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精選13篇)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
【課業設計】
一、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yì yì yí yì yí yì yí yí yí
一直 一只 一個 一碟 一樣 一起 一位 一周 一片
yí yí yì yí yì
不一會 一個個 一蹲下 一大跳 一天
二、猜謎識字
不上不下──( ) 兔子差點不見了──( )
二個小人──( ) 熱氣被土地吸走了──( )
三、寫一寫
丁零零 一個個 黑白相間 四面八方 冷冷清清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滴滴答答 丁丁冬冬 跳來跳去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思維拓展】
一、字擴詞
涂:______ ______ ______ 舒:______ ______ ______
余:______ ______ ______ 卡:______ ______ ______
免:______ ______ ______ 廚:______ ______ ______
二、試寫一兩句廣告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學方法
默讀、閱讀的方法之一。默讀就是集中注意力,不出聲地讀。
閱讀本文可用分層次的方法訓練自己:
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速度不必過快;
二次默讀,畫出文中寫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其中的趣味;
三次默讀,感悟、欣賞。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2
課前透視
這篇兒童故事是一篇略讀課文,沒有四會字,篇幅很長,和本單元的其他課文相比,修飾語少,抒情也少,但語言質樸,可讀性強,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文章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默讀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抓住關鍵長文短教,使他們在充分的自讀自悟中學會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卡羅爾和小貓的故事很貼近二年級學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經歷會讓孩子們在讀悟、體驗、積累中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重點學會默讀課文,從中體會小貓的得與失在卡羅爾內心引起的情感變化,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
默讀
1.學生默讀課文,說說有什么感受?(默讀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卡羅爾和爸爸在報上登的廣告很有趣。
(2)卡羅爾為小貓準備的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默讀
默讀后三個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卡羅爾和小貓親熱時,有什么感受?
【再次默讀啟發思考,體會卡羅爾和小貓之間,卡羅爾和人們之間的關愛和友善。同時引導學生深刻領悟文意: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
作業
建議課外閱讀童話《內爾羅和愛犬》或老舍的《我們家的貓》。
教學建議
本課是學習默讀的起始課文,要求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提高讀書的效率。 同時在課外閱讀中還要運用默讀,逐步掌握默讀的方法。
附:
養貓雜感
喜歡貓由來已久。記得小時侯家里陸陸續續養過幾只貓,那時的貓咪都是實實在在的土貓,也不象現在這么嬌貴。養貓是用來捉老鼠的,再加上那時全國人民都吃不飽飯,所以家里有什么就喂它什么,常常饑一頓飽一頓。偶爾有一些魚腥肉渣,貓咪便吃的呵嗚呵嗚,高興的不行。那時侯我們兄妹幾個只是高興時和貓咪玩玩,真正養貓的任務是由父母來完成的。由于家里是平房,平時貓咪自由出入,所以一到青春期貓咪就離家出走了,沒有一個養到壽終正寢。
后來,我嫁到婆婆家,婆婆也是一個愛貓之人,也陸陸續續養過幾只貓。這時的貓咪就比較嬌貴了,是毛茸茸的波斯貓。養貓的任務也是由婆婆來完成的,我們仍然是貓咪的玩伴。婆婆每天都給貓咪做飯,魚肉是不可少的,但貓咪似乎并不太感興趣。這時的貓咪根本不屑于捉老鼠,偶爾捉到只老鼠也只是玩玩罷了。婆婆家也是平房,因而貓咪養到一兩年后于某一天就突然不見了,婆婆說是讓人給偷走了,這時已經有了貓販子。
再后來,我們到了深圳,自己獨立過日子了。仍然喜歡貓咪,但老公不許養,于是整天在各個貓咪網站上東游西逛,實在按耐不住,充分利用女兒盼貓心切,終于讓老公在女兒淚水面前點頭答應。為防老公反悔,母女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寵物商店抱回兩只貓咪,一向清凈家里頓時熱鬧起來,從此開始了我真正養貓的生活。現在的貓咪是被用來寵的,吃的是各種口味的貓糧、貓罐頭;喝的是煮開涼好的白開水;玩有精致的貓趴架;睡有漂亮的貓窩,就連大小便都有專門的廁所,里面鋪上買來的人造貓沙。當然,主人是斷然不會讓它們去捉老鼠的,所以買來老鼠玩具供它們練習撲咬捉拿。 有了貓,懶覺就不能睡了,每天貓咪早早就叫我們起床,它們要吃早飯,因此,忙碌的一天開始了。除了每天給貓喂食、陪它們玩耍、打掃家里衛生、清理貓廁所外,還有:定時環境消毒、給貓咪洗澡、免疫接種、治病驅蟲、絕育手術等等。此時頓悟養貓之不易。但每每看到兩只貓咪追逐打鬧的可愛模樣,聽到它們嗲嗲的叫聲,一切勞累煩惱都煙飛云散了。
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貓咪最后還是送給了別人,雖有不舍和心痛,但想到貓咪找到了愛它們的人,有了幸福的家,還是由衷的高興。我想在以后日子里,我還是要養貓的,但愿那時貓咪能和我們一起安定、健康地度過一生。
作業設計:
建議課外閱讀童話《內爾羅和愛犬》或老舍的《我們家的貓》。
1.多音字組詞。待(dài dāi) 間(jiān jiàn) 答(dā dá)
2.用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卡羅爾一直想有一只小貓。
( )
卡羅爾終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貓。
( )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課前準備
1.課件及生字卡片2.學生收集小貓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同學們,我們知道許多動物都是人類的好伙伴,你最喜歡跟什么小動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暢談,并出示課件,可愛的小狗、小貓等圖片)
2.有一位叫卡羅爾的外國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貓,最終她是怎樣得到的呢,讓我們一起從《卡羅爾和她的小貓》這篇課文中尋找答案。(板書課題,指名讀題)
(設計意圖:通過一組活潑可愛、生動逼真的動物圖片,吸引學生去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并標出自然段。
2.教師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并根據情況及時正音。
(1)你們覺得哪些字音最難讀,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老師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讀,并集體認讀)
(2)讀準了字音,我們開小火車讀一讀詞語(課件出示本課詞語) 。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為閱讀課文掃清文字的障礙。)
三、默讀課文,了解內容
1.今天,老師和大家用一種新的讀書方法來讀這篇課文,“默讀”(師板書) ,什么叫默讀?(指名說)小結: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邊讀邊想。
2.學生默讀課文(第一次),邊讀邊想: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學生默讀課文(第二次 。
(1)哪些地方讓你覺得有趣,為什么?邊讀邊用“―――”畫下來。
(2)把自己畫下來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讀幾遍,你一定會覺得其樂無窮。
(3)指名全班交流
老師要注意適時評價,并請學生把自己喜歡句子和自然段讀一讀。看誰說得有趣,那誰能讀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勵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讀出有趣,享受閱讀的快樂。根據學生說的情況,出示課文插圖和段落。)
3.默讀課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為什么沒有離開?你從哪兒知道的?卡羅爾用心地照顧它,和它一起游戲,一起玩耍。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
4.領悟文章內涵: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別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播放課件)
5.小結默讀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種新的讀書方法選好學習了這篇課文,這種方法很好。你在讀的時候,可以靜靜地思考問題。現在老師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就用默讀的方法在課外讀一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它的作者就是這位法國小姑娘蒂皮,今年12歲,她從小就生活在非洲的叢林里,小蒂皮把大象視為哥哥,和狒狒相伴,與鴕鳥共舞,連危險的豹子她也嘗試著去和它接近。她會跟動物說話,用眼睛跟動物交流。希望同學們用默讀的方法去感受蒂皮和她的野生動物世界,希望同學們也像小蒂皮一樣熱愛野生動物,以真誠的愛心關愛大自然,善待野生動物,去營造一個美好的充滿歡樂友愛的未來世界。
(設計意圖:本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學習默讀課文,在默讀體會小貓的得失在卡羅爾的內心引起的情感變化。在指導默讀時采用分層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速度不必過快;二次默讀,畫出你覺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其中的趣味;三次默讀,感悟、欣賞。)
四、實踐活動
1.我們感受到了卡羅爾和小貓之間真摯的情誼。剛才有同學談到了廣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當中你見過哪些廣告呢?(學生自由地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各種廣告。)
2.試著寫廣告詞。
3.課外閱讀作品:《我家的小貓》、《內爾羅和愛犬》、《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設計意圖:了解生活中的廣告:通過課外閱讀,進行默讀能力的訓練,同時感受閱讀的快樂與趣味)
這是一節區級研討課教學設計,教學效果很好。請老師們指正。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4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識“卡”“羅”“爾”等15個生字。
2.采用分層默讀法,指導學生學習默讀,了解默讀的方法。
3.通過自讀自悟感受卡羅爾對小貓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點:認識十五個生字,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樂趣。
教學難點:感受卡羅爾隨著小貓來來去去而起伏變化的心情,觸摸她喜愛小貓的童心,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認識伙伴,揭示課題。
1.出示小女孩圖片:圖中的小伙伴名字叫——卡羅爾
板書:卡羅爾
2.親切地喊喊小女孩的名字,跟她打個招呼吧!
識字:讀準“卡”“羅”“爾”。說說還在什么地方見過他們中的哪個字?(如:羅漢果、卡車、偶爾……)
3.卡羅爾十分喜歡小貓,想有一只屬于自己的小貓。最終她有沒有得到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卡羅爾和她的小貓》這個故事。
4.補完課題,齊讀——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二、初讀課文,趣味識字。
(一)輕聲自由讀故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檢查生字詞。
1.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軟墊 絨線團 舒適 櫥柜 廚房 抽屜
滑稽 糊涂 多余 端出 一碟 點心 免費
待在家里 黑白相間 滴滴答答(多音字帶拼音)
(1)同桌互讀,正音。(2)開火車讀。(3)齊讀。
2.介紹自己最得意的識字方法。 可以用這些方法識字:
猜謎識字:不上不下——卡;兔子丟了小尾巴——免。
形近字比較認識:熱—墊、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減偏旁的方法識記:苗—喵、曾—蹭;蘿—羅、櫥— 廚。
用動作演示記“蹭”字。
三、分層默讀,交流體會。
(一)介紹默讀。
今天,老師和大家用一種新的讀書方法來讀這篇課文。(板:默讀 )什么叫默讀?默讀就是——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
二)第一次默讀。
1.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全班交流,對學生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表揚。《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
三)第二次默讀。
1.哪些地方讓你覺得有趣,為什么?邊讀邊用“——”畫出來。
2.把自己畫下來的句子、段落多讀幾遍,想想有趣在哪里。
3.全班交流,并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讀一讀。看誰說得有趣,讀得有趣!
主要是以下幾段,可隨機出示:
▲不一會兒,門鈴又響了,進來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個衣袋里都有一只小貓。他一蹲下,小貓就撲撲地一個個跳出來,朝屋里跑。
(1)說說什么地方最有趣,也可以讀出來。
可以引導學生:小貓把叔叔的口袋當成什么了?(溫暖的小床、免費旅行……)
(2)展示課文插圖,師小結:瞧這些可愛的小貓,它們會跑去做些什么呢?
(3)多么滑稽啊!齊讀這一小節,重點讀好“撲撲地、一個個、一……就……”
▲打這以后,門鈴一直響個不停,好多小貓都來了,什么樣的都有。
(1)說說會有怎樣的小貓來到卡羅爾家?(可引導學生從小貓顏色、大小、神態等各方面展開想象。)
(2)想象說話:好多小貓都來了,什么樣的都有。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晚上可不得了了,小貓在鋼琴上跳來跳去,丁丁冬冬響成一片。小貓鉆進抽屜里、衣柜里。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會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
(1)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讓自己發笑的地方。
可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小貓在抽屜里、衣柜里干什么?誰會被門后的小貓嚇到,嚇成什么樣?小貓還會干些什么有趣的事?
(2)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第10小節。(讀出有趣)
▲爸爸從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貓來。
(1)自由交流感悟。(2)齊讀。
師:小貓那么有趣,那么頑皮可愛,所以卡羅爾非常喜歡小貓。
四)第三次默讀。
1.從那里可以看出卡羅爾喜歡小貓?邊讀邊用“~~”畫下來。
2.四人小組交流:讀讀找出來的句子,說說為什么。
3.全班匯報。
▲卡羅爾一直想有一只小貓。
▲卡羅爾端出一碟牛奶,還有一碟點心。她又把舊的軟墊放在一
個籃子里,就待在家里等起小貓來。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及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板:卡羅爾)指名讀。
卡羅爾還要為我們介紹一群可愛的朋友呢,是誰呢?(板:小貓)卡羅爾和小貓之間會有怎樣的故事呢?學了課文就會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揭題,讀。
二、檢查字詞,學習默讀
1、課前,咱們小朋友已經預習過課文了,是嗎?
(出示詞語)那,這些詞語一定難不倒你們了吧?誰愿意來讀讀。指名讀,正音。
2、誰有信心來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
3、接下來,咱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王老師有一種新的讀書方法,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默讀”課文,你們聽說過嗎?你知道默讀是怎么讀嗎?那就讓我們用這種方法來讀讀課文吧,讀好以后問問自己,你讀懂了什么呢?(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4、指名說,理清課文層次。
三、再讀課文,感悟
1、我們知道小女孩卡羅爾一直想有一只小貓,為了擁有一只小貓,她們在報紙上登了一個廣告。廣告登出來了,是這樣寫的。(出示:廣告內容)誰來讀讀?從這個廣告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你從哪兒感受到呢?
在反復的讀中加深體驗。
2、事實上,卡羅爾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請小朋友們輕聲讀讀課文的4、5兩段,用筆劃出卡羅爾怎樣照顧小貓的句子。
交流: 你覺得卡羅爾把小貓照顧得好不好?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3、卡羅爾這樣細心地照顧著這群小貓,小貓們又在卡羅爾家過得怎樣呢?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交流:你找到答案了嗎?你是從哪一段中感受到的?(出示第十段)讀。
可見,卡羅爾確實給小貓們創設了一個溫暖而又舒適的家,讓小貓們能夠自由地、無拘無束地生活。那么,小貓們又為和她的家人帶來了什么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細細感受一下。(自由讀)
交流:你覺得小貓們為卡羅爾家帶來了什么?(樂趣、煩惱)指導用不同的語氣讀好這段話。
4、這許許多多的小貓們給卡羅爾一家人送來了無窮的樂趣,也帶來了好多的煩惱,難怪爸爸會說……于是,爸爸又在報紙上登了第二個廣告,要免費贈送小貓。
廣告登出來了,讓我們豎起耳朵,靜靜地、靜靜地來傾聽這以后的故事吧。(音樂,出示第十三段,師讀)
5、這時候的卡羅爾……(出示第十五段)誰來讀讀這一段?卡羅爾為什么眼淚都流出來了?(板:傷心)家里為什么會變得“冷冷清清”的呢?你能把“冷冷清清”的感覺讀出來嗎?
是呀,屋里靜悄悄地,許許多多有趣的小貓轉眼間一只也沒有了,此時的卡羅爾又怎會不傷心呢?
6、正在這時,一個細小的聲音傳入她的耳朵,是誰呢?默讀課文的最后三段。
你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呢?(指名說)
是呀,這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自己讀讀這一段。(出示第十七段)
交流:
⑴ “蹭”是怎樣的一個動作?(板:蹭)指名做。
⑵ 伯洛為什么會“親熱地”蹭著卡羅爾的手呢?(板:親熱)
⑶ 你能把這溫馨的感覺讀出來嗎?
三、結束課文
是呀,正是因為卡羅爾對小貓的這份喜愛、這份關愛贏得了小貓對卡羅爾的愛,使卡羅爾終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貓。
相信,只要我們關愛身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只要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誠地關愛我們!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6
隨著課改的逐漸深入,課堂上生成的教學資源也越來越多,課堂的動態生成性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這種變化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進一步落實、課堂逐漸煥發出生命活力。與這種可喜的變化相適應的教學流行語也應運而生,最典型的就是那句“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多元的課堂生成離不開充分的課前預設,完整的教學目標應時預期性目標與生成性目標的和諧統一。但很多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并不能十分完美地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或者受預設的過多束縛,在教學中忽視寶貴的即時性課程資源,也即課堂并沒有因為這種資源的生成而精彩起來;或者是拋棄預設,一味追求生成,在課堂上任由學生天馬行空,馳騁萬里,教師都點頭認可,這種看似尊重課堂生成的表現,實際上卻潛藏著“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的尷尬。在一些公開課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面: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后卻收獲甚少。我認為,教師自身的“功底”直接著關系著對預設與生成關系的把握程度。作為像我這樣參加工作不久的年青教師來說,主要問題在于,過多地受課前預設的牽制,小心謹慎地行進于課堂,對豐富的課堂生成視而不見,以順利完成預先設計好的教學環節作為教學成功的標準,如此做法往往導致大量課堂資源的流失,更有甚者,會失去一次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的機會。以下是我在教學《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時的一個小片段,以此可窺“預設與生成”之一二。
師:請你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最有趣?用橫線劃出來,并說說為什么有趣?
生默讀,并找句子。
生1:我認為第10自然段寫得最有趣。(第10段: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貓在鋼琴上跳來跳去,丁丁冬冬響成一片。小貓鉆進抽屜里、櫥柜里。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會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
師:為什么你覺得這個地方寫得最有趣呢?
生1:因為小貓很多,在鋼琴上都有,很有意思。(并不是非常深刻)
(有另一學生舉手,躍躍欲試)
師:你來說說有趣的原因吧?
生2:我覺得家里到處是小貓很煩。
(這一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當時我愣了一下。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站在小主人公卡羅爾的立場,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小貓的活潑可愛,為下文卡羅爾因重新失去小貓而黯然神傷作好情感鋪墊,同時也為卡羅爾因最終得到一只心愛的小貓而欣喜萬分作好伏筆。充分感受小貓的有趣可愛,也能更自然地理解“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主題。)
這一個“煩”字就給平靜的課堂投擲了一塊石頭,在我的心緒中激起了小小的波瀾,為了能順利完成我預先設計好的教學環節,我執拗地走下去……
師:小貓在鋼琴上丁丁冬冬地跳來跳去,就像鋼琴家在彈琴,多么有趣啊!讓我們一起讀出小貓的有趣吧?(如此牽強,連我自己都覺得心虛不已!)
(接著,全體齊讀自然段)
……
雖然,課堂的走向被我的固執強扭過來了,但我明顯看到了那位學生臉上失望的表情,學生也似懂非懂地被我牽著往前走,結果,學至文末,學生對卡羅爾最終得到小貓的驚喜心情顯得很木訥,無法深刻體會卡羅爾的心情。課后,我對課堂上意外出現的這個“煩”字進行了反思。原來,也是“煩”出有因啊!這位學生之所以覺得如此情景給人煩的感覺,那是因為他或許已經站在卡羅爾的爸爸媽媽的立場上,從成人角度去看待眼前的問題。這種理解是合情合理的,也是符合實際生活的,同時也與下文內容一致(卡羅爾的爸爸登廣告,免費送小貓)。我如果能充分領會這一點,就可以先對該生的理解給予肯定,再作適當的引導,比如:原來你是在替卡羅爾的爸爸媽媽說話,真是會思考,但小卡羅爾也一樣覺得小貓很煩嗎?對她來說,眼前的情景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呢?如此操作,既可以調動該生的積極性,又能引導學生從卡羅爾的立場上理解有趣的場面,可謂一舉兩得,但由于我的無知和固執,失去了機會;“煩”出有因之二是該生還沒有進入文本,也就是以上提到的,不能站在卡羅爾的角度體會小貓的可愛。那么,學生為什么不能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問題呢?原因在于我對前文描述卡羅爾愛貓之舉的語句只作了蜻蜓點水式地朗讀,沒有細細品味其中的喜愛之意(其實,第一次廣告內容的措辭,和卡羅爾對第一只小貓伯洛的悉心照顧,都滲透了卡羅爾的愛貓心情)。沒有這一伏筆,難怪學生語出“煩”字了!這“煩”字恰恰反映出我在處理教材時的疏漏,也是因為我對預社地過分迷信,導致自己失去了在課堂上“迷途知返”、及時回頭彌補的大好機會;“煩”出有因之三是,或許該生的生活實際離可愛的小動物很遙遠,或許他本人對小貓確實沒有喜愛的情感,如果我能領會這一點,尊重該生的回答,我就可以耐心地聽聽他的心聲,了解清楚之后,讓他做做卡羅爾的朋友,體會小貓的可愛,這未嘗不是一次情感熏陶的機會,但卻因為我對課堂生成的畏懼而痛失良機。由于我的固執,忽視了學生真實的體驗,真是可惜可嘆!類似的案例并不鮮見,這也恰恰反映了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增強與教師自身還不適應這一變化的矛盾。尤其對于年青教師,在這一矛盾面前,更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從小處見真知,這一小小環節給我重大的啟示,提醒自己要盡快走出預設的牢籠,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努力豐富、提高自身素養,透徹理解、把握新課程目標的內涵,同時更好充分備好每一堂課,在課堂和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因為,對課堂生成把握不好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突然提出的問題或對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一時拿不出可用的應急策略,因此只好采取應付、回避的態度,而坐失因勢利導推動課堂進一步向前發展的良機;二是對新課程目標的內涵理解把握得不夠好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7
課題 8.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課型 略讀課文 第幾課時 第一課時 課
時
教
學
目
標
(三維) 1、學生運用形近字比較,熟字加偏旁、減偏旁等多種識字方法,識記15個生字。 2、學生能通過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在交流、感受的過程中,學生能受到美好童心的感染和熏陶。 教學重點與
難點 1、運用多種方法識記15個生字;運用默讀體會文趣。 2、學生能夠運用默讀體會文中寫得有趣的地方,并且能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 教學方法與
手段 引導學習與感悟 教學
反思(呈現現象、歸因分析、改進措施) 縱觀整堂課,教師隨機語多,親切、隨和,與學生互動融洽、自然。整堂課體現出師生的和諧。與課文體現的情感目標一致,這種相融的和諧是美好的!教師過渡語相對貼切、有效,將問題與過渡語揉合在一起、而后自然拋出,這樣一種提問題的方法我認為值得提倡,不露聲色地“問”似在聊天,學生更易接受。在類似“聊天” 的課堂學習中,學生不自覺地參與,積極地投入情感與思維,這種狀態是良好的。 另,作為第一篇略讀文,第一次默讀,課堂重難清晰,學生配合良好,參與面廣,思維活躍,基本上達成目標!教師激趣手段、評價語言運用還可以。 不足之處:感悟“趣”的方式可以更偏向于學生自悟,教師只需要發揮好“點”“引”作用即可;在理解第10自然段的“趣”時,可以隨機引導學生理解“不得了了”,遺憾的是良機錯失。教師的課前備課需更多細致!!預設一定要充分;時間安排上略顯倉促。 課時教學設計尾頁(試用) 項目 內容 當堂達標訓練設計 一、出示12個帶有生字的詞 1、指讀,交流識記方法。 2、擴詞,鞏固讀。 二、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 1、默讀,畫趣句、段落。 2、交流;感悟;欣賞(課件輔助) 當堂達標反饋設計 1、找出文中aabb的詞語三個,并寫下來。 2、連一連 黑白相間的 鐘聲 喵喵的 花貓 滴滴答答的 叫聲 舒適的 家 作業 必做 積累文中“的”“地”詞組。 選做 試著寫一則廣告,可以與家人一起完成。 板書設計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人 愛動物 和諧相處 課時教學流程(試用)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補充課堂變化及處理主要環節的效果 一、 直接導入 1、 這節課我們學習8課《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板題。 二、學習文章 (一)、檢查預習 1、出示12個帶有生字的詞 2、 出示擴詞。 (根據預習效果,給予學生肯定或鼓勵。) 過渡: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讀書方法——默讀,并且運用默讀方法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 (二)、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 1、出示默讀要求與方法 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 2、 (強調集中注意力。) 3、 交流初次默讀文章后的感受 4、 出示文章主要內容的填空練習 5、 6、 給予及時評價。 7、 8、 (師生共談廣告的作用。聯系生活談。) (三)、第二次默讀 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 1、 2、 (指名讀趣句或段落,并讓學生說為什么有趣。) 3、根據學生回答,運用課件輔助感受、欣賞。 (趣句、段集中在5、7、9、10、11、17自然段;傾聽學生,做好指導、激勵、輔助即可。) (四)、第三次默讀 1、教師過渡;促思:伯洛為什么留下來? 2、引導學生交流:如果你是伯洛,你會對卡羅爾說什么? 3、小結 卡羅爾愛小貓,小貓舍不得離開卡羅爾,愿意與她和諧相處。(隨機板書“愛”“和諧相處”) 三、總結文情,提升感悟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讓我們學習卡羅爾關愛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愛別人,也被別人愛。同學們,我們也關愛地球上的植物,讓植物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關愛他人,讓他人也真情地關愛我們! 四、展示積累 (有時間的話,出示“教師積累”,讓學生讀,也明白積累的必要性,從而也去積累。) 讀題;釋題。 個別讀;齊讀。 交流識字方法。 鞏固讀,鼓勵擴詞。 鞏固讀。 讀默讀要求與方法。 自主默讀課文。 完成填空練習。 齊讀。 默讀。畫出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交流;感悟;欣賞。 交流。 齊讀畫線部分。 讀“積累” 完成“當堂檢測”。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8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卡羅爾和她的小貓》。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這個故事你們讀過嗎?
你們發現這一課與以前學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1、課文后面沒有要寫的生字;
2、課文后面有一個問題,要我們默讀課文。那你們知道默讀課文要怎么樣讀呢?(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
3、課文很長,但寫得很有趣,我能一口氣把它讀完。
二、默讀課文,理解課文。
1、那我們就按照剛才說的去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非常有趣?
2、我們想告訴大家哪些地方寫的有趣,那還應該給課文標上小節號,趕快行動吧?
標上了小節號我們匯報起來就方便多了。你喜歡哪一節?
3、隨機學習。
第七節:有一個詞寫出了叔叔的有趣,你看是哪一個?(滑稽)叔叔怎么個滑稽法?
我們再來看看圖,說說這位叔叔的滑稽相?
卡羅爾看到小貓后怎么樣?
假如你也在,你會怎么樣?
我們每個人再來讀讀第七段,想想哪些寫得妙極了?
第十節:這一段,你從哪些地方讀出很有趣?
小貓非常多;
小貓在卡羅爾家里無拘無束;
小貓還會嚇唬人。
4、 除了剛才我們學習的兩小節以外,你們還對這篇課文中的哪些詞語很感興趣?
黑白相間 冷冷清清 滴滴答答 糊涂 抽屜 四面八方 跳來跳去
蹭(贈)動作表演
5、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廣告的作用可真大!
卡羅爾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孩子!
那一群小貓太有趣了!
伯洛是一只很可愛的小貓!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9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案例與反思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這篇文章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它的情節曲折,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篇幅雖長,但內容通俗易懂,可讀性強;課文只有識字的任務,沒有寫字的負擔。從整個教材的編排意圖來看,要求老師放手,讓學生以“略讀”攝取信息的方法,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相互交流,使其獲得知識的同時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片斷:
師: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有趣,為什么覺得有趣呢?快讀讀課文吧!
(生自讀課文后紛紛舉手回答)
生1:我覺得門鈴一直響個不停很有趣,因為卡羅爾一直想有一只小貓,這時一下子多了這么多的貓,卡羅爾肯定非常高興。
生2:我覺得丁丁冬冬響成一片很有趣,因為這樣,家里肯定特別熱鬧。
生3:我覺得爸爸給卡羅爾出主意登廣告要小貓很有趣,因為爸爸是非常關心卡羅爾的。
生4:我覺得爸爸從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貓來很有趣,小貓們多可愛呀!要是這樣,卡羅爾家里的人就沒拖鞋穿了。
教學反思:
小學生喜歡小動物,有許多小學生有養小動物的經驗,也有許多學生有養小動物的愿望,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個性化的自由閱讀”,能夠說出課文中有趣的事,并就這些事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位學生覺得爸爸登廣告要小貓很有趣,因為爸爸是非常關心自己的孩子的,可見這個學生感受到了親人關愛子女的快樂。有的學生覺得鋼琴叮冬響成一片,很有趣,并說它家里很熱鬧,這位學生感受到了生活熱鬧的樂趣。這些感受、體驗和理解,可能與成人的看法不一樣,但同樣是心靈中感悟的火花,學生在閱讀課文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激發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案例與反思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篇幅很長,但內容通俗易懂,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可讀性很強。這篇課文有識字的任務,但沒有寫字的任務,從教材的編排意圖看,應該以“略讀課文”的方式讓學生自由朗讀,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大家交流,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片段一]
師: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句子或者段落,然后和同伴就為什么有趣進行交流。
生1:第七段的“進來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個衣袋里都有一只貓,他一蹲下,小貓就撲撲地一個個跳出來,朝屋里跑。”這里很有趣,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么小的小貓,而且全部口袋里都塞滿了。
生2:我覺得“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會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這一句話很有意思,像捉迷藏一樣,很驚險的。
[教學片段二]
師:有人說:“提出小問題有小的進步,提出大問題便有大的進步,再讀讀課文,請你就相關的內容設計問題,向其他同學提問。
生1:卡羅爾家的小貓除了會躲到櫥柜、抽屜,跳到鋼琴上,還能到哪里干些什么?
學生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小貓跑到廚房里把卡羅爾家的魚吃掉了;有的說小貓爬到了門上,一開門掉到了人的頭上;有的說小貓鉆進了卡羅爾爸爸的拖鞋里,爸爸一穿鞋,就咬了爸爸的腳-----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卡羅爾家的擺設進行了合理想象,讓人樂在其中。
生2:如果爸爸把小貓送得一只不剩,你是卡羅爾的話,你會哭嗎?
眾生:我不會哭,我可以再刊登需要貓的廣告;我會哭,因為沒有小貓的陪伴,屋里冷冷清清,太寂寞了——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見。
[反思]
走出實踐來看閱讀教學,我有三點啟示:
第一: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他們足夠的創造空間。每個孩子已積累了一定的閱讀經驗,他們能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應放手讓學生去探究。
第二:尊重孩子的生活經驗,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如片段二中學生提出第一個問題后學生充滿想象力、充滿情趣的回答,這是孩子有趣的思維,我們要充分鼓勵和肯定。
第三:樹立參與意識,營造寬松探究的空間。我們要尊重學生根據現有的生活經驗對文本的理解,同時自身也要積極參與進課堂,與學生的思維同步進行。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0
【背景】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學生學習默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與別人交流。在進行第一次默讀時,我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哪些地方寫得有趣?
【案例描述】
在第二課時默讀感悟后,我請學生自由談默讀后的感受時。
有個學生說:“我覺得廣告的作用真大!”劉驍馬上接嘴道:“是的,是的,我天天看電視,里面有很多廣告。有的我還會背呢。”我有點不相信地說:“那你就背給大家聽聽。”他得意洋洋地背起來:“娃哈哈麥香牛奶,提取大麥精華,容入純鮮牛奶,營養好味一塊買,娃哈哈麥香牛奶。娃哈哈!”最后一個“娃哈哈” 是唱出來的,引得同學哈哈大笑。“老師、老師,我也會背廣告!”“老師、老師,讓我來背!”教室里響起一片嚷嚷聲。
本來我打算將話題引到課后的問題:課文哪些地方有趣?見此情景,我想:《語文課程標準》上不是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嗎?于是我靈機一動:對!就在廣告上做做文章!我說:“大家真會觀察,記性也不錯。不過,那都是別人設計的廣告,如果你們能設計出廣告,那才叫真本領呢。你們想不想自己設計廣告呢?”“想!”接著我就把設計廣告的基本要求講給他們聽,然后布置課堂作業:為我們學校設計一條廣告。并強調可以合作設計,也可以模仿別的廣告。
大家興奮地忙碌起來。有的你一言、我一語地表演起來;有的手握鉛筆皺眉苦思。這時我看見一個叫李嘉欣的女生舉起手來,又迅速放下。這個女生成績不怎么好,同桌的男生有時愛欺負她,我以為她又是想告狀,就沒有理睬她。過了一會,她又舉起了手,眼睛盯著我似乎有很重要的話要說。我點她發言,她說:“老師,書上的這兩條廣告有毛病。它們都沒有寫地址。別人怎么知道往哪里送貓呢?”“是啊,是啊。廣告上不寫清地址,別人怎么知道去哪里領小貓呢?”馬上就有學生附和道。我心理一喜,不由得朝她樹起了大拇指:“李嘉欣同學真厲害!挑出了書上的毛病。所以你們要記住廣告的最后要寫明地址和電話號碼。”她興奮地坐下寫起廣告來。
“好了,同學們,下面我們來開一個廣告交流會。哪個小設計師首先站起來向大家展示一下?”。
姜翰之馬上站起來神氣地說:“我們北師大南山附小在環境優美的‘蔚藍海岸’的旁邊,學校里面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還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全面的發展。把您的孩子送到我校,讓他成才吧!電話……”我滿意地點點頭。馬貞站起來念到:“北師大南山附小是中國一流名校。老師的教學水平很高。學校很寬大、美觀。請你來我校讀書,你一定會學習很棒,身體很健壯的。”“是你自己寫的吧?不錯、不錯!”我剛表揚完她,就有學生提意見:“老師,她沒有寫地址和電話號碼。”馬貞有點不好意思,還沒坐下,李胤龍和王寧就一前一后地跑上講臺。我示意他倆先下去一個。李胤龍說他和王寧合作寫的。他倆就神氣活現地表演起來。李:500—36+54=?王:等于528。李:對極了!你怎么這么厲害呀?你在哪兒讀書呀?王:我在北師大南山附小讀書。那兒有大操場,小操場,老師對我們很好,他們的教學水平非常高,同學們對我也很好。你也去我們學校讀書吧?李:好哇。那你們學校在哪兒呢?王:我們學校在美麗的蔚藍海岸旁邊。他倆一表演完,我和同學們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我高興地說:“同學們可真愛我們的學校啊!廣告設計得真不錯!請你們回家再修改修改,還可以配上彩圖。明天送給校長看看,向校長推薦你們的作品,希望在我們學校的宣傳單上用上你們設計的廣告詞。你們敢不敢啊?”“敢!”非常自信的回答。
【案例分析】
這節課雖然我原本安排的教學目標沒有實現,但是,學生大膽質疑,積極地設計廣告、交流廣告,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充分地發揮,真是無心插柳柳成陰!
我覺得這次的廣告設計的安排很有意義。既體現以學定教,又落實了《課標》上的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實踐活動與所學內容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學以至用,讀寫相長,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學生們在這節課獲得的知識不再是單薄虛擬的。我驚異孩子們有如此巨大的創造力!他們將電視上的廣告模式和課文中的詞語活學活用,創設情景,贊美我們的學校。其言樸實,其情感人!可以說這是一節有成效而又愉快的語文實踐課。反思這節課,我認為讓學生主宰課堂、自主學習、學會質疑是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讓學生主宰課堂、自主學習,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與生活之間的距離。要讓學生主宰課堂自主學習,就要還給學生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有了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的權利,課堂上就會出現生動活潑的局面,如果出現像本節課開頭的那種鬧而無序的場面時,我們怎么辦?我的體會是:千萬不能心煩意亂,強行將學生拉回既定的軌道。而要冷靜地想一想:學生對什么感興趣?為什么情緒亢奮?我很高興自己能關注學情,當機立斷定下新的教學目標,使師生獲得雙豐收!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也。”《課標》上也這樣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由此可見,讓學生學會質疑太重要了,因為學會質疑是創新的開端。
在低年級學生心目中,老師有著神圣的地位,老師的話有時像“圣旨”。讓學生從惟命是從到養成敢于懷疑,學會懷疑的習慣要從低年級培養起。我經常對學生說:“老師和書本都會出錯。如果你們發現問題要大膽提出。如果你們有比老師或書本上更好的答案,一定要勇敢地說出來。如果能這樣做,那老師就太高興了!還要拜你為師呢。”所以李嘉欣同學敢于站起來挑出書上的毛病,這也與我平時鼓勵他們質疑有關。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1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一對話的過程。由此,我在教學中作了以下的嘗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它的情節曲折有趣。篇幅雖長,但內容通俗易懂,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可讀性強。課文有識字的任務,沒有寫字的負擔,從教材的編排來看,有以“略讀課文”的方式放手讓學生自讀的意圖,讓其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別人交流,讓學生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片段一】
師:請同學們仔細地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像聊電視劇一樣,與伙伴就為什么有趣進行暢所欲言的交流。
生:第七段“進來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個衣袋里都有一只貓,他一蹲下,小貓就撲撲地一個個跳出來,朝屋里跑”。很有趣,我從來沒有看過把貓放進衣袋里的人,而且全部衣袋都塞滿了,要是走著走著一不注意小貓都跑了,怎么辦,這個叔叔太有意思了。
生:我覺得“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會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這一句很好玩,像游戲一樣很驚險。
【教學片段二】
師:古人說,提出小問題有小的進步,提出大問題便有大的進步,請再讀課文,就相關的內容設計問題,向其他同學提問。
生1:卡羅爾家的小貓除了會躲進櫥柜抽屜里跳到鋼琴上彈琴,還有可能會在哪里干些什么呢?
師(驚訝):這個問題很有想像的價值,說說提出的理由。
生1:因為我在讀到這段的時候,就禁不住的去想過,我想聽聽同學們是怎么想的。
(眾)生:有的小貓可能會站在鏡子前抓鏡子里的小貓;有的小貓可能會打破卡羅爾的相框,然后自己躲在框后,探出個腦袋,很臭美的樣子;有的小貓可能會爬上卡羅爾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會扒在門簾上蕩秋千……(學生根據課文上卡羅爾家的布置與擺設想像了起來)。
生2:如果“爸爸”把小貓送得一條都不剩,你會哭嗎?
生3:你的問題提錯了,開始是“爸爸”為卡羅爾刊登需要貓的廣告的,他怎么可能會送得一條都不剩呢?你仔細看看,是媽媽把貓送走了。
生2:哦!如果你的媽媽把貓送得一條都不剩,你會哭嗎?
師:(竊喜)你們能提出這么聰明的問題,相信也會有聰明的回答!
(眾)生:不會哭,我可以再刊登需要貓的廣告;不會哭,我覺得貓太多也不好,不過我可以事先跟媽媽商量好,留下一只;不會哭,因為我喜歡小狗;會哭, “屋里什么聲音也沒有了,冷冷清清的,連滴滴嗒嗒的鐘聲都聽得見”很寂寞的……
師:聽了大家提了這么多有趣的問題,及精彩的回答,老師也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期待大家的回答:為什么說卡羅爾終于擁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貓?
(眾)生:小貓“伯洛”是自己躲起來的,它肯定會和卡羅爾成為一對好朋友的;家里只有一只貓,這樣爸爸、媽媽再也不會閑貓多而送出去了;卡羅爾很關心小動物,可能小貓“伯洛”被卡羅爾感動了,所以留下來了……
師(總結):(對以上的回答不加以直接的否定與肯定)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的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再讀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和小貓之間的關愛和友善。
【反思】
走出實踐來看閱讀教學,我有三點啟示:首先,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騰出其運用的空間,事實上低段的孩子并非白紙一張,在老師長時間的規范引導閱讀中,他們已不知不覺得積累到了一些閱讀經驗。如:孩子提出卡羅爾家的小貓還可能會爬到哪里干什么?如果你媽媽把小貓送得一條都不剩,你會哭嗎?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我感到很出乎意料,事后細想又在情理之中,這不正是我們平時訓練孩子想象說話時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的提問技巧嗎?孩子領悟了,內化為了自己的能力。在驚喜之余,我們不得不被孩子的這種驚人的悟性所折服。其次,尊重孩子的生活經驗,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如:生說卡羅爾家的小貓會站在鏡子前抓鏡子里的小貓,會打破卡羅爾的相框,自己探出頭去,很臭美的樣子……
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自己的積極的想像去認識與發現作品中包含的多方面的意義,得出具有創造性的認識,想像與創造是如此的美,像一枚綻放的煙花,令我們情不自禁地去點燃它。
再次,樹立參與意識,營造寬松和諧的空間。如果說孩子的質疑能力來自于學習經驗,那么孩子精彩的想像回答無疑來自于生活經驗,尊重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上對文體的理解。如:為什么說卡羅爾終于擁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貓?學生的回答可謂是“各有千秋”。我對孩子的回答未加直接的否定與肯定,而是認真的傾聽他們對作品的認識與感受,以一個研討者的身份平等的參與其中,坐觀其變,察漏補缺,并隨時鼓勵學生質疑或提出異議。只要平時閱讀訓練是規范的、縝密的,那么就應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2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由此,我在《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文的教學中作了以下的嘗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文章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它的情節曲折,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篇幅雖長,但內容通俗易懂,可讀性強。課文只有識字的任務,沒有寫字的負擔。從整個教材的編排意圖來看,要求老師放手,讓學生以“略讀”攝取信息的方法,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相互交流,使其獲得知識的同時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片段一】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地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有趣的地方。然后,像平常你和小伙伴們聊電視劇一樣,把你們認為好玩、有趣的地方拿出來交流交流,當然,也可以舉手發言,與更多的伙伴一起分享,(學生欣然地接受,并開始默讀課文。)
生:我認為這一段話很有趣:“不一會兒,門鈴又響了,進來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個衣袋里都有一只貓。他一蹲下,小貓就撲撲地一個個跳出來,朝屋里跑。”我從來沒有看過把小貓放在衣袋里的人,而且全部衣袋都塞滿了,要是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小貓都跑了,怎么辦?這個叔叔太有意思了。
生:我覺得“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會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這一句很好玩,像游戲一樣很驚險的。
生:我覺得卡羅爾的爸爸很有意思的,一會兒在報上刊登需要貓的廣告,一會兒又刊登不需要貓的廣告。
師:是呀!卡羅爾的爸爸為什么這么矛盾呢?我們從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教學片段二】
師:古人說,提出小問題會有小的進步,提出大問題便有大的進步。請小朋友們把自己在文中的發現、疑問、或想象,設計成問題,考考你的伙伴,如何?看誰的腦筋動得最快!
(學生讀課文,質疑。)
生1:我想問大家,卡羅爾家里的小貓,除了會躲進櫥柜的抽屜里和跳到鋼琴上彈琴,還有可能會在哪里?干些什么呀?
師(驚訝):能不能說說你提出這個問題的理由?
生1:因為我在讀到這段的時候,就禁不住地去想過,現在我想聽聽同學是怎么想的。
師: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問題,讓我們的思想像小鳥一樣飛翔吧!
(眾)生:有的小貓可能會站在鏡子前,用爪子抓鏡子里的小貓;有的小貓可能會打破卡羅爾的相框,然后自己躲在框后,探出個腦袋,很臭美的樣子;有的小貓可能會爬上卡羅爾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小貓會扒在門簾上蕩秋千……
(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插圖:卡羅爾家的布置與擺設想像了起來)。
生2:如果“爸爸”把小貓送得一條都不剩,你會哭嗎?
生3:,你的問題提錯了,開始是“爸爸”為卡羅爾刊登需要貓的廣告的,他怎么可能會送得一條都不剩呢?你仔細看看,是媽媽把貓送走了。
生2:哦!如果你的媽媽把貓送得一條都不剩,你會哭嗎?
師:(竊喜)你們能提出這么聰明的問題,相信也會有聰明的回答!
(眾)生:不會哭,我可以再刊登需要貓的廣告;不會哭,我覺得貓太多了也不好,不過我可以事先跟媽媽商量好,留下一只;不會哭,因為我喜歡小狗;會哭,“屋里什么聲音也沒有了,冷冷清清的,連滴滴嗒嗒的鐘聲都聽得見”很寂寞的……
師:聽了大家這么多有趣的問題,及精彩的回答,老師也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期待大家的回答:為什么說卡羅爾終于擁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貓呢?
(眾)生:小貓“伯洛”是自己躲起來的,它肯定會和卡羅爾成為一對好朋友的;家里只有一只貓,這樣爸爸、媽媽再也不會閑貓多而送出去了;卡羅爾很關心小動物,可能小貓“伯洛”被卡羅爾感動了,所以留下來了……
(對以上的回答不加以直接的否定與肯定)
師(總結):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的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再讀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和小貓之間的關愛和友善。
【反思】
走出實踐來看閱讀教學,我有三點啟示:首先,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為其騰出施展能力的空間。事實上低段的孩子并非白紙一張,在老師長時間的初步、規范地閱讀引導中,他們已不知不覺的積累到了一些閱讀經驗。如:孩子提出卡羅爾家的小貓還可能會爬到哪里?干什么?如果你媽媽把小貓送得一條都不剩,你會哭嗎?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我感到很出乎意料,事后細想又在情理之中,這不正是我們平時訓練孩子想象說話時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的提問技巧嗎!孩子領悟了,并且把它內化為了自己的能力。在驚喜之余,我們不得不被孩子的這種驚人的悟性所折服。其次,尊重孩子的生活經驗,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如:生說卡羅爾家的小貓會站在鏡子前抓鏡子里的小貓,會打破卡羅爾的像框,自己探出頭去,很臭美的樣子;有的小貓可能會爬上卡羅爾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小貓會扒在門簾上蕩秋千……。這些精彩的回答不正是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自己的積極的想象,去認識與發現作品中包含的多方面的意義,得出的具有創造性的認識嗎!是啊,想象與創造是如此的美,像一枚綻放的煙花,為此我們情不自禁地去點燃它。再次,樹立教師參與意識,營造寬松和諧的空間氛圍。如果說孩子的質疑能力來自于學習經驗,那么孩子豐富的想象無疑也來自于生活經驗,誰能否定孩子的經驗就不能稱其為一種經驗呢?我們應尊重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對文體的理解。如:最后我提出,為什么說卡羅爾終于擁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貓這個問題時,我對孩子的回答并未直接的否定或肯定,而是認真的傾聽他們對作品的認識與感受,以一個研討者的身份平等的參與其中,坐觀其變,察漏補缺,并隨時鼓勵學生質疑或提出異議,學生給出的答案可謂是“各有千秋”。這不正是在輕松氣氛下所結出的個性化閱讀果實嗎!
由此,我想對從事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同仁們說:“只要你平時的閱讀技巧訓練是較規范的、縝密的,那么就應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摸索著走,他們會讓你驚喜萬分的!”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3
【教材分析】
第8課《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本冊的第一篇略讀課文,有識字任務,沒有寫字要求。
【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重點】指導默讀,自讀。
【教學難點】復習鞏固生字詞。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出示動畫(各種形態的小貓),喜歡小貓嗎?想知道小貓喝她的小主人卡羅爾的故事嗎?
二、新授
1、范讀感知:
⑴ 做口型跟讀。注意朗讀時的語氣、快慢、停頓。
⑵ 認讀生字卡片,匯報預習情況。
⑶ 讀句子識漢字,出示大屏幕上的句子。
2、默讀感悟:
明確默讀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
一讀:整體感知全文,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語句通順。速度不用太快。讀了這篇文章,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二讀:畫文中有趣的句子或段落。這次讀要有一定的跳躍性、選擇性,與問題無關的地方一掃而過。與問題有關的地方停下來做記號,多讀幾遍,體會它的有趣,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三讀:感悟、欣賞。讀最后三段,啟發思考,領悟文意: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的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的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
3、再讀欣賞:
帶著以上的體會,朗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和小貓之間,卡羅爾和人們之間的關愛和友善。
三、語文實踐
試著寫幾句廣告用語。
低年級的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篇篇都是文質兼美的。進行朗讀訓練的很好的材料。但無論我們設計怎樣的教學環節,創設怎樣的情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始終都要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讀書,也無法代替學生分析思考,教師既不能把知識生硬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也不能把思想觀點移植到學生的頭腦中。只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才能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進步,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從學生的學出發,為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創造條件。
【默讀感悟】
1、提出默讀的要求與方法: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
2、學生自主默讀課文。
3、學生自由談談初步默讀課文后的感受。可能有很多種感受,如,“廣告的作用真大!”“卡羅爾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孩子!”“那一群小貓太有趣了!”“伯洛是一只很可愛的小貓 !”教師對學生初讀課文的感受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贊揚,巧妙地將話題引到課后的問題: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
4、學生第二次默讀課文,解決上述問題。這次默讀要有一定的跳躍性、選擇性,與問題無關的地方一掃而過,與問題有關的地方就停下來,動筆做上記號,再想一下,體會它的有趣,然后在小組里交流。
5、默讀最后三段,啟發思考,領悟文意: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
6、帶著這樣的體會,再讀讀課題,并朗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和小貓之間,卡羅爾和人們之間的關愛和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