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三童年的發現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作者的發現和發現過程,感悟作者的求知若渴、勇于探索和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點
理解感悟作者求知若渴、勇于探索和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明與發現,總伴隨著驅逐和迫害”這個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人類進化方面的資料和一些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課前要同學們搜集有關人類進化的資料或者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2.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引出課題,并簡單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喜歡的詞語。
2.檢查生字讀音。
3.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文章可以劃分為哪幾部分?依據是什么?各部分主要講了什么意思?哪部分是課文主要內容?
4.學生交流。
5.教師小結: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依據是先概括敘述,然后具體敘述,最后總結。第一部分概括敘述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第二部分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第三部分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三、理解感悟
1.自由讀課文重點部分(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么?畫出相關語句,仔細讀一讀,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些句子的意思。
(2)作者的發現分為幾個階段?(分為三個階段:夢中飛行——為什么會飛行——人究竟是怎么來的和作者大膽的猜想。)
2.再默讀這部分課文,思考:
(1)作者在這個發現過程中,產生過哪些問題?最想弄明白的問題是什么?畫出有關語句,仔細讀一讀,看看這些問題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為了弄明白這些問題,作者有怎樣的表現和內心活動?畫出有關語句,仔細讀讀,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3.學生交流。
4.教師重點引導感悟作者的求知若渴、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豐富大膽的想象。
5.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并畫出有關語句:
你覺得作者是個怎樣的人?你從作者的身上學到了什么?
6.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教師主要從以下方面指導:
(1)作者是個充滿幻想的孩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