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畫》教案(精選11篇)
《我會畫》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漫畫是一種常見的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我的自畫像》就是選取了孩子比較熟悉的姚明、李詠、趙本山的漫畫像,讓幼兒感受漫畫像里邊幽默的元素,發現漫畫的夸張、變形的表現手法,來進行臉部的漫畫創作。
二、活動目標
1、了解漫畫夸張、變形的特點。
2、根據自己的臉部特征,嘗試用簡單的線條畫有趣的漫畫頭像。
3、在創作中體驗漫畫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小鏡子、水彩筆、PPT課件、白紙
四、活動過租
(一)引導幼兒欣賞漫畫頭像,了解漫畫特點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畫像,請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出示PPT,引導幼兒欣賞漫畫人物趙本山、姚明、李詠。)
2、提問:你看到了誰?他們跟我們平時在電視上見到的樣子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看了這些畫像你們都在笑,為什么?
3、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人物畫像的夸張、變形程度,找出畫像與人物本來面目的不同。
4、教師小結漫畫的特點:像李詠叔叔的臉本來就長長的,漫畫把他畫得更長了,而姚明哥哥本來的臉型是方形,現在臉部的線條卻是穹曲的,像這種用夸張、變形的方法畫出來的畫叫做漫畫。
(評析:趙本山、李詠、姚明都是幼兒很熟悉的人物,當幼兒看到漫畫中的人物時都笑了。隨后,教師通過提問總結,讓幼兒明白了漫畫之所以讓人發笑,是因為它將人物的特點進行了極度的夸張、變形。比如,李詠的臉型特點就是長臉型,漫畫中李詠的臉更長了,看上去很搞笑;而姚明的臉型是徹底變形了。這是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
5、出示“三毛”的漫畫。
教師:看看他又是誰呢?這張漫畫哪些地方夸張變形了?你看了有什么感覺?
(評析:漫畫“三毛”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用簡單的線條來體現三毛的辛酸生活,以此達到一種笑中有淚、淚中有笑的效果。)
(二)引導幼兒抓住漫畫的特點,為教師畫漫畫頭像
1、找出教師的頭像特征(頭、五官、表情、發型)。
教師:老師的臉型是寬的,我們就可以畫得更寬(生活中還有人是其他的臉型,如長的、尖的、三角的')。
2、畫五官(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來進行夸張的繪畫)。
(評析:這里主要起一個示范引導的作用,引導幼兒學會抓住教師臉部最突出的特征來進行夸張變形。)
(三)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學習畫自己的漫畫頭像
1、教師提出作畫要求:
①拿出小銑子,先觀察,后大膽地運用夸張、變形的手法,把自己的面部特點畫出來。
②可以畫自己不同的表情。
2、鼓勵幼兒自由作畫。
(評析:大班幼兒具備一定的繪畫技能,這次美術活動的重點在于讓幼兒認識漫畫夸張和變形的表現手法,這符合幼兒好奇的個性。每個幼兒的繪畫積極性都很高,創作出了不同的變形的自己,有的幼兒把自己的臉蛋畫成平行四邊形,有的幼兒把自己的嘴巴畫成大大的正方形。教師問幼兒為什么這樣畫嘴巴時,他說:“我平時就喜歡吃零食,所以把嘴巴畫的這么大。”從中可以看出,孩子能抓住自己臉部的萊一個特征進行創作。)
(四)看“漫畫電影”
1、把幼兒的作品一張接著一張,寫上數字,做成電影膠片,讓幼兒觀看。
五、活動延伸
介紹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的漫畫作品《父與子》。
六、活動反思
在平時的生活中,幼兒喜歡看漫畫,也比較熟悉漫畫,特別像《三毛流浪記》這樣的漫畫集,都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作品。本次美術活動就是選取了幼兒喜愛的漫畫,通過欣賞漫畫形象,讓幼兒觀察發現漫畫的高度概括、極度夸張和變形的表現手法,并能抓住這些特點來為老師畫漫畫,最后讓孩子給自己來畫漫畫,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表現能力。整個活動,幼兒充滿了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會畫》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二冊復習三 口語交際
教學目的:
1、能憑借三角形、長方形、圓(半圓)三種圖形想象,畫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向別人說明自己拼畫的內容和解答別人的詢問,培養口語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做到態度大方。
教學重難點:
1、激發想象動手拼圖。
2、培養口語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能質疑和解答別人的詢問。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引入揭題。
春天來了,百花盛開。前些天,我們一起來到校園,來到田野,找到了五顏六色的春天。今天,我們一起去動物園欣賞可愛的動物,好嗎?(出示課件)在這些動物中老師最喜歡的動物藏在這個謎語里:“耳朵長,尾巴短。紅眼睛,三瓣嘴。愛吃白菜和蘿卜。蹦蹦跳跳人喜歡。”你們猜猜老師最喜歡什么動物?
2、回憶拼法。
對,老師最喜歡兔子,上學期我們是怎么拼的兔子?(它的頭像……)這只兔子主要是用圓、半圓畫成的,(師用圖片拼圖) 今天我們將用更多的圖形畫畫,在我們一、1班誰最棒?誰會畫?
二、合作拼畫,互動交流
1、認識圖形。
師出示圖片,認識圖形 ,請舉起你們手中相應的圖形。小朋友們認識了這么多圖形,我們用這些圖形來拼一些事物,好嗎?
2、說說事物
(1)請聽老師描述風景,閉上眼睛,想想老師描述了哪些事物?比一比誰記住的事物多。(早晨,太陽升起來了,我來到山下,看到小樹發芽了,綠綠的,葵花開了,像一個大圓盤,多美呀!這時,一列火車從遠處開過來。)
(2)你能用上兩種以上你喜歡的事物說一、兩句話嗎?
A、抽生交流。
B、在小組內相互交流。
3、拼畫交流
小朋友們真能干,說得特別棒,你能把你最喜歡的一種事物用一些圖形拼出來嗎?如果你想拼不是書中,別的事物也行。拼好后,想想你喜歡什么,是怎樣拼的?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每組選出一個同學交流。
4、匯報交流
生邊說,老師邊用電腦畫圖。
三、自主畫畫,交流質疑
1、想畫。剛才同學們拼的畫非常棒,前幾天,我們班有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小小的麻煩,想請同學們幫忙,你們愿意嗎?現在有請何一博。(我家剛修了一所新房子,我房間白白的墻上什么也沒有,我想請同學們幫我畫一些畫來貼在墻上等。)想想你最喜歡畫什么送給同學何一博?
2、說物。說說你最想畫什么?
3、作畫。
(1)老師也想畫一幅畫送給你。展示范畫。
(2)用一些圖形,把你最想畫的,最喜歡的東西畫下來。
4、說畫。
(1)示范。(找一個學生作交流。匯報時這樣說。我喜歡……,用……畫……用……畫……提問交流。老師說完,你可以向我提問。我告訴你答案。)現在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師交流交流。(注意:交際時要有禮貌。我最喜歡……,用……畫……,并且向對方提1個以上的問題,并記住對方是怎么回答的。)
四、拓展延伸,匯報評獎
1、全班交流。
2、全班評獎。(評一評誰說得好?誰畫得好?為什么?)
3、你還想畫什么?下次微機課我們還可以在電腦上畫畫,好嗎?你回家還可以用碎布拼畫!
《我會畫》教案 篇3
游戲意圖:
當幼兒園,提出參與親子游戲的時候,家長再忙也要注意抽出時間,陪同孩子參加游戲,因為,在這些親子游戲中,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歡樂,更多的還有孩子的成長。
游戲準備:
畫板、彩筆、布條
游戲過程:
1.將準備好的畫板,放置到固定的位置上。
2.每個小組領取一個布條,一個畫筆。
3.游戲開始的時候,家長幫助寶寶用布條遮住眼睛。
4.游戲開始,家長指導寶寶前進,到畫板的面前。
5.家長指導寶寶畫出一個人的'形狀。
6.家長再指引寶寶畫出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
7.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這個游戲,游戲結束的時候,由評委評論出哪個小組畫得最好。
溫馨提示:
以上趣味親子游戲,各位家長和孩子一起合作,看看哪個小組畫得最好看。
《我會畫》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憑借 三種圖形想象,畫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2、能向別人說明自己畫的內容和回答別人的詢問,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圖形卡片、教學掛圖、幻燈片、投影器。
教學過程:
一、 游戲牢記,明確要求。
做傳話游戲,傳六個字:“畫得好,說清楚”,教師把它們板在黑板上,并告訴學生這就是本課的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 認識圖形,以圖激趣。
1、 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這是什么圖形?出示幻燈片,看,你能找出我們剛剛認識的圖形嗎?
2、 再出示掛圖,我們剛認識的圖形能變成什么事物?教師用這三種圖形在幻燈機畫出一幅圖,邊畫邊放錄音說,
我是圓形和三角形變成的小魚,你看,我胖乎乎的,多可愛啊!
3、 你們也能讓這些圖形變一變,說一說嗎?
三、 畫畫說說,生生互動。
1、 讓學生利用這三種圖形,畫出自己喜歡的畫,比比誰畫得又多又好。
2、 師生交流。你畫了什么,它說了什么話?指名幾個同學與老師交流,以作示范。
3、 生生互動。讓學生在上述基礎上,同學相互交流,鼓勵學生盡情地說,教師相機指導。
4、 交流評比。以小組討論交流,選出優秀作品,參加全班交流,要求說清楚畫面內容,選出優秀作品并說明原因。
四、 展示匯報,介紹拍賣。
1、 同學們,大家都選出了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可有用了,你聽――(放錄音)小朋友,慈善拍賣會開始了,快快來介紹你的作品,讓在座的善心人多多捐款,讓福利院的老人們生活更幸福。
2、 那怎么介紹呢?請聽小朋友張小紅的介紹,誰來當在座的善心人?(找一人當善心人,放錄音。)
我是張小紅,用圓形和三角形畫了一條紅通通的小鯉魚。它十分可愛,胖乎乎的,像一只紅紅的皮球,在綠綠的.河水里,快活地游來游去。請您買了我畫的這幅畫,好嗎?/謝謝你,我替福利院的老人們多謝你。
(如果善心人不愿意,就再放錄音)你不喜歡嗎?我畫的小魚是很有愛心的,有一天,有一個小男孩坐在河邊哭,這條小鯉魚好奇地問他,“你為什么哭?”小男孩說:“我的一只紅皮球掉到河里不見了。”小鯉魚說:“不要緊,我幫你。”小鯉魚吸了一口氣,把肚子脹得鼓鼓的,真一只紅皮球。小男孩不哭了,高興地笑了。你喜歡它嗎?/謝謝你,你真有愛心。
3、 學習小組自己自由找同學或老師來進行拍賣,比比那個小組賣的畫最多,籌到的款也就最多了。在黑板上進行評比,評出慈善拍賣會上冠軍組。
五、 課后延伸,布置作業。
讓學生回家用彩紙、布塊貼畫,并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作品。
《我會畫》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學習讀本中的量詞,并結合生活經驗正確地使用相關量詞。
2、鼓勵幼兒大膽地、自信地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的才藝。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大書、小書、才藝展示所需要的道具及相關知識經驗。
活動過程:
1、小書閱讀:
幼兒自由閱讀小書,教師巡視閱讀情況,并對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
2、讀大書:
采取個別讀、集體讀、男(女)生讀等閱讀形式進行大書閱讀的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重點強調、解決小書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鞏固學習量詞:
“老鼠”用量詞“只”來形容,叫做“一只老鼠”。請你們想想生活中有什么也可以用量詞“只”來形容呢?
(“朵”、“座”…..同上)
出示一些物品,請幼兒用相應的量詞來說一說。
4、才藝展示:
(1)、“小姑娘自信地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才藝,那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領或才藝呢?”幼兒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本領。“哇!原來你們有這么多本領哪,那你們愿意展示給大家看嗎?”“你們看,小姑娘展示才藝的時候是很自信的,你們也要這樣,有信心嗎?”
(2)、教師為有需要的幼兒提供道具。
(3)、幼兒向大家展示才藝。
5、評獎和表揚
和幼兒一起評選出“最佳才藝獎”。“你們可真棒,以后老師也要學習更多的才藝,我們來個大比拼。”(表揚特別出色的.小朋友,鼓勵其他幼兒要充滿自信。)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我感覺對自己是一個提高,因為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的設計等都要精心的去設計和準備。這也督促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如此對待,作到精心、敬業。在平時的教學中每個幼兒的情況是不同的,這還需多進行課后教學反思,針對不同的情況實施教學方法,讓我的活動充滿精彩。
《我會畫》教案 篇6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能憑借三種圖形想象,畫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向別人說明自己拼畫的內容和解答別人的詢問,培養學生口語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
二、教材說明
本課的圖畫分兩大部分,左邊是三個圖形,右邊是由這三個圖形畫成的五幅圖:樹、山、太陽、葵花盤、火車。這是給學生作示范,同時也是啟迪學生畫出更多的東西。
三、教學建議
(一)教具準備
若干彩色的、大小不一的紙片。
(二)教學過程
1.認識圖形。教師逐一出示紙片,讓學生認識這三種圖形。
2.以圖激趣。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由這三種圖形畫出的東西,并說說各畫的是什么。
3.示范啟迪。教師用準備好的幾種紙片再拼畫出2—3個圖形,目的是打開學生的思路。
4.畫畫說說。讓學生自己動手拼拼畫畫,畫好一個,就同桌之間說說各自畫的是什么。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充分發揮想象,比比誰畫得又新又多。
5.交流評比。先在小組里評,小組推選出來的參加全班的交流。交流時要說清楚畫的是什么,好在哪里,為什么要推選它,等等。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問和發表不同的意見。
6.課外延伸
布置學生回家用彩色紙、布塊等制作貼畫,全班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展評。
《我會畫》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你說我畫”是主題活動“我對你說”背景下的一次美術活動。主要是讓小朋友能認真聽完別人說話,聽清指令,根據同伴的描述判斷物品名稱及樣子,再用筆畫出物品的明顯特征。剛好我們班的孩子在這方面也比較欠缺,所以就開展了這樣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聽清指令,根據同伴的描述判斷物品名稱及樣子。
2.嘗試用簡筆畫畫出物品的明顯特征。
活動準備
小老虎頭飾一個,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5頁,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小老虎長耳朵了
1.自從小豬生日那天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之后,小老虎決心再也不做“沒長耳朵”的小老虎了,你們瞧,他來了。
2.教師戴上頭飾裝扮小老虎:小朋友們,我是小老虎,你們別以為我還是以前那“沒長耳朵”的小老虎,現在的我耳朵可靈了,不信你們試試。
3.一名幼兒描述某件物品的'主要特征,而不說出名稱,小老虎根據幼兒的描述,畫出這一物品。如:幼兒說“圓圓的、綠綠的,切開里面是紅紅的,夏天吃了又甜又清涼”,小老虎就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西瓜,畫好后,由這個幼兒判斷畫得是否正確。
(二)我的耳朵也很靈
2.1.你們說我現在是不是長耳朵的小老虎了?接下來該輪到我來考驗你們的耳朵靈不靈了。
《我會畫》教案 篇8
北京 喬亞孟
一、教學要求
1.能憑借三角形、圓形、長方形三種圖形畫出圖畫,培養想象能力。
2.能介紹圖畫的內容。
二、教學過程
一、認識圖形
請同學看三種圖形,并告訴同學這些圖形分別是:三角形、圓形、長方形。
二、請同學觀察課本上的圖畫。
提問:這五幅圖各畫的是什么?
三、啟發想象
這些借助簡單的圖形畫出的圖畫多漂亮呀!請同學們想想,用這些圖形不可以畫出什么圖畫?先小組討論請幾個同學把自己說一說,大家幫他們完善,畫出美麗的圖畫。可以借助一種圖形畫一幅畫,也可以用兩三種圖形畫成一幅。
四、獨立畫畫,自由交流
請同學根據自己的想象畫一兩幅圖畫。
畫好的同學可以互相交流,彼此提出修改意見。
五、小組交流
每個同學都在小組里談談自己的畫,可以說說自己的畫是哪些圖形畫成的,也可以講講自己畫的內容。
小組中評選出:
“繪畫能手”_想得多,畫得好。
“創意能手”_想象力強,作品與眾不同。
六、展示作品
請“繪畫能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畫出來的。
請“創意能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會畫》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夠與同伴合作完成你說我畫的游戲。
2、通過故事情節,想象自己是一條怎樣的魚,并能較清楚的向同伴描述出魚的形象。
3、體驗游戲,角色扮演和畫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之前有看過魚類的圖畫書,并知道個別魚的名稱。
2、彩筆,圖畫本。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扮演魚兒)小朋友,你們看,我變成了一條會游泳但是不會走路的.魚兒了,我想變回我自己,誰愿意幫幫我?怎么幫呢?請你拿出一只筆,把我畫出來,我就可以被解救了。
1、教師示范:我的頭是三角形,我的肚子圓圓的,我的尾巴像扇子。(同時,一位小朋友畫)
2、情境轉移:哎呀,我看到,好多小朋友也變成了一條魚,快快讓你們的同伴來解救你們吧。(你說我畫)
3、解惑:剛剛你們有沒有遇到什么麻煩呢?說出來,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4、再探:我們描述的時候不僅要說清楚形狀,還有圖形的位置,大小和方向。這樣,小伙伴才能順利解救自己。那,我們換一換角色,再來一次。
5、延伸:回家和父母玩這個游戲,可以自己調整難度。比如,如果沒有畫對的地方就被定住,要繼續描述出來。
《我會畫》教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能憑借三角形、圓形、長方形三種圖形畫出圖畫,培養想象能力。
2.能介紹圖畫的內容。
二、教學過程
一、認識圖形
請同學看三種圖形,并告訴同學這些圖形分別是:三角形、圓形、長方形。
二、請同學觀察課本上的圖畫。
提問:這五幅圖各畫的是什么?
三、啟發想象
這些借助簡單的圖形畫出的圖畫多漂亮呀!請同學們想想,用這些圖形不可以畫出什么圖畫?先小組討論請幾個同學把自己說一說,大家幫他們完善,畫出美麗的圖畫。可以借助一種圖形畫一幅畫,也可以用兩三種圖形畫成一幅。
四、獨立畫畫,自由交流
請同學根據自己的想象畫一兩幅圖畫。
畫好的同學可以互相交流,彼此提出修改意見。
五、小組交流
每個同學都在小組里談談自己的畫,可以說說自己的畫是哪些圖形畫成的,也可以講講自己畫的內容。
小組中評選出:
“繪畫能手”_想得多,畫得好。
“創意能手”_想象力強,作品與眾不同。
六、展示作品
請“繪畫能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畫出來的。
請“創意能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會畫》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小手小腳做特別的繪畫。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內容。
活動準備:
1、“創意小玩家”:《手印和腳印》(請參見幼兒用書P28)。
2、大塊的橡皮泥或者面團(面團可以讓家長搓好用保鮮袋裝好帶來)。
活動過程:
1、觀察幼兒用書中的“創意小玩家”:《手印和腳印》。
教師:小朋友,書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發現用手印和腳印進行創作的方法,請幼兒表達對腳印畫進行再創作的想法。
教師:如果請你也來試一試,你會印出什么圖案來?
2、介紹和示范小手和小腳畫畫的方法和過程。
教師:小手和小腳怎樣在面團上來畫畫呢?(用手、腳掌印、用手腳趾頭點等方法)
教師示范如何操作
3、幼兒分組進行,教師觀察并協助幼兒活動。
4、分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