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的村落說課稿
六、 教學設計
(一)情境激趣導入:
播放夏日蟲鳴的聲音。
交流:你聽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聲音和色彩總能讓人陶醉,走進去使人流連忘返。讓我們跟隨著作者的步履慢步走進《草蟲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為我們帶來的樂趣吧!
設計導語,創設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音樂,激發學生情緒,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學生心中對昆蟲世界充滿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同時為體現本單元的重點——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通過帶著“你在“草蟲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給不同的畫面取個題目”這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歸來的游俠 、幸福的迎接、來客人了、動聽的演奏、勤勉的勞作、精細的分工】
以概括小標題的形式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層次,鍛煉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培養語文素養。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聚”,“神”體現在作者游歷的前前后后的三段感受中。至于作者想象的草蟲村落里的各種情景,則是散的“形”。怎么把這些散的“形”凝聚起來?我會把作者三段感受放在一起讓學生讀,這樣激趣又激疑,同時我還要借助“在小蟲子的世界中究竟蘊藏著什么?”問題的出示,對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沖擊,讓學生充滿著閱讀的期待和探究的欲望。
2、創設情境,進入文本:當學生的閱讀期待和探究欲望被充分激發出來之后,借助生動的語言(迎著微風,伴著花香,我們一起佇立在大自然中。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小花的田野一直延伸到山腳下。周圍靜得出奇,以至于天空中的鳥叫聲,樹葉的落水聲和草叢中此起彼伏的蟲鳴聲都聽得一清二楚。在一處綠陰下,我們躺了下來,翻轉下身子,發覺身體在逐漸地縮小,縮小,縮小……此時,空間在我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蟲,一只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里)把學生帶入情境。一揚一抑,一張一弛,一急一緩能夠保持課堂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a.在讀書中落實語言訓練。對“傲然”、“左沖右撞”、“寒暄”等詞語的理解和感悟。對“傲然”、“左沖右撞”,引導學生通過讀后感情帶上動作來完成;通過師生間的想象“打招呼”來體會對“寒暄”一詞。
讓學生聯系實際想象,引領學生深入感悟文本內涵,把文本語言串起來,有機訓練,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對課文理解更加深刻。
b.在讀書中建構情節。通過提問:“這只游俠,不顧一切地往前沖,究竟是為了干什么呢?和這只游俠急急忙忙回村子是要干什么呀?”讓學生知道原來是家中有一只嬌小的甲蟲在深情地迎歸。
c.在讀書中探尋文字背后的人文價值。提問:你能感受得到這意味深長的對視當中,包含的是什么嗎?解決前面所提的“在小蟲子的世界中究竟蘊藏著什么?”原來,在小蟲子的世界中,蘊藏著多少親情啊!
d.在讀書中蘊含學法。讓學生抓住文中的具體詞語和句子,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