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北京》教學實錄(通用3篇)
《再見了,北京》教學實錄 篇1
教材說明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
北京2008奧運會閉幕式 2008年8月24日20點
《再見了,北京!》記敘的是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屆奧運會落下帷幕的時刻,這是一個沸騰的夜晚,歷史的瞬間成為永恒的歡樂,而沸騰的北京則定格為億萬中國人民激情迸發的一個最生動最亮麗的縮影。本文是根據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有關材料改寫的。課文選取了“圣火熄滅”和“人們狂歡”這兩個特寫鏡頭來表現“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這是一場深情的圣火熄滅儀式,這是一場激情的煙火表演聯歡。喚醒留在我們心間的“北京記憶”。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受奧運會閉幕式的盛況,理解人們對北京奧運會的留戀與不舍之情。
教學重難點:低年級學生對奧運知識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了解奧運會的由來,申辦及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等相關知識。
教學準備:圖片,影視資料奧運會閉幕式錄像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像展示,回憶激情
1、 情景導入。
借用閉幕式的主持人的解說詞:
這里是第29屆奧林匹克主辦城市中國北京,這里是見證了16天拼搏奇跡的榮耀之城,奧運北京。從奧運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綻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們享受了奧林匹克運動帶來的無數奇跡與無盡的驚喜。當神圣的奧林匹克會旗與鮮艷的五星紅旗一同高高飄揚,13億中國人用真誠與熱情為奧林匹克運動點燃了燦爛的中國紅。今晚奧運的北京將再次為奧林匹克運動書寫嶄新的歷史、書寫快樂的回憶、書寫最美的祝福。朋友們,讓我們攜手并肩,一起走完這段珍貴的時間,讓我們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熱烈的掌聲為北京的奧運故事劃上完美的句點。(背景為鳥巢圖片)
板書課題 :再見了,北京!
可以由北京奧運會的標志建筑“鳥巢”(圖片、音像資料等)切入,認讀“鳥巢”,并說說為什么加上引號,談談對北京奧運會的印象,然后揭示課題。“再見了”,是與北京奧運會的告別。北京奧運會即將落下帷幕,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和觀眾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第一步,老師范讀課文,注意激情感染。正音,讓學生讀通順課文。重點指導學生讀準“京、名、朋”的后鼻音及“場”的翹舌音。
學習生字
第二步,以組塊的形式呈現詞組和句子,指導學生讀出語感,理解詞語。如:
a緩緩降下,漸漸熄滅;
b深情回望,微笑告別;
c熊熊燃燒的奧運圣火,一束束絢爛的鮮花;
d無盡的留戀與不舍,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
老師讓學生想象讀這些詞句的時候,頭腦中出現畫面。
第三步,播放錄像, (2008北京nbc高清奧運閉幕式,時間自行控制)通過觀看錄像,使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并進一步引發回憶去年曾經歷過的激動場面,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為朗讀感悟作充分的鋪墊。
三、指導書寫,記憶字形。
場 名 米 機 員 環 表 國 朋 京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復習生字詞語
2、齊讀課文,個別讀。
二、細讀課文,領會感悟
1、朗讀課文段,以讀代講。老師引導提示,
師:奧運會即將落下帷幕,“鳥巢”上空的五環旗怎么樣了?表演臺上,幾名外國運動員怎么樣?場上仿佛響起了什么歌曲?(我和你)帶著無盡的留戀與不舍,圣火怎么樣了?
生讀完后
師:奧運會就要閉幕了,如果你在現場,心情會如何?
生:留戀與不舍
師:誰能找出最能表現人們“留戀與不舍”的詞句?
生:緩緩、深情回望、微笑告別
師:下面是“我和你”的歌詞: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為夢想千里行,相會在北京;
來吧!朋友 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
2、請將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
通過以讀為主的朗讀回答
師:小朋友,人們為何如此忘情地狂歡?
生:“人們不分膚色,不分年齡,唱啊,跳啊,歡呼啊,擁抱啊!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感
演一演,說一說:
師:是啊,奧運會閉幕了,但是人們仍然停留在場館里,遲遲不愿離去。再讀這一句。等會請小朋友上臺來表演一下人們不愿離去的樣子。
請幾位學生上臺來演熱鬧的場面。下面學生齊聲朗讀。
三、練習運用,拓展深化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些詞語請你們來讀讀,能讀出什么感覺?
1、 鞏固復習時,讓學生認讀下列字詞:
贏啦、申奧成功、人山人海、鮮花、飛奔、舞、明亮、千言萬語。
飄揚、深情回望、微笑告別、無盡、留戀與不舍、絢爛、歡呼、擁抱
此設計主要是想通過引入申奧時的一些詞語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能把閉幕式的場景聯合起來想象。
2、 奧運口號: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
師:奧運會雖然閉幕了,但是我們的奧運精神依然存在,你會怎么在學習生活中來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分組討論、交流。(努力學好外語,養成文明禮貌、愛護綠化、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遵守交通規則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再見了,北京》教學實錄 篇2
【文本特色】
《再見了,北京!》記敘的是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屆奧運會落下帷幕的時刻,這是一個沸騰的夜晚,歷史的瞬間成為永恒的歡樂,而沸騰的北京則定格為億萬中國人民激情迸發的一個最生動最亮麗的縮影。本文是根據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有關材料改寫的。短短的文章,選取了“圣火熄滅”和“人們狂歡”這兩個特寫鏡頭來表現“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這是一場深情的圣火熄滅儀式,這是一場激情的煙火表演聯歡。喚醒留在我們心間的“北京記憶”。語言精練,優美,傳神,將“圣火”熄滅,和人們狂歡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敘寫中處處表現出深情是文本最大的寫作特色。課文共有兩個自然段,九句話。除交代奧運會即將閉幕的第一句沒有滲透出濃濃的情感外,其他的都層層渲染,前后呼應,把奧運會令人難忘,令人快樂的情感,表現得既細致又充分。字里行間流露出強烈的情感。從全文來看,“留戀與不舍”貫穿其中,是情感的明線。“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蘊藏其中,是情感的暗線。
本文的原生價值就是:通過閱讀本文了解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相關情況,感受當時的盛況。理解人們對北京奧運會的留戀與不舍之情,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的自豪感。
本文的教學價值就是:就文本本身來說,本文的教學價值就是緊扣語言文字,結合圖片,音像資料來還原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情景,訓練學生的語感。教學時,以朗讀為主啟發學生讀通課文,讀懂詞語,達到畫面在腦海中,聲音在想象中,情感在心中。
【單元主題】
關注完文本的特色,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單元文章的編排。本單元是由《秋游》、《再見了,北京》、《英英學古詩》、《鄉下孩子》這幾篇課文組成。《秋游》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通過一群孩子和老師秋游的所見所聞所感,向我們展示了秋天的美景。《再見了北京》以講述的視角,選取了“圣火熄滅”和“人們狂歡”這兩個特寫鏡頭來表現“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讓讀者感受北京奧運會的盛況,感受人們對北京奧運會的留戀與不舍。《英英學古詩》通過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對話,自然介紹了古詩《靜夜思》的作者以及詩句的意思。《鄉下孩子》是一首反映農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把這幾篇課文放在一起,用不同的題材來表現生活,可能是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感受生活吧!
【課程標準】
低年級的課程標準中說:(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細讀文本】
再見了,北京!
(課題的呈現,加入了少有的標點,一個逗號,一個感嘆號,細細品味,就能感受到語句中包含的濃濃的留戀不舍。“京”是生字,強調它的讀音是后鼻音。記憶字形時,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記憶。)
北京時間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屆夏季奧運會即將落下帷幕。(總說北京奧運會閉幕,交代了具體時間,其中“帷幕”一詞理解有困難。讓學生將肯定是難以表達清晰,可以運用換詞的方式理解。其中有三個綠色通道中的生字,“屆”是表示運動會的次數的量詞,簡單介紹,讓學生初步了解。“季、奧”兩字,只要讀準字音就行了,自已可以不講。)在“鳥巢”上空飄揚了17天的五環旗已經緩緩降下。(第二句說五環旗降下了,其中“緩緩”一詞可與后面的“漸漸”相比較,前者重點在說明速度慢,后者體現一個漸變的過程。他們是一組近義詞。其間包含的濃濃的情感。渲染了一種離別情!其中“環”是生字,可由它的偏旁的古意,引導理解生字的意思。再出示“五環旗”感受。)表演臺上,幾名外國運動員登上“飛機”舷梯,他們深情回望著熊熊燃燒的奧運圣火,以微笑告別北京。(第三句抓住奧運會閉幕式中的一個場景——外國運動員結束北京奧運之旅,即將回程時對北京的依依留戀。這句話是本段,也是本文的重點之一,因為它回應了課題:再見了,北京!其中“舷梯”一詞,可結合插圖教學意思,讓學生找到就可以了,不做細致的講解。“深情回望”一詞值得揣摩,回望什么?為什么要深情回望?此片段可補充講一些奧運中感人的小故事,外國運動員們在北京得到了怎樣的熱情相待,他們在深情回望時,想對北京,乃至中國人民說什么。以想象練說的方法感性認識“深情回望”中包含的留戀之情。練習朗讀,讀出字里的深情就可以了。另外“熊熊燃燒”一詞學生理解有障礙。 “熊熊燃燒”則可利用閉幕式開幕式的視頻結合理解,火勢旺盛。這句中夾著“表、名、國、員”這幾個生字,要注意他們的發音,特別是三拼音節、整理認讀音節、后鼻音。字形方面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憶,可數筆畫,可編兒歌——將“員”和“元、原、園、圓”比較。)場上仿佛又響起了《我和你》的歌聲: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第四句截取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片段,體現中國人民敞開胸懷,歡迎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友人。“仿佛”是“似乎、好像”的意思。告訴我們這里是虛寫不是實寫。課文的其他地方都是圍繞閉幕式實寫的,只有這語句是虛寫,寫的是作者的想象。它與第二段的“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感染著全場的每一個人”這一句相呼應,點出課文的主旨。這句話在語言理解上沒有障礙,只要讓學生多讀,有可能的話找來這首歌聽聽,略略感受其中。不需要多講。其中有生字“場、朋”書空“場”的筆順。)帶著無盡的留戀與不舍,高達8米的圣火漸漸熄滅。(第五句講奧運圣火漸漸熄滅。句中的“留戀”與“不舍”在這里不再是理解的難點,因為前面三四兩句中已盡含留戀之情,只要讀出感情就好。這里有兩個生字“米”“熄”簡單分析一下“熄”的字形,字義。)
這時,北京城禮花四起,如同將一束束絢爛的鮮花拋向天空。(主要寫禮花,這里描寫的視角已轉向整個北京城,而不局限于“鳥巢”內。句中的一個比喻可以引導想象場景,聯系生活實際,你看過放煙火的情景嗎?你來描繪一下。然后再讀文中的字句,想象“一束束絢爛的鮮花拋向天空”的景象。生字“拋”可重點理解,先演示動作,再感受人們的心情,想象當時的情境,讀出人們內心的喜悅。)人們不分膚色,不分年齡,唱啊,跳啊,歡呼啊,擁抱啊!(寫人們的表現,四個表示動作的詞語展現了閉幕式現場的熱烈氣氛,這樣的句子學習中也以想象為主,可以通過視頻回放,朗讀再現等方式來學習)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感染著全場的每一個人。(這句點明了奧運精神,對孩子們來說理解上有點難度,自已可以不講,用朗讀來代替。)奧運會閉幕了,但是人們仍然停留在場館里,遲遲不愿離去。(是全文的結束句,是最為明顯的點明中心的句子:表現人們對此次奧運會圓滿結束的贊美之情,對北京的留戀之意。尤其是“停留”“遲遲”細細揣摩,其中的深情溢于言表。)
《再見了,北京》教學實錄 篇3
《再見了,北京》教學反思
《再見了,北京》課文簡短優美,畫面感強,情感充盈。這篇文章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已經把我深深地打動了。但教授這課后,我發現這篇課文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很難理解。
首先,課文中生字新詞較多,許多句子也很難讀通。第一課時并不是很順利地上下來,生字新詞學完了,但是課文卻沒有讀多少,以致學生讀破句的很多,讀錯字的也比較的多。
其次課文內容離學生太遠,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們。因此學習課文時與學生一起回顧去年的奧運會,讓學生談談他們的見聞和感受,孩子們對奧運會了解甚少,甚至有的連奧運會都不懂,教室里的氣氛沉悶了,更別說理解課文了。
課后仔細想想,其實我的失誤也很大,低年級的難詞難句理解,教師更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為孩子制定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我們的孩子學得有情有趣更有收獲。
又上《再見了,北京!》
對《再見了,北京!》這篇課文有種特殊的感情,去年九月,為參評區學科帶頭人,就在教研員的指定下上了這節課。當時,查閱了很多資料可卻沒有找到一點與教材有關的設計,因為這是一篇新課文呢!第一次試上,就遭遇滑鐵盧,上到一半課就無法進行了,因為課文實在太難了,出現了很多的生詞,而我的設計又偏難了一點。第二次試上,我就偷偷進行了,將設計重新更改,只有季校和蝸牛參加了聽課,聽完課,季校搖搖頭說:“你對這節課的目標定位是有問題的,第一課時應該讓學生扎扎實實地學字讀文才行。”來不及第三次的試上,因為第二天就要比賽了,而我又是第一個上課的。懷揣著一晚上的重新構思,帶著簡單的課件我走進了三小的課堂,看到后面的特級評委們,我的心怦怦直跳。當時,很緊張!
幸好,接受了季校的建議,將第一課時的目標定為:扎扎實實地讀,靈活有效地學。一課時,雖然沒有用上華麗的圖畫,沒有用上精彩的錄像,但是學生在我靈活的點評和全面的照顧下,學得有滋有味,讀得神采飛揚,課堂氛圍也非常融洽。設定的目標都高效完成,看著評委們滿意的笑容,我心中緊繃著的弦終于松下。
時間飛逝,轉眼一年時光。當老師們拿著教材,對《再見了,北京!》這課露出難色的時候,我毫不猶豫,自告奮勇地說:“我來上!”既然已經承諾,就該準備準備了,可是當我打開電腦,尋找教案的時候,才知道老天對我的不良習慣進行懲罰了。原來去年一晚上的構思只是存在腦子里,事后并沒有將教案完整錄下。蝸牛找出了去年的聽課筆記,可是只有我第一、二次試上的內容,比賽那天,她也忙著拍照一個字都沒有記。
怎么辦?幸虧課件還在,我只能對著一張張幻燈片慢慢回憶去年上課的情景,但是已經零零散散,支離破碎了!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來以后不管什么還是要寫下來才行,不能信任自己的腦袋了!夜已深,我還在挑燈奮戰,整理思路。
今天早晨,年級組的老師們如約出現在我的教室。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教者,但不一樣的聽者,不一樣的時間(我想,奧運在孩子們的腦中已經更淡了)。課同樣不是很順,讀詞讀句磕磕碰碰,一句話重復了兩三次依然會讀錯,一段話的朗讀基本不能做到流暢準確,這還是好學生呢!看來,我是高估我的學生了,不提前朗讀,不預習他們就不會有出色的發揮。
上了一身汗,等到孩子們寫字的時候,我才松了一口氣。對著老師們,我無奈地說:“上得不成功,你們要繼續修改!”一節研討課就這樣以失敗告終。而本課的第二課時教學,我今天一定要好好琢磨才行!
《再見了,北京》教學反思
《再見了,北京》課文簡短優美,畫面感強,情感充盈。從全文看“留念與不舍”貫穿其中,“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蘊涵其中。總而言之,我覺得這篇課文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
講解課文時,因為本課生字新詞較多,許多句子也很難讀通。第一課時上得不是很順利,課文讀的很不流暢,讀破句很多,錯字也較多,比如“舷”很多學生都都成了xuan。其實剛開始在備這篇課文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小孩子的自學能力。用早讀課的時間去引導孩子先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樣就能高效地完成課時的朗讀任務了!第二課時,我通過復習導入新課,問:奧運會即將落下帷幕,此刻運動員、觀眾、奧運工作人員、13億中國人民內心會是怎樣的感受呢?學生通過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出了“留戀與不舍”,接下來,我就抓住“留戀與不舍”去讀第一自然段,感悟五環旗、外國運動員、圣火、現場觀眾的“留戀與不舍”,接著通過感情朗讀,讀出“留戀與不舍”。再問:你覺得人們的心中除了留戀與不舍還會有其他什么感受?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教學第二自然段的句子。本節課的不足:參與課堂交流、朗讀的小朋友不太多,教師沒能充分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