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狐貍(通用2篇)
倒霉的狐貍 篇1
一天,烏鴉找到一塊肉,當它在樹上休息的時候,又被出來找食物的狐貍看見了。
狐貍真恨不得一口把肉吞下去,但它又不會爬樹。心想:不能用上次的辦法了,只能另想別的辦法。而烏鴉心里早已知道它想干什么了。
狐貍擺出笑臉,對烏鴉說:“萬獸之王,您是多么的厲害!您吼一聲準會山崩地裂!”而烏鴉呢,卻坐在樹上,看也不看它一眼。狐貍想:第一次不成功,第二次一定成功。狐貍氣沖沖地對烏鴉說:“你這個老不死的臭東西,你留在世上有什么用,看我把你給打死。”它想:我這樣一定會把它氣得叫起來。誰知烏鴉反而更加悠閑,用手把肉捧在懷里,唱起歌來。狐貍差點氣昏了:他媽的,這笨家伙今天怎么這么難騙啊,如果是別的烏鴉的話,又太眼熟,如果是原來的那只吧又太難騙。狐貍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它給烏鴉講了一個笑話:“從前,有一個人買了一雙鞋子……”誰知烏鴉也在想計謀,就因它在專心致志地想的時候,剛好是狐貍講笑話的時候,因此它根本沒有聽到笑話。狐貍頓時皺起眉頭來:今天它是怎么了,我智多星都騙不了它,它是吃了聰明藥,還是怎么了。狐貍只好用乞求的方法了。它對烏鴉說:“請您給點吃的我吧。”不知是怎么回事,烏鴉竟把肉扔了下來,對狐貍說:“你把肉吃了吧。”狐貍剛吃下去,只聽“轟”的一聲,狐貍的肚子被“肉”炸破了,狐貍死了。烏鴉說:“它的后半生就要在地獄里度過了!闭f完,它吃掉那塊肉,拍拍肚皮飛走了。
(指導教師:劉秀英)
◆[2004-04-27]
倒霉的狐貍 篇2
活動反思:音樂《倒霉的狐貍》
總體評價:
音樂活動《倒霉的狐貍》是根據一個生動幽默的故事,幼兒結合音樂進行創編、游戲活動;顒又械墓适屡c音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與其說是音樂欣賞,更合適稱為音樂游戲。從總體看,活動比較成功,完成教學任務,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
提問設計的開放性與有效性:
這是一個音樂活動,提問不多,因此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分析每一個提問。從活動設計來看,這些提問是必要必須的。但是從活動實施的過程看,提問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
提問1聽到誰的叫聲?有一部分幼兒回答狗的叫聲,這和教師設想的完全不同,后又又一個幼兒說是母雞的叫聲,于是教師馬上公布正確答案。這是教師臨場反映不足,正確的做法是讓幼兒在聽一次是誰在叫。
提問2故事中,狐貍都遇到了哪些倒霉的事情?教師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提問3老師做了哪些動作?狐貍的倒霉還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在這里,教師表現出的也是比較匆忙,沒有很仔細的幫助幼兒分析動作表達的內容。在后面幼兒游戲的過程中表演狐貍倒霉的事沒有針對性,有點可以前后套用。
提問4我的手勢1、2、3、4、5告訴你們什么?教師應該讓幼兒來回答而不是匆忙的公布答案。因此圖片及數字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