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教學寶典 > 文言文翻譯 > 《晏子辭千金》譯文(精選3篇)

《晏子辭千金》譯文

發布時間:2023-12-27

《晏子辭千金》譯文(精選3篇)

《晏子辭千金》譯文 篇1

  晏 子 辭 千 金選自《晏子春秋》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晏子正在吃飯,齊景公派使臣來到,(晏子)把食物分出來,給使臣吃,(結果)使臣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貧困的情況)告訴了齊景公。齊景公驚嘆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說的)這樣窮!我不了解,這是我的過錯。”(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與稅款,請他用千金與市租)供養賓客。晏子沒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終(晏子)拜兩拜而辭謝道:“我的家不貧窮,由于您的賞賜,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濟百姓,您的賞賜夠豐厚了,我的家不貧窮啊。我聽人這樣說,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然后散發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治人民,忠臣是不這樣做的;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卻不散發給百姓,這是用筐篋收藏財物歸為己有,仁義之人是不這樣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賞,在朝外,取得君主賞賜不能與士人共享而得罪他們,死后財物轉為別人所有,這是為家臣蓄積財物,聰明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有衣穿,有飯吃,(只要)心里滿足就可以免于(一切)憂患。”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使吏致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而辭曰:“嬰之家不貧,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為筐篋之藏也,仁人不為也;進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財遷于它人,是為宰藏也,智者不為也。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齊景公對晏子說:“從前我們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沒有推辭,你推辭不接受是為什么呢?”晏子回答說:“我聽人這樣說,圣明的人考慮多了,也難免會有失誤。愚蠢的人經過多次考慮,也有可取之處。想來這是管仲的錯,是我的對吧?因此再次拜謝而不能接。”

  景公謂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晏子曰:“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晏子辭千金》2002/11/11

《晏子辭千金》譯文 篇2

  摩西《晏子辭千金》課堂實錄

  時間:2005年12月3日星期六

  地點:新都一中多媒體教室

  班級:新都一中高一8班與高一11班部分學生

  執教:摩西

  主持、攝像:初雪霽

  聽課者:李玉龍,實小十八子,初雪霽,臥看千山,凡夫子,吳喬,陳老師,干干夫婦,鐵皮夫婦,鐘老師,張羽卿老師,陳敏,

  (摩西根據回憶整理)

  過程:

  師生問好

  師:今天很抱歉,周六把大家弄來上課,可能很多同學會感到有些郁悶,尤其今天是這樣陽光燦爛,那么我們今天首先來點輕松的,大家看屏幕上,打的是“晏子”,這個人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

  師:知道他的故事嗎?

  生:知道

  師:能否請一位同學來講一下他的故事?

  (一位學生舉手,講晏子使楚的故事)

  師:講得真好,十分感謝!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晏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正直

  師:正直嗎?他為人民疾呼嗎?

  生:聰明

  師:對,晏子是以一位智者的形象出現在歷史當中的,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另外一個故事(將翻譯的現代文發給學生),現在,請一位同學起來把這個故事讀一下,剛才那位同學舉手了我沒有看到,很抱歉,現在你來講好嗎?

  學生讀譯文

  師:很好,現在大家看看,晏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正直的人

  師:為什么?

  生:想把錢給百姓

  師:還有呢?

  生:廉潔

  師:現在大家豆清楚了他的品德了嗎?

  生:清楚了

  師:但是還有一個人不清楚,就是晏子,我兒子晚上經常說,想夢見唐僧,我說即使你夢見了他也不懂你的話,因為你說的是現代文,他是唐代的人。平時我們都是扮演的現代人,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今天我們反過來,客串一把古人,把這段文字翻譯成古文好嗎?

  生:好

  (教師在屏幕上顯示課文的現代文翻譯,在現代文下面根據學生回答打出翻譯出來的古文)

  師:晏子正在吃飯?

  生:晏子正食

  (教師打出)

  師:你們見過古文里面說“正在”是用“正”嗎?

  生:沒見過,應該用“方”

  (教師把“正”改成“方”)

  師:齊景公派使者來了?

  生:公使使至

  師:很不錯(打出)繼續,晏子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吃?

  生:子分食與之

  師:使者沒有吃飽,晏子也沒有吃飽?

  生:使者未足,晏子也

  師:也?

  生:亦,亦未足

  師:很好,繼續,使者回去?

  生:使者歸,使者返,

  (教師將兩種答案都打在屏幕上)

  師:告訴了景公?

  生:告之于公,

  師:景公說,呀

  生:景公曰:“噫!”

  師:呵呵,用的是哪個“噫”?

  生:口字旁那個

  師:我用的是拼音,這個字太難找了,我們用“意”代替一下吧,就相當于通假字,他窮得象這樣啊!

  生:如此窘也!

  師:怎么不用“窮”呢?

  生:一般古文窮都是指官運人生道路一類的,應該用“窘”

  師:很好!我們一般說“日暮途窮”,就是指道路迷茫,還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里又是指窮盡。我不知道?

  生:吾不知也

  師:吾?

  (生討論)

  生:寡人

  師:我們知道,景公是一個諸侯,先秦諸侯自稱都是寡人,很好,我的過錯啊!

  生:寡人之過也

  師:派使者送千金和收稅權給他,這里大家看看資料,我把千金和收稅權劃線,后面的括號里面寫的千金與市租,因為這個詞比較生僻所以這就是原文,大家照著寫就可以了

  生:使使送千金與市租

  師:很好,繼續,請他用來供養賓客?

  生:使以待賓客

  師:晏子推辭了?

  生:子辭之

  師:多次送給他?

  生:數(shuo)贈之

  師:最后晏子拜了兩次推辭說

  生:子再拜辭曰

  師:什么叫再拜?

  生:拜兩次

  師:為什么拜兩次?

  生:表示恭敬

  師:我家不窮

  生:吾家不窘也

  師:我們說古人有名有字還有號什么的。謙虛的時候應該稱什么?

  生有爭議,有學生說名

  師:自稱謙虛應該稱名,所以這里最好是?

  生:嬰家不窘也

  師:因為景公的賞賜

  生:因公之賜

  師:還有其他的意見嗎?

  生:以公之賜

  (教師打出兩種翻譯)

  師: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和妻族?

  生:恩及三族

  師:延伸到交游的朋友

  生:延至友

  生:好像不大舒服

  師:為什么不舒服?

  生:感覺這個翻譯讀起來不舒服

  師:那你覺得怎么樣才舒服呢?

  生:我也不知道,感覺而已

  師:好,那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下,繼續看后面,用來賑濟百姓?

  生:以之賑民

  師:國君的賞賜很優厚了

  生:君之賜厚矣

  師:為什么不用也?

  生:也感覺是判斷,矣感覺好一些

  師:矣用來陳述,還有一些感情

  繼續,我聽說?

  生:嬰聞之

  師:從國君那里獲得厚賞

  生:獲厚賞于君,獲賞于君

  師:散給百姓?

  生:散之于百姓

  師:這就是代替國君統治人民

  生:此乃代君治民也

  師:忠臣是不做的

  生:此乃忠臣不為也

  師:從國君那里獲得厚賞而不散給人民

  生:獲厚賞于君而不散之于民

  師:這就是用筐篋收藏財物

  生:此乃筐篋之藏也

  師:仁義的人是不干的

  生:君子不為也

  師:仁義的人就是君子,很有道理

  師:向上從君主那里獲取

  生:上取于君

  生:進取于君

  師:有人說進,你能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嗎?這里明明是向上啊?

  生:我記得《岳陽樓記》里面有這個,進就是對皇帝,退就是對下面,但是我記不太清楚了

  師:很好!《岳陽樓記》里面說:“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我們同學讀書很仔細啊!是為家臣蓄積財物?

  生:此乃宰藏也

  師:智慧的人是不做的

  生:智者不為也

  師:穿粗布衣服,吃一樣食物

  生:衣短褐,同食

  師:內心滿足就能免于憂患

  生:心足則避憂(患)也

  師:為什么要只用“憂”或者“患”?

  生:古代多用單音節詞

  師:對,我們現在說長江,古人叫江,黃河古人叫河,我們多用多音節詞,古人多用單音節詞

  師:下面,景公對晏子說,從前我們去世的國君把書社五百授予管仲

  生:景公謂晏子曰:前桓公以書社五百授之仲

  師:你們覺得用“前”好嗎?

  生:不好,

  師:那用什么?

  生:昔

  師:去世的國君該怎么說?

  生:先王

  (教師改正)

  師:管仲沒有推辭就接受了

  生:未辭而受之

  師:管仲呢?

  生:省略了

  師:好,繼續,你推辭是什么原因呢?

  生:汝辭之何也?

  師:用“汝”合適嗎?韓愈有一首詩《聽穎師彈琴》,開頭說“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爾汝就相當于我們現在說“卿卿我我”,是比較親密的人之間說的,你們覺得這里最好用什么?

  生:子

  師:好,再看下面,晏子說:智慧的人考慮多了,難免圣明的人考慮多了,肯定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考慮多了,肯定會有一次成功。

  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師:呵呵這么肯定?你們似乎在冒險啊!

  師:終于到最后了,向來管仲的失誤就是我的成功吧,所以拜兩次不敢接受

  生:臣以為管仲之過乃臣之得也,故再拜而辭之(弗受)

  師:我們終于把文段翻譯成古文了,我現在把我們的成果念一遍(教師念),你們認為晏子能看懂嗎?

  生:二懂二懂(方言:半懂)

  師:我剛才覺得我們不是在翻譯成先秦古文,倒是象在翻譯成《三國演義》,“我乃常山趙子龍也!這種句式其實是明清時候的句式了,那么先秦的句式到底是什么呢?我們現在來看看原版的是怎么樣的,我們的算是盜版,但是盜版也有比原版好的地方

  (發下原文)

  師:我們看看原版比起我們的盜版如何?前面大家翻譯得很好,“使使“我覺得比原文還精練一些,

  (以下主要是對比學生翻譯文段與原文的異同,講解文段有關字詞知識)

  師:剛才我們看了文段,現在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晏子,會接受賞賜嗎?會的舉手

  師:這么多啊,那不會接受的舉手

  (一個學生舉手)

  師: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我覺得怕景公送了我財物之后會叫我干一些不愿意干的事情

  師:國君給臣子行賄讓他貪贓枉法是吧?

  生:是

  師:那么為什么要接受呢?也請同學說說

  生:是錢啊!

  師:呵呵,是啊,不能跟錢過不去,我就經常想中五百萬呢!但是有一個事實是,晏子沒有接受為什么?大家可以看到晏子的什么品德?大家從文段中找答案

  (學生看文段)

  生:心系百姓

  師:為什么

  生:想把財物分給百姓

  師:可是他最后還是沒有

  師:晏子講述自己拒絕的理由,有幾個?

  生:三個

  師:分別是什么?

  (生回答)

  教師出示課件

  師:我以為,與其說是晏子的理由,不如說是晏子的困境,晏子是否想用這錢來幫助百姓?

  生:是

  師:但是最后幫助了沒有

  生:沒有

  師:也就是說,他因為某種原因,把他心系的百姓給犧牲了,人家經常說兩難處境,但是這時候晏子面對的其實是三難,收還是不收,這的確是個問題,他應該怎么選擇?

  生:他可以把錢分給百姓,然后說這是國君給他們的

  師:在錢上都附一個說明書,告訴大家這是國君的錢嗎?

  (生笑)

  師:聽起來不錯,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么回事了,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個胸懷寬廣的國君,也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遇到的是心胸狹隘的國君,那么后果很可能就是很嚴重的,晏子說了自己拒絕的三個理由,在這三個理由當中,有最起關鍵作用的一個原因嗎?

  生:有,代君君民

  師:什么叫代君君民?

  生:幫君主治理人民

  師:為什么晏子不愿意?

  生:怕功高震主

  師:能詳細說說嗎?

  生講述

  師:但是代君君民,是否是正確的?

  生不能回答

  師:漢代的時候,周勃和陳平都是丞相,一天皇帝問周勃,今年天下判死刑的有多少?周勃不能回答,皇帝又問,進來京城建設情況如何?周勃還是回答不上,十分恐慌,皇帝問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你不該問我,自然有主管的官員,你應該問他們。皇帝就說,那你干什么呢?陳平說,我的責任就是幫你管理百官天下。皇帝聽了之后十分高興,下來之后周勃抱怨陳平不教他這些而讓自己丟丑,陳平說:你當丞相連自己的職責都不清楚那干什么呢?我講這個事情,只是想說明,代君君民實際上應該是相的職責,但是,這時候卻是晏子的恐慌,為什么?

  師:現在我們來設想,你自己就是晏子,你曾經歷了莊公、靈公、景公三個國君,從政57年,事景公48年,創造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記錄。你經歷的最后一個國君就是景公,景公算不上一個十分英明的國君,但是他對你的信賴卻是無可懷疑的,在記載你事跡的《晏子春秋》,全書220章中,記載你匡諫齊景公的不下50章。而此50章中,記景公聞過知錯的12章,記述景公納諫后不僅當面認錯,而且立即改正的25章;此外,雖然書中沒有標明景公聞諫認錯但實則贊成你的匡正因而知非而止的10章。你去世的時候,景公正在打獵,聞聽消息,他馬上駕車回來,他覺得車太慢,于是跑下車步行,一會又感覺步行還是沒有車快,于是又坐上車來為你奔喪。你去世以后,一天,景公在射箭,每箭一發,叫好聲不斷,景公說:“要是晏子還在的話,他不會容許你們這樣阿諛奉承的。“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國君,你仍然不敢接受他的賞賜,為什么?

  學生:害怕

  師:現在我們設想一下:給你兩個選擇:接受賞賜,但是這很可能成為你以后的罪狀,在你倒霉的時候,不僅你,連同你的家人都會遭到滅頂之災;拒絕賞賜,那么你可以名垂青史,并更加獲得國君的信任,你選擇哪個?

  (大部分學生選擇后者)

  師:看來大家現在意見有分歧了,而晏子的選擇,跟他的個性是分不開的,他從政57年,事景公48年,能做到這么久,與他的謹慎是分不開的。而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到,受損失最大的是誰?

  生:百姓

  師:得益最多的是誰?

  生:晏子

  師:他得到了什么?

  生:名身

  師:也許還有國君的更加的信任。中國歷史上有過不少明君,也有過不少昏君甚至暴君,但是,沒有誰能保證自己遇到的都是明君,所以,伴君如伴虎。當一個國家所有的東西都取決于一個人的時候,他的個性、愛好、心情、智商都決定了你的生存,如果你遇到這樣一個皇帝,當聽說百姓鬧饑荒的時候居然問“他們怎么不吃肉粥”,那么在他的手下做事,其危險就是可想而知的了。這個話題對大家來說也許太沉重,但是卻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事實。有很多人都提出過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答案是很多的,答案更是沉重的,這種沉重,大家在以后看一通過我們讀書和社會經歷去逐步了解,想通過這一堂課了解,無疑是不夠的,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

  [1]

《晏子辭千金》譯文 篇3

  原帖地址:

  摩西

  時間:2005年12月3日星期六

  地點:新都一中多媒體教室

  班級:新都一中高一8班與高一11班部分學生

  執教:摩西

  主持、攝像:初雪霽

  聽課者:李玉龍,實小十八子,初雪霽,臥看千山,凡夫子,吳喬,陳老師,干干夫婦,鐵皮夫婦,鐘老師,張羽卿老師,陳敏,

  (摩西根據回憶整理)

  過程:

  師生問好

  師:今天很抱歉,周六把大家弄來上課,可能很多同學會感到有些郁悶,尤其今天是這樣陽光燦爛,那么我們今天首先來點輕松的,大家看屏幕上,打的是“晏子”,這個人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

  師:知道他的故事嗎?

  生:知道

  師:能否請一位同學來講一下他的故事?

  (一位學生舉手,講晏子使楚的故事)

  師:講得真好,十分感謝!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晏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正直

  師:正直嗎?他為人民疾呼嗎?

  生:聰明

  師:對,晏子是以一位智者的形象出現在歷史當中的,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另外一個故事(將翻譯的現代文發給學生),現在,請一位同學起來把這個故事讀一下,剛才那位同學舉手了我沒有看到,很抱歉,現在你來講好嗎?

  學生讀譯文

  師:很好,現在大家看看,晏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正直的人

  師:為什么?

  生:想把錢給百姓

  師:還有呢?

  生:廉潔

  師:現在大家豆清楚了他的品德了嗎?

  生:清楚了

  師:但是還有一個人不清楚,就是晏子,我兒子晚上經常說,想夢見唐僧,我說即使你夢見了他也不懂你的話,因為你說的是現代文,他是唐代的人。平時我們都是扮演的現代人,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今天我們反過來,客串一把古人,把這段文字翻譯成古文好嗎?

  生:好

  (教師在屏幕上顯示課文的現代文翻譯,在現代文下面根據學生回答打出翻譯出來的古文)

  師:晏子正在吃飯?

  生:晏子正食

  (教師打出)

  師:你們見過古文里面說“正在”是用“正”嗎?

  生:沒見過,應該用“方”

  (教師把“正”改成“方”)

  師:齊景公派使者來了?

  生:公使使至

  師:很不錯(打出)繼續,晏子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吃?

  生:子分食與之

  師:使者沒有吃飽,晏子也沒有吃飽?

  生:使者未足,晏子也

  師:也?

  生:亦,亦未足

  師:很好,繼續,使者回去?

  生:使者歸,使者返,

  (教師將兩種答案都打在屏幕上)

  師:告訴了景公?

  生:告之于公,

  師:景公說,呀

  生:景公曰:“噫!”

  師:呵呵,用的是哪個“噫”?

  生:口字旁那個

  師:我用的是拼音,這個字太難找了,我們用“意”代替一下吧,就相當于通假字,他窮得象這樣啊!

  生:如此窘也!

  師:怎么不用“窮”呢?

  生:一般古文窮都是指官運人生道路一類的,應該用“窘”

  師:很好!我們一般說“日暮途窮”,就是指道路迷茫,還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里又是指窮盡。我不知道?

  生:吾不知也

  師:吾?

  (生討論)

  生:寡人

  師:我們知道,景公是一個諸侯,先秦諸侯自稱都是寡人,很好,我的過錯啊!

  生:寡人之過也

  師:派使者送千金和收稅權給他,這里大家看看資料,我把千金和收稅權劃線,后面的括號里面寫的千金與市租,因為這個詞比較生僻所以這就是原文,大家照著寫就可以了

  生:使使送千金與市租

  師:很好,繼續,請他用來供養賓客?

  生:使以待賓客

  師:晏子推辭了?

  生:子辭之

  師:多次送給他?

  生:數(shuo)贈之

  師:最后晏子拜了兩次推辭說

  生:子再拜辭曰

  師:什么叫再拜?

  生:拜兩次

  師:為什么拜兩次?

  生:表示恭敬

  師:我家不窮

  生:吾家不窘也

  師:我們說古人有名有字還有號什么的。謙虛的時候應該稱什么?

  生有爭議,有學生說名

  師:自稱謙虛應該稱名,所以這里最好是?

  生:嬰家不窘也

  師:因為景公的賞賜

  生:因公之賜

  師:還有其他的意見嗎?

  生:以公之賜

  (教師打出兩種翻譯)

  師: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和妻族?

  生:恩及三族

  師:延伸到交游的朋友

  生:延至友

  生:好像不大舒服

  師:為什么不舒服?

  生:感覺這個翻譯讀起來不舒服

  師:那你覺得怎么樣才舒服呢?

  生:我也不知道,感覺而已

  師:好,那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下,繼續看后面,用來賑濟百姓?

  生:以之賑民

  師:國君的賞賜很優厚了

  生:君之賜厚矣

  師:為什么不用也?

  生:也感覺是判斷,矣感覺好一些

  師:矣用來陳述,還有一些感情

  繼續,我聽說?

  生:嬰聞之

  師:從國君那里獲得厚賞

  生:獲厚賞于君,獲賞于君

  師:散給百姓?

  生:散之于百姓

  師:這就是代替國君統治人民

  生:此乃代君治民也

  師:忠臣是不做的

  生:此乃忠臣不為也

  師:從國君那里獲得厚賞而不散給人民

  生:獲厚賞于君而不散之于民

  師:這就是用筐篋收藏財物

  生:此乃筐篋之藏也

  師:仁義的人是不干的

  生:君子不為也

  師:仁義的人就是君子,很有道理

  師:向上從君主那里獲取

  生:上取于君

  生:進取于君

  師:有人說進,你能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嗎?這里明明是向上啊?

  生:我記得《岳陽樓記》里面有這個,進就是對皇帝,退就是對下面,但是我記不太清楚了

  師:很好!《岳陽樓記》里面說:“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我們同學讀書很仔細啊!是為家臣蓄積財物?

  生:此乃宰藏也

  師:智慧的人是不做的

  生:智者不為也

  師:穿粗布衣服,吃一樣食物

  生:衣短褐,同食

  師:內心滿足就能免于憂患

  生:心足則避憂(患)也

  師:為什么要只用“憂”或者“患”?

  生:古代多用單音節詞

  師:對,我們現在說長江,古人叫江,黃河古人叫河,我們多用多音節詞,古人多用單音節詞

  師:下面,景公對晏子說,從前我們去世的國君把書社五百授予管仲

  生:景公謂晏子曰:前桓公以書社五百授之仲

  師:你們覺得用“前”好嗎?

  生:不好,

  師:那用什么?

  生:昔

  師:去世的國君該怎么說?

  生:先王

  (教師改正)

  師:管仲沒有推辭就接受了

  生:未辭而受之

  師:管仲呢?

  生:省略了

  師:好,繼續,你推辭是什么原因呢?

  生:汝辭之何也?

  師:用“汝”合適嗎?韓愈有一首詩《聽穎師彈琴》,開頭說“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爾汝就相當于我們現在說“卿卿我我”,是比較親密的人之間說的,你們覺得這里最好用什么?

  生:子

  師:好,再看下面,晏子說:智慧的人考慮多了,難免圣明的人考慮多了,肯定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考慮多了,肯定會有一次成功。

  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師:呵呵這么肯定?你們似乎在冒險啊!

  師:終于到最后了,向來管仲的失誤就是我的成功吧,所以拜兩次不敢接受

  生:臣以為管仲之過乃臣之得也,故再拜而辭之(弗受)

  師:我們終于把文段翻譯成古文了,我現在把我們的成果念一遍(教師念),你們認為晏子能看懂嗎?

  生:二懂二懂(方言:半懂)

  師:我剛才覺得我們不是在翻譯成先秦古文,倒是象在翻譯成《三國演義》,“我乃常山趙子龍也!這種句式其實是明清時候的句式了,那么先秦的句式到底是什么呢?我們現在來看看原版的是怎么樣的,我們的算是盜版,但是盜版也有比原版好的地方

  (發下原文)

  師:我們看看原版比起我們的盜版如何?前面大家翻譯得很好,“使使“我覺得比原文還精練一些,

  (以下主要是對比學生翻譯文段與原文的異同,講解文段有關字詞知識)

  師:剛才我們看了文段,現在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晏子,會接受賞賜嗎?會的舉手

  師:這么多啊,那不會接受的舉手

  (一個學生舉手)

  師: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我覺得怕景公送了我財物之后會叫我干一些不愿意干的事情

  師:國君給臣子行賄讓他貪贓枉法是吧?

  生:是

  師:那么為什么要接受呢?也請同學說說

  生:是錢啊!

  師:呵呵,是啊,不能跟錢過不去,我就經常想中五百萬呢!但是有一個事實是,晏子沒有接受為什么?大家可以看到晏子的什么品德?大家從文段中找答案

  (學生看文段)

  生:心系百姓

  師:為什么

  生:想把財物分給百姓

  師:可是他最后還是沒有

  師:晏子講述自己拒絕的理由,有幾個?

  生:三個

  師:分別是什么?

  (生回答)

  教師出示課件

  師:我以為,與其說是晏子的理由,不如說是晏子的困境,晏子是否想用這錢來幫助百姓?

  生:是

  師:但是最后幫助了沒有

  生:沒有

  師:也就是說,他因為某種原因,把他心系的百姓給犧牲了,人家經常說兩難處境,但是這時候晏子面對的其實是三難,收還是不收,這的確是個問題,他應該怎么選擇?

  生:他可以把錢分給百姓,然后說這是國君給他們的

  師:在錢上都附一個說明書,告訴大家這是國君的錢嗎?

  (生笑)

  師:聽起來不錯,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么回事了,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個胸懷寬廣的國君,也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遇到的是心胸狹隘的國君,那么后果很可能就是很嚴重的,晏子說了自己拒絕的三個理由,在這三個理由當中,有最起關鍵作用的一個原因嗎?

  生:有,代君君民

  師:什么叫代君君民?

  生:幫君主治理人民

  師:為什么晏子不愿意?

  生:怕功高震主

  師:能詳細說說嗎?

  生講述

  師:但是代君君民,是否是正確的?

  生不能回答

  師:漢代的時候,周勃和陳平都是丞相,一天皇帝問周勃,今年天下判死刑的有多少?周勃不能回答,皇帝又問,進來京城建設情況如何?周勃還是回答不上,十分恐慌,皇帝問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你不該問我,自然有主管的官員,你應該問他們。皇帝就說,那你干什么呢?陳平說,我的責任就是幫你管理百官天下。皇帝聽了之后十分高興,下來之后周勃抱怨陳平不教他這些而讓自己丟丑,陳平說:你當丞相連自己的職責都不清楚那干什么呢?我講這個事情,只是想說明,代君君民實際上應該是相的職責,但是,這時候卻是晏子的恐慌,為什么?

  師:現在我們來設想,你自己就是晏子,你曾經歷了莊公、靈公、景公三個國君,從政57年,事景公48年,創造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記錄。你經歷的最后一個國君就是景公,景公算不上一個十分英明的國君,但是他對你的信賴卻是無可懷疑的,在記載你事跡的《晏子春秋》,全書220章中,記載你匡諫齊景公的不下50章。而此50章中,記景公聞過知錯的12章,記述景公納諫后不僅當面認錯,而且立即改正的25章;此外,雖然書中沒有標明景公聞諫認錯但實則贊成你的匡正因而知非而止的10章。你去世的時候,景公正在打獵,聞聽消息,他馬上駕車回來,他覺得車太慢,于是跑下車步行,一會又感覺步行還是沒有車快,于是又坐上車來為你奔喪。你去世以后,一天,景公在射箭,每箭一發,叫好聲不斷,景公說:“要是晏子還在的話,他不會容許你們這樣阿諛奉承的。“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國君,你仍然不敢接受他的賞賜,為什么?

  學生:害怕

  師:現在我們設想一下:給你兩個選擇:接受賞賜,但是這很可能成為你以后的罪狀,在你倒霉的時候,不僅你,連同你的家人都會遭到滅頂之災;拒絕賞賜,那么你可以名垂青史,并更加獲得國君的信任,你選擇哪個?

  (大部分學生選擇后者)

  師:看來大家現在意見有分歧了,而晏子的選擇,跟他的個性是分不開的,他從政57年,事景公48年,能做到這么久,與他的謹慎是分不開的。而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到,受損失最大的是誰?

  生:百姓

  師:得益最多的是誰?

  生:晏子

  師:他得到了什么?

  生:名身

  師:也許還有國君的更加的信任。中國歷史上有過不少明君,也有過不少昏君甚至暴君,但是,沒有誰能保證自己遇到的都是明君,所以,伴君如伴虎。當一個國家所有的東西都取決于一個人的時候,他的個性、愛好、心情、智商都決定了你的生存,如果你遇到這樣一個皇帝,當聽說百姓鬧饑荒的時候居然問“他們怎么不吃肉粥”,那么在他的手下做事,其危險就是可想而知的了。這個話題對大家來說也許太沉重,但是卻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事實。有很多人都提出過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答案是很多的,答案更是沉重的,這種沉重,大家在以后看一通過我們讀書和社會經歷去逐步了解,想通過這一堂課了解,無疑是不夠的,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

  [1]

《晏子辭千金》譯文(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桃花源記》譯文(精選16篇)

    桃 花 源 記 作者:陶淵明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溪流兩岸,長達幾百走,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香草鮮艷美麗,墜落的花瓣繁...

  • 《醉翁亭記》譯文(通用13篇)

    醉 翁 亭 記 作者:歐陽修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美,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瑯琊山。...

  • 《報任安書》譯文(精選14篇)

    報 任 安 書 作者:司馬遷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1/4]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給我寫信,教導我要謹慎地接人待物,以推舉賢能、引薦人才為己任,情意、態度十分懇切誠摯,但抱怨我沒有遵從您的意見去推薦賢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見解。...

  • 《子魚論戰》譯文(精選2篇)

    子 魚 論 戰 選自《左傳》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楚軍攻打宋國以援救鄭國。宋襄公準備迎戰,大司馬公孫固勸阻說,“上天遺棄商朝已經很久了,君王要振興它,就是不可原諒的了。”襄公不聽。襄公領兵和楚軍在泓水地方交戰。...

  • 《西門豹治鄴》譯文(精選14篇)

    選自《史記》西 門 豹 治 鄴作者:司馬遷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魏文侯時,西門豹任鄴縣令。他到鄴縣,會集地方上年紀大的人,問他們有關老百姓痛苦的事情。這些人說:“苦于給河伯娶媳婦,因為這個緣故,本地民窮財盡。...

  • 《湖心亭看雪》譯文(精選16篇)

    湖 心 亭 看 雪作者:張岱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崇禎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無,連鳥聲也都聽不見了。這一天天剛剛亮,我劃著一只小船,穿著皮袍,帶著火爐,一個人去湖心亭欣賞雪景。...

  • 《精衛填海》譯文(通用15篇)

    精 衛 填 海 選自《山海經》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部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 《蘭亭集序》譯文(通用17篇)

    蘭 亭 集 序 作者:王羲之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舉行禊飲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無不到會,老少濟濟一堂。蘭亭這地方有崇山峻嶺環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

  • 《大鐵椎傳》譯文(精選4篇)

    大 鐵 椎 傳 作者:魏禧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大鐵椎,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北平的陳子燦赴河南探望哥哥,在宋將軍家遇見過他。宋將軍,是懷慶府青華鎮人,擅長武術,周圍七個省中喜好從事武術的人都來向他拜師學藝,人們因為他魁偉健壯...

  • 文言文翻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韩国免费视频 | 99热2 | 国产真实农村乱对白精彩 | 久久久久一级片 | 在线精品一卡乱码免费 | 国产精品麻豆久久 | 日韩人妻熟女毛片在线看 | 日韩专区一区二区 | 最新中文字幕日本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四区蜜桃 | 91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 av免费看在线| 97综合色| 最新国产vr麻豆aⅴ精品无 | 永久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的网站 | 狠狠色狠狠爱综合蜜芽五月 | 日本一级淫片免费啪啪3 | 99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一二三四区不卡 | 久久久久日本精品毛片蜜桃成熟时 | 国产小受被做到哭咬床单GV |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免费观看 | 中国XXXXXL19学生 | 激情内射人妻1区2区3区 |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99高清国产清纯学生在线观看 | 日韩成人邪恶影片 | 一级黄色片免费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 91chinese老女人 |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 | 亚洲国产视频精品 | 一边啪啪一边呻吟AV夜夜嗨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久草片免费福利 | 懂色一区二区二区av免费观看 | 亚洲二区三区在线 | 草久久网 | 在线观看黄色 | 久久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