文歐陽修
故事性強對學生學習有啟示
自讀課綜合活動課
教學目標
明了文章意思
鍛練學生寫作
獲得學習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直入情境
教師簡述《賣油翁》故事
二、教師點引,學生活動,師生互動
1、活動一:“我”來講故事
⑴自讀課文注解
⑵讀注解譯文章
⑶明文意講故事(設想給人物加上合理的神態、語氣、心理活動及場情、情景描寫)
2、活動二:“我”來做編劇
⑴教師出示例文
⑵學生寫課本劇
例:(清明節,雨紛紛。)
(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⑶學生讀課本劇
3、活動三:“我”來創格言
⑴學生講講學習本文體會及對自己學習的啟示
⑵獲得、識記一個成語“熟能生巧”
⑶結合學習所得及自己的學習情況給自己、同學、朋友寫贈一則有關學習的格言。
示例:靈感源于勤奮,能力得自熟知
四、小結、作業
課后練習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8
閱讀理解題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并不像有些同學想象的那么難,覺得困難的同學主要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賣油翁》閱讀訓練試題及其部分參考答案,旨在讓同學們更好的把握閱讀的技巧,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和收獲!
賣油翁
[甲] 陳康肅公堯(yáo)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jīn)。嘗射于家圃(pǔ),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hàn)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fèn)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吾亦無他,唯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沒人①,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注釋:①沒人:能潛水的人。
9、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肅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沒者豈茍然哉 茍___________ ⑷見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⑴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體現陳堯咨傲慢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賣油翁觀點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語句回答,6分)
12、[甲][乙]兩文都告訴人們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賣油翁閱讀答案
9、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每處一分)
(1)夸耀 (2)打發 (3)隨便、隨意 (4)畏懼、害怕
10、翻譯下面句子。(4分,每小題2分,譯出大意,語句通順即可)
(1)(賣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點了點頭。
(2)(南方人)天天與水為伴,十五歲就學會了潛水的方法。
11、(6分,每空2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
無他,但手熟爾。(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乙文:生不識水。(不學而務求其道)
12、(3分,表述完整、意對即可)要想學會一項技能,就得多操練。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9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熟能生巧”的道理。
2、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傳神。
3、 掌握實詞:矜 頷 釋 徐 以 但等。
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語: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說的是要獲得超群的技藝必須經過反復多練以達到熟練的程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跟熟練有關。(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熟悉課文。
簡介作者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廬陵人。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主張用平實樸素的語言來寫文章,反對當時盛行的崇尚藻飾的駢體時文,繼唐朝韓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學革新運動,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成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在寫作實踐上有較高的成就,尤其是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對后世影響很大。其著作收在《歐陽文忠公文集》里。
1、結合注釋,了解作者情況。
2、學生交流預習中解決的字詞讀音:
矜 圃 睨 矢 頷 忿 酌
3、指名學生試讀后全班齊讀。
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句讀。
(三)疏通,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提出預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2、學生逐句解釋課文,積累文言實詞、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
(四)細讀課文,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1、默讀課文,思考:陳堯咨的心理經歷了一個怎樣變化的過程?哪些語句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度?
2、討論交流
明確:課文先簡要介紹陳堯咨因善射而矜持,對賣油翁“睨之”“但微頷之”的不以為然的態度自是不滿,質問聲中“自矜”之太躍然紙上。而賣油翁從容對答,點出“無他,但手熟爾”。但陳堯咨一時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認為是“輕吾射”,“忿然”一詞表現了陳堯咨的驕橫之態。而賣油翁現身說法“以我酌油知之”,當場獻技,在事實面前陳堯咨無話可說,只好尷尬地笑著讓賣油翁走了。
板書: 自矜
↓
不滿而質問
↓
忿然
↓
笑而遣之
3、賣油翁的過人之處又有哪些?
明確:通過對其酌油動作的描寫“取”“置”“覆”“酌”“瀝”和“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結果,突出其高超的酌油本領。
4、看了賣油翁的當場獻技,又聽他說“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時,陳堯咨會想些什么?
5、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陳堯咨與賣油翁兩人的不同語氣。
6、概括課文內容,揭示主旨。
(五)總結課文
1、課文為何對陳堯咨的善射寫得簡略,而對賣油翁的酌油情況卻記敘得較詳細?
明確:因為故事要說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說陳堯咨的善射,所以只用“當世無雙”“十中八九”,來描寫他的箭術的精湛,而對賣油翁情況的記敘較詳細,這樣使敘事清楚,同時又重點突出。
2、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們應該 怎樣看待熟能生巧?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積累整理文言實詞
3、寫一段話,談談你對文中兩個人物的看法。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10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2、品味課文簡練生動的語言特點,學習本文用關鍵詞句分析人物形象。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品味課文簡練生動的語言特點,學習本文用關鍵詞句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北宋年間有這么一個人,考試是狀元,官做到節度使,大將軍,他說對他一生影響巨大的,是一個老翁,一個偶遇。這位老人是誰呢?又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賣油翁》。
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作者:同學分享(放幻燈片)
二、讀準字音,讀對節奏,疏通文意。
1.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讀一遍課文,不會讀的或者音拿不準的字詞請在書上標出來。
2.同桌幫忙解決字音,然后互讀一遍。
3、找學生讀,(3-5人)其他同學注意糾錯他的字音或節奏。
4、再分角色讀兩遍課文,把握一下情感(找兩組同學),然后全班齊讀一遍,這次讀的時候就要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了啊!
5.先結合課下注釋,口頭翻譯文章,把不會的和不懂的劃起來,最后同桌解決,同桌也解決不了的,再小組共同解決。
6.找學生翻譯全文,老師強調重點字詞、句子的翻譯,然后齊讀,思考問題(幻燈片)
實詞有:嘗、去、爾、頷、杓、射
句子有:
1、公亦以此自矜
2、但微頷之
3、無他,但手熟爾
4、吾射不亦精乎
5、以我杓油知之
6、徐以杓酌油瀝之
三、內容理解
1.這篇文章是關于誰和誰的故事?注意,分別用三個字回答!
看注釋1,康肅是謚號,(出示PPT)請同學們齊讀:
站在旁觀者陳述事實的角度來說,是直接說其名字,他們是(板書)陳堯咨、賣油翁的故事。
2.我再找一個同學用兩個字概括他們倆干了什么事兒?
陳堯咨射箭,賣油翁賣油與賣油翁倒油的辨別。
工整的對聯,這節我們就試試,看能不能把本文的內容總結成一幅對聯。
(板書:陳堯咨射箭,賣油翁瀝油)
3.他們的射箭和倒油的水平如何?
陳堯咨射箭當世無雙;賣油翁瀝油過錢不濕。
“當世無雙”是別人對他的評價,“十中八九”才是他的真實水平。
4.他們對自我的認識態度。
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賣油翁瀝油,熟能生巧。
“以此自矜”是自己的感覺,“熟能生巧”是我們提煉出來的。我覺得換成“唯手熟耳”比較好。
解釋一下“矜”和“耳”的意思嗎?(板書:以此自矜、唯手熟耳)
5.如果我想把對聯繼續寫下去,大家想想應該寫什么呢?我們還有哪個方面沒有分析呢?(精彩的地方是他們的交鋒)(幻燈片)
彼此對對方的態度,大家看陳堯咨和賣油翁的“斗爭”有幾個回合?
他們倆斗爭了“三個回合”。接下來的對聯應該是這兩個人交換一下位置。
對聯陳堯咨部分的后面寫上賣油翁,在賣油翁聯的結尾寫上陳堯咨。
(板書:賣油翁,陳堯咨)(自評過了,該他評了,所以換位置)
那我們先從賣油翁對陳堯咨的態度寫起。(小組討論)
“睨之”, “睨”什么意思嗎?斜著眼睛看,表示不很在意的意思,神態描寫
然后是“頷之”,“頷”是“點頭”的意思。有不同意見嗎?動作描寫
“但微頷之”,因為“頷之”就肯定,而“微頷之”就表示“還行,馬馬虎虎”的意思。
“亦無他”。(板書“睨之但微頷之亦無他”)
(生讀“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賣油翁睨之但微頷之無他”)
那么陳堯咨對賣油翁的態度呢?(小組討論)
“疑之”,問之,因為陳堯咨看到賣油翁的微頷之后說“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就是對賣油翁的疑問。
忿然對之。笑而遣之。
能解釋一下這個“而”的用法嗎?承接?并列?大家看看這四個字里面,哪個字是核心? “遣”。“笑”和“遣”這里是什么關系? “笑”是修飾“遣”的。所以這里“而”就是表示修飾。
只要在句子里找到核心詞,然后看“而”前面的詞語和核心詞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確定是不是修飾關系了。請大家在文中找找,還有沒有表示“修飾”的“而”?
(生很容易地找到了“賣油翁釋擔而立”)
(生齊讀)
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賣油翁睨之但微頷之亦無他;
賣油翁瀝油過錢不濕唯手熟耳,陳堯咨疑之忿然對之笑遣之。
對聯應該是仄起平收,也就是大約上聯的最后一個字要是現代漢語的三四聲,下聯是一二聲。
6.對聯也寫好了,缺個橫批。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個橫批怎么給?橫批一定要結合歐陽修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喲!(學生討論)你可以結合這兩個人的特點,從不同角度來說。賣油翁和陳堯咨,從賣油翁得到熟能生巧,從陳堯咨得出來的就是自高自大。
賣油翁很謙虛,而陳堯咨給人的感覺是自高自大,還不是一般的自高自大。
誰能從課文中找到相關語句有感情地讀讀?(有感情地讀)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一個自高自大的陳堯咨出現了。
從這件事情上,他能得到了什么教訓或給他啟示?他懂得了什么?
懂得謙虛(為對稱同義詞,心懷若谷),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道理。(板書)所以,陳堯咨經歷這次教訓之后,刻苦訓練,最后射箭技藝更進一步,真正做到了百發百中的地步,曾用一銅錢為靶,十發十中穿錢而過。
這就不難理解文中最后一句“笑”的含義了,這個笑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尷尬、難看、羞愧、苦笑、不屑?
(或橫批就是“人外有人,熟能生巧” )
四.課堂小結:
本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是什么呢?(幻燈片)
通過拿陳堯咨和賣油翁的事進行對比(板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想創造出屬于我們更高成績的技巧、訣竅(畫圖,勾畫出“巧”字),是心懷若谷的謙虛的態度和熟能生巧的勤奮追求。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11
教學目的 :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匯,理解詞義、句義。
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傳神。
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匯,理解詞義、句義。
2、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傳神。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作者介紹
由學生介紹課文作者相關情況。
板塊二:點撥方法
引導學生讀單元提示: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文言文的主要學習方法為積累字詞與朗讀。
板塊三:字詞學習
1、教師選定字詞檢測演板,讓學生注音:
咨 矜 圃 睨 矢 頷 杓
2、學生瀏覽全文,找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共同解決:
學生提出的字詞有:
以 爾 之 嘗 善
自矜 家圃 釋 發矢 但 忿然 輕 乃 置 覆 因 徐 瀝 惟 遣
3、學生齊讀全文
板塊四:節奏劃分
1、學生演板,為下列句子劃分節奏:
①陳康肅公堯咨 | 善射
②徐 | 以杓酌油 | 瀝之
教師點撥規律:
主謂之間(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或是什么);修飾語之間(徐:慢慢,起修飾作用,故也要劃)意思不同類的,也要劃分
2、學生試給課文劃分節奏
3、學生再齊讀全文。
板塊五:學生譯文
學生自由舉手,試譯全文。有兩個學生舉手發言,各譯一段完成了全文的翻譯。
學生分組分段競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復述課文:請同學們發揮大膽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這則小故事,力爭生動形象。
二、精讀課文,理清思路
1、想一想,課文寫了哪兩件相關的小事?
康肅公發矢,十中八九,以此自矜;賣油翁瀝油,錢眼不濕,惟手熟爾
很好,這一副對聯,差不多就把人物、事件、結果,甚至心理都點到了大家再想一想,對自己的技巧,這兩人的自我感覺如何?主要體現在這一副對聯的哪個句子上?
以此自矜,惟手熟爾
2、剛才我們主要看了這兩位對自己手藝的感覺。現在我們換一個角度,看看這兩人對對方的態度如何?
(都有一點瞧不起對方的意思你看,陳康肅公說:“爾亦知射乎?”,賣油翁說:“惟手熟爾”)
3、把范圍縮小一點:兩人對對方的態度主要體現在哪四個詞語上?大家能不能找出來?(學生找了“立”、“睨之”、“不去”、“頷之”、“問”、“忿然”、“笑”、“遣之”等,教師一一板書)
找最集中的四個字,你會選哪四個呢
睨 頷 忿 笑(教師擦去黑板上其它幾個詞語)
三、跳讀課文,揣摩心理
1、我們就抓住這四個關鍵詞,我們先來看“睨之”這一細節可見賣油翁當時的心理活動怎么樣?只要言之成理,盡量想出不同的答案,可以賣油翁的口吻表達來說
(a、看那小子臉有自得之色,手藝究竟怎么樣啊?
b、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本領不會好到哪里去
c、射箭的技巧和我倒油的技巧也一樣的,我倒要看看他的本領有多高)
2、同學們都變成賣油翁了都能夠透過“睨”這一眼神,看到賣油翁的內心了如果說“睨之”表示一種觀望心理,那么“頷之”這一動作又表示怎樣的心理活動呢?也盡量想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模仿賣油翁的口吻講
(a、“頷之”是點頭贊許的意思吧,也許賣油翁想:呵!箭術真的不錯啊!
b、要注意,是“微頷”,不是使勁點頭,是微微點了幾下頭應該這樣想:嗯,馬馬虎虎,還行
c、這個點頭說不定是悟出了某種道理,譬如,練多了,手法就熟了,這就是熟能生巧啊,老頭我賣油也是這個理啊)
3、很有道理可見賣油翁對陳堯咨的態度是從觀望到有限的肯定那么,陳堯咨對賣油翁的態度前后有了怎樣的變化呢?從那幾個句子表現出來?其潛臺詞可能是什么?
(a汝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嗎?潛臺詞就是你根本不懂!
b吾射不亦精乎?翻譯起來就是我的箭術不是很精湛嗎?潛臺詞就是,我箭術那可是相當的精湛!
c爾安敢輕吾射?你怎么敢輕視我的箭術呢?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4、同學們演繹起自高自大的人,真是栩栩如生!只見賣油翁不慌不忙,徐以勺酌油瀝之在事實面前,康肅公態度有了變化,“笑而遣之”,這種“笑”意味著什么?是什么樣的笑呢?
(a、歉疚的笑對不起,錯怪你老了;b、真是熟能生巧啊,我不夠謙虛真是慚愧的笑;c、這可能是自嘲之笑吧嘿,和這個糟老頭較什么勁啊?d、不以為然的笑,譬如,好了好了,你以為瀝油可以跟我射箭比啊!e、不要把陳堯咨想象得這么差吧,他可能是心悅誠服的笑呢否則也不會送走他)
四、模擬情景,表演升華
推薦三位同學表演,兩人分別扮作陳堯咨和賣油翁,一人讀白。
表演后點評,著重評議表情、動作、語氣、語調等,表揚處理較恰當的,點評有所欠缺的
五、拓展延伸,提高認識
1、思考討論:故事中只有兩個人物:陳堯咨和賣油翁。我們干脆把題目《賣油翁》改成《陳堯咨和賣油翁》,行嗎?
(不行。事端是賣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釋擔而立”,不露出輕視的表情,陳堯咨就不會發問;又是由他解決的——以酌油技術平息了陳堯咨的憤怒情緒。賣油翁的酌油表演,明顯技高一籌,作者是詳寫;陳堯咨的射技,作者以“發矢十中八九”一筆帶過,是略寫。再者,賣油翁身懷絕技,謙虛沉著;陳堯咨卻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氣揚。我們讀這篇文章必須緊緊把握這一點:賣油翁在事件發展的全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
2、陳堯咨和賣油翁都算得是身懷絕技,你認為他們成功的經驗是什么?
陳堯咨“發矢十中八九”,賣油翁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究其根由,全在熟能生巧。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各種技能(如唱歌、畫畫、體育、手工等)也是如此,只有多實踐,多訓練,才能熟練,熟練了才能“生巧”。
有了本領,取得了成績,不應自傲,因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賣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爾”的感慨,不僅教育了陳堯咨,也教育了我們對待學習,對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將被世人恥笑。
通過這個小故事,你能受到什么啟發呢?
六、妙筆生花,豐富想象(任選一題)
1、學完本文后,選取一個角度,由人及己,聯系實際,寫一篇讀后感。
2、以“從此以后,陳堯咨……”開頭,充分發揮想象,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熟能生巧”的道理。
2、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傳神。
3、掌握實詞:矜、頷、釋、徐、以、但等。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語: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說的是要獲得超群的技藝必須經過反復多練以達到熟練的程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跟熟練有關。(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熟悉課文。
1、結合注釋,了解作者情況。
2、學生交流預習中解決的字詞讀音:
矜、圃、睨、矢、頷、忿、酌
3、指名學生試讀后全班齊讀。
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句讀。
(三)疏通文章,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提出預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2、學生逐句解釋課文,積累文言實詞、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
(四)細讀課文,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1、默讀課文,思考:陳堯咨的心理經歷了一個怎樣變化的過程?哪些語句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度?
2、討論交流
明確:課文先簡要介紹陳堯咨因善射而矜持,對賣油翁“睨之”“但微頷之”的不以為然的態度自是不滿,質問聲中“自矜”之太躍然紙上。而賣油翁從容對答,點出“無他,但手熟爾”。但陳堯咨一時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認為是“輕吾射”,“忿然”一詞表現了陳堯咨的驕橫之態。而賣油翁現身說法“以我酌油知之”,當場獻技,在事實面前陳堯咨無話可說,只好尷尬地笑著讓賣油翁走了。
3、賣油翁的過人之處又有哪些?
明確:通過對其酌油動作的描寫“取”“置”“覆”“酌”“瀝”和“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結果,突出其高超的酌油本領。
4、看了賣油翁的當場獻技,又聽他說“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時,陳堯咨會想些什么?
5、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陳堯咨與賣油翁兩人的不同語氣。
6、概括課文內容,揭示文章主旨。
(五)總結課文
1、課文為何對陳堯咨的善射寫得簡略,而對賣油翁的酌油情況卻記敘得較詳細?
明確:因為故事要說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說陳堯咨的善射,所以只用“當世無雙”“十中八九”,來描寫他的箭術的'精湛,而對賣油翁情況的記敘較詳細,這樣使敘事清楚,同時又重點突出。
2、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熟能生巧?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積累整理文言實詞
3、寫一段話,談談你對文中兩個人物的看法。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13
26、賣油翁
陸良縣小百戶中學:周鴨柱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意義,能使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2、理解并掌握常用虛詞“之” “以” “而”的用法。
3、學會利用文中關鍵詞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個人應如何看待自己的長處,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長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實詞、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課文導入
我國有句俗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常用來稱贊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在過去的幾千年當中,這類的能工巧匠多得無法統計。在歐陽修筆下一位貌似平常,卻身懷絕技的老人——賣油翁。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作者:
2、作者簡介
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豐人。他是當時公認的文壇領袖,是一個在散文、詩、詞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團結和培養了許多著名作者,領導了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以往所說“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屬于這個時期的這批作家里的。
(知道唐宋八大家吧?)這八大家是:唐的韓愈、柳宗元,宋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和蘇轍。韓、蘇、王的絕句我們曾學過一些。歐陽修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一生寫了大量散文作品。他的文章簡潔明暢,說理透辟,狀物抒情揮灑自如,語言精練而不奇順,文辭婉轉曲折,具有瀟灑的風格和濃厚的抒情氣息。今后我們還要學習他的名篇《醉翁亭記》,更可領略其妙處。
本文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選自《歸田錄》。該書是一部記載朝廷軼事和士大夫詼諧之言的書。
下面,我們就來結識歐陽修筆下的這位貌似平常,卻身懷絕技的老人——賣油翁。
3、檢查預習
咨zī 矜 jīn 圃pǔ 睨nì 失shǐ
頷 hàn 忿 fèn 酌zhuó 瀝 lì 杓sháo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文章,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學生自瀆課文,結合課文注解初步了解整個故事內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義。
3、學生自學新詞,發現疑難。
三、師生互動
1、教師依次出示《賣油翁》的提綱讓學生復述故事:
1)堯咨善射 2)堯咨自衿 3)賣油翁微頷
4)陳堯咨與賣油翁對話 5)賣油翁酌油 6)陳堯咨笑而遣之
復述課文內容的思路:1)介紹人物、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和原因
2)文章主要寫了兩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2、結合注解翻譯課文,提出疑難,師生共同探討。)“以”、“于”、“而”、“但”、“之”、“中”等詞的詞性詞義辨清楚。
例:輕:爾安敢輕吾射!”(輕,作動詞用,看輕。)
射:嘗射于家圃(射,動詞,射箭)
爾安敢輕吾射(射,名詞,劍術)
之: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之,代詞,指陳射箭)
但微頷之(之,代詞,指陳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詞,指箭也是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瀝之(之,代詞,代“葫蘆”)
笑而遣之(之,代詞,代“賣油翁”)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1).故事中先出現的陳堯咨這個人物有何特點?(射者)
(2).賣油翁是在怎樣場景中出現的?動作、神態如何?(靜中有動)
(附:《賣油翁》翻譯: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著這一點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著眼看他,久久地不離去。老翁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過微微地點點頭贊許這情況。
康肅公問道:“你也會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不也很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么別的奧秘,只不過是手熟罷了。”康肅公聽后憤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武藝!”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可懂得這個道理。”于是老翁取過一個葫蘆立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進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濕銅錢。老人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什么別的奧秘,只是手熟罷了。”陳堯咨見此,只好笑著將老翁打發走了。
四、課堂小結
1、講一個完整的故事應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經過、結果等。本文記述了賣油翁自錢孔瀝油這件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含義一定要聯系整個句子,只有掌握這些重點詞語的意義,才能較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五、課后作業
1、熟讀課文,翻譯全文
2、思考課后習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學生齊讀課文。
2、根據上節課的板書,指名學生復述課文。
3、分小組講《賣油翁》的故事。
二、師生互動
1、朗讀課文,說說陳堯咨對待賣油翁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文中哪些詞語表現了這些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陳堯咨――自矜――忿然――笑遣
熟能生巧
賣油翁――微頷――笑答――酌油
明確:陳堯咨隊賣油翁的態度變化是:自矜――忿然――笑而遣之,陳堯咨對賣油翁前后的變化說明他已有所醒悟。
2、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及陳堯咨對賣油翁的態度的前后變化,睨覺得陳堯咨從中悟出什么道理?(或為什么醒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和別人的長處?這個故事對我們學好文化知識有什么啟示?
明確:前問學生討論后回答:“熟能生巧”,后問自由回答。
3、品味文言詞語的獨特情味。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發表一點議論,就把道理說得明白生動,引人深思?這是因為:
(1)剪裁合理。(賓主分明,繁簡得當)
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詳略處理。主角是賣油翁,寫陳的善射,只為了陪襯賣油翁的善酌。因此,寫陳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筆墨放在酌油的現場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細膩傳神。該略,惜墨如金;該詳,潑墨如水。細部清晰,動作、神態:手藝和議論,均寫得精確。一段詳,一段略,略中有詳,詳中有略,詳略交叉運用,服從于突出中心的要求。(這是由于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對生活中現象爛熟于心。)
(2)對比鮮明。課文始終把兩個人對比著寫。
陳堯咨 賣油翁
技藝: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絕技)
見地: 自矜 大巧若拙
態度: 浮躁 從容、沉著
(3)語言精煉。
高明的獵手一槍能擊落飛鳥,語言運用也如此。煉,把細心觀察所得用精確的詞句表現、刻畫,就可生如繪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的動詞、形容詞等。
思考:下列詞語分別表現了人物什么樣的神情和態度?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4)康肅笑而遣之
明確:“矜”表現了陳堯咨揚揚自得、喜歡自我炫耀之意。
“睨”展示賣油翁滿不在乎的情態。
“微頷”表示賣油翁對陳堯咨的表演只略微贊賞,并不怎樣。
“笑”說明陳堯咨翻然悔悟
三、鏈接生活
說說生活中學習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談談我們應如何對待學習、生活中的困難。
小結:我們反對玩物喪志,雕蟲小技,賣油翁是在職業技巧上熟能生巧,我們也要在真正需要熟能生巧的地方苦練基本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要做有為的年輕一代,肯于吃苦,終究會取得成績的。
四、課后作業
1、背誦課文2、完成練習
①區別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在意義或語氣上的不同。
以此自矜 但手熟爾
么我酌油知之 爾安敢輕吾射
汝亦知射乎
爾安敢輕吾射
②解釋下面加點的詞的意義
善射 自矜 嘗 釋擔 發矢 無他
③一詞多義:
以此自矜 釋擔而立
以 以我酌油知之 而 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以錢覆其口 笑而遣之
但微頷之
以我酌油知之
之 睨之
笑而遣之
酌油瀝之
④這篇短文說明了什么道理?有以下四種意見。記得比較全面的一項是( )。
A、這篇短文有力地闡明了勤學苦練、熟能生巧的道理。
B、這篇短文說明不應恃技驕傲這個深刻道理。陳堯咨“善射自矜”是本文的綱,其實質就是驕與謙的矛盾。這篇不在勉勤,是在戒驕。
C、本文通過康肅公“善射”和賣油翁“酌油”兩件小事,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時也說明一個人有些專長并不神秘,這是勤學苦練的結果,不能因此而“自矜”,更不應因此而目空一切。
D、本文通過陳堯咨在賣油翁面前威風受挫的事,表現了作者對這位不務正業而又驕橫的權貴的奚落。
板書
賣油翁
陳堯咨:自矜 賣油翁: 睨 熟
問 微頷 能
忿然 但手熟爾 生
笑而遣之 惟手熟爾 巧
(驕傲自大 不可一世 (不卑不亢 胸有成竹
自鳴得意 躊躇滿志) 從容不迫 心平氣和)
啟示
(要有新意)
教學反思:
《賣油翁》課堂實錄 篇14
一、基礎知識。
1.填空。
《賣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唐宋_______之一。
2.給下列漢字注音。
自矜( ) 家圃( ) 睨( )
忿然( ) 酌油( ) 頷( )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義。
(1)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 )
(2)但微頷之 ( )
(3)無他,但手熟爾( )
(4)爾安敢輕吾射 ( )
4.用一個成語概括本文所說明的道理。
二、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手?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1.哪句話寫出了陳堯咨的驕橫之態?
2.哪兩個字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度?
3.哪句話表現了賣油翁從容自若的態度?
4.為什么要詳寫賣油翁“酌油”這段文字?
參考答案
一、1.歐陽修,散文,八大家;2.j9n、p(、n@、f8n、zhu$、h4n;3.(1)放;(2)只、不過;點頭;(3)罷了;(4)怎么;4.“熟能生巧”。
二、1.“爾安敢輕吾射”;2.“手熟”;3.“以我酌油知之”;4.為了刻畫人物和表達中心的需要,詳寫賣油翁瀝油技藝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藝制勝對方的形象;對陳堯咨恃技驕橫則無較詳細的描寫。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