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通用9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2到4的分與合,初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重、難點)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有條理地思考。
3.體會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培養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說生做:請第3組的7個同學舉手,請第7個同學站起來。
2.師:這些同學做的非常好,讓我們用掌聲對他們表示鼓勵。(學生熱烈鼓掌)
3.師:謝謝你們的掌聲!我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師生一起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集體模仿)
4.師: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響(板書課題:分與合)。在數學王國里也經常會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分與合。
二、探究展開
1.師:(將左手的大拇指彎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對著自己)請小朋友像老師這樣豎起你的左手,現在有幾個手指豎著?(生:4個。)
2.合作學習:你能把自己豎著的4個手指分成兩部分嗎?同桌學生嘗試著分一分,再組織全班交流。(教師畫出手勢圖)
師: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沒有)那我們把4的三種分法先按順序排一排,再請大家相互說一說。(教師邊說邊在相應的手勢圖下板書)
3.指導學生讀4的分與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4.師:看看我們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東西來說一說4的分與合嗎?
生:教室里有4張名人畫像,一邊兩張,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
(教師打開教室里4臺電扇中1臺的開關。)生: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說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三、拓展應用
1.4朵花是怎樣分的,請你讀一讀。
2.合作學習:同桌的`同學一起拿出3支鉛筆,看看可以怎樣分與合。全班集體匯報交流,師板書。
3.2可以怎樣分?指名說一說,師板書,生讀一讀。
4.獨立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檢查。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分與合》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練習8-10各數的分與合的過程。第2題用“猜”的形式鞏固對10的分與合的理解;第3題綜合了8-10各數分與合的內容,讓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熟悉8-10各數的分與合。第4題讓學生應用對8-10各數分與合的理解填空;第5題通過富有情趣的練習形式,啟發學生靈活應用數的分與合的知識合理作出選擇。第6題是通過填一填,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思考的重要性。第7題是寫數練習。
這一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鞏固運用學過的知識。
2、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3、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在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過程中,形成“分”與“合”的思想。
本節課的難點:形成“分”與“合”的思想,為以后的加與減的學習打基礎。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練習課是很枯燥的課型,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本課我設計了一個螞蟻旅行的故事貫穿整個練習,讓每一個練習都聯系起來,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不會讓學生感覺枯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發現法:在分一分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發現出有次序有條理的分法,自己發現出分與合的聯系。從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識的方法。
三、說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觀察比較以及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觀察比較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習練習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1、觀察法:在出現實物或是畫面時讓學生用完整的語方表達出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觀察目的確,比如怎么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將各種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觀察再思考,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2、實踐操作法: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練習的時候,通過學生動手擺一擺。找一找,親身感知,鞏固數的分與合,從而小結出數組成的規律與方法。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情境引入:
因為學生對分與合的知識已經接觸很多,所以先設計每個學生完成一個分與合的練習。這樣有競賽的情況下,抓住孩子愛玩的特點,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將分與合的題貼到黑板上,學生就利用這些教具進行有序的分解。再小組利用學具進行活動,完成課本第一題,組織交流,要求學生有條理地進行表達,并提醒學生從分與合這兩個角度分別說一說。
(三)玩猜一猜的游戲:師先示范,在紙上寫上10的分解,讓學生來猜;然后小組進行活動。先由一人在紙上寫好一種分法,再讓其他同學猜。這樣既可鞏固有關數的分與合知識,又可以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
(四)第三題,我將它改成放風箏的游戲。說說8-10各數的分與合。在教師示范后,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出題。
(五)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個號碼,第五題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去找朋友。練習時,可以一座房,一座房地考慮。全體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有興趣去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活動。
(六)因為事先正好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所以第6題讓每個組的學生都來種一棵小樹。提示學生有次序地填寫。從下往上,左邊的數由大到小,右邊的數由小到大。再讓學生按順序說說各數的不同分法,幫助學生熟練掌握。
(七)寫字練習穿插在課堂中,讓學生在動中能靜一靜。
(八)小結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掌握4和5的有關組成,并有效地滲透有序的思想。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4和5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數感。
教學準備:
三角形、圓形、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前面我們學習了那些數?誰能數給大家聽?我們一起數一數。順著數,從小數到大;倒著數,從大數到小。
二、學習新知:主動探索4的組成
1、用小故事引出問題,4個桃子裝在兩個盤子里要怎么辦?
2、拿出4個小棒代表桃子,你能把這4根小棒分成兩堆嗎?請你試一試。(學生自由活動,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操作結果,邊板書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板書)
4 4 4
13 22 31
4、讀數的組成
(1)先領讀:4可以分成1和3,1和3組成4………
(2)再學生自由地讀,同桌對口令
(3)全班齊讀可以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
5、觀察上面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再發言)
三、學生合作:學習5的組成
1、剛才你們真能干!發現了這種奇妙的規律,那么你能用這種方法來把5分成兩堆嗎?并請你把分的情況像老師一樣寫出來,可以嗎?請你們小組合作,試一試。
2、學生分小棒,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分的情況,學生邊回答,老師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讀一讀
有誰會讀,請你試一試,我們請會讀的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好不好?
(1)小老師帶讀(2)小組開展競賽讀
(3)師生對口令(4)同桌對口令
(5)試著背一背
5、觀察:請你認真觀察上面的4個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先可以小組里互相討論,每個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選一個代表發言,其余的同學認真聽)
6、小組自學3、2的分解
(1)剛才我們通過跟小棒編出了4和5的分解,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著編出3、2的分解。
(2)匯報板書
(3)小結 3、2的分解,并組織全班讀一讀
四、全課小結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同學們學會2、3、4、5的分與合了嗎?
五、布置作業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的第2題。
2、教材第22頁“做一做”的第1題。
3、練習四的第1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4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還記得玉米老師嗎?今天玉米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幫忙。
(出示盤和桃子)玉米老師想把這4個桃分在兩個盤子里。你能分嗎?
二、探索新知
1、4的分解與合成。
(1)指名分一分。
根據學生的敘述將桃子裝到盤子里。
(2)引導歸納:
我們一共分了幾個桃子?4個板書:4
指著第一種分法:第一盤1個,第二盤3個,也就是把4分成了哪兩個數?
把4分成了1和3
把4分成1和3,可以這樣寫:4、1、3
第二種分法把4分成了幾和幾?數一數,說一說
把4分成2和2,可以怎樣寫 4、2、2
引導學生讀一讀:4可以分成2和2
第三種分法呢?板書 4、3、1
引導學生讀一讀:4可以分成3和1.
觀察比較:第二個小朋友把4分成了1和3,第三個小朋友把4分成了3和1。
他們分成的兩個數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兩個數的位置)所以(指著兩個分解的式子)這兩種分法是同一種,我們用虛線框將后面這個式子框起來,表示和它前面的分法是同一種分法。“4”一共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兩種)
讓學生將4的分解完整地說一說。
(3)我們把4分成了兩個數,反過來,哪兩個數可以合成4?
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分解式從上往下看是分成,從下往上看是合成。把分成和合成一起讀一讀。
2、5的分與合。
5可以分成哪兩個數?讓學生拿出準備的圓片,在桌面上分一分,邊分邊說:5可以分成4和1……
指名說說怎樣分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分法進行板書。
學生讀一讀
哪兩個數可以合成5?
說一說,再讀一讀。
3、2和3的分與合。
學生獨立分一分,說一說,板書。
小結:我們認識了哪些數的分與合?板書課題。你學會了嗎?試一試,讓學生完成第34頁“試一試”以及第35頁“想想做做”第1題方框的填寫。
一、自主練習
1、 想想做做2
(1) 師生互動
做游戲:老師先拿出幾個圓片,小朋友再拿出圓片,你們拿的個數和老師拿的個數合起來是3.
并把過程說一說:3可以分成……幾和幾合成3.
用同樣的形式練習4、5的分與合。
(2) 同桌游戲
2、 想想做做3
仔細看圖,你能看懂題目的要求嗎?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再指名說一說。
教師將題目要求完整地敘述一遍。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 想想做做4
觀察第一排都畫了些什么圖形?分別是多少個?先畫了幾個小正方形?又畫了幾個長方形?然后又畫了幾個小正方形?然后呢?連起來說說:2個小正方形、1個長方形 、2個小正方形、1個長方形,你能接著說下去?
學生獨立畫,集體訂正。
學生完成第二、第三組,集體訂正。
4、 書寫練習。
展示優秀作業。
二、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能背出它們的分與合嗎?試一試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分與合
教學重點:
在分與合中從不同角度學習10以內各數的分與合。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規則:按要求湊數,獨立完成。
出示卡片:(1)湊9:1、8 2、 3、 4、
(2)湊10:9、1 、2 、3 、4 、5
二、學新知:
創設情境
活動一:9朵花,放在2個花瓶里,可以怎么分?實物圖片
(1)生動手分,動口說。師巡視,指導生按順序說、擺。
(2)同座相互說
(3)匯報
活動二:給圖添色。兩人合作,把10個 分別涂成兩種顏色,可以怎樣涂?你會按規律涂嗎?
(1)兩人分別涂色
(2)說一說
(3)分別匯報
提示:10可以分成2和8
3和7合起來是10
你學到了那些新知識?
三、游戲
1、串手鏈:七個珠子,穿在蝴蝶兩邊,可以怎樣串?
生動手畫,匯報
2、把9個球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以有幾種方法?
生討論后匯報
3、比比, 里填幾。
4 3 2 6 54 10
10 3
四、作業
1、向家長匯報你學到了什么。
2、P24T3
五、板書分與合
123456789
10
987654321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有序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5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數感。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各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
5根小棒,5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數數從1~5,從5~1
2、比較大小
3○44○25○12○3
3、看圖回答
○○△△□△□○□△☆△
一共有△。
從右邊數,☆排第。
從左邊起,第5個是。
二、探究新知
1、學習4的分解與組成
(1)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紅花的游戲,4朵紅花,分成兩份,看誰分得又快又好。看誰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討分的方法
剛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個也不落下?
學生交流后,教師板書:
444
132231
引導學生讀數的組成,先領讀:4可以分成1和3,1和3組成4……再自由讀
(4)引導學生把這些擺法加以整理。
(5)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點?看到3和1組成4,就能想到什么?
(6)練習數字4的組成。
2、學習5的組成
請同學們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分分看。以小組為單位,結合4的組成的操作過程,人人動手操作。互相啟發幫助總結出5的幾種不同分法。
交流展示匯報并加以整理。
5555
14233241
怎樣才能記住5的組成呢?
練習5的組成。(猜數游戲、對口令)
三、鞏固運用
完成21、22頁的內容以及23頁的3、4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分與合》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把10以內數的組成單獨安排一個單元,并以分與合的思想為基礎教學這些數的組成,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的一個特點。這樣安排有三點理由:一是分與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認識客觀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學習數學的一種策略,應該讓學生掌握這種思想方法。二是以分與合的思想為基礎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有利于學生比較深刻地理解數的組成的實質內容。三是以分與合的活動為載體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給學生提供積極主動地探索和記憶的機會與條件。
而我們第一課時將要學習2—5的分與合。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逐步掌握“分”與“合”的關系。教材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把分與合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認識“分”的同時也體會“合”。
首先,把若干物體分成兩部分,往往有很多種結果,從無序地分到有序地分,體現了不同的思維水平。教材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分的過程的有序性,發現一個數的不同分法所蘊含的規律,學會有序地操作和思考。但是,我們在教學2—5的分與合時,教材沒有提出有序分的要求,把4個桃、5個花片的各種分法都呈現出來,旨在讓學生自由地分。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分實物的活動,探索并掌握2—5各數的分與合,進一步加深對2—5各數的理解。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認識數的分與合的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初步體會“分”與“合”的關系。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比較熟練地掌握2—5的分與合。
教學難點: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四、說教學方法
說教法:
1.談話法:拋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讓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
2.講授法
說學法:
1.觀察法:在出現實物或是畫面時讓學生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觀察目的明確,比如怎么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將各種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觀察再思考,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2.實踐操作法: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上課,大家歡迎嗎?小朋友怎么歡迎呢?來,表示一下。(學生回答不出來時,放一張拍手的圖片)
(學生熱烈鼓掌)
謝謝你們的掌聲!小朋友們在鼓掌時是怎樣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
(指名示范,但動作比較快)
做得很好,就是有點快。誰再來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
(再指名示范)
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從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避免機械、枯燥地導入,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現在誰來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樣拍手的呢?
生:兩只手先分開來,再合起來,然后又分開來,再合起來。
3.師: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響。(板書:分與合)
在數學的王國里,也經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數的分與合。
讓學生能從抽象的思維到具體的動作中體會到這就是分與合。
二.展開
1.教學4的分與合:
(1)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盤子
談話: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它們放在2只盤子里,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放?
(2)引導思考:根據你的擺法,能說一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
(師:4可以分成1和3。小朋友,現在跟老師一起念一遍:4可以分成1和3。)
(3)提問:動一動自己面前的小棒,你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可以和你的同桌說一說4的其它分法。
(4)討論:你知道幾和幾合成4?可以根據黑板上4的分的式子來說4的合成。
請你用小棒代替4只桃子,自己動手擺一擺。
請學生上臺一邊說自己的擺法,一邊演示桃子是怎么分的。(教師板書學生說的4的分的式子)
教學4的分與合,先認識“分”,再認識“合”,把“分”與“合”分開教學,便于逐個理解含義,初步感受它們是有聯系的。
教學4的組成,分三步進行。首先把4個桃放在兩個盤里,讓學生邊操作邊體會“分”;接著把分4個桃抽象成把數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幾和幾合成4”。教學的第一步是開放的,學生在交流中能發現三種不同的放法。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現了放法是多樣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種放法。
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理解和記憶4的組成提供形象支持。教學的第二步是漸進的,從左邊圖示的一個盤里放3個桃,另一個盤里放1個桃,得出4分成3和1,讓學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著讓學生思考中間和右邊的分桃圖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獨立完成4分成2和幾,再獨立完成4分成幾和幾。教學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礎上推理“合”:因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這道例題是本單元的第一道例題,教學任務不局限于4的組成,還有分與合的思想,研究數的組成的方法,這些都直接關系其他各數組成的教學。所以,必須讓學生參加分桃的活動,經歷由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的過程。
2.教學5的分與合
(1)(張開左手手掌)請小朋友像老師這樣豎起你的左手,現在有幾個手指豎著?你能把自己豎著的5個手指分成兩部分嗎?那么5可以分成幾和幾?一共有多少種分法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一個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下面就請同桌的兩個人一起來分手指,想想5的分與合。交流后組織反饋: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
對能按照一定順序說的和使用聯想方法的學生給予鼓勵。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有次序地記住5的所有分法。
(2)出示課本的主題圖。
通過兩個學生在不同位置觀察5朵花擺成1朵和4朵的同一種分法,體會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實質上是一組分解的兩種表達。然后讓學生看著5朵花擺成2朵和3朵的圖,寫出這組分解的兩種表示。教材給一種表達畫上虛線框,讓學生明白它可以從另一種表達得到。
教學5的分與合,同時提出“分”與“合”的問題,引導學生由“分”的結果直接說出“合”的答案,使兩者成為有機聯系的整體。
三.鞏固練習
課本上的練習。(基礎題)
課外練習。(加深題)
第1題是讓學生自己探索并掌握2、3的分與合。
第3題要幫助學生理解每節車廂上的數與車頭上的數的關系,然后再填一填。最后再讀一讀,體會其中的規律。
四.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小結的意圖是:鞏固和加深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和印象
六、說板書設計
444
///
312213
列豎式的板書能體現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知識、直觀形象。
能讓學生清楚明了的看到今天所學的內容。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頁例題、試一試及第31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通過把物體分成兩部分的活動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數的分與合,進一步加深對2-5各數的理解。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認識數的分與合的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分與合的聯系有初步體會,初步形成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25的分與合。
教學難點:
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教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每生5個小方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上課,大家歡迎我嗎?小朋友們怎么歡迎呢?來,表示一下。(學生熱烈鼓掌)
2)謝謝你們的掌聲!小朋友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動作比較快)
3)做得很好,就是有點兒快。誰再來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
4)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2、現在誰來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嗎?
預:兩只手先分開來,再合起來,然后又分開來,再合起來。
3、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響。(板書課題:分與合)
在數學王國里呀,也經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分與合。
二、展開教學。
(一)4的分與合。
1、今天來上課呢,老師帶了4個水靈靈的桃,你能把4個桃子分一分,分成兩部分嗎?
(學生拿出發的桃子紙片,在小組內嘗試著分一分,再組織全班交流,師根據學生反饋情況板畫簡筆畫)
4個桃分成1和3; 4個桃分成2和2; 4個桃分成3和1。
2、那我們把4的三種分法先按順序排一排,再請大家相互說一說。(師邊說邊在相應的手勢圖下板書)
3、現在請小朋友打開書,翻到第30頁,把我們剛才4的分法填在書上。
學生匯報,完成黑板上的板書。
4、小朋友們真了不起,自己學會了4的幾種不同分法。再請小朋友反過來想一想,幾和幾可以合成4呢?(或者說幾和幾可以組成4?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
指名學生說一說,其余在小組內說一說。
5、手勢變變變。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吧!這個游戲是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的,大家都準備好了嗎?(操作:曲大拇指,4指呈 /型,看到老師的手勢,你想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也可以說幾和幾合成4?將手突然反過來,這下呢?)分法沒有變,怎么看到的結果卻不一樣了呢?(因為手反過來了。)
哦,現在呀,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1和3,我們可以放在一起記住它。第二種分法呢?(還是2和2)師:為什么還是2和2?(因為原來左邊是2、右邊是2,所以反過來看是一樣的。)
(二)5的分與合。
1、XX班的小朋友果然很厲害!一會兒就將4的分與合學會了。
那么你想知道5的分與合嗎?
2、好,請小朋友們聽清老師的要求:我說開始,大家就開始,明白了嗎?好,請大家拿出老師發的花片紙在小組內分一分,看看5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可以合成5?再把書上第30頁的方格填寫好,聽清了嗎?開始!
3、學生操作,老師指導。
4、學生反饋,老師板書:
5、你會這樣說嗎?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1和4
4和1可以合成5,1和4可以合成5
三、拓展練習。
1、完成第1題。
(1)自己說說2可以分成幾和幾?3可以分成幾和幾?
(2)完成書上練習。
(3)請學生說出分與合。
2、游戲:出手指游戲。
(1)教師說明游戲規則:我們一起來做出手指的游戲好嗎?我出一次,小朋友們出一次,然后再說出兩次合起來是幾?如:師:我出1,生:我出2,2和1可以合成3。
(2)說一說其他的數。
(3)同桌玩玩說說。
(4)我們改成拍手游戲好嗎?師生拍手說。然后同桌之間相互說。
3、完成第3題。
(1)出示玩具卡車:看誰最聰明,在卡車的窗戶上寫出最合適的數。
(2)學生自己填寫,教師巡視。
(3)請學生將自己填寫的讀給大家聽。
(4)找規律: / 3 2 1 / 4 3 2 1
4 5
1 2 31 2 3 4
有沒有什么規律?
4、完成第四題。
(1)照樣子畫一畫,誰能說說它有什么規律?OOOoOOOo
(2)請小朋友們完成第二題,邊做邊想想有什么規律?
(3)照樣子接著畫下去。交流訂正。
5、完成第五題。
認真寫數。每個數寫三遍。
四、總結全課。
1、學習了什么?
2、說說我們學習的分與合。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 篇9
一、說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分與合》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本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5以內的加減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在整個第三單元的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會學習的樂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說學習目標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教材內容的安排,基于課程標準,制定學習目標如下:
1、通過動手操作,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4和5的組成,能夠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
2、經歷探索與交流的過程,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根據學習目標,制定如下評價任務:
1、通過動手操作、練習等形式完成對目標1的檢測。
2、通過口頭提問、練習等形式完成對目標2的檢測。
接下來,對學習的重難點進行分析
學習重點:通過實踐活動直觀地了解4、5的數的組成。
學習難點: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學習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注重通過設置多種問題情境來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可以經歷“具體→抽象”的探索過程。所以我采用“談話法、觀察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并且使用“數學課件、教具圖”等直觀教具。
關于學法,新課程的最高理念為: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可以做到好學、樂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并且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經歷了探索、交流的過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識,提升技能。
四、說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分為五個環節
一、談話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自主練習。
四、本課小結
五、布置作業
六、課后反思
出示課題,開始新課
環節一:憶舊迎新,趣味導入
出示課件,復習鞏固。
環節二: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談話導入
孩子們,中秋節老師用四個蘋果招待客人。
你想知道老師是怎樣用兩個水果盤,分四個蘋果的嗎?……
在數學王國里呀,也經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分與合。(板書課題:分與合)
2.探索4的組成
出示籃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們上臺來分一分,擺一擺,經歷動手操作的過程。
3.師生共同玩猜球游戲,探索3的組成。
這樣既可鞏固有關數的分與合知識,又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4.探索5的組成
出示盤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們上臺分一分、擺一擺。
5.直接給出2的分與合:2可以分成1和1,1和1可以合成2。
環節三自主練習
1、大家看看這里有幾個籃子幾朵向日葵花啊?
問題:把4朵向日葵放到兩個筐里,怎樣放?
操作:誰來幫我擺一擺,看看會有幾種情況。(叫學生上來動手操作)
看一看與我們分的怎么樣?(課件)
2、開火車游戲。
環節四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課堂總結:你今天都學習了什么?能不能回家跟你的爸爸媽媽說一說?
以上是我的課堂教學預設,但是實際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景來教學。謝謝各位同仁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