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夜的工作
4.把引導學生理解內容和領悟表達方法結合起來。本課在表達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選用生活小事(其中不少是生活細節),以平實的文字表現人物的高尚品格。在引導學生領悟這一特點時,不要把它當作寫作知識來講解,而應融于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之中讓學生領悟體會。可在學生對課文有了較深的感受之后,讓學生具體講一講課文是怎樣表現周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的。
5.提醒學生注意本課容易讀錯或寫錯的字。“蒙眬”的“眬”是后鼻音,“眬”是目字旁,不要誤為日字旁或月字旁。蒙眬,指快要睡著或剛睡醒時兩眼半開半閉的樣子,不要同“朦朧”相混。 “朦朧”也是一個詞,主要指月光不明。“咨詢”的“咨”是平舌音;“咨”的下半部是“口”,不要誤寫為“日”;“詢”的右半部是“旬”不是“句”。
四、教學案例
《一夜的工作》教學設計
一、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詞
先讓學生通讀一遍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然后讓學生再讀課文(不止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敘述周總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關語句,畫下來。”還可以讓學生讀讀生字詞并結合課文理解。
二、抓住重點詞句,探究課文重點內容和語言表達
1.討論: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周總理工作的“勞苦”?哪些句子寫出了生活的“簡樸”?哪些詞用得特別好,突出了周總理的“勞苦”“簡樸”?要求學生先找出句子,再找出詞語。學生找出的詞語可能有:一尺來高、一句一句、相當長、極其簡單、一張、兩把、一盞、如此而已、一小碟、數得清顆數。找出來之后,讓學生說說,用上這些詞語好在哪里。
2.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相機誘導。比如,學生如果講到“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中的“極其簡單”用得好,說明周總理辦公室的陳設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時,教師可追問:能不能把“極其”換成“相當”“很”“十分”等詞語呢?以便讓學生體會到課文用詞的準確、貼切。
三、朗讀、背誦及說、寫練習
1.全文朗讀。
要注意對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朗讀的指導。如,讀“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和“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時,要充滿自豪感。前一句,讀國名時要慢而有力;后一句,要強調“這樣”,讀出反問的語氣。
要安排充分的時間,采用自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恰當地處理朗讀的重音、停頓、語調和速度。對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可讓一名學生高聲領讀,全班學生輕聲伴讀;在讀到作者內心獨白時,可安排多名學生一遍一遍地接連不斷地反復誦讀,造成一種深沉的反復不斷的贊嘆氣氛,好像全中國、全世界的人都在呼應作者似的,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
2.片段背誦。
先引導學生分清最后兩個自然段內容的側重點,前一自然段重點寫作者對自己說的話,后一自然段重點寫作者想對全世界說的話;然后幫助學生理清這兩段話的表達順序,最后引導學生提取主導詞:
對自己:新中國、一夜、勞苦、簡樸
對全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夜、每個夜晚、你們看見過嗎
這樣指導之后,讓學生反復誦讀,然后背誦。
(丁培忠設計)
五、相關鏈接
1.何其芳(1912— 1977),四川省萬縣人(今屬重慶萬州區),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文學研究家。17歲發表作品。1938年到延安參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4—1947年曾兩次被派往重慶,在周恩來同志領導下從事文化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何其芳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學研究和評論,同時參加文藝界的領導工作,寫有少量詩作。何其芳早期詩作藝術精致,色彩絢麗,以清新柔婉見長。參加革命后詩歌創作變得平易樸實,樂觀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