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最后一天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從教師的角度回憶了自己和畢業班的學生們在學校的最后一天分別時的感人情景,表達了師生之間深深的愛和依依不舍之情。
教學目標:
1、學習新詞,了解“搬弄是非”的含義,掌握多音字“系、臊、沒”
2、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嘗試分段,自己概括每段的段意。
3、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從老師的敘述和對話以及學生的神態、動作、語言描寫等字里行間體會師生之間的愛和不舍。
4、初步體會側面烘托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從人物的言、行、色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教學難點: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老師對學生的愛是通過生動、簡潔的敘述和對話加以表現,字里行間都含情。學生對老師的愛是通過描寫學生的神態、動作、語言表現。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多音字卡片、出示課文句子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再過一個多月,你們就要小學畢業了,你們將踏上新的路程,勇往直前、腳踏實地的去開辟自己的未來。你可曾想過在小學的最后一天,你將會做點什么?
2、學生暢所欲言。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跟隨意大利作家喬萬尼·莫斯卡了解他和學生們在學校的最后一天是怎樣度過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和作者
二.檢查預習
1、出示生詞,糾正學生讀準字音。
瞌睡(和磕腫、溘然長逝比較)
玳瑁(引導學生閱讀小資料)
搬弄是非(解釋:把別人背后說的話傳來傳去,蓄意挑撥,或在別人背后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系領結(提示多音字:關xì、jì領結)
害臊(提示多音字:害sào、sāo氣)
沒收(提示多音字:mò收、méi有)
陀螺、熱淚盈眶、蜥蜴、簇擁、煙消云散、聊以自慰
2、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事?
提示學生:
地點:在學校
時間:最后一天
人物:老師和學生們
事件:互相告別的情景。
3、鼓勵學生嘗試分段,集體交流,每段的段意。
1-9自然段:“我”與學生即將分別,“我”對學生的認識和囑托。
10-27自然段:“我”與學生分別的情景。
28-30自然段:學生散去之后,“我”對學生的留戀。
4、這篇文章敘述的是誰“在學校的最后一天”?
5、既是老師在學校的最后一天(課文第6自然段提到),也是學生們在學校的最后一天(板書:教師、學生們)看來這個日子真是與眾不同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了解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又是一群怎樣的學生,他們在彼此告別的時候又是怎樣的情景?
三、學習課文:
1、瀏覽課文,你認為這是一群怎樣的學生?
2、學生暢所欲言:調皮、搗亂、不好好學習、勇于認錯、熱愛老師……
3、從哪些語句讓你們感受到這群學生是這樣的?用直線畫出相關的語句,在旁邊寫寫批注。
4、小組交流。
5、匯報交流:
關于馬蒂尼里:(可以作為重點理解)
(如果學生提到他,就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找出描寫他的所有語句,進一步了解這個孩子)
①“馬蒂尼里及格了。當他看見自己的分數時,還真以為看錯了呢。”(馬蒂尼里及格了,自己都覺得很意外,看來他經常不及格,是個學習不好的孩子。)
②“馬蒂尼里噙著淚水朝我走來,其他的孩子跟在后面,把我團團圍住。”(馬蒂尼里非常不舍的老師走,他很難過,從“噙著淚水”這一神態描寫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