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說課稿
【說教學程序】
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我采用了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計劃用兩課時上完這篇課文,我現在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給學生設計一個懸念。這個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關周總理的哪一篇文章,或是在哪一部電視劇、電影里你從中認識到了怎樣的周總理?讓學生交流說說對周總理的認識。
那么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一夜的工作》,在這里面們將會認識到怎樣的周總理呢?
二、初讀整體感知
由于“多么勞苦、多么簡樸”是文章的中心句,是作者目睹周總理一夜的工作感受最深的兩個方面,是串連內容的主線,又是作者表達情感的主線。因此,我采用了“中心突破法”進行教學。
我是這樣設計:
1、課文從哪兩個方面敘述了周總理的一夜工作?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劃出中心句。
2、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寫了工作勞苦,哪些自然段寫了生活簡樸?通過理清層次,為下一個環節以點帶面輻射性教學做好準備。
三、精讀感悟,入境悟情
細讀課文主要是在充分讀的基礎上學生運用自己有的生活經驗,閱讀能力,抓住重點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達到學生、教師、教材三者之間思想感情的溝通。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要學習,而且要會學習。《新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的指出: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法的指導和滲透。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從中找出體現周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的具體的事例和有關的詞句,通過精讀品味。
我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
1、先找出有關的句子,細讀細想。
2、想想你是怎么樣看出來的。
3、抓住關鍵詞語,并做上記號:
例如:總理見了我,指著寫字臺上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通過精讀體會到了周總理的工作量大。學生回答之后,我不失時機的點撥:“你是怎么知道?能談談你具體的想法嗎?”這樣學生就能說出從一疊、一尺來高這些詞語看出來。這一句追問,聽似平常自然,但無形中已經滲透了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和體會句子的內函的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技巧,學會了讀書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其它的教學與之類似。句子“他一句一句地審閱……”,抓住了“看”、“畫”、“想”、“問”四個動詞感悟到總理工作認真、一絲不茍;“喝一會兒……”,“公雞叫鳴”說明了周總理的工作時間長。
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我又逐一的板書:工作量大,工作認真,工作時間長。又如“一盞臺燈,兩把小轉椅”體會到周總理的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杯綠茶,一小碟花生米”體會到食物少,在學生體會后,我又進行板書。這樣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和體會,我們具體的感受到周總理一夜的工作是么的勞苦,生活是多么的簡樸,從而產生了對周總理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在這一個教學環節中,沒有教師繁瑣的分析講解,只有學生探究性的閱讀、個性化的閱讀、創造性的閱讀。
四、插圖與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