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入園難
農村幼兒入園方興未艾
現在人們都認識到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發展的巨大的影響。因此,即使在我省最偏僻的農村,年輕父母也都想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但多數農村幼兒園師資力量不足,幼兒教師凸顯保姆化。
昔陽縣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接受采訪時說,外村人送孩子到大寨,是因為大寨的幼兒園師資水平、學校設施相對較好,但也說明農村幼教資源不足,不少村里沒有幼兒園,孩子無法接受學前教育,智力得不到及時開發,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
今年全省教育工作會上,省長王君強調,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省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之一,應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為抓手,加快發展學前教育,進一步解決當前普遍存在的城市“入園難”“入園貴”和農村幼兒園少的問題,具體就是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在城鄉新建或改擴建1000所標準化幼兒園,基本滿足群眾入園需求。
高平市在幼兒教育方面走在了前面,明確提出“全面實現教育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向“幼兒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兩面延伸。該市對鄉鎮甚至行政村的幼兒園建設也作出安排部署,市里 “從2008年開始連續4年從財政預算中每年安排1000萬元設立幼兒教育發展基金”,主要支持農村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說,我省幼兒教育發展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大力加強農村幼兒教育發展是當前最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學前教育當納入義務教育
“真貴啊,一年都將近兩萬元了,上不起。”“我們掙的這些錢哪夠啊!”“一個月掙的錢除去生活費,給孩子交了入園費,就所剩無幾了,哪怕我們大人受點罪,也不能苦孩子。”幼兒家長劉建抱怨說。入園須知
許多私營幼兒園的管理費都很高,導致不少年輕家長望而卻步。在公辦幼兒園,每年的費用大約幾千塊錢,而私立幼兒園達到1萬元甚至2萬元。這相當于一名普通大學生1年的費用,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坊間流傳的“入園貴,貴過上大學”的傳言。
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不僅能有效破解當下入幼兒園收費高、幼兒教師待遇低等問題,而且是提升國民基本素質,保障國民教育的延續性,促進教育起點公平的“民生工程”。一位幼教人員這樣說。
學前教育是一項關系到千家萬戶幸福的工程,具有公益性、公平性、非營利性等特征。許多發達國家往往把學前教育作為回報率最高的人力資源投入。據說在學前教育方面投入1美元,多年后在減少犯罪、增加就業率等方面,就能回報7倍以上。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卻顯得不足。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近6000萬3歲到6歲的兒童,只有2179萬人入園就讀,入園率僅為36.3%,所以出現“有權的進公辦幼兒園,有錢的進私立幼兒園,沒錢的入園難”的不正常現象。
國內一家媒介調查顯示,78.5%的人認為存在幼兒入園難,其中33.8%的人認為該情況“很普遍”。各界人士紛紛呼吁,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應該納入義務教育之列。調查顯示,89.6%的人贊成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其中59.1%的人表示“非常贊成”。太原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顧埃榮表示,解決師資隊伍的關鍵是如何解決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問題,如果幼兒園不能納入義務教育,也應該讓幼兒園教師享受與義務教育教師同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