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真美》教學反思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
片段1:
師: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太陽什么時候有刺眼的光芒呢?
生:中午。
師:你怎么知道?
生:我抬頭看太陽,眼睛會被刺得流眼淚。
反思: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這是低年級語文詞語教學常用的方法,這樣積累的詞語,能把詞語鮮活的放在學生的記憶里,隨時根據情境的出現而跳動起來。
片段2:
師:請一個同學來表演老師說的詞語。“起”與“伏”
學生表演,請全班同學表演。
師:這樣有高有低就是“起伏”,那請同學們放眼望去,瞧,那就是連綿起伏的西山。
反思:動作的演示也是低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重要方法,學生在表演中領悟詞語,運用詞語。
片段3:
師: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
生:太陽把刺眼的光芒收起來回家,所以自己的臉都漲紅了。
生:還不止這些呢!還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
師:還有其他顏色嗎?
學生說
反思:學生的解釋真得是太精妙了,教師有時解讀文本有點牽強附會,硬拉硬扯的感覺,因為我們總是以老師角度去看文章。我們要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點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并發散學生日常的觀察所得,同時能引領學生更仔細的走進自然,用美的眼睛去挖掘美的世界。
《夕陽真美》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公開課結束后,長舒了口氣,第一次采用“引導自學”型課堂結構,心里難免有些緊張,一節課下來,感受頗多:
《夕陽真美》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天空、云彩、西山等天地萬物,讀起來給人一種“詩畫合一,身臨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點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地間壯麗而富有變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變化多樣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陽美景圖。
一上課我就讓學生欣賞了夕陽教學視頻,讓學生初步感知夕陽的美麗。很自然的引入到自學提示。通過自學提示的兩個問題,讓學生很快抓住本課重點,二、三、四自然段,也就是夕陽下山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將自學問題加大難度,通過四人合作學習完成表格,并在組內說說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接著學生提出質疑,在理解“連綿起伏”詞語時,處理的不是很恰當。為了讓孩子看到不同地方的日落,向他們展示了部分夕陽的照片,讓學生充分欣賞了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最后為了鞏固,先讓學生說說夕陽下山時,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歸納出夕陽下山時先西斜,慢慢下沉,最后走向西山的背后。再讓學生按這種順序去背誦課文,先試背,同桌互背,得到鞏固的效果。在學習完課文后,學生知道爺爺、奶奶和“我”看到夕陽覺得很美,如果這時候我要設計這樣一個環節:此時如果你也站在他們身邊欣賞這美景,你會說些什么?我想這樣更能尊重他們的認知,讓孩子盡情地抒發自己對美的理解和感語,去描繪自己心中的美景,也能尊重孩子的獨特認識,體現學生對于課文的不同理解。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運用了新的教學理念——讓孩子們自主學習。但上下來發現,這樣的教學理念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要求還是高了點,他們還不太會自己學習,更多的還是需要老師牽著他們,領著他們學,我想更多的是培養他們的自學的能力,和同伴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覺得有以下幾點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