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復習提要
“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這句中的“爭持”指爭論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說各帝國主義國家都想控制我們的北部,競相強詞奪理,讓事情僵持下來。
四、《鞋匠的兒子》
1. 《鞋匠的兒子》課文以生動的事例敘述了兩度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林肯,雖然出身貧寒,但面對態度傲慢、自恃上流社會的所謂“優越的人”的嘲諷,憑自己的智慧與寬容,捍衛了尊嚴,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愛戴。
2. 林肯:美國偉大的民主主義政治家,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國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人們稱贊他為“新時代國家統治者的楷模”。
3. 一個鞋匠的兒子能成為國家總統,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華、寬容大度和謙遜的人格魅力。
4.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個“永遠”,其中第一個“永遠”體現了林肯寬宏大度的胸襟;第二個“永遠”表達了林肯為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自豪;第三個“永遠”表達了他對父親的尊敬、愛戴和感激。
5. 課后第三題:參議人員對林肯的態度由尷尬——羞辱——大笑——靜默——贊嘆,寬容是一種力量,因為林肯的謙遜、樸實、不卑不亢、寬容、正義贏得了大家的感動和掌聲,所以態度有這么大的變化。
6.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句話中“裂開的房子”就是指當時美國正處于南北兩種制度并存的局面。“完整的整體”指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句話表達了林肯希望國家結束分裂,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的愿望。
7. 有關“寬容”的名言。
(1)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屠格涅夫
(2)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地處罰更加強烈。——蘇霍姆林斯基
五、《練習6》
《大風歌》是西漢劉邦所作,第一行是對戎馬生涯的追憶,第二行是對今日的無限感慨,第三行則是劉邦的深思沉謀。整首詩表現了他重新統一國家的雄心壯志,要求背誦并默寫。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六、《古詩文誦讀》
背誦并默寫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王冕《墨梅》以及寓言《學弈》原文、釋義、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