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娃娃》教學設計和反思
(2)出示課件: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想:幫助人們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讀讀這句話,你認為風娃娃的想法對嗎?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齊讀這句話,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3)選讀5—7自然段
1)是啊,風娃娃很想繼續熱心為人們做事,于是他吹走了風箏,吹跑了衣服,折斷了小樹,讀這樣的事要怎樣讀?
2)個別讀,評價、指導讀、齊讀5、6、7自然段。
3)面對風娃娃的熱情,人們對他的態度怎樣?結合課文,理解“責怪”。
4)想象說話:如果你是風箏、衣服、小樹,你會怎樣責怪風娃 娃呢?
5)出示傷心的風娃娃,練習說話:你們瞧,風娃娃現在好傷心,都難過得掉下了眼淚,誰是快樂的安慰天使,你能安慰他嗎?告訴他人們為什么要責怪他嗎?
(4)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助人為樂的。
教學反思:
《風娃娃》這一課的教學是我參加學校青年教師風采大賽中的一堂參賽課。因為它是一篇哲理性很強的課文。這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學習和理解上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很注意增加學生與文本的接觸機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讀。
在教學中,我結合閱讀教學的特點,十分關注學生情感的生成、個性的體驗、生活的聯系,把學語文和學做人融為一體。我一直把朗讀作為訓練的重點,借助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在讀中訓練語感,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同時,我注意了情境的創設,充分發揮導學的功能,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方法、帶著要求來讀書,讀得有目的、有內容、有體驗。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二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對“風”并不陌生,對風的了解也不一定比成人少。利用課件,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形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學生不僅能從自讀中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還能感悟出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太過于重視人文性的拓展,而對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把握不好。雖然在教學中重視朗讀的訓練與指導,但如果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整體朗讀會更好!
這次青年教師的風采大賽,既是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更是一次向同行們學習的好機會。通過這個平臺,我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但我會以此為新的起點,虛心地向老師們學習、請教,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多鉆研。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少困難,我想我都會努力,會堅持,因為我熱愛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