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教案(精選15篇)
《山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教育學生愛護環境才會有美麗的家園。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力及想象力。
認字識詞;通過朗讀體會山寨的美;能畫出上山的路線圖。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體會山寨的美。
教學難點:對學生語言感悟力及想象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
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村寨建在了青青的山上。綠樹遮住了美麗的小窗,整個村寨座落在綠色的海洋。讓我們一同前往,看看這個美麗的地方。(電腦課件,錄像。 )
【點評:優美的詩歌一般的語言,配上舒緩動聽的民族音樂,將學生一下子帶入課文的情境之中。】
觀看山寨錄像,感受其特點。
。1)看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談感受)
。2)這些寨子建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體會山寨的特點)
。3)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山寨。(板書課題)
【點評:由音樂到畫面,符合低年級小學生感知事物的規律,進一步加強情景渲染!
你們是否很積極,是否真的沒問題?
聰明的我們很積極,動口動腦沒問題。◣熒诱{動積極性)
二、新授:
讓我們做一下出發前的準備,ok?
陽光互助學文:
以小組為單位,讀課文,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開始。ㄐ〗M整體感知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點評:在輕松舒緩的音樂聲中,一束束溫暖的陽光照耀著伙伴,孩子們感到了合作學習的愉悅。此環節體現了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感悟力強的孩子的作用,又為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創造學習的環境,通過生生互動,相互啟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啟示,從而培養不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誰最強,誰最棒,誰是真正的好兒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讀書積極性)
“我最棒,我最強,我是真正的好兒郎!”(第一遍讀書)
。3)“誰比他還棒?”
“我比他還棒!”(第二遍讀書)
(4)“還有比他們更棒的嗎?”(激勵更多的人參與讀書)
【點評:教師運用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全體學生讀書的積極性,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準生字,認識生字新詞!
(5)“你們的熱情很可貴,是否真的已學會?”
“沒問題沒問題,聰明的我們最積極。”(出示電腦課件,學習生字“飄”)
【點評:調動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飄”字,了解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通過組詞的練習,擴大學生詞匯量!
2.深入感知課文:
。1)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反復讀一讀。(自我理解)
。2)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的伙伴,告訴他你之所以喜歡的原因。(彼此交流)
(3)全班相互啟發。
“請說出你點點滴滴的言語,請把你自豪的手臂高舉,你是真的了不起,你的參與會給大家帶來驚喜!”(鼓勵學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觀點,勇敢地挑戰自我)
【點評:富于鼓動的話語令更多的學生敢于突破自我,表現自我!】
a.炊煙(什么是炊煙?你能讀出炊煙輕輕飄蕩的感覺嗎?)
b.七拐八彎的小路(板書:七拐八彎。七拐八彎是什么意思?你能讀出那種彎彎曲曲的樣子么;
用手在桌面畫一畫彎彎曲曲的小路;想不想真的畫出來----在書上畫一畫;找一人板演。)
c.林遮樹掩(板書:林遮樹掩。這個句子能讓你感覺到什么;想看一看這種情景嗎---出示電腦課件;樹木高大茂密,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就像綠色的海洋,你能把這種綠海的味道讀出來嗎?試著自己讀,自告奮勇)
d.小狗(可愛,善解人意,幫了我們的大忙,所以你讀這句時,應該特別高興驚喜,男、女生分別讀。)
。4)有那么多你們喜歡的句子,那我們合作,整個讀一遍,好不好?師生讀文。(感悟語言的美)
還想讀嗎?(配樂讀文)
【點評:通過談感受、畫小路、賞圖片等手段,引導學生在讀文中品句,在品句中理解重點詞語!
3.欣賞
一路笑語歡歌,一路迷人景色,我們終于走進了林遮樹掩的村舍。樸實的主人熱情地說:“請進請進,遠道而來的貴客!”(電腦課件,展示山寨的生活場景及美麗景色。)
【點評:簡樸的農家生活,勤勞的山寨姑娘,悠閑自得的林中動物,迷人的山林景色,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不時發出嘖嘖的贊嘆聲!
三、總結全文,進行思教。
夕陽西下,鳥兒已經回家,我們也要走啦,你們舍得么?為什么呀?(因為這里環境太美了。
那你們知道為什么這里的環境如此秀美么---引導學生體會要愛護環境,做一個文明的小游客。)
【點評:自然引入愛家園、保護自然環境的德育教育,貼切、適宜,水到渠成!
結束語:小路是七拐八彎,村寨被林遮樹掩,山民們熱情款待,迷人的景色讓我們流連忘返。和這里說再見,再見美麗的山寨,再見那一張張笑臉,記得啊,有緣的我們還會相見……
【點評:照應導語,在優美的詩歌般語言中結束此課,使人回味無窮!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通過課上用兒歌與音樂這兩種最為兒童接受與喜歡的形式,我感到事半功倍。悠揚的音樂讓孩子們的身心感到了愉悅,同時渲染了整個的課堂氛圍。明快流暢的兒歌使學生們情緒空前的高漲,師生相互應和,令四十分鐘教學輕松愉快。利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去學習新知,有利于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提升。孩子們樂于參與,積極性很高,表達與競爭的意識特別強烈,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這種課堂教學形式已經實驗了近兩年的時間,整體感覺學生還比較樂于接受。且課堂的氣氛令傳授者與接受者感到了松弛自然,師生間比較融洽和諧,“親其師,信其道”的哲理得到了印證。不斷更新與完善的兒歌,在逐步完善著日益更新的課堂環節,通過時間長河的證明,但愿事如人愿,我愿為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拋磚引玉。
《山寨》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3、培養學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發現自然美的能力。
4、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體會祖國山寨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通過學習,理解想象山寨的特點,體會山寨有趣的現象。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出示課件,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朋友(課件:少數民族人物)。你們看,她們的穿著打扮和我們的是不是一樣?對,因為她們是少數民族的。她們不但穿的不一樣,連住的地方也不一樣。請看她們住的地方(出示課件)。剛才我們看到的小村莊,就叫山寨。
2、板書課題:山寨。認識“山寨”的“寨”(出示課件:少數民族住的房屋,從而讓學生從圖與字進行聯系識記)。
二、初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
1、自讀課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解決。
2、多媒體范讀課文。
3、檢查讀課文、詞語、生字的情況。
(1)、多媒體顯示課文內容,指名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小節讀。
。2)、檢查詞語,運用課件設計成“爬山活動”,讀對一個詞語登上一步。
。3)、檢查生字。先運用生字卡片進行多種形式的抽讀生字,再運用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討論、匯報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按要求默讀課文。
2、小組分享讀書收獲,交流不懂的地方。
3、學生匯報,教師適時指導感情朗讀。(課件出示:七拐八彎的山路、林遮樹掩的景象。)
4、配樂朗讀。(多媒體播放音樂)
四、總結。
1、讓學生在書上畫一畫山路。(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畫的山路)
2、展開想象,你在上山路時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
板書設計 :
山寨
七拐八彎
林遮樹掩
課后反思:
《山寨》是一首很有情趣的小詩,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朗朗上口,課堂上以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在讀中識字,讀中理解詩意,體會山寨的美。由于這首詩比較短小,語言生動有趣,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邊讀邊想象邊體會,讓優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觸及孩子的心靈,在熟讀中成誦。
在教學掛圖的運用上還存在不足,應該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找到裊裊炊煙中若隱若現的山寨,再找一找隱約綿長的小徑,體會山路的曲折蜿蜒,借助圖畫理解內容,更好地體會小詩的意境。
《山寨》教案 篇3
一、復習導入
⒈ 昨天我們已經用各種識字方法和《山寨》這篇課文的生字成為了朋友,那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有沒有睡一覺就把這些朋友給忘了呢?
、 /出示課件
吹變睡夸句
炊彎垂虧狗
、 指名回答,師出示相應課件
二、初讀課文
、 這篇課文有幾個小節呢?(三小節)。
、 師說出“朗讀三步曲”:
、抛杂纱舐暤乩首x一遍課文,讀通讀順。
、坪屯酪黄鹱x課文,把課文讀得更流利,同桌有困難的可以互相幫助。
、前炎约鹤钕矚g的小節默讀兩遍,邊讀邊想象。
⒊ 把讀懂的小節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師課件出示繪畫的切入點:
、派秸谑裁礃拥牡胤?
⑵通往山寨的路有什么特點?
⑶山寨有些什么特點呢/
三、以畫入手,品讀課文
、睅煟河姓l畫了和第一小節相關的?(找到了廖川同學畫的,指著他畫的炊煙,提問),你說說你畫的是什么?你為什么這樣畫呢?
生:我畫的是炊煙,因為書上的第一小節有一句“看著飄起的炊煙”。
師:哦,你很會抓住詞語來作畫,不錯!
(師相應出示課件,一幅飄著炊煙的山寨圖片,加上課文第一小節文字)
師:誰來讀一讀這一小節?(一學生起立讀)
師:誰來說說他讀得怎樣?
生1:聲音有點小。
生2:他讀起來感情是平平的。
師:哦,那你認為應該以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呢?(學生一時難住)。
師:客人看著炊煙,就快到山寨了,這時心情怎樣?(學生大喊“高興”)。
師:那后來走了半天還沒到,客人的心情又有什么變化?
生1:傷心。
生2:痛苦。
師:客人只是沒馬上看到山寨,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剛剛快看到了,現在走了半天還沒到,應該是?(一學生喊出了“失望”)。
師:你太會用詞了,那誰還喜歡這一小節?試一試讀出高興變為失望的感情。
學生躍躍欲試,幾個學生讀完之后,還是有些沒找對感情,師放錄音帶范讀,學生用心聽,再指名讀,感情基調找對了。
師:老師心里也癢癢的,想和你們比一比。(師范讀)
、玻ɡ^續拿廖川同學的畫展示)
師:剛才看見很多同學都畫了和第二小節相關的,誰來說說你為什么把路要畫成這樣?
生1:因為去山寨的路是彎彎曲曲的。
生2:書上寫了是“七拐八彎”的。
師:嗯,你們都看得很認真,畫得也很認真。那如果是你,走在這七拐八彎的路上是怎樣的心情,請你們看看老師帶來的兩種圖片。(出示課件第二小節文字,兩種圖片,用鼠標在圖片中的小路上走一遍,演示什么是“左轉右轉”)
生1:老師,他剛才看到山寨快到了,應該是很高興。
生2:不對,都沒一戶人家啊。
生3:后面沒看到人家就很著急了。
師:你們好像把自己當成了客人一樣,體會得很到位。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先高興后著急的心情把這一小節讀一遍。
師:誰還想讀一讀?(李鑫起立讀)
師:誰來說說她讀得怎么樣?(楊宏偉舉手起立后但不說話)
師:你是想讀呢還是想評價?
生:想讀。
師:嗯,“怎么”后面的停頓把握得很好。
師:現在,我們分男女生比賽讀,這次男同學要加油哦。
。ㄈ孔x得都不錯)
、 師:那么客人最后找到山寨了嗎?是怎樣找到的呢?(出示課件第三小節)
生1:找到了,是小狗的叫聲幫助了他。
師:哦,那山寨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啊?為什么這么難找呢?
生2:被樹林遮住了。
生3:是“林遮樹掩”。
師:誰知道“林遮樹掩”是什么意思?(學生大喊就是很多樹擋住了)。
師:老師有一張圖片,你們一看就會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林遮樹掩”。(出示一張被叢林遮住的隱約的山寨圖片)
生:哦,知道了。怪不得那位客人找不到呢!
師:走了這么久,一會兒好像到了,卻又沒到,在最失望的時候,又找到了,這時候客人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生1:非常高興。
師:比非常高興還高興應該是怎樣的心情?
生2:激動。
生3:興奮。
生4:驚喜。
師:那你們就帶著這樣的感情自己試著把第三小節讀一遍。(學生興致勃勃地讀)
師:看你們讀得津津有味,老師給你們配點音樂吧。(全班配樂齊讀)
師:這么好聽的音樂,我也想讀一讀,你們閉眼想象一下山寨的路,山寨的景色。(師配樂范讀)
四、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蒙古族、羌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的民居蒙古包、碉樓、竹樓等圖片,并告訴學生,這些少數民族的民居是我國獨有的文化遺產,是很值得保存發揚的。
五、總結全文
附:
板書設計:
山寨
看著近——飄起的炊煙
走著遠——七拐八彎、左轉右轉
山寨的特點——林遮樹掩、青藤垂掛屋檐
課后作業:
1、把剛才沒畫完的“美麗的山寨”完整的畫下來;
2、背誦《山寨》
《山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0個漢字。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識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境,激發深長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漢字。
2、理解和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
1、收集山寨的有關資料,如詩歌、散文、圖片等。
2、制作山寨風光的多媒體課件可圖片、掛圖等。
3、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觀察。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向學生展示山寨景色。通過讓學生觀察導入新課。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圖中畫了什么?想想這里描繪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這節課我學習《山蹇》。
二、新課
。ㄒ唬┳詫W
1、自讀。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梢杂寐撓瞪舷挛牟伦,問問周圍的人,查字典,查生字表的拼音等方法認識生字。
2、正音,指名讀,糾正字音。
3、互檢。同桌拿出生字卡互相考一考。
。ǘ┳R字
1、交流。你都認識了哪些生字?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把生字卡貼到黑板上,全班一起讀。
2、做游戲。開火車讀,讀準字音,小組賽讀,認清字形。猜字跡、找朋友,分析字形。例如:猜字迷。信出一半,交換一半,“喚”。找朋友。將“票、風、火、因、另、亦、弓、句、扌、犭、氵、王”等做成卡片,進行找朋友組成字游戲。
。ㄈ⿲懽。
1、觀察!帮h、煙、彎”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學生交流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范字學生試寫。
3、每個生字寫兩遍,學生互評。
(四)交流
1、自讀思考。這首詩歌有幾個小節?每個小節有幾句話?
2、讀文交流。指名讀每個小節,想想從每個小節中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生可能不理解:看見“飄起的炊煙“,”分明是到了寨邊為什么還要一走就是半天?為什么左轉右轉,還是一戶人家也不見“多虧小狗幾聲汪汪,才把客嗅到門前是什么意思?
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再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理解寨子建在山上,山路是彎彎曲曲的,而且到處是樹陰掩映,青藤垂掛,因此出現只見炊煙裊裊,不見山寨人家的有趣的現象,作者恰是抓住這一特色寫出山寨的位置和周圍的環境,讓人感到欣喜又有幾分急切到家之情。
3、做個小畫家。
4、在書上畫一畫山路,看誰畫得好。
(五)誦讀
1、練讀。讀出“山寨”景色迷人,富有情趣感來。
2、賽讀。看誰讀得有感情。(可以配樂、加動作)
。┍痴b
看畫面與詩句融為體,練習背誦。
《山寨》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由圖導入。
出示圖,觀察。師: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山寨的詩歌。
板書:山寨
二、初讀感知,合作識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組合作認識課后字條里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情況。
(1)讀詞語。(2)讀生字。(多種方式)
4師:我們把生字娃娃放到詩歌里,看看你們還認識嗎?
三、熟讀感悟,體會詩境。
1、自由讀詩歌,選擇喜歡的一節多讀幾遍,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畫下來。
2、小組內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3、班內匯報:你喜歡那一小節?并展示自己的畫。
(1)學生匯報第二節時,指名在黑板上畫山路,并指生表演,體會“小路七拐八彎”。
。2)出示:“分明是到了寨邊,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分明——,怎么——?
(3)匯報第三小節時可畫出圖,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4、相機指導朗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四、總結延伸,發揮想象。
1、山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能為這首詩再寫一小節嗎?
五、寫字教學。
1、出示要求寫的字,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3、教師指導難寫的字。
4、學生練習。
六、課后作業。
1、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2、畫一幅完整的山寨圖。
《山寨》教案 篇6
我參加廣西(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執教《山寨》一課。這節課讓我感到,課堂教學做到既真實又扎實,既生動又生效才是一節好課。這節課使用了EEPO方式中的要素組合方式,努力體現知識性、個性、創造性和互動、主動、能動等特色。
這節課課堂樸素平實,避免形式化學習,注重實效性。
首先,扎實地掌握知識技能。如句、詞、字的學習,配合學習卡的使用,認字、識字、寫字、辨字等;感悟詩意,有感情讀文,學會從詩中提問題和找答案的方法等。既讓學生得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能扎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都有明確的合作要求,操作簡單,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說、互考,4人小組讀詩、背詩,找小伙伴互學等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習的實效。
第三,適當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鼓勵性的語言,自己為自己鼓掌,同桌互評能得幾顆星,同桌互夸互畫小紅旗等,這些評價不多,但恰到好處,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共分四部分完成。識字、寫字共16個,感悟詩歌、背誦詩歌等,看起來容量很大,但在教師為學生創設的學習環境中,每個學習情境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有不想下課的感覺。下課時,學生們都圍在我的身邊,爭先恐后提出很多有關山寨的問題和說對山寨的感受。這種情形,在我上公開課還是第一次碰上。這也恰恰說明,教師所創設的學習環境是有效的、成功的。輕松、機智、民主、競爭的環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本節課的教學也有不足。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相結合。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該相輔相成。在品悟詩意的學習中,雖然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從詩歌中提問題和找答案,在讀有所悟。但教師沒有讓學生再進一步去從詩歌中思考、尋找問題。學生的學未能充分體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山寨》教案 篇7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喜歡爬山嗎?能介紹一下給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蹬山見聞嗎?
(生七嘴八舌介紹自己的見聞)
2、你認為山寨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生根據預習情況自由談)
3、交流搜集山寨的有關圖片、資料。
看來我們對山寨還不是完全了解,今天的學習我們的收獲一定很大。
二、初讀感知,愉快識字。
1、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自由讀兒歌,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兒歌。
2、把兒歌讀給同桌聽,注意糾正字音。
3、標出生詞,多讀幾遍。然后讀給同桌聽。
4、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條中的生字。
可以組長領讀、可以組內開火車讀、可以搶讀……
5、師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品讀悟情,想象詩境。
1、自讀自悟。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認真讀讀,根據理解給兒歌配上畫。然后再美美地讀。
(學生一邊讀文,一邊作畫,畫過又讀,讀過再改,在鉛筆的沙沙聲中,翻書的嘩嘩聲中,關注文本中展現的畫面。)
2、小組合作交流。
在小組中讀讀自己喜歡的小節,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學的補充下加以改進。
1、師生互動,全班交流。
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任選一節作為指導理解的切入點。
。1)例如,生:我喜歡第二小節,這是我的作品,請大家欣賞,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畫。
(2)還有哪些同學也喜歡這一節?可以補充,發表自己的見解。
。3)師:這一節介紹了畫的主角——山路,讓我們也走走這七拐八彎的山路吧,誰在地上畫一條山路,我們像文中的登山者那樣,左轉右轉地走一走?
(指名在地板上畫山路,集體評選出最符合詩意的小路。)
。4)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彎》請一名同學當詩人,邊走邊說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5)生談感受。
(6)我們讀著詩歌,聽著小詩人的自言自語,看著他們在七拐八彎的小路上艱難而快活地行走,現在山寨給你的印象又是什么樣的呢?
小組內交流,評議。
。7)出示重點句“分明是到了山寨,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首先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讀自悟的主動性,結合上下文理解山寨獨特的美——掩映在蔥蔥蘢籠的山林里;然后練習用“怎么”說話;最后感情朗讀。
2、同法略學其他兩小節。
3、感情朗讀全文。
4、通過閱讀想象,你對山寨的印象又是什么樣的呢?
四、拓展練習。
1、繼續搜集有關山寨的圖片、資料,與小伙伴交流。
2、試著補充文中“……”的內容。
《山寨》教案 篇8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辟|疑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實踐也證明,越是敢于質疑的學生,其主體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只有學會提問的孩子,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課堂上,我們鍛煉孩子的質疑能力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例如:在讀了課題后,可以讓學生質疑;在初讀課文后,可啟發學生質疑;在讀到重點段,重點句時,可引導學生質疑;在學完課文后,還可問問學生哪里還不懂或對哪兒還有疑問?傊,一堂課中,可訓練學生質疑的地方有很多,我們可以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訓練。
例如:在《山寨》中,“林遮樹掩”就比較難理解,此時,就可讓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自我發現其中的問題,提問,并一起研究討論,再結合圖片理解此個詞的意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發現只要啟發得當,學生是能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提出問題的,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發現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成為主動探索者。但訓練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個應引起重視的問題。那就是質疑能力跟學生原有的語文素養有著密切關系。往往語文素養較好的同學,善于提問,而且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而語文素養本身較弱的學生,要么發現不了問題,要么提問質量不高,甚至東拉西扯遠離課文中心。因此,我認為在訓練中,要把提高語文素養較弱的這部分學生的質疑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們老師要有耐心,多采用鼓勵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們對學生報有期望,愿意為之付出努力,那么我相信,學生的質疑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進而也會帶動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
《山寨》教案 篇9
2004年3月24日在中關村一小舉辦的“京津”兩地課程改革的評優課上,我有幸聽到了北洼路小學的劉茵老師的《山寨》,更讓我體驗了一堂別具特色的教學方式,生動活躍的課堂形式。在此我姑且經他稱為“游藝型”課堂,現將我的一些感悟談一談。
巧妙地運用激勵性話語把學生引入課堂。在上課伊始,教師就運用鼓勵性的口號把學生帶入到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之中。如:“二(9)二(9),我們是自信的小朋友!”……老師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在教學上是動了腦子的!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苯處熣抢靡恍吧峡凇钡姆e極性話語調動了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做出了課堂上師生尊重、合作、平等式教學的有利探討。
教師導入的情境入詩入畫,恰到好處。劉茵老師運用帶有云南傣家風格的葫蘆絲作背景音樂,并貫徹課堂的始終,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其中,板書更是獨具匠心。教師深厚的的簡筆畫功力讓在場的老師為之驚嘆,短短的2分鐘,就將一幅群山環繞中的山寨栩栩如生的畫在了黑板上,不得不令在場的老師折服。但就是這短短的幾分鐘,卻令孩子們有了更深的體會。課文中提到了“山路七拐八彎”,教師就此讓學生想一想,再到書上、黑板上畫一畫,給課文插圖補白,充分的利用了教材,并把“讀書動腦”這一學習過程貫徹于課堂始終。以上看似平常又起到了不平常效果的教學設計充分的體現了一位身居課改前線教師對情境教學的獨特見解。課文的拓展環節適當,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教師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
師:同學們,我們馬上就要離開山寨了,你們舍得嗎?
生:不舍得。
師:為什么?
生:因為那里環境美。
師:原因何在?
生:以內那里的人保護環境。
師:作為一名小游客,你到那里會怎樣做?
生:不亂扔紙……
教師如此設計,突出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特點,注意培養了學生情感教育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兒童的綜合性學習是這樣提到的:“綜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苯處熣抢谩吧秸边@樣一片簡短的小詩,對學生進行了恰到好處的人文關懷。
在聽取了劉茵老師的《山寨》一課教學之后,針對自己在教學時的一些設想,給了我一些反思,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此機會提出來,爭取得到大家的指正。劉老師在學習本課時,學習過程始終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設計從“哪里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入手,學生結合自己實際進行全文教學,但我在此有一點拙見:本文的詩人是按照不同的情境體會到“山寨”的不同感受,是一個有層次、有順序的不同感觸。經過老師、和學生的一再分離,是否是學生真正感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感受呢?教師如此的做法是否真正體現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了呢?我們不妨在激情過后靜下心來想一想,在教學這樣的課文時只有這樣一條路是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嗎?如果教師能夠從不同的情境下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點撥,是不是會更好呢?我們不妨再做探討。
總之,“山寨”一文的教學設計是教師努力在向《語文課程標準》探索的一個縮影,給新時期的教師們起到了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教師把“幸運52”式的游藝性語言引入課堂,不乏乃意見膽大、創新之舉。我想,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善于發現,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使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喜獲豐收,劉茵老師正是在此作了有力的初探。
《山寨》教案 篇10
廣西容縣容城鎮第三小學 植瑞媚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3、培養學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發現自然美的能力。4、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體會祖國山寨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感情。教學重難點: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2、通過學習,理解想象山寨的特點,體會山寨有趣的現象。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1、出示課件,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朋友(課件:少數民族人物)。你們看,她們的穿著打扮和我們的是不是一樣?對,因為她們是少數民族的。她們不但穿的不一樣,連住的地方也不一樣。請看她們住的地方(出示課件)。剛才我們看到的小村莊,就叫山寨。2、板書課題:山寨。認識“山寨”的“寨”(出示課件:少數民族住的房屋,從而讓學生從圖與字進行聯系識記)。二、初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1、自讀課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解決。2、多媒體范讀課文。3、檢查讀課文、詞語、生字的情況。(1)、多媒體顯示課文內容,指名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小節讀。(2)、檢查詞語,運用課件設計成“爬山活動”,讀對一個詞語登上一步。(3)、檢查生字。先運用生字卡片進行多種形式的抽讀生字,再運用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討論、匯報識記生字的方法。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1、按要求默讀課文。2、小組分享讀書收獲,交流不懂的地方。3、學生匯報,教師適時指導感情朗讀。(課件出示:七拐八彎的山路、林遮樹掩的景象。)4、配樂朗讀。(多媒體播放音樂)四、總結。1、讓學生在書上畫一畫山路。(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畫的山路)2、展開想象,你在上山路時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 板書設計 : 山寨 七拐八彎林遮樹掩
《山寨》教案 篇11
這節課讓我感到,課堂教學做到既真實又扎實,既生動又生效才是一節好課。
首先,扎實地掌握知識技能。如句、詞、字的學習,配合學習卡的使用,認字、識字、寫字、辨字等;感悟詩意,有感情讀文,學會從詩中提問題和找答案的方法等。既讓學生得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能扎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都有明確的合作要求,操作簡單,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說、互考,找小伙伴互學等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習的實效。
第三,適當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鼓勵性的語言,自己為自己鼓掌,同桌互評能得幾顆星,同桌互夸互畫小紅旗等,這些評價不多,但恰到好處,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滿了靈性和生機。
《山寨》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識字8個,寫字10個;
2、正確流利讀文,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學認學寫本課生字;
2、感悟詩歌的意境。
三、教具準備:課件 字卡 學生搜集的有關山寨的圖片資料
四、教學過程:
。ㄒ唬⿲耄哼@節課我們來學習一首詩歌,題目是《山寨》(齊讀課題)
問:看到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ǘ┥秸Y料:(圖片)
師介紹:我國的少數民族喜歡十幾家、幾十家甚至幾百家聚集在一起住在山上,他們住的地方就是山寨。詩人根據山寨的特點寫了一首小詩,你們想聽嗎?
。ㄈ┱n件播放:邊看邊聽
。ㄋ模⿴煟憾嗝疵赖纳秸,多么美的小詩,你們想讀讀這首小詩嗎?
讀詩歌(會讀的大聲讀,不會讀的小聲跟讀)
。ㄎ澹┳x文識字,讀中感悟:
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或句子,畫出小節;
分組交流;(相互答疑)
質疑: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
問:你能從哪些語句中了解到山寨的特點?(學生自我感悟)
師小結:看著不遠的炊煙,來到山寨一走就是半天,可見,山路綿長。小路七拐八彎才到寨邊,可見,山路蜿蜒。聽到小狗汪汪,方知到了門前, 噢,原來,主人家掩映在樹林與青藤之間。
試著背誦《山寨》這首詩(采用多種形式)
。y讀生字:
師:同學們讀課文讀得這么好,那么,課文中的字你們都認識嗎?讓我來考考你們吧!
師出示字卡:讓學生給生字照像,指名生讀生字,再組詞。
補充:說說“飄、炊、煙、彎”等字你怎么記?(教師鼓勵學生用識字法識記)
請小老師測讀(以多種形式)
。ㄆ撸┯螒颍
爬山比賽(讀對一個詞就向前前進一步)
。ò耍┲笇懽郑
觀察:本課九個生字,說說哪個字最難寫?
重點指導:
師強調:飄:左上是“西”,右邊是“風”
喚:右邊是“奐”,橫兩邊要出頭
按“觀察——提醒——描寫——評議”四個步驟進行
例:飄
觀察字的結構
提醒哪一筆易錯(結合課件)
描寫范字,生邊描邊說筆順筆畫,再寫一寫
評議(師生評議、自評)
作業:
1、生字
2、把這首詩歌朗讀并背誦給家人聽
3、畫一幅《山寨圖》并配上一段話
《山寨》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描寫的是山寨的自然風光,旨在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山的美麗與神奇,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體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受。
設計理念:
《山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緊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采取讓學生自主識字、自讀自悟、自我發現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等形式,給學生一個廣闊的空間,并充分利用藝術與語文的學科整合,讓學生通過畫畫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對意境的感受,把學生對初讀的感知和細讀的感受,引發為真正的感悟,從而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的意境。
2、能用畫畫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教師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復習導入
師: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搭乘生字快車去領略山寨的風光。(課件出示課題:山寨)
、倏凑l讀得棒!(課件:山寨 炊 煙 拐彎 林遮樹掩 青藤垂掛 多虧 汪汪)
、谇魄莆易x得最棒。ㄕn件:寨 炊 煙 拐 掩 藤 虧 汪)
師:大家讀得真不錯,掌聲鼓勵自己!
二、質疑解惑
1、現在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小組里讀課文,如“同桌互讀,小組齊讀,一個同學讀其他同學聽……”,然后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
、谟惺裁磫栴}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
生:什么叫“七拐八彎”?
師:一位同學來演一演“七拐八彎”。
生:為什么山路會七拐八彎?
課件:七拐八彎的山路。
生:為什么“分明是到了寨邊,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
(問題出現在哪個小節,就圍繞那個小節進行問題解決、朗讀指導。)
、圻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掃清障礙)
2、師:現在我們有感情地一起把詩歌朗讀一遍,想一想自己最喜歡哪節詩?
[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借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質疑、解惑,讓課堂始終充滿著活力,從而進一步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
三、再讀,感悟意境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里把自己所喜歡的小節美美地讀一讀,再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你所喜歡的景物畫出來。
1、學生一邊讀一邊畫。
2、每小組評出一位畫得最好的同學。
3、展示:告訴同學們你喜歡的是哪個小節?畫的是什么景物?
[淡化、打破學科間的界限,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借助繪畫這一學生十分喜愛的手段,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四、總結延伸:
同學們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感悟放到詩歌里,背給爸爸、媽媽聽,好嗎?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更有特色的山寨正等著我們去欣賞、去贊美、去描繪呢!同學們有機會可以請爸爸媽媽帶我們到外面去看看,說不定我們也能成為詩人!
教學反思:
本節課,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優勢,運用多種途徑進行閱讀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互動討論,師生共同讀文解惑,將質疑緊密與讀文、學文、感悟結合在一起。在這種平等、互動、積極的學習氛圍中,既能讓思維活躍的學生大膽表現,也能帶動思維不夠活躍、表達不夠流暢的學生得到鍛煉。而且,釋疑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語言組織能力的過程,也是學生將語言文字知識與生活,與其它學科結合的過程。通過這樣一節課的學習,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提高,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問題探究解決能力得到了培養。
《山寨》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及組成的新詞,學習認讀字。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體會祖國山寨的美景,體會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3、培養學生感受山寨的美及發現自然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讀代講,以讀為本,理解想象山寨的特點,體會山寨有趣的現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川秀麗。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2.播放多媒體
同學們,誰來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說)這“叢林掩映、綠樹環繞”的地方,就是山寨,是少數民族在山中居住的地方。大家想去那兒做做客嗎?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山寨》。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隨題識字: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己試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辦法解決它。
2、指名三人讀課文,集體糾正字音。
3、同桌兩人互讀,檢查字音讀的是否準確。
三、學習課文,深化理解
1、山寨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在小組內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一起讀一讀吧!
2、學習第一小節:
。1)請兩名同學分別讀第一小節的兩句話,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生:“飄起的炊煙”,“分明是到了寨邊”,為什么還要一走就是半天呢?)
。2)相機指導朗讀
3、學習第二小節:
(1)自讀第二小節,這節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生:為什么到了寨邊,卻一戶人家都不見呢?)(小組討論)
(2),如果你就是那些游客,你的心情會有什么變化?(急切、奇怪、失望、無奈) 相機指導朗讀
4、學習第三小節:
。1)指名讀第三小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山寨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生:到處林遮樹掩、青藤垂掛屋檐)
。2)老師這有一些樹的圖片,誰來貼貼什么叫“林遮樹掩”?
。3)這樣的情景使人幾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樣找到門前的呢?如果是你,當你真正見到山寨真面目的時候,你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驚喜)怎么讀出這驚喜的感覺,誰試試?看到同學們讀的這么高興,老師也想讀,想和老師比一比嗎?(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5、聰明的小游客們,請你們想象一下,當我們走了這么長的山路終于走到了山寨,你都會看到些什么?(生自由說)
四、有感情朗讀全文
山寨那美麗的景色讓我們留戀往返,讓我們帶著想象,全班一起再配樂背讀一遍課文,好嗎)
五、總結
今天我們的山寨之旅就要結束了,大家玩的高興嗎?希望我們大家有一天都能有機會體會山寨的美麗。
六作業?
拿起手中的畫筆,畫一畫印象中的山寨。
《山寨》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識字8個,寫字10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讀懂詩歌內容,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教學重點:
1、識字 8個,寫字10個。
2、理解和背誦詩歌。
教學思路:
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動手繪畫,使學生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思,認識山路彎彎、林遮樹掩,因此出現只見炊煙裊裊,不見山寨人家的有趣現象。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引入。
出示山寨風光的圖片,學生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圖中畫了什么。
連續播放小路彎彎、林中小屋、樹陰掩映、炊煙裊裊的圖片。
二、朗讀課文,按要求自主學習課文。
a)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
b)同桌合作學習,討論自己的疑難之處,共同解決。解決不了的,標出來,準備集體討論。
出示兩點要求,同時配上悠揚音樂。學生自學。
三、反饋自學情況。
1.你都認識了哪些字?
2.幻燈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3.指名讀課文,學生互評。
4.開火車讀生字,試著讀出后組詞或練習說話
四、學寫字。
1.幻燈出示在田格中的“飄、煙、彎”三個字。 觀察“飄、煙、彎”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交流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范寫。
3.生練寫;ピu。
五、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播放悠揚音樂,自讀思考:這首詩歌有幾個小節?每小節有幾句話?
2.開火車讀課文,想想從每小節中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看見“飄起的炊煙”,“分明是到了寨邊”,為什么還要“一走半天”?為什么“左轉右轉,還是一戶人家也不見 ”? “多虧小狗幾聲汪汪,才把客人喚到門前”是什么意思?
3.學生討論解決后,教師只對難度大的地方作必要引導,解釋。
4.分別出示“山路彎彎、樹陰掩映、炊煙裊裊”等山寨風景圖片,加強對山寨的認識。
六、練讀、背誦詩歌。
1.老師讀課文,學生評價。
2.自由讀,出聲讀。
3.賽讀?凑l能讀出山寨景色迷人,富有情趣的情感來。
4.自由背誦課文。
七、拓展:做個小畫家。
小小畫家快行動, 在書上畫一畫山路,看誰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