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有多高簡案
教學內容:p78~79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試驗、比較過程,探索發現“同一地點,同時測量長度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相等”的規律,并能運用規律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1、要知道一棵大樹有多高?你有辦法嗎?
2、查看試驗用具是否齊全
3、注意些什么?
二、實踐活動
1、量量比比,尋找規律
一米的竹竿,直立在地上
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發現什么?
兩米的竹竿,直立在地上
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發現什么?
討論:大家能得出什么結論?
量不同長度的竹竿的影長。
為什么影長不同?估計會有什么相同?
計算,再找一找有什么發現?
引導概括: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長度不同的竹竿,竹竿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2、應用規律
如果竹竿長3米,地面上的影長多長?
交流方法
歸納推算的方法。
能根據上面得出的結論,想辦法測量大樹有多高嗎?
討論方案,分工合作。
怎樣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強調:測量大樹的影長和竹竿的影長應該在同一時間。
三、實踐應用。
1、校園里還有很多比較高的物體,你能測出它們的高度嗎?
四、總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