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精選9篇)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1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歌頌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全詩共六節,第一節和第二節以問答形式,回憶了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的事;第三節和第四節也以問答形式,回憶了雷鋒背送大娘的事;第五節和第六節,寫雷鋒精神在今天少年兒童身上的具體體現。
詩歌以問答形式,從雷鋒的光輝事跡寫到今日具有雷鋒精神的少年兒童,讓人讀來感到親切自然。
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是本課教學重點。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新詞片卡,課文朗讀錄音帶。
帶有毛澤東題詞的雷鋒畫像,“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磁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鋒、終:是后鼻音。
曾:聲母是C,不是Ch,韻母是后鼻音。
濘:聲調是四聲,不是二聲。
荊:韻母是ing,不是in。
踏:右部下邊是“曰”不是“白”。
瓣:注意左邊“辛”字豎要變為撇。中間是瓜字。右邊是“辛”,豎不變。
滴:注意右下同字框里是“古”。
記憶字形時,要讓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部件,逐步培養自學生字的能力。
2.寫字教學。
注意指導以下字的書寫。
踏:右下邊的“曰”字要寫扁一些。
瓣:筆畫較多,左中右三部分要盡量寫得緊湊,防止把字寫得太寬。
尋:下面“寸”字一橫要寫長,托起上邊部分。
順:左右兩部分要寫得緊湊,并且寬度大致相等。
鋒、娘、踏、滴、珠、終:要寫得左窄右寬。
(三)詞句教學
本課有幾個詞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困難,如“泥濘”、“荊棘”、“終于”等,教學時要注意適當點撥、講解。
前四節要結合“抱著、冒著、背著、踏著”等重點詞句,體會雷鋒做好事付出的艱辛。教師還可以補充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雷鋒精神的偉大。
第五節中“終于找到了”,要結合前幾節中“長長的小溪”、“彎彎的小路”和“四處尋覓”來體會尋找的困難;“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要結合第六節和自己身邊的事例來理解,雷鋒精神早已體現在我們一代少年兒童身上。
學完課文后,應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下列詞語:
踏著 花瓣 露珠 汗滴 終于 叔叔
雷鋒 尋找 順著 大娘 迷路 背著
(四)朗讀、背誦指導
句式相似,詞句反復是這首詩歌的語言特色。教師可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節,其余四節讓學生自己朗讀。朗讀時可做如下指導:
“長長的”朗讀時要稍重、稍慢,讀出尋找的艱辛。兩個“你在哪里”,第二個要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拖長,讀出對雷鋒叔叔的呼喚和尋覓。
小溪說的話要以回憶的口吻,滿含深情地敘述。“抱著、冒著”要讀得清晰有力,兩句之間稍作停頓,讀出雷鋒叔叔做好事的艱辛。
根據詩歌問答式的特點,可采取同桌間、小組間、男女生間和師生間多種方式的對讀,讀出詩歌的韻味和情感。對自己喜歡的部分要達到熟讀成誦。
(五)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詞語解釋
足跡 腳印。
荊棘 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兒的小灌木。
晶瑩 光亮而透明。
誠實 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為);不虛假。
勤勞 努力勞動,不怕辛苦。
課文理解
課文講了“我們”尋找雷鋒叔叔的足跡,結果驚喜地發現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他和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在一起。說明孩子們正在向雷鋒叔叔學習,雷鋒精神世代相傳。
重點句理解
“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
雷鋒叔叔雖然早已離開我們,但是它的精神已發揚光大。我們少年兒童一直都在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等品質。所以現在涌現出許多“活雷鋒”,就好像雷鋒叔叔沒有死,天天都和我們在一起。
教學設計示例
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做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
板書設計:
第 1 2 頁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2
教學目地:
1 學會本課14 個生字,會認6 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有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座城市、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準備
雷鋒掛圖多媒體課件小品
教學過程
一、英語值日
二、倒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1 今天我們上第9課《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2 簡介雷鋒的生平,出示雷鋒畫像。
3 課前請同學收集有關雷鋒的資料,下面有誰想說?
4 (指名說)
三、自由讀文,圈畫生字,認讀生字。
1 自由讀文,圈出生字,標出小節號。
2 檢查認讀生字
3 檢查小節號
四、講讀文章1、2小節
1 學生范讀1、2小節,其他小朋友聽一聽有什么不懂的詞語畫出來。
2 請學生提出不懂得問題
3 教師解釋學生的提問
(泥濘腳窩足跡)
4 自由讀,讀懂了什么?
5 看錄像《雷鋒》
6 指導朗讀,多種形式練讀
五、按學習方法,學習文章3、4小節
1 出示學習步驟1〉一讀,畫出不懂的詞語,討論。
2〉二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3〉三讀,體會感情。
2 分小組學習
3 檢查自學情況
4 朗讀練習
六、自學文章5、6小節
1 按學習步驟自學5、6小節
2 匯報學習情況
3 指導朗讀
七、小結
1 雷鋒叔叔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雷鋒精神永存我們心中。像雷鋒一樣的好孩子就在我們身邊,不信就看。
2 表演小品
3 小結語
4 齊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3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歌頌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全詩共六節,第一節和第二節以問答形式,回憶了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的事;第三節和第四節也以問答形式,回憶了雷鋒背送大娘的事;第五節和第六節,寫雷鋒精神在今天少年兒童身上的具體體現。
詩歌以問答形式,從雷鋒的光輝事跡寫到今日具有雷鋒精神的少年兒童,讓人讀來感到親切自然。
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是本課教學重點。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新詞片卡,課文朗讀錄音帶。
帶有毛澤東題詞的雷鋒畫像,“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磁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鋒、終:是后鼻音。
曾:聲母是C,不是Ch,韻母是后鼻音。
濘:聲調是四聲,不是二聲。
荊:韻母是ing,不是in。
踏:右部下邊是“曰”不是“白”。
瓣:注意左邊“辛”字豎要變為撇。中間是瓜字。右邊是“辛”,豎不變。
滴:注意右下同字框里是“古”。
記憶字形時,要讓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部件,逐步培養自學生字的能力。
2.寫字教學。
注意指導以下字的書寫。
踏:右下邊的“曰”字要寫扁一些。
瓣:筆畫較多,左中右三部分要盡量寫得緊湊,防止把字寫得太寬。
尋:下面“寸”字一橫要寫長,托起上邊部分。
順:左右兩部分要寫得緊湊,并且寬度大致相等。
鋒、娘、踏、滴、珠、終:要寫得左窄右寬。
(三)詞句教學
本課有幾個詞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困難,如“泥濘”、“荊棘”、“終于”等,教學時要注意適當點撥、講解。
前四節要結合“抱著、冒著、背著、踏著”等重點詞句,體會雷鋒做好事付出的艱辛。教師還可以補充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雷鋒精神的偉大。
第五節中“終于找到了”,要結合前幾節中“長長的小溪”、“彎彎的小路”和“四處尋覓”來體會尋找的困難;“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要結合第六節和自己身邊的事例來理解,雷鋒精神早已體現在我們一代少年兒童身上。
學完課文后,應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下列詞語:
踏著 花瓣 露珠 汗滴 終于 叔叔
雷鋒 尋找 順著 大娘 迷路 背著
(四)朗讀、背誦指導
句式相似,詞句反復是這首詩歌的語言特色。教師可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節,其余四節讓學生自己朗讀。朗讀時可做如下指導:
“長長的”朗讀時要稍重、稍慢,讀出尋找的艱辛。兩個“你在哪里”,第二個要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拖長,讀出對雷鋒叔叔的呼喚和尋覓。
小溪說的話要以回憶的口吻,滿含深情地敘述。“抱著、冒著”要讀得清晰有力,兩句之間稍作停頓,讀出雷鋒叔叔做好事的艱辛。
根據詩歌問答式的特點,可采取同桌間、小組間、男女生間和師生間多種方式的對讀,讀出詩歌的韻味和情感。對自己喜歡的部分要達到熟讀成誦。
(五)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詞語解釋
足跡 腳印。
荊棘 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兒的小灌木。
晶瑩 光亮而透明。
誠實 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為);不虛假。
勤勞 努力勞動,不怕辛苦。
課文理解
課文講了“我們”尋找雷鋒叔叔的足跡,結果驚喜地發現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他和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在一起。說明孩子們正在向雷鋒叔叔學習,雷鋒精神世代相傳。
重點句理解
“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
雷鋒叔叔雖然早已離開我們,但是它的精神已發揚光大。我們少年兒童一直都在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等品質。所以現在涌現出許多“活雷鋒”,就好像雷鋒叔叔沒有死,天天都和我們在一起。
教學設計示例
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做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
板書設計 :
教學設計示例
9.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
八、隨堂練習
1.組詞
雷( ) 鋒( ) 娘( ) 迂( ) 于( )
雪( ) 峰( ) 浪( ) 浪( ) 千( )
2.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小溪 ( )的細雨
( )的小路 ( )的春風
( )的大娘 ( )的孩子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4
師:(放一段雷鋒助人為樂的錄像)同學們,一提起雷鋒叔叔這個名字,你們都不會感到陌生,那么,在你心中雷鋒叔叔是個怎樣的人呢?
生:雷鋒叔叔是一個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人。
生:雷鋒叔叔是一個尊老愛幼、艱苦樸素的人。
生:雷鋒叔叔是一個勤奮學習、不怕困難的人。
師:同學們,你們還知道關于雷鋒叔叔的什么故事呢?
生:一次,雷鋒叔叔在去火車站的路上,看見一位大嫂背著一個小孩,手里還拉著一個小女孩去趕車,就主動幫忙,把她們送到火車站,并給她們買了車票。
生:我還知道雷鋒叔叔生活十分儉樸,他的襪子破了就補,不知補了多少次了,戰友們都說他的襪子是“千層襪”。
生:我還知道雷鋒叔叔有個“節約箱”。他把撿來的破銅爛鐵、廢螺絲釘放在里面,能用上的拿來用,不能用的賣廢品,賣回來的錢全部交公。
生:雷鋒叔叔學習十分勤奮、刻苦。就連看電影放映之前的那點時間,他也聚精會神地看書。
師: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那么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件事呢?為什么?
生: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事我最感興趣,因為他的事跡感動了我。
生:我最感興趣的是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事,因為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
師:下面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雷鋒叔叔在哪里?
(引導學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
師:(板書課題: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師:誰來說說雷鋒叔叔在哪里?
(引導學生讀書匯報)
生:我覺得雷鋒叔叔就在我們身邊。小溪看見了,他昨天還冒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生:小路也曾看見過,他艱難地背著年邁、行動不便的大娘,累得滿頭大汗。
生:當我讀到這兒,我想。既然小路可以看見,那么路邊的花草也可以看見,小樹可以看見,路邊的一切都能看見,都可以見證,雷鋒叔叔從這里走過。
師:同學們不僅能認真讀書,還能加上合理的想象。說得真好!
生:我特別喜歡“乘著溫暖的春風,我們四處尋覓……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這一段。但我不明白為什么說是“溫暖的春風”?
師:(借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捕捉難點,自讀自悟,解決難點)
生:我知道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發表“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全國人民都來學雷鋒。因為那時正是春天,所以說是“乘著溫暖的春風”。
生: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給別人送去了春天般的溫暖,所以說是“溫暖的春風”。
生:雷鋒叔叔的精神好像溫暖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各地,人們紛紛學習雷鋒,所以說是“溫暖的春風”。
生:為什么要尋覓呢?
生:“尋覓”就是尋找,人們四處尋找、尋求,發現雷鋒就在我們身邊,和我們在一起。
師:(抓住“乘著溫暖的春風”這部分,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生:(讀后匯報)在雷鋒叔叔的精神鼓舞下,人人學雷鋒,處處有雷鋒。
生:我們學校,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的小雷鋒涌現出來。
師:下面請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發散思維)
生:我們班的孫萌同學學習十分刻苦,家里生活困難,但她從不與其他同學攀比吃穿。她學習成績優異,她不光自己學習好,還能主動幫助學習上后進的同學,她對同學也有求必應。
生:我們班的王莉同學十分樂于助人。一天,李亮同因上課時突然吐了一地,周圍的同學都急著躲閃,還用手捂著鼻子,只有王莉同學立刻拿來拖布,幫他拖地,并把拖布送到水房洗凈。
生:王莉同學的行為感動了我,也教育了我,我也去幫助李亮,把他送到醫務室。
生:這件事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在王莉身上,我們卻看到了雷鋒叔叔的影子,我覺得雷鋒叔叔就在我們身邊,他和關心別人的孩子在一起。
生:在我們班里就有許多這樣的小雷鋒,那么想象一下,我們全校、全市、全國……會有更多的小雷鋒。
(學生紛紛舉例說明,雷鋒叔叔就我們身邊,和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的孩子在一起)
師:同學們通過自讀自悟,體會到了雷鋒叔叔在我們身邊的含義。下面們同學們有觸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雷鋒叔叔就在我們身邊,并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朗讀理解,體會課文,并背誦所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
師:(引導學生擴展學習,查找資料,了解撫順地區以雷鋒命名的標志性工程或建筑。如:雷鋒烈士墓、雷鋒紀念館、雷鋒儲蓄所……以此頌揚雷鋒美德,弘揚雷鋒精神。)
[評析]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心理,啟發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已獲得的知識,自讀自悟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滲進德育教育的目的。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有效地利用課文,在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 ,抓住低年級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欲,能夠結合原有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這一特點,把看、聽、說、讀、背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具體表現:1.學習興趣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如:導課時,教師有目的地安排了一段關于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錄像,引起學生興趣,并使學生反饋對于雷鋒叔叔的認識和了解,為理解課文,達到自讀自悟奠定基礎。在理解語言時,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抓住重點,自讀自悟,突破重點。例如:學生讀到“乘著溫暖的春風……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時產生了疑問,借此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理解為什么像溫曖的春風?為什么尋覓?從而理解到雷鋒給人們送來了春天般的溫暖,雷鋒精神如溫暖的春風吹遍祖國各地,雷鋒叔叔就在我們身邊,正和我們在一起。將學生的思維向深度、廣度發展。2.學生理解與實際生活、親身感受相結合。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強化自讀自悟,聯系生活感悟。3.在突破難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以此積累語言,夯實語文基礎。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5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是一首歌頌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通過讀文,知道雷鋒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鋒叔叔學習。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教案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做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小學二年級語文《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教案二
知識目標
1.會讀寫“雷、鋒、尋、迷、順、娘、踏、瓣、珠、滴、終、于、勤”13個生字。認識“曾、瞧、濘、荊、棘、瑩、尋、覓”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知道雷鋒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鋒叔叔學習。
德育目標
讓學生了解雷鋒做過的一些好事,知道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向雷鋒叔叔學習,做—個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1.會讀寫本課的13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小節。
教學難點
1.理解“尋找雷鋒的足跡”實際是指尋找一種雷鋒的精神。
2.理解“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就是指雷鋒精神和我們在一起。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每年的三月是學雷峰月,有誰知道雷峰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2.今天我們就宋學習一篇關于雷鋒的課文《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雷鋒叔叔已經犧牲了,為什么說他和我們在一起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熟練。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 指名讀。讀得好的當回小老師帶讀。
(2) 開火車讀。
(3) 全班讀。
4.認讀“曾、瞧、濘、荊、棘、瑩、尋、覓”8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正確。
5.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6.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共有幾個小節?
2.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中尋找雷鋒的足跡共找了幾次?每次結果怎樣?
3.指名回答。(3次,前兩次沒找著,最后一次找到了)
四、學習課文的前兩部分
1.默讀課文,找出這兩部分的共同點。
2.指名說共同點,指導讀1、3小節。
3.四人一小組自選一部分學習。提出不懂的問題,同學商議解決。
4.匯報學習情況:第一次往哪兒找? 結果怎樣? 第二次呢?
5.“我們”真的在找雷鋒叔叔的足跡嗎? (是找雷鋒的精神)
6.指導讀1、2、3、4小節。
五、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1.小聲讀5、6小節,邊讀邊思考;第三次往哪兒找? 結果呢?
2.指名回答。
3.雷鋒叔叔和什么樣的孩子在一起? 你想不想做這樣的孩子?
4.指導朗讀5、6小節。
六、朗讀全文
七、背誦
1.大家讀得這么好,能背下來嗎?請挑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二、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13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瓣”字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注意左邊的“辛字旁”最后—筆是撇,中間是一個“瓜”字而不是“爪”字。
“滴”字注意筆順。左邊的部件與“商”字要區別。
“勤”字的筆順也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注意左邊的上面不是草字頭,左邊的下面是三橫。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三、課后擴展
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起。
板書設計
9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沿著 小溪
順著 小路
乘著 春風
小學二年級語文《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反思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是一首歌頌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全詩共6節,先回憶了雷鋒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事,回憶了他背送大娘的事,最后寫了雷鋒精神在今天兒童身上的具體體現。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在知識上沒有什么難理解的。但由于雷鋒精神距離今天的孩子年代久遠,他們根本就不了解雷鋒,不知道雷鋒的事跡,只是從老師和大人的嘴里聽過雷鋒的名字。因此,我把搜集資料做為本課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讓學生通過多渠道去搜集雷鋒的資料,在資料中了解雷鋒,以便于他們更深入地認識雷鋒。
“讀”是本課的另一重點,詩歌以問答形式,從雷鋒的光輝事跡寫到今天具有雷鋒精神的兒童,讓人讀起來感到親切自然。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地讀幫助學生,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理解文章內容,并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到學習小組中去學習,使他們在小組學習中嘗到合作的樂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夸夸咱班的小雷鋒”一環節,這一環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也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使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找到雷鋒,明白雷鋒就在自己身邊,要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讓雷鋒精神在我們的孩子身上繼續閃光。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6
教案一
知識目標
1.會讀寫“雷、鋒、尋、迷、順、娘、踏、瓣、珠、滴、終、于、勤”13個生字。認識“曾、瞧、濘、荊、棘、瑩、尋、覓”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知道雷鋒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鋒叔叔學習。
德育目標
讓學生了解雷鋒做過的一些好事,知道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向雷鋒叔叔學習,做—個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1.會讀寫本課的13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小節。
教學難點
1.理解“尋找雷鋒的足跡”實際是指尋找一種雷鋒的精神。
2.理解“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就是指雷鋒精神和我們在一起。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每年的三月是學雷峰月,有誰知道雷峰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2.今天我們就宋學習一篇關于雷鋒的課文《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雷鋒叔叔已經犧牲了,為什么說他和我們在一起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熟練。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 指名讀。讀得好的當回小老師帶讀。
(2) 開火車讀。
(3) 全班讀。
4.認讀“曾、瞧、濘、荊、棘、瑩、尋、覓”8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正確。
5.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6.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共有幾個小節?
2.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中尋找雷鋒的足跡共找了幾次?每次結果怎樣?
3.指名回答。(3次,前兩次沒找著,最后一次找到了)
四、學習課文的前兩部分
1.默讀課文,找出這兩部分的共同點。
2.指名說共同點,指導讀1、3小節。
3.四人一小組自選一部分學習。提出不懂的問題,同學商議解決。
4.匯報學習情況:第一次往哪兒找? 結果怎樣? 第二次呢?
5.“我們”真的在找雷鋒叔叔的足跡嗎? (是找雷鋒的精神)
6.指導讀1、2、3、4小節。
五、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1.小聲讀5、6小節,邊讀邊思考;第三次往哪兒找? 結果呢?
2.指名回答。
3.雷鋒叔叔和什么樣的孩子在一起? 你想不想做這樣的孩子?
4.指導朗讀5、6小節。
六、朗讀全文
七、背誦
1.大家讀得這么好,能背下來嗎?請挑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二、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13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瓣”字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注意左邊的“辛字旁”最后—筆是撇,中間是一個“瓜”字而不是“爪”字。
“滴”字注意筆順。左邊的部件與“商”字要區別。
“勤”字的筆順也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注意左邊的上面不是草字頭,左邊的下面是三橫。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三、課后擴展
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起。
板書設計
9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沿著 小溪
順著 小路
乘著 春風
教案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做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是一首歌頌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全詩共6節,先回憶了雷鋒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事,回憶了他背送大娘的事,最后寫了雷鋒精神在今天兒童身上的具體體現。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在知識上沒有什么難理解的。但由于雷鋒精神距離今天的孩子年代久遠,他們根本就不了解雷鋒,不知道雷鋒的事跡,只是從老師和大人的嘴里聽過雷鋒的名字。因此,我把搜集資料做為本課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讓學生通過多渠道去搜集雷鋒的資料,在資料中了解雷鋒,以便于他們更深入地認識雷鋒。
“讀”是本課的另一重點,詩歌以問答形式,從雷鋒的光輝事跡寫到今天具有雷鋒精神的兒童,讓人讀起來感到親切自然。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地讀幫助學生,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理解文章內容,并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到學習小組中去學習,使他們在小組學習中嘗到合作的樂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夸夸咱班的小雷鋒”一環節,這一環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也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使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找到雷鋒,明白雷鋒就在自己身邊,要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讓雷鋒精神在我們的孩子身上繼續閃光。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7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歌頌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全詩共六節,第一節和第二節以問答形式,回憶了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的事;第三節和第四節也以問答形式,回憶了雷鋒背送大娘的事;第五節和第六節,寫雷鋒精神在今天少年兒童身上的具體體現。
詩歌以問答形式,從雷鋒的光輝事跡寫到今日具有雷鋒精神的少年兒童,讓人讀來感到親切自然。
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是本課教學重點。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新詞片卡,課文朗讀錄音帶。
帶有毛澤東題詞的雷鋒畫像,“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磁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鋒、終:是后鼻音。
曾:聲母是C,不是Ch,韻母是后鼻音。
濘:聲調是四聲,不是二聲。
荊:韻母是ing,不是in。
踏:右部下邊是“曰”不是“白”。
瓣:注意左邊“辛”字豎要變為撇。中間是瓜字。右邊是“辛”,豎不變。
滴:注意右下同字框里是“古”。
記憶字形時,要讓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部件,逐步培養自學生字的能力。
2.寫字教學。
注意指導以下字的書寫。
踏:右下邊的“曰”字要寫扁一些。
瓣:筆畫較多,左中右三部分要盡量寫得緊湊,防止把字寫得太寬。
尋:下面“寸”字一橫要寫長,托起上邊部分。
順:左右兩部分要寫得緊湊,并且寬度大致相等。
鋒、娘、踏、滴、珠、終:要寫得左窄右寬。
(三)詞句教學
本課有幾個詞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困難,如“泥濘”、“荊棘”、“終于”等,教學時要注意適當點撥、講解。
前四節要結合“抱著、冒著、背著、踏著”等重點詞句,體會雷鋒做好事付出的艱辛。教師還可以補充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雷鋒精神的偉大。
第五節中“終于找到了”,要結合前幾節中“長長的小溪”、“彎彎的小路”和“四處尋覓”來體會尋找的困難;“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要結合第六節和自己身邊的事例來理解,雷鋒精神早已體現在我們一代少年兒童身上。
學完課文后,應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下列詞語:
踏著 花瓣 露珠 汗滴 終于 叔叔
雷鋒 尋找 順著 大娘 迷路 背著
(四)朗讀、背誦指導
句式相似,詞句反復是這首詩歌的語言特色。教師可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節,其余四節讓學生自己朗讀。朗讀時可做如下指導:
“長長的”朗讀時要稍重、稍慢,讀出尋找的艱辛。兩個“你在哪里”,第二個要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拖長,讀出對雷鋒叔叔的呼喚和尋覓。
小溪說的話要以回憶的口吻,滿含深情地敘述。“抱著、冒著”要讀得清晰有力,兩句之間稍作停頓,讀出雷鋒叔叔做好事的艱辛。
根據詩歌問答式的特點,可采取同桌間、小組間、男女生間和師生間多種方式的對讀,讀出詩歌的韻味和情感。對自己喜歡的部分要達到熟讀成誦。
(五)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詞語解釋
足跡 腳印。
荊棘 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兒的小灌木。
晶瑩 光亮而透明。
誠實 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為);不虛假。
勤勞 努力勞動,不怕辛苦。
課文理解
課文講了“我們”尋找雷鋒叔叔的足跡,結果驚喜地發現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他和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在一起。說明孩子們正在向雷鋒叔叔學習,雷鋒精神世代相傳。
重點句理解
“雷鋒叔叔原來就和我們在一起。”
雷鋒叔叔雖然早已離開我們,但是它的精神已發揚光大。我們少年兒童一直都在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等品質。所以現在涌現出許多“活雷鋒”,就好像雷鋒叔叔沒有死,天天都和我們在一起。
教學設計示例
9.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做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板書設計 :
教學設計示例
9.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八、隨堂練習
1.組詞
雷( ) 鋒( ) 娘( ) 迂( ) 于( )
雪( ) 峰( ) 浪( ) 浪( ) 千( )
2.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小溪 ( )的細雨
( )的小路 ( )的春風
( )的大娘 ( )的孩子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8
教學設計示例
9.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做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板書設計 :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文,學習雷鋒精神,做誠實、勤勞、愛學習和關心別人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點擊課本,出示“雷鋒圖像”。
2.學生觀看圖像,談一談對雷鋒的了解。
(1)介紹雷鋒的生平。
(2)講雷鋒的某一個故事。
(3)背雷鋒的日記。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詞。
2.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卡片上的字。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借助工具書和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小節?
2.指名讀,思考:尋找雷鋒足跡,找了幾次?
3.指名答。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互讀互評。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通過初讀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
l.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足跡在小溪邊,在小路旁。
2.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過渡:下面我們就圍繞“雷鋒的足跡在哪里”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雷鋒足跡到哪里的詞句。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第1、2小節:
(1)指名讀。啟發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點擊課本,創設情景,再現雷鋒冒雨送孩子的場景。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所得。(學生首先應認識到前兩節寫的是小溪邊泥濘的路上。通過抓、抱、冒、泥濘、腳窩,讓學生了解雷鋒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跡。)
(4)指導朗讀。
①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②要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味和節奏以及內在情感的變化。第1節,要讀出急切尋覓的情境和再三呼喚的深情。
(5)采用男女聲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2小節。
2.學習第3、4小節:
按前兩小節的學法學習第3、4小節。
(1)匯報學習情況:①指讀第3、4小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兩節寫的是小路上,要讓學生體會到雷鋒付出的艱辛和內心的愉悅。)②點擊出課本,展現雷鋒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詞抓句談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讀第3、4小節。
3.學習第5、6小節:
(1)指讀第5、6小節。
(2)啟發學生重點理解;溫暖、終于、誠實、勤勞、愛學習、關心別人等詞語。
①從“溫暖”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溫暖著每個人的心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之情。
②“終于”說明我們渴望雷鋒精神,決心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的美好心愿。四個“在一起”既為少年兒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說明雷鋒精神在孩子們身上得已繼承、發揚。
(3)結合身邊的實際談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學校里、社會)
(4)指導朗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五)看有關雷鋒的故事的錄像
看完后談感想。
(六)背誦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一部分背。
2.請四人小組背。
3.指名背。
4.開火車背。
(七)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識字,教師作指導。
2.在田字本上練習。
(八)擴展練習
寫一段話,用你知道的事例說明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