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蘿卜》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1
一、活動背景:
幼兒的心所透視到的奧秘,往往是成人無法理解的,而故事中的“非真實世界”帶給幼兒的真實力量也是成人無法揣度的。故事似乎永遠是幼兒最喜歡聽、百聽不厭的,其作品中的情節性、人事物的關系、時空的轉換、場景的變化,具有較強的動態感、表演性,適合幼兒的角色扮演,讓幼兒進入亦真亦幻的虛擬世界,體現了幼兒的游戲精神。每次講故事時,幼兒的眼神就仿佛閃亮的燈光,投射在老師身上,隨著情節的起伏,想象的翅膀帶著幼兒在故事的國度里飛翔。結合幼兒的興趣及季節特征,于是乎就產生《拔蘿卜》的文學主題活動,進而引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二、活動實錄
活動一:綜合活動《拔蘿卜》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熟悉故事的內容、樂曲旋律。
2、掌握角色名稱并創編角色動作。
3、學習在游戲中關心同伴,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情境表演《拔蘿卜》,各種表演用道具。
2、故事錄音《拔蘿卜》。
活動過程:
1、欣賞情境表演《拔蘿卜》,理解故事情境。
、傩蕾p大班幼兒師生表演:老公公種蘿卜,蘿卜長大了,老公公準備去拔蘿卜……
、诶斫夤适拢 “老公公拔不動大蘿卜,找誰幫忙?” “老公公、老婆婆還是拔不動大蘿卜,找誰幫忙啊?” 以下角色按以上方法類推。 “最后是誰把蘿卜拔起來的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來的,人多力量大)。
2、熟悉角色并創編動作。
、賱摼幚瞎翁}卜的動作,在老師的幫助下確定一種動作,集體練習。
、趧摼幚掀牌排軄砗屠瞎黄鸢翁}卜的動作,集體練習。
③以下角色依次創編不同的動作。
3、表演游戲《拔蘿卜》。
①完整欣賞音樂《拔蘿卜》,讓幼兒熟悉樂曲旋律。
②嘗試表演歌曲,體會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③再次欣賞歌曲《拔蘿卜》。
、苷堃唤M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
4、小結:幫助幼兒理解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同伴,共同體驗在游戲中的合作的快樂。
活動點評:
1、《拔蘿卜》是一個綜合活動,有富于情景的故事內容和音樂性,源于幼兒生活。選擇了活動中的“熱點話題”:誰來拔蘿卜,設計了一次情感體驗活動,讓孩子走出了遇到困難束手無策的陰影,轉而積極的尋求幫助和關心幫助同伴。
2、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巧妙地把孩子的興趣點與活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觀念,營造寬松的氛圍,給孩子創設了自由交流、自主活動的機會。
3、教育必須面向未來,“學會關心”“學會合作”是未來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面對新世紀,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團結精神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節活動體現了這一點,因而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2、理解故事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簡單的復述故事,學說主要的對話。
3、能夠根據故事情節模仿各種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教學難點、重點:
重點:在活動中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難點:簡單復述故事并能說出主要對話
活動準備:
角色的胸飾、故事背景的裝飾、故事錄音磁帶
活動流程:回憶故事——共同講述——表演故事
活動指導:
一、回憶故事
出示蘿卜
師:看這是什么?
這是老公公種的一個蘿卜,老公公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蘿卜越長越大。后來啊老公公想把蘿卜拔出來,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動,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講述故事
師:
1、老公公每天都對蘿卜說什么?
2、蘿卜長的很大很大的,老公公想怎么樣?
3、老公公一個人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啊,他請誰來幫忙啊?老公公是怎么說的?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提醒幼兒注意老公公老婆婆說話的聲音和語氣
4、老公公老婆婆兩個人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啊,又請誰來幫忙了,老婆婆是怎么說的,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還有小姑娘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啊,又請誰來幫忙啊,小姑娘是怎么喊的,小花狗是怎么回答的?
6、這時候蘿卜有一點點動了,可是還沒有拔出來,又請誰來幫忙啊,小花狗是怎么喊的,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ㄟ呏v邊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師:最后大家共同努力終于把蘿卜拔出來了,一個人能不能拔出來?大家的力量大不大?
二、共同講述
師:小朋友和老師一塊把這個故事再講一遍好不好?
教師旁白,引導小朋友說對話。
師:蘿卜是怎么拔出來的?
三、表演故事
師:下面我請小朋友來表演這個故事
分配角色
在表演是提醒幼兒模仿人物的聲音以及走路時的姿態
教學反思:
《拔蘿卜》這節課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課堂氣氛溫馨又不失活躍,孩子的參與意識很強,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在故事中我們又領悟到“人多力量大”這樣一個道理,活動結束時,還有些孩子意猶未盡,由于活動時間有限,孩子們中能被老師叫起來表演的人只有少數。于是活動后,我把頭飾、圖片等放入語言活動區,設置情景,讓幼兒自由表演或創編。以后的語言活動,我應多加一些表演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表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雙腳向前行進跳,鍛煉腿部力量。
2.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兔媽媽頭飾一個、小兔頭飾若干、筐4個。
2.錄音機、磁帶。
3.布置好場地:蘿卜地(紅、白、綠、橘黃色蘿卜)。
活動過程:
一.師以“兔媽媽”的身份談話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兔寶寶們,最近你們在家表現真不錯,為了表揚你們,媽媽決定到蘿卜地上去拔一些蘿卜,做頓好吃的給你們吃,好不好?那你們能不能幫幫媽媽的忙,跟媽媽一起到蘿卜地上去拔蘿卜呢?”
二.準備運動
1.師:“出發之前,先請小兔們和媽媽一起來做個運動吧!弊鰷蕚浠顒印锻米游琛。
2.師:“好了,運動做好了,讓我們快點去蘿卜地吧,走——”
三.幼兒探索拔蘿卜的方法,學習新動作:兔跳。
1.師:“大家看看,媽媽在蘿卜地上種了哪些蘿卜?” 2.探索拔蘿卜的方法。
小兔們,你最喜歡吃什么蘿卜呢?那可以怎么樣去拔蘿卜呢?(請3、4名幼兒做一做動作)請小兔們仔細看好了,他是怎么到菜地里去拔蘿卜的?(有的是走過的、有的是跑過去的,有的是跳過去的)大家一起在原地學一學。
3.發現兔跳的動作,提問兔跳動作的要領,請幼兒邊學邊講。
師: “小兔們都很聰明,小兔就是跳著去蘿卜地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本領學學好。請小兔們和媽媽一起做:兩腳并攏,膝蓋彎曲,兩腳一起跳起來,這時候腿要伸直;落地的時候,前腳掌輕輕的著地!
4.幼兒在原地跳一跳。
5.剛才我們在原地練了,這次請你找個空的地方練一練,要一下一下往前跳。跳的時候要注意別跟其他小兔撞了,媽媽要看看哪只小兔學的最認真,跳得最好。
6.分角色練習。
師:“請男寶寶跳到我這里來。再請女寶寶跳到我這里來!
三.游戲“拔蘿卜”。
1.交待游戲要求。
師:“小兔們都認真地學會了跳的本領,現在可以到蘿卜地幫媽媽一起拔蘿卜了。請小兔子看好,到每個蘿卜地上都有一條路,呆會你們就用媽媽教的本領‘雙腳并攏,輕輕向前跳’,到蘿卜地挑選自己喜歡的蘿卜,一次只能拔一個,然后從小路上跳回,把蘿卜放到前面的籃子里!
2.幼兒排好隊到蘿卜地拔蘿卜。教師觀察并對個別動作不協調的幼兒指導。
。1)個別幼兒示范拔蘿卜、一排幼兒拔蘿卜。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拔蘿卜。
師:好了,小兔們可以出發了。
(3)教師指出幼兒所存在的問題,強調兔跳的基本動作要領。如:人擠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跳的時候,兩腳要并攏,一起跳起來,一起落地,等等。
。4)幼兒又一次集體到蘿卜地拔蘿卜。
師:看看哪組小兔拔的蘿卜多。
師:媽媽看到蘿卜地里還有很多蘿卜沒拔完,請小兔們幫媽媽拔完好嗎?
四.放松、結束。
師:“小兔們真能干,而且都愛勞動,幫媽媽做了這么多的事情,媽媽真高興,我們一起來跳一個舞吧。現在讓我們一起把蘿卜抬回家,讓媽媽做給你們吃吧!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非常的活潑可愛,喜歡蹦蹦跳跳,但是他們的動作還不是很協調,我根據幼兒思維形象,對扮演小動物非常感興趣的特點,設計了《小兔拔蘿卜》,通過兔媽媽的引導,讓幼兒探索跳的不同方式及學習雙腳向前并腳跳,鍛煉跳躍的能力,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學到本領,還能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整個活動充滿了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效果很好。
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的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就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小兔拔蘿卜”就是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通過兔媽媽教小兔子學本領這一主要游戲環節完成的。
小百科:蘿卜(學名:Raphanus sativus L. )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紅色,果梗長1-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蘿卜——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加與減(一)》中的內容。 本課時的內容是在整十數加減法、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蘿卜的情境,從中引出問題:“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并說出計算過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種計算方法(并非讓學生全部掌握,學生還可以有別的方法)。在學了加法計算之后,讓學生試著計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個蘿卜?”以促使學生從加法計算遷移到減法計算上去。這是新教材與舊教材的不同。
教學目標:
(1)自己探索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2)從加法計算方法遷移得出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
發展應用意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學生學會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二、說教學法
學生已有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作為基礎,有一小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已對豎式有簡單的了解。對于看圖編故事和從圖中提出問題,前面的學習中已有過練習。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 在本節課中,力圖體現出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辦法解決,并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說教學流程
。ㄒ唬﹦撛O情境。
師: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幅畫,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二)討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組材料 公開課說課稿 20xx.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師: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我想知道,兩只兔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個?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個? (教師將生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ㄈ┨剿骷臃ǖ挠嬎惴椒。
師:同學們提出了好多問題,有的咱們已經解決了,這兒還有三個問題(指黑板),咱們來解決“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的問題。怎樣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學生已報出結果。) 師:算出結果的同學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來的,其他同學自己想辦法計算 36 +23 的結果,可以用小棒、算盤、練習本等。 (學生動手探究,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引導、幫助。) 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方法: 生A: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我在左邊擺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邊擺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數一數,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撥計數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撥了3個珠子,在個位撥6個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在個位上撥3個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豎式計算的(邊列豎式邊說),先寫一個加數36,再寫第二個加數23,并把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寫好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再計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師:很好。在列豎式時一定要注意,兩個加數中個位的兩個數上下要對齊,十位上的兩個數也要對齊。然后再計算:個位上6+3=9,把9也寫在個位上,和上面對齊,十位上3個10加2個10是5個10,5寫在十位上,和上面對齊。 師:以上四種方法:擺小棒、撥計數器、口算、列豎式,你認為哪種最簡單? 生A:我認為列豎式簡單。 生B:我認為口算簡單。
。ㄋ模┨骄款愅茰p法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一個問題,后面還有兩個問題,同學們可以以小組
教研組材料 公開課說課稿 20xx.3.30 3 為單位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四個人共同去解決。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并討論解決問題。 小組長匯報: 組A:我們解決第一個問題,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個蘿卜,我們的算式是36-23=13。 師:你們是怎樣計算36-23的? 組A:我們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組B:我們列豎式(邊寫邊說),先寫第一個數36,再寫第二個數23,6-3=3,3-2=1。 師:是3-2=1嗎? 生:是3個10減2個10等于1個10。 組3:我們解決第二個問題,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ㄎ澹┛偨Y
師:在這節課中,你們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 生A:我認為自己表現得很好。 師:哪一點表現得很好? 生A:老師提的問題我認真思考,還積極發言了,而且我講的故事很好。 生B:我認為自己表現得還可以,我也積極發言了。 生C:我認為自己表現得不好,我把36+23算錯了。 師:同學們也可以評價一下別人。 學生踴躍發言,都很注意發現其他學生的長處。 師:在這節課中,有好多同學都表現得好,他們認真思考,積極發言,而且把小組活動組織得很好。大部分同學也都能好好地去學習,個別同學沒積極思考,老師希望你下一節課有所進步。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5
《拔蘿卜》是小朋友很熟悉的民間傳統故事,因情節簡單、有趣,故事中的人物又是幼兒所熟悉的形象,人物對話簡明而又口語化,是一個趣味性與表演性相結合的故事,深受小班孩子們的喜愛。
本次活動中,一開始我播放ppt課件,顯示蘿卜的圖片,并提問幼兒“這是什么,是什么樣的?”孩子們都能準確地回答出是蘿卜,它是紅紅的大大的。接著播放老公公說話的聲音,他一邊拔蘿卜一邊說:“這個蘿卜這么大,怎么也拔不動?誰來幫幫我呀!”許多小朋友說:“我來幫助您吧!”這樣,我就引出故事的開頭。然后分段播放ppt課件,邊播放課件的同時邊講述故事內容,豐富多彩的畫面,生動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接著便出現了老婆婆、小狗兒、小花貓、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問題的形式開始問幼兒,“拔蘿卜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蘿卜拔不動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來激發幼兒的回憶,并再次完整的欣賞故事。最后的游戲環節請個別幼兒來進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大部分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完成了本次活動預設的目標。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厚,課堂氣氛整體來說是很活躍的,孩子的參與意識也很強,都有展示自己和進行表演的欲望,并能夠領悟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ppt課件中的畫面和聲音都非常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能激起孩子的興趣。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由于故事內容較長,通過課件的分段講述,剛開始孩子還非常感興趣,后來孩子慢慢地出現了一些疲倦,注意力開始不太集中。同時在第一遍故事中講述中,孩子的積極性我沒有及時地抓住,忽略了讓幼兒主動來說和思考的環節。后來的角色扮演中,我請到的孩子只有少數,沒有考慮到其他孩子們的感受。
改進之處:導入環節中,可改變一下課件的播放方式,在講故事之前,可以讓幼兒先來聽一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的聲音,猜一猜是誰?發生了什么事?然后再請幼兒觀看故事動畫(動畫是沒有聲音的),再請幼兒根據所觀看的內容進行講述,最后老師再完整地講述故事內容。相比于之前的老師邊播放課件邊直接講述故事,這種方式更能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能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情境表演時,教師可提前交代要求,請幼兒看看他們誰表演的最像。活動結束后,可以將頭飾放在語言區,區角活動時小朋友還可以繼續去進行創編和自由表演。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理解、熟悉故事的內容和樂曲的旋律。
2、掌握角色名稱并創編角色動作,培養幼兒的創編能力。
3、學習在游戲中關心同伴,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5、創編角色動作,培養幼兒的創編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情境表演《拔蘿卜》,多媒體課件,各種表演用的道具。
2、故事錄音《拔蘿卜》。
三、活動過程:
。ㄒ唬、欣賞情境表演《拔蘿卜》,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客人,大家猜猜是誰?(大班的哥哥姐姐)他們今天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看的節目,高興嗎?
那我們一起看看哥哥姐姐為我們表演了一件什么事,好嗎?
2.欣賞大班幼兒師生表演:老公公種蘿卜,蘿卜長大了,老公公準備去拔蘿卜……
。ǘ⒏兄斫夤适拢瑢W習故事語言,創編動作。
1、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故事,學習故事語言。(理解越長越大)
提問:(1)剛才故事里面是誰種了一個大蘿卜?
幼兒:老公公
2.老公公每天給蘿卜澆水施肥結果蘿卜長得怎么樣?
幼兒:越長越大
師:請小朋友用一個動作來告訴大家怎么樣才算越長越大?誰來表演一下?
a、請做得好的幼兒進行示范,全體學習。
b、播放蘿卜長大的多媒體動畫,讓幼兒從生長動態的動畫場景中直接感知。
。3)那么大一個蘿卜老公公一個人拔得動嗎?
幼兒:拔不動。
。4)那么老公公請誰幫忙?(老婆婆)
。5)是怎么喊的?我們來學一學吧!
幼兒:老婆婆,老婆婆快來幫忙拔蘿卜。
a、請小朋友學老公公的聲音和動作來喊。
b、要求:模仿的聲音低沉,語速緩慢,動作拖拉。
(6)老婆婆又是怎么說的?(哎,來了。
啟發聽錄音比較老公公與老婆婆兩種聲音,老師示范正確的語言,語調。
。7)那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耗子又是怎么說的?
要求:小姑娘、小狗說得歡快,響亮,小花貓、小耗子說得可愛,細聲些。
。8)最后是誰把蘿卜拔起來的呢?
幼兒: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來的,
。9)為什么老公公一個人拔不動蘿卜?
幼兒:因為蘿卜太大,老公公太老了,力氣太小了。
。10)那為什么老公公請老婆婆,小姑娘、小花貓、小耗子后就拔得動了?
幼兒:人多(啟發幼兒說因為人多力量大。)
2、師幼共同講述完整的故事情節。
師:小朋友和老師一塊把這個故事再講一遍好不好?
教師旁白,引導小朋友說對話。
師:蘿卜是怎么拔出來的?讓我們一起動動腦筋來創編動作吧!
3、熟悉角色并創編動作。
出示大蘿卜道具,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創編動作。
老師:瞧,我們班也長了個大蘿卜,我請來當老公公拔一拔,拔不動。
請誰幫忙?
。1)創編老公公拔蘿卜的動作,在老師的幫助下選擇幼兒創編的幾種不同動作,集體練習。
老師:我請來當老婆婆拔一拔,還是拔不動。請誰幫忙?
。2)創編老婆婆跑來和老公公一起拔蘿卜的動作,選擇幼兒創編的幾種不同動作,集體練習。
。3)以下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耗子角色依次創編不同的動作。
(三)、表演游戲《拔蘿卜》,進一步體會人多力量大。
(1)完整欣賞音樂《拔蘿卜》,讓幼兒熟悉樂曲旋律。
。2)嘗試表演歌曲,體會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要求:表演時提醒幼兒模仿人物的聲音以及走路時的姿態。
(3)再次欣賞歌曲《拔蘿卜》。
(4)在老師的指導下,請一組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
。5)小結:幫助幼兒理解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同伴,共同體驗在游戲中的合作的快樂。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學習歌曲表演《拔蘿卜》,并在樂曲句首重音處開始,合拍的做拔蘿卜動作。
想象和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動作。
注意自己做拔蘿卜動作時,與同伴的方向一致。
活動準備:
聽過故事《拔蘿卜》,熟悉故事情節!栋翁}卜》教學掛圖,以及各角色的頭飾。
活動過程:
復習歌曲《買菜》。集體復習,有表情的歌唱。即興表演。出示教學掛圖,師生共同回憶《拔蘿卜》故事情節。學唱歌曲。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邊唱邊指圖)幼兒逐段按角色的累加進行跟唱。想象并模仿蘿卜以及各角色的行走動作。模仿拔蘿卜動作。在座位上學習在樂句首重音處開始“拔蘿卜”。教師邊唱歌曲第一段邊做老公公拔蘿卜的動作,然后引導幼兒創編老婆婆走路動作,并與幼兒共同模仿。接著一起邊唱第二段歌曲邊做拔蘿卜動作。以下幾段組織方法同上。分角色表演。教師為志愿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頭飾。并提出表演要求:各角色要大聲應答“哎!來啦!”并在應答中,模仿該角色的走路動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努力做到從第一個強拍開始做拔蘿卜的動作。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先讓孩子聽聽音樂,熟悉的東西可以讓孩子更感興趣,事實證明了我的想法,當孩子聽到熟悉的旋律以后,一個個都能跟著音樂哼起來了,然后在音樂的伴奏下,我就順勢進行了表演《拔蘿卜》,這樣一來,孩子們的興趣就更大了。于是,我就讓先孩子在自己的座位上學習在樂曲句首重音處開始“拔蘿卜”,然后我們一起一段一段的做每個角色的動作,一起創編不同人物的動作,然后選出比較好的動作,大家一起模仿。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一個完整的歌表演就很快的完成了,在分角色進行表演的時候,我讓孩子自己分配角色,并給不同的角色于相應的頭飾,而且提出表演的要求:各角色要大聲應答“哎!來啦!”并在應答中,模仿該角色的走路動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最主要的是讓孩子聽清楚音樂的重拍,從第一個強拍開始做拔蘿卜的動作。歌曲《拔蘿卜》就是一首富于生活情趣的材料,在民間廣為流傳,傳誦了幾代人的音樂,如今再次搬進課堂,給孩子以全新的概念和詮釋。在教學時,我讓幼兒先聽一聽歌曲的旋律,熟悉的音樂帶給孩子的是一種主動向往的情緒情感。
這時我就伴著音樂進行邊唱邊舞的示范,讓孩子們通過情境表現來體會歌曲內容,從而在歌詞中找到與生活中相似的情趣,并引著幼兒學習和表演。這首歌曲內容生動、畫面感強、語言生活化,常作為教學內容并被孩子們喜歡,也更容易引發幼兒興趣的`教學范例,旋律起伏不大、歌詞語言明了、畫面清晰可辨。《拔蘿卜》這首歌曲不僅它的音樂、節奏、內容讓孩子覺得感興趣,更難能可貴的是歌曲里面蘊涵的意義,它讓孩子知道團結就是勝利的真正含義,它讓孩子知道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一件事。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節。
2、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故事,掌握故事中的對話:“快快來,快來幫我拔蘿卜”“嗨呦、嗨呦,拔呀拔,還是拔不動”。
3、使幼兒初步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圖片和頭飾:(大蘿卜和小蘿卜、老爺爺、老奶奶、小花狗,小花貓,小老鼠)及相應背景圖。
2、環境創設:小屋子、做好的大蘿卜、柵欄等做好場地布置,準備拔蘿卜的動畫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幼兒隨音樂開火車進入教室“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位老公公家做客,來我們一起坐上火車出發吧。”
1、出示背景圖片,引出故事猜測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教師:小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誰的家?(老公公家)你們猜猜老公公家里還會有誰?
2、教師講述故事的起因:老公公在地里種了一個蘿卜的,老公公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他對蘿卜說:“長吧長吧蘿卜啊,長的甜吶!”“長吧長吧蘿卜啊,長的大!”蘿卜越長越大。
3、引導幼兒討論“老公公想把蘿卜拔出來,可是老公公年紀大了怎么拔也拔不動,那可怎么辦呀?”幫助老爺爺想辦法,導入故事內容。
4、小朋友們真聰明想到請這么多小動物去幫忙,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他們之間的事情,故事的名字叫《拔蘿卜》。
二、幼兒欣賞故事的主要內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節。
1、老師隨音樂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了解故事內容。
2、提問引導:“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誰?”
“老爺爺是怎么請別人幫忙的?都說了些什么?”
三、教師引導幼兒看圖片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對話記住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內容。
1、出示圖片:“老爺爺請誰來幫忙?那我們一起來請老婆婆吧”。
2、依此請出其它的人物,并學說對話。
四、引導幼兒觀看動畫一起講述故事,鞏固對故事的理解并豐富詞匯“拉、幫忙、一起”。
1、提問:“故事講完了,故事里老公公的蘿卜拔出來了嗎?”
“他們是怎樣拔的呢?”
2、討論:“這么多動物去幫忙拔蘿卜呀,如果沒有這么多動物幫忙,老公公的蘿卜能拔起來嗎?”
3、小結:教育幼兒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幫助其他的小朋友,團結起來事情才會做得又快又好。
五、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中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六、隨音樂幫助老公公拔蘿卜“老爺爺種的蘿卜又大又多,我們一起去幫老爺爺拔蘿卜吧!”
活動反思:
《拔蘿卜》的故事語言優美,富有哲理曾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兒、小貓兒、小耗子一起拔蘿卜,這一老—少—小組成的畫面,帶給人一個溫馨、和諧的世界。故事以“拔蘿卜”為線索貫穿始終;結構簡單,情節反復,便于幼兒理解,內容富有兒童情趣,貼近生活;語言簡明上口,并有兒童化、口語化的特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本次活動我首先以教師的生動有感情地講述引導幼兒傾聽并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接下來配以生動有趣,形象逼真的圖片,把幼兒帶入童話的優美意境之中;我還利用了動畫課件,引導幼兒視聽相結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和內容;最后加入幼兒分角色表演,幼兒戴上頭飾,置身于情境之中,呈現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表演中,我注重把孩子的興趣點與活動目標巧妙地結合起來,營造寬松的氛圍,給孩子創設自由交流、自主活動的機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愿意說,讓不同的孩子在自己原有而基礎上都有發展。幼兒在表演中學會與人交往,學會交往的語言,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9
設計意圖: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健康,長大后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一個優秀的人才必須智力非凡、情操高尚、體格健壯,所以智力的發展、品德的培養、體格的鍛煉成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三大核心問題。由此可見,健康教育被擺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于是,設計了此次活動《拔蘿卜》。增強幼兒體質,使孩子將來能成為情操高尚、體魄健壯的有用人才。
活動目標:
1、能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熟悉角色的出場順序。
2、能認真觀看大班幼兒表演,并簡單模仿拔蘿卜動作。
3、讓幼兒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并體驗獲得成功的歡快情感。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已熟悉拔蘿卜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故事《拔蘿卜》
(1)小朋友剛才聽到了什么歌曲呀?(拔蘿卜)
(2)這首歌曲里面還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吧!”
二、觀看貼絨教具演示故事情節,熟悉角色的出場順序
(1)老公公種了個大蘿卜,他一個人拔的動嗎?
(2)老公公(……)叫誰來幫忙?(教師依次進行提問,并逐一出示貼絨教具。)
三、觀看大班幼兒表演,并討論表演情節
1、師:“小朋友們瞧,誰來了?”(老公公出場與幼兒問好。)
2、觀看表演“拔蘿卜”,看后提問:“怎么才能把蘿卜拔出來呀?”(大家一起拔)
3、師進行小結:大蘿卜一個人拔不動要*大家一起用力拔才能拔出來。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學會應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習目標:
掌握豎式書寫格式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初步學會應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
教學難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寫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又到了收獲的季節,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蘿卜。根據主題圖,請你提數學問題?
。1)小白兔拔了2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40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你會解答嗎?
列式:20+40=60(個)
(2)小白兔拔了3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6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列式:30+6=36(個)
(3)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蘿卜的個數剛好都不是整十數,你還會計算嗎?
二、新知探究:
小白兔拔了23根,小黑兔拔了36根。兩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蘿卜?
1、請你們四人小組討論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組內說一說
2、四人小組學習討論。(教師巡視)
3、小組匯報。
。1)先算20+30=50,3+6=9,再算50+9=59。
(2)36+20=56,56+3=59
列式子計算的,把6和3對齊,2和3對齊,6+3=9,2+3=5,所以得數是59。
4、小結:剛才這位同學的方法就是列豎式計算。列堅式計算時,誰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5、還有不同的方法嗎?討論匯報:先在計數器上撥36,然后在個位上再撥上3,在十位上撥上2,我就知道是59。
6、試一試。
。1)同學們太聰明了,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解決了這道加法問題。
。2)45+32、26+13,你會算嗎?用你喜歡的方法想算哪道題就算哪道題,并和同桌說說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請大膽說出來,老師愿意與你一道討論。
。3)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說,再全班交流。
三、課堂總結:
學完了今天的知識,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第二課時(練習)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用計數器撥一撥,算一算。
46+23=56+42=63+35=
2﹑練一練第二題。
3﹑用豎式計算。
37+12=5+63=72+27=
4﹑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5﹑一共收了多少棵白菜?
板書設計:
拔蘿卜
23+36=□(個)
23+36=59
30+20=502336+20=56
6+3=9+3656+3=59
50+9=5959
作業布置:說一說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么?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表演故事使幼兒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老爺爺、老婆婆、小孫女的服飾;大蘿卜服飾;小狗、小貓、小耗子頭飾;活動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 教師邊演示圖片邊講述故事。
2. 討論:
、爬瞎粋人拔蘿卜,為什么拔不出來?
、谱詈笸ㄟ^什么方法拔出了大蘿卜?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3. 游戲:請幼兒分別穿上故事人物的服飾,戴上故事人物的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4. 提示:在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正確地說出"小耗子拉著小花貓,小花貓拉著小狗兒,小狗兒拉著小孫女,小孫女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嗨喲,嗨喲"拔呀拔,終于拔出了蘿卜。
附故事:拔蘿卜
老公公種了個蘿卜,他對蘿卜說:"長吧,長吧,蘿卜啊,長得甜吶!長吧,長吧,蘿卜啊!"蘿卜越長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蘿卜。他拉住蘿卜的直子,"嗨喲,嗨喲"拔啊拔,拔不動。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來幫忙拔蘿卜!唉!來了,來了。"
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來幫忙拔蘿卜!唉!來了,來了。"
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姑娘喊:"小狗兒,小狗兒,快來幫忙拔蘿卜!汪汪汪!來了,來了。"
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狗兒喊:"小花貓,小花貓,快來幫忙拔蘿卜!喵喵喵!來了,來了。"
小花貓拉著小狗兒,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花貓喊:"小耗子,小耗子,快來幫忙拔蘿卜!吱吱吱!來了,來了。"
小耗子拉著小花貓,小花貓拉著小狗兒,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大蘿卜有點動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蘿卜拔出來啦!他們高高興興地把大蘿卜抬回家去了。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拔蘿卜》教學設計 篇12
活動目標:
1、感受節奏兒歌的韻律之美,嘗試自編相應節奏動作及兒歌伴奏有趣、詼諧的特點,提高幼兒音樂 節奏能力。
2、學習自編節奏詞,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若干。
2、多媒體課件。
重難點:學習自由創編節奏詞
活動過程:
一、課件引出節奏兒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愛吃蘿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該吃中飯了,它來到菜地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開水龍頭,跳跳洗蘿卜|洗蘿卜|洗洗|洗0|,洗干凈了,就把蘿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蘿卜|切蘿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鍋里炒蘿卜|炒蘿卜|炒炒|炒0|,不一會兒,蘿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蘿卜|吃蘿卜|吃吃|吃0|。
二、請幼兒一起說兒歌,并配上自編的動作。
1、這個故事有趣嗎?哪些地方有趣?
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0|
洗蘿卜|洗蘿卜|洗洗|洗0|
切蘿卜|切蘿卜|切切|切0|
炒蘿卜|炒蘿卜|炒炒|炒0|
吃蘿卜|吃蘿卜|吃吃|吃0|
2、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說“吃蘿卜”,邊說邊做相應動作,教師指揮幼兒練習2遍。
三、用打擊樂器為兒歌伴奏。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邊說兒歌,邊按節奏齊奏。
2、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按“拔、切、洗、炒”打節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蘿卜”一起打節奏。
四、鼓勵幼兒自由創編歌詞,并配上相應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