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和血管》教案(通用2篇)
《心臟和血管》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 科學知識:了解心臟和血管器官的作用,明白血液循環
2. 科學探究:正確測量脈搏,探究脈搏與心跳的關系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心臟和血管的重要性,明白一些生活常識,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二、教學重點
了解心臟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環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正確的測量脈搏,并探索脈搏與心臟的關系
四、教學準備
課件、血液循環圖、秒表
五、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嗎?(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
我們吸進的空氣中,(氧氣)曾多了,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這節課我們繼續來了解我們的身體,認識我們的血液循環器官心臟和血管
(二)講授新課
出示人體血液循環圖
我們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是:心臟和血管
1. 認識心臟
心臟位于人體的什么部位?形狀像什么?
心臟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形狀像個桃,大小如自已的拳頭。(出示心臟縱剖面圖)心臟是由發達的心肌構成的,內部是空的,可以分為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邊和右邊不通;四個腔都與血管相通。
2. 認識血管
血管有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動脈血管是血液從心臟流出的血管,我們幾乎用肉眼看不見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是血液流回心臟的血管,我們身體上看到的藍色血管就是靜脈血管。在小動脈與小靜脈之間,連接著許多比頭發還細的血管,這就是毛細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網。
3. 了解血液循環
血液在人體中流動的途徑是:從左心室——動脈——全身毛細血管——靜脈——右心房——右心室——動脈——肺——毛細血管——靜脈——左心房——左心室。(血液剛從左心室出時含有很多氧,但隨著從動脈經過全身毛細血管、靜脈、右心房、右心室、動脈氧氣慢慢的減少,直到到達我們的呼吸器官肺,肺中的毛細血管把肺中的氧氣吸進其中,把二氧化碳排到肺中,在隨著我們的呼吸系統把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4.介紹心跳和脈搏
而我們的心臟就是通過不停得收縮和跳動,從而把血液輸送到我們身體的每一處,如果有一天心跳停止,也就意味著死亡的到來。(同學們可以把手放到自己的胸腔中部偏左心臟這個位置,感受一下自己生命的跳動,測一次脈搏。
脈搏即動脈搏動,隨著心臟節律性的收縮和舒張,動脈管壁相應的出現擴張和回縮,在表淺動脈上可觸到搏動。簡而言之就是血管有節奏的搏動。(請同學們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上,感受一下自己的脈搏,測一次脈搏。
(三)探索脈搏與心臟之間的關系
1. 身體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摸到脈搏,你認為脈搏與什么有關系?(與心臟的跳動有關)
2. 組織測量脈搏和心跳,并做好記錄!
研究結果:心跳頻率與脈搏頻率相同
(四)心臟和血管的作用是什么?
講解:心臟不停的收縮和舒張使得血液不停的在血管中流動,血管就是我們血液循環系統的管道,心臟和血管互相作用,一起完成我們的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有什么作用呢?
(2)如果心臟停止跳動了,血液循環停止了,人的生命就會結束了。這是為什么?
講解:血液循環主要是為我們的肌體組織器官提供養分。血液是人體的運輸兵。它把腸吸收食物的養料、肺吸進的氧氣帶給人體各部分,又把我們人體各部分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運走,交給肺和其他器官排出體外。如果血液循環停止了,人體各部分就得不到氧氣和養料,它們產生的廢物也不會被運走,所以人的生命就結束了。
。ㄎ澹┻M行保護心臟的教育
。1)講述:通過以上學習可以知道,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要想身體健康,必須注意心臟的保健。
。2)談話:怎樣使心臟健康?怎樣保護心臟不受傷害?
。3)講解:a)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但是體育鍛煉一定要適當,不要過量,否則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b)煙酒對心臟、血管傷害很大,煙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環不暢,過量飲酒能使心臟麻痹,甚至停止跳動。少年兒童的心臟還在發育中,特別怕煙酒的傷害,千萬不能吸煙飲酒。
c)要到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環境中去活動,不宜在霧中及寒冷的早晨鍛煉。 不宜在飽餐或饑餓時鍛煉。 若在進行體育鍛煉中,出現頭暈、胸悶、氣短、惡心、嘔吐、大汗等癥狀時,應立即原地休息,同時含服隨身所帶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品。
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應暫停體育鍛煉,由醫生幫助找出原因,及時進行調治,待癥狀明顯減輕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小運動量的活動,2~3個月后再漸漸增加運動量。
《心臟和血管》教案 篇2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在學習中主動查閱書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學會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學情感態度價值觀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進行探究了解心跳與哪些因素有關,會制作簡易聽診器的學習活動,提高動腦動手的科學學習能力,能設計制作帶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創新精神。
3.知識與技能: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能夠珍愛生命,了解和掌握心臟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體血液循環的途徑、路線。
二、教學重點:心臟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體血液循環的途徑、路線的學習活動。
三、教學難點:學生對人體心臟和血管作用以及血液循環途徑的認識學習活動。
四、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關于心臟和血管各個方面的文字圖片資料,制作簡易聽診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長膠管等,醫用聽診器。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在父母的幫助下,在手腕找到自己的脈搏。測一測自己和父母的脈搏,一分鐘跳動的次數。你有什么發現?
2.什么是血管,血管分為哪幾類?
3.心臟在我們身體的哪里?大小如何?在下圖中標出各個部分。
課題3:心臟和血管
二)預習匯報。
1.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預習成果。
2.預習匯報。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方式:一個小組只需要匯報一個問題。)
三)【自主學習】(認真讀書看圖)
1.在下圖中標出人體的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心臟的部分結構名稱,并用箭頭標出血流方向。
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課題3:心臟和血管
2.心臟是怎樣進行工作的?
3.血管有什么作用?
4.怎樣注意心臟和血管的保健?(結合所搜集資料)
5.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上述問題。(小組長主持)
四)【自主學習展示】
小組代表進行講解。鼓勵學生作圖,板書進行講解。也可以利用多媒體。
五)【實驗(觀察)探究】
1.討論:脈搏的每分跳動的次數和什么因素有關?怎樣去驗證?(先思考后發言)
2.體驗活動:(首先填寫下表然后進行活動)
活動目的:驗證 脈搏的跳動快慢。
實驗過程與結論:
一個人不同狀態
內容
脈搏跳動次數(1分鐘)
結論
3.組內交流結論。
三)【活動展示質疑】(一個組一名發言人進行展示,同伴進行補充。其他組可以提問質疑)
向全班展示實驗結果。
六)【檢測】(5分鐘)
1.心臟位于胸腔 側。它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梨,上寬下窄,大小和自己的 差不多。
2.心臟的內部有4個腔。分別為 、 、 、 。
3. 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環時所經過的管狀構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
4.血管遍布全身.分為 、 、和 。
5.心臟總是有規律的 、和 。收縮時.把血液從 壓入 .舒張時.血液時.血液從 流回 。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我們的心臟就跳 次。
6.心臟的四個腔是相同的.血液在心臟里可以隨意流動。 ( )
7.血液循環的作用是( )
血液循混是人體的運輸兵
‚ 血液把腸吸收的養料和肺吸收的氧氣帶給人體的各個部分.同時又把全身各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排出體外。
ƒ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
、 以上說法都正確
8.不同年齡的人.心跳次數是( )的。 相同 ‚ 不同
9.心臟位于胸腔的( )左側 ‚右側 ƒ 中間
七)【小制作】制作簡易的聽診器。參照p9。
八)【拓展】
1.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查閱資料,說一說怎樣保護心臟和血管。
2.我們經常聽到“60歲的人30歲的心臟,30歲的人60歲的心臟”這句廣告語。
九)【板書設計】
心臟與血管
心臟: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血管:動脈血管 靜脈血管 毛細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