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的村落》說課設計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草蟲的村落》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一組的課文。第一組的課文素雅溫馨的自然風裹挾著鳥語花香,蟲鳴犬吠,月光魚影撲面而來,清山秀水的詩情畫意,草蟲世界的奇妙和諧剎那間把我吸引了。本組課文在表達上有一個共同點: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無窮的魅力。《草蟲的村落》是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以奇異的想象,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作者追隨著一只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課文首先介紹了作者在一片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隨一只爬行的小蟲展開了奇異的游歷。然后具體地描寫了這場經歷:草莖變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蟲成了游俠,隨著草蟲與同伴的一路招呼,“我”來到了草蟲的村落。在草蟲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蟲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國少女般的花色斑斕的小圓蟲;看到了像龐然大物似的來訪者──蜥蜴;看到了甲蟲音樂家的演奏會;看到了“村民們”行色匆匆的生活……最后表達了對草蟲村落的深深依戀。揣摩著作者的匠心獨運,別具一格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在神游這個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來的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與小生命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那顆晶瑩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濃濃的生活氣息。
【教學目標、重難點】
1、知識目標:
會寫11個字,正確讀寫“靜謐、追隨、小巷、俏麗、烘烤、音韻、演奏、探索、勤勉、漫游、親吻、左沖右撞、意味深長、龐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詞語。
2、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隨作者進行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靈的情懷。
3、能力目標:
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如何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獨特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感受那顆晶瑩剔透的童心和那種向往大自然的童趣。
【教學策略】
1、交流資料,輔墊教學: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我布置學生廣泛搜集有關草蟲的資料,從而了解相關的知識。一是為了更好的進入新課學習,讓學生對課文相關的內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獲的喜悅,把別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識說給大家聽,這是小學生最樂意做的事情,從而能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新課的學習;三是讓學生從小學會搜集資料,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
2、質疑問難,激趣讀文:
課標指出,在對學生進行思維培育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上課伊始,我利用課題質疑,讓學生的大腦迅速活動起來,“草蟲的村落在哪兒?你在那里看見了什么?”這也正是課文所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學生在讀課文時也能更有目的去讀。長此以往,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他們的思維會隨之活越,學習的興趣也會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