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趕上小明嗎?》教學反思
1、本節為教學難點,教學中的情景設計應多注意提供學生的觀察,可操作的和認知深刻的典型事例,對學生以有的知識結構進行理性的分析和設計。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學生的分析合理就要鼓勵,不要拘泥于教科書給出的解答。
3、在學生得到的解答中比較找出合理的符合實際的答案。
4、由于這類問題較復雜,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討論,使問題比較好的得到解決。
5、在解決問題中感悟到方程的意義,找出列方程解決問題的特點。
《你能趕上小明嗎?》教學反思
1、本節為教學難點,教學中的情景設計應多注意提供學生的觀察,可操作的和認知深刻的典型事例,對學生以有的知識結構進行理性的分析和設計。一、拆常數項 例:分解因式x2+8x-9 解:x2+8x-9=x2+8x-1-8=(x2-1)+8(x-1)=(x-1)(x+9) 二、拆一次項 例:分解因式x2+11x+28 解:x2+11x+28=x2+4x+7x+28=x(x+4)+7(x+4)=(x+4)(x+7) 三、拆二次項 例:分解因式6x2+5x-1...
問題解決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要求教高的問題,常常利用放縮法,從而達到化難為易,輕松解題的理想效果。 如:把一堆蘋果分給n個孩子,如果每個人分3個,那么多8個;如果每個人分5個,那么最后一個得到的蘋果少于3個。...
方程是處理問題的一種很好的途徑,而解方程又是這種途徑必須要掌握的。這節課上學生是帶著上一節課的內容來學習的,現對這部分內容總結如下: 本節課的整體過程是這樣的:先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從而引出了移項的概念,然后讓學生利用...
一、背景分析 1、教材背景:《軸對稱現象》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浙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 學生生活在豐富的圖形世界中,許多美麗的事物往往與圖形的對稱聯系在一起,教材提供了建筑物、動物、植物等圖片,由學生觀察、分析,...
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發揮小組學習功能的前提。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認知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異質同組,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小組4~6人。...
《實數》一節,是在數的開方的基礎上引進無理數的概念,并將數從有理數的范圍擴充到實數的范圍。由于實數涉及的理論較深,數的概念又比較抽象,這些概念看似簡單,學生要真正掌握還是有點困難。...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著求知欲和表現欲。...
1.教師要把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作為自己教學的基本思想。要有三維教育目標的整體意識,把握好課程標準的要求,制訂切合實際的教育目標,認真備好課,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