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譯文(精選4篇)
《長恨歌》譯文 篇1
長 恨 歌 作者:白居易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漢家的皇上看重傾城傾國貌,立志找一位絕代佳人。可惜當國多少年哪,一直沒處尋。楊家有位剛長成的姑娘,養在深閨里沒人見過她容顏。天生麗質無法埋沒,終于被選到皇上身邊。她回頭嫣然一笑,百般嬌媚同時顯現出來。六宮的粉白黛綠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她肌膚如凝結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嬌懶無力,初承恩就在這一時。花一般容貌云一樣鬢發,金步搖在頭上顫。美好的春宵,春宵太短!太陽多高天于才睜眼,從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見面。追陪歡樂,伺候宴席,她總在皇帝身旁轉。春天隨從春游,夜晚也是她獨占。后宮美人兒三千人,對三千人的寵愛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宮的夜晚,她妝飾好了去伺候圣君。玉樓中宴會,春天和她一起醉倒了人。姐姐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羨人呀,一家門戶盡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心腸,覺得生男兒還不如生個女郎。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采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避暑的驪宮,高插云霄。宮中仙樂飄,人間到處都能聽到。宮里緩歌曼舞,徐徐地彈琴慢慢地吹簫。皇上整天看,總也看不飽。誰知道漁陽反叛的戰鼓會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驚破了!皇家城闕煙塵出現,天于的大駕,一千輛車,一萬匹馬,逃往西南。才走到百來里,走走又站站。六軍不肯前進可怎么辦?宛轉蛾眉竟死在皇上馬蹄前。她的花鈿丟在地上沒人收,還有她頭上的翡翠翹呢,她的金雀,她的玉搔頭。皇上掩著臉,想救救不了,回頭看,眼淚和血一起流。棧道插云彎彎曲曲上劍閣,風刮起黃塵格外蕭索。峨眉道上沒多少行人,天于旌旗也沒了光彩,陽光是那樣談薄。蜀江水這么碧綠喲,蜀山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懷念情思難斷絕。離宮看見月光是傷心顏色,夜里聽雨打棧鈴也是斷腸聲息。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翅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長恨歌》
2003/01/11
《長恨歌》譯文 篇2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希望下文初中語文《長恨歌》教學反思對您有幫助!
初中語文《長恨歌》教學反思一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教材按照詩歌鑒賞的方法分成了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賞析指導”,就這一章的學習重點,介紹相關知識和鑒賞方法。“賞析示例”從該章所提出的學習重點進行實例分析。“自主賞析”,圍繞這一章的學習內容,提供閱讀鑒賞的作品,其設計用意在于啟發引導,指出途徑,激發興趣。
《長恨歌》是第一單元“賞析示例”,除課下注釋外,課后還有詳細的鑒賞說明。怎么教,從哪個角度切入,教到什么程度,都是教學應該考慮的問題。筆者最后決定抓住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訓練學生對“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的靈活運用。教學完《長恨歌》后,筆者進行了以下反思:
1、反復誦讀,加強學生對詩歌的感悟、理解。當代詩人于堅曾說:“一首詩是一個語言的場。”詩歌的教學尤其要注重朗讀,以讀為本,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不斷加深對詩歌感情、意境、內涵的理解。
2、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學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注重學生的學習評價。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并懂得與他人交流,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4、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還讓學生開展相互評價,充分地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學會賞識他人,學會取長補短,博采眾長,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
初中語文《長恨歌》教學反思二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鑒于此,在講解詩歌時,我們首先以誦讀為主。
詩歌是優美而雋永的文學,需要我們用心來體會,而朗讀恰恰能使學生在對文章,特別是詩詞的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風格不同的詩詞,朗讀的語音、語調不同,對學生的熏陶也有所不同。俞文豹《吹劍續錄》曾載:“柳郎中(柳永)詞,只好十七、八歲女孩兒,執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蘇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這不同的“唱”的情態,正是如今對詩詞的朗讀情態。《長恨歌》突出一個樂極生恨的主題,朗讀這首詩,前面歡快,中間急促,后面低沉哀戚,最后喜中含淚,悲喜參半,這就要求我們同學在誦讀時語調不宜過平。為了能讓學生能更好把握語調,播放朗讀錄音。
其次,在講解詩歌時,我們著重突出三個方面,一是貌之美,一是情之深,一是恨之痛,并在指導過程當中把古今描寫女子的名句引來吟賞一番,并讓學生明白,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描寫一個人時已經漸漸懂得抓其神韻了,從《詩經碩人》里面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魏晉唐元一直到雪琴《紅樓夢》中黛玉的描寫,這中間是一個大的跨越。進而啟發學生懂得應該用怎樣的描寫方法來突出其人物個性。
在講解情至深時,主要從事和情兩點來談,事從生前死后找,情從直接間接尋,學生參與熱情很高。
最后,對于千年以來爭議頗多的主旨,我們一句帶過了,千年都沒解決的問題,了解就好,為之討論明確答案則就沒有必要了。
反思不足處:
一、預習不夠,學生沒有先結合課下注釋自疏課文,導致理解課文時進度有點慢,下次注意布置預習。
二、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在主題討論環節,學生的表達方面還有待教師的指導和加強。
初中語文《長恨歌》教學反思三
選擇《長恨歌》進行公開教學,是帶著嘗試的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是這篇課文是塊硬骨頭,這篇課文不僅篇幅長,而且難度系數大,常常讓人無從下手,不易把握,令人生畏。
我的理想是通過《長恨歌》的教學展示一種空靈、詩意、唯美、厚重的課堂。空靈飄逸,是筑于厚重之上的;唯美與詩意建立在實踐創新之上的;浪漫與理想是建立在執著與感動之上的。
這是一節富有想象力的課堂,我充分調動學生生活經驗,進行大量留白,喚醒學生潛意識。一會兒引領學生陷入大家深深的思索,一會兒又通過朗誦讓學生動容,深深地沉浸其中,一會兒一個不經心的問題引起學生多少聯想啊!
這是一節讓學生感動的課堂。用一片云去推動令一片云,用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樹。畢竟是1000多年前的詩歌,時過境遷,事過境遷,風流早已被雨打風吹去。還原千年前的悲劇,對千年后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我力圖通過知人論世,生命對話,達到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
通過“我歌長恨”——“我解長恨”——“我寫長恨”幾個環節的設置,引領學生逐漸深入對《長恨歌》主題,僅僅扣住一個“恨”字。通過楊貴妃之“恨”、李隆基之恨、“白居易”之恨三個角度進行探究,通過多種手法最大可能地把李楊帝王愛情還原成作為常人的愛情,讓學生體會到李楊愛情的堅貞。通過白居易與湘靈的故事讓學生對李楊愛情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充滿了悲憫情懷。從中也體會到白居易內心矛盾:他既恨李楊浪漫的愛情夭折留下無盡憾恨,也恨荒淫無度自釀苦果,所以我覺得作者感情是復雜的。詩詞教學豐富的情感是通過學生的善感之心表現出來的,所以詩詞課堂應該是培養擁有學生善感之心的天地。
語文課堂永遠是遺憾的課堂。這節課也有不少遺憾,比如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師自己的觀點很強勢,而且也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匆匆板書,有貼標簽之嫌。再如,課堂的分析、欣賞有余,吟誦不足。
《長恨歌》譯文 篇3
教學目標:
分析長恨歌的主旨
教學重點:
分析長恨歌的主旨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主人公唐玄宗、楊貴妃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 學習單元提示,明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就是要領悟作品的主旨,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
二、明確理解作品主旨的方法
分析題目、詞語的涵義、抓關鍵詞語、理清文章思路、寫作背景、知人論世等
二、聽錄音朗讀,解決字音、詞語的字面含義(學生聽錄音,質疑)
三、探討文章主旨
(一) 分析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敘述李、楊會合經過及李對楊的眷戀寵幸
第二部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楊女之死
第三部分:“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至“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皇之長恨
第四部分:“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至“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楊女之長恨
第五部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點明題旨,回應開頭
(二)問題探究:
1、長恨歌的“恨”指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們的長恨?
2、作者對主人公的感情——詩歌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漢皇是荒淫誤國的昏君還是深愛楊女的癡心男?楊女是禍國殃民的紅顏還是忠貞愛情的癡心女?
(三)、聯系創作背景和作者其他的詩歌。
1、創作背景:
陳鴻在《長恨歌傳》中交代過白居易寫這首詩的背景:這年冬天,白居易與陳鴻、王質夫同游仙游寺,說起了當地流傳已久的唐玄宗與楊貴妃悲歡離合的故事,大家都為之唏噓不已,王質夫舉著一杯酒來到白居易面前,說:“這種曠世之事,如果沒有文筆出眾的人來記錄、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磨滅,從世上消失。你深諳作詩之道,情感豐富,你試著為這個故事寫一首詩,如何?”白居易于是寫下了《長恨歌》,白居易的《長恨歌》與陳鴻的《長恨歌傳》是有機的整體,而《長恨歌傳》云:“樂天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者也。”這句話明確地表述了《長恨歌》的創作指導思想。
2、白居易其它一些作品對楊貴妃持批判的態度,把她看作禍國之罪人。作為元和四年的《胡旋女》寫道:
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圓轉。中有在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作兒。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從此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
《古冢狐》中說:
……女為狐媚害即深,日長月久溺人心。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覆人國。
又《李夫人》云:
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路上念楊妃。縱今妍姿艷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對楊貴妃是這樣的態度,如何會去同情、歌頌她?
3、白居易的創作思想:白居易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并將這一主張付諸自己的詩歌創作實踐。他的早期政治詩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寄予了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用辭尖銳,主題鮮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影響尤大。
(四)主旨歸納:
作者通過對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悲劇的描寫,對他們的荒淫生活作了諷刺和暴露。
四、有人不贊同這種說法,認為本詩的主旨是歌頌了李楊真摯和專一的愛情,還有人認為《長恨歌》對李楊愛情悲劇的描寫,既有諷刺批判,又有同情歌傾。你同意那種說法,請說明理由。
五、布置作業:試分析《書憤》、《蜀相》兩首的主旨。
練習:
一、 基礎積累
1、 給下列字注音
回眸 鼙鼓 千乘萬騎 花鈿 云棧縈紆 馬嵬坡 池苑 衾寒 臨邛 綽約 玉扃 迤邐 仙袂 飄 凝睇 人寰 釵擘
2字形
春宵 閑暇 寵愛 渺茫 輾轉
3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漢皇重色思傾國
六宮粉黛無顏色
可憐光彩生門戶
雪膚花貌參差是。
4、填空
(1)《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濃的 詩,它的作者是 ,字 號 這首詩歌時他與友人同游仙游寺時有感于 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
(2) 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至詩的末尾寫道士幫助唐玄宗尋找楊貴妃,這一部分運用的是 手法。
5、名句默寫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二、 理解探究
1、 試分析“漢皇重色思傾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2、 長恨歌中“恨”指什么,造成他們長恨的根源是什么?
《長恨歌》譯文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長恨歌的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創作風格
2,把握長恨歌的思想內容及主題.
3,品味作者的語言,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熟練誦讀文本
2.整體感知文本。
二、自主學習
誦讀文本,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回眸( ) 粉黛( ) 驪宮( ) 霓裳( )( ) 臨邛( ) 鼙鼓( ) 仙袂( ) 衣鈿( ) 千乘( ) 釵擘( ) 馬嵬 ) 闌干( ) 綽約( )
三、合作探究
1、解題:長恨歌,恨是什么意思 誰恨 恨什么
(1):這首詩歌的題目是《長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長恨歌應作何解釋
(2)師問:這首詩歌是誰在恨,他們長恨的是什么呢
2.理清情節結構
(1)原來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這么曲折,但是最終他們是以悲劇收場,詩人的題目就定為長恨,那么詩歌是不是一開始就在寫長恨呢 ?
(2)除了描寫貴妃之美和李楊的"蜜月生活",詩歌還寫到什么 ?
(3)按照剛才的說法試著給這首詩歌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自開頭至" ",敘述
第二部分:自" "至" ",敘述
第三部分:自" "至" ",寫
第四部分:自" "至結束 寫
,
3,通過分析長恨,討論詩歌的主題
4,《長恨歌》的藝術特點:
這首詩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技巧使你感動
四、展示交流
學生把導學單上的相關積累題做好并展示交流
五、點評釋疑
學生糾錯、教師評價
六、鞏固與練習
學生朗誦詩歌,互相提問感受比較深的詩句,并略作分析。
七、當堂檢測
填空
,六宮粉黛無顏色。
上窮碧落下黃泉, 。
在天愿作比翼鳥,
,此恨綿綿無絕期。
八、課后作業
熟讀課文,爭取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