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 教學實錄
教材: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八課
分課時目標:1、瀏覽課文,了解故事情節內在結構。
2、原著片段與課文結合,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感受人物特點,了解文本包含的懲惡揚善的主題。
3、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概括課文主要情節
二、閱讀“三變”情節,分析白骨精的特點。
1、概括,讓我們把文章讀薄,這還不夠,我們更應該把文章讀厚,了解故事的具體情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我們就從起因開始,誰來說說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是唐僧師徒四人被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2、文中怎樣寫的?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師:自言自語是怎樣來說的?
生說:聲音輕,發自內心,自己跟自己說。怕別的妖怪聽見搶走唐僧;怕唐僧師徒聽見嚇走了。再讀。
師:名著改編的文章有很多文言味很濃的詞句,像這里的“不勝歡喜”就是一個,“勝”跟我們平時理解的“勝”一樣嗎?
生:說不出。
師:不知道的時候,我查字典,是“能夠承受”的意思,那“不勝歡喜”就是——
生:喜歡得不得了,心里都承受不住了。誰再來讀?
生讀。
師點評:可能還奸笑兩聲,太激動了,心里美得都找不著北了。
3、體會“三變”情節。
師:于是白骨精就施展妖術,變成了——生:村姑;
師:后來還變成了——生:八旬老婦,白發老公公
師:板書:三變。閱讀,應該常常問問“為什么,怎么樣”,那文中是白骨精怎樣變的?為什么這樣變呢?請找出有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批注。
生讀找,后交流。
1)師:第一次怎樣變的,誰來讀?
出示第一次: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師:怎樣的村姑?我們來看看原著中的描寫吧.
出示:搖身一變,變作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體似燕藏柳,聲若鶯囀林……
生讀通。
師:名著有很多人去研讀,在旁邊批注,《西游記》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注本,在妖精第一次變少女的文字后面,批注了一個字,如果是你,你寫什么?
生自由說批注及理由。
師:板書:妙。變的那個村姑可是個少女,女字加個少,就是“妙”。我們來看看白骨精變化后的長相,妙在哪兒?
師:那眉毛妙在——生:柳眉積翠黛;師:那眼睛妙在——生:杏眼閃銀星;
師:那身材妙在——生:體似燕藏柳;師:那聲音妙在——生:聲若鶯囀林。
師:這是怎樣的一個美貌女子啊?
生說:有著彎彎的像柳葉一樣的眉毛,眼睛亮閃閃像天上的星星,身材像柳樹上的燕子一樣輕盈,聲音像樹林中宛轉啼鳴的黃鶯。
師:這就是原著精彩的地方,生動的語言帶給我們充滿情趣的閱讀享受。這白骨精,不但長相變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計”,還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