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打白骨精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古今有差異的詞語,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2、抓住小說的要素,閱讀課文,通過品味關鍵詞句,感受人物形象,體會小說比照描寫的特點;探究故事情節中反復敘事的寫作方法,感悟其妙處。
學習重、難點:
1、掌握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學習方法,培養閱讀古典白話小說的興趣。
2、以“三打”為突破口,探究故事情節中反復敘事的寫作方法。
教學預設提問過程:
一、導入:
1.課題出示,課題是——,這個故事你們熟悉嗎?還沒學呢,你是怎么熟悉的?你水平真高,都能看原著了,它可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我想來考考你。《西游記》的作者是誰?全書多少回?你能熟記于心的故事有哪些?
2.這篇課文選自原著嗎?(改編的)對,它是根據原著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編的。
3.質疑:同學們,《西游記》中情節生動、奇幻的故事有那么多,為什么偏讓我們來學習這則呢?所以,今天的學習得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新的收獲,好不好?
二、檢查預習:
1.反饋問題:課前,同學們依據講學稿進行預習,我批改“生字詞”這塊時發現兩種問題:(出示)字音:脊梁、蒙騙;字形:隱瞞
指導依據字義判斷字音:(出示)蒙{mēng:欺騙、胡亂猜測;méng:遮蓋、啟發、受}
2.出示整個導學第一題,齊讀一遍。
3.課文中有些詞不太常見,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出示)齊讀。預習批改后,現在還有不理解的詞嗎?
三、理清脈絡,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再來讀讀課題(板書),古人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課題中的中心詞是什么?對, 課文就是圍繞這個詞展開的。
現在能借助課題,說說課文大意嗎?(唐僧西天取經途中路遇白骨精,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變化,打死白骨精的三個化身。)
2.速讀課文,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板書:一打2-4、二打5-6、三打7)
3.指名分段朗讀,檢查讀書情況。評價讀書效果(力求做到字正腔圓,流暢通順)。
4.梳理:同學們,在故事的情節發展中,白骨精一直在——變,孫悟空一直在——打,那么白骨精分別變作了什么?(板書:美貌的村姑、八旬的老婦人、白發老公公)孫悟空分別怎么打?(板書:劈臉一棒、當頭一棒、眾神作證掄起一棒)
同學們,請看,白骨精的“三變”和孫悟空的“三打”重復嗎?是啊,恰恰相反,故事描寫的有詳有略,跌宕起伏,極富變化,絲毫沒有重復、拖沓的感覺,精彩至極!
四、質疑匯總:
點評:以至于有的同學在對課文提出質疑時,希望具體了解原著中的故事,對故事的結局也產生進一步的追問,很好。質疑就是對文章理解的一種方式。當然也有共性的問題,比如:唐僧為什么就是不相信孫悟空說的話,村姑、老婦人、老公公就是妖精變的?金箍棒那么厲害,應該一棒就把白骨精打死,為什么二打不成還要三打?正所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就讓我們帶著這些思考,再次走進課文,深入探討,先來品味“一打”。
五、品讀“一打”:
1. 默讀2—4小節,分別畫出描寫白骨精、孫悟空和唐僧的句子,細細讀,靜靜想,抓住關鍵的字詞(動作、神態、語言)支持你的想法,體會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