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教案(通用2篇)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1
第三單元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7.地球病了
一、 學習目標
1. 樹立環境觀念、全球觀念、從一言一行做起,自覺的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
2. 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知道人類為保護大氣環境制定的一些措施,掌握簡單的環保方法。
3. 了解大氣污染造成的臭氧層倍破壞、酸雨、溫室效應等形成的原因及危害,了解人類當前的生活環境惡化,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1. 制作多媒體課件:地球的病歷卡,50億噸“巨型”冰山脫離南極,黑雨、黑雪,太陽的慮光鏡——臭氧層,臭氧層被破壞的備忘錄,保護臭氧層大事記。
2. 實驗:酸雨對綠豆種子生長的影響。
二、 導學案
收集有關臭氧層、酸雨、溫室效應等現象及世界各國為保護大氣環境所做的努力的相關資料。
三、 學案
(一)檢查匯報課前預習情況。
(二)集體學習
自主學習:
課本內容37——40頁內容。
小組交流:
按順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記錄下來。
全班交流學習:
1. 交流有關臭氧層的知識。說一說臭氧層的作用及所在的位置;臭氧層被破壞的后果;是什么原因使臭氧層遭到破壞;怎樣才能保護臭氧層。
2. 交流有關酸雨的知識。說一說酸雨的危害有哪些?出謀劃策:如何預防和治理酸雨。
3. 交流有關溫室效應的知識。說一說什么是溫室效應,有哪些危害,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有哪些?集思廣益:控制溫室效應。
(三)拓展延伸
1.播放課件:地球的病歷卡,50億噸“巨型”冰山脫離南極,黑雨、黑雪,太陽的慮光鏡——臭氧層,臭氧層被破壞的備忘錄,保護臭氧層大事記。
2.小組交流:談談觀后感。
四、 課堂檢測
談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有哪些?學習了這節課你想說點什么?你還存在哪些疑問?
五、 課后作業
閱讀有關科普書籍,增強環保常識。
8.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一、 學習目標
1. 懂得感謝、熱愛地球,明確保護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 懂得愛護環境、保護地球需要從每件事做起,從我做起養成愛護環境、合理利用土地、節約用水的習慣。
3. 了解我們人類面臨著水、土地資源匱乏的嚴重危機,分析其原因及對人類的威脅。知道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水和土地,我們必須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和水資源。
教師課前準備:
生命離不開水的事例;了解目前人類面臨的水資源、土地資源匱乏的現狀,分析產生的原因;了解我國水資源、土地資源,我國嚴重缺水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
二、 預習學案
調查采訪家鄉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現狀。
三、 導學案
(一)交流匯報預習情況。
(二)集體學習
自主學習:
課本內容41——45頁內容。
小組交流:
按順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記錄下來。
全班交流學習:
1. 學習水資源的知識
(1) 目前可供利用的水資源究竟有多少?
(2) 我國水資源情況到底如何?
(3) 在世界居于什么地位?
(4) 當前水資源遭破壞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惡果?
(5) 如何保護我們的水資源?
2. 學習有關土地資源的知識
(1) 為什么說有限的土地?“有限”體現在哪些方面?
(2) “有限”究竟達到什么程度?我們夠用嗎?
(3) 是哪些因素導致了地球上土地資源匱乏的危機?
(三)課堂小結,拓展話題。
四、課堂檢測
談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有哪些?學習了這節課你想說點什么?你還存在哪些疑問?
五、課后作業
與父母一道制定節約用水的計劃,半年進行一次統計。
六、 板書設計
8.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一)生命之水在枯竭:淡水危機
有限的淡水資源 :
匱乏原因:①人口增長 ②環境污染
采取措施:
(四)有限的土地:土地危機
土地使用狀況:
土地匱乏原因: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污染 ③水土流失
采取措施:
9.我們到哪里去安家
一、學習目標
1.對人口急劇增長給地球所帶來的資源緊張的壓力感到憂慮。
2.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愛護資源,養成節糧、節點、節水等良好習慣,為保護地球資源而積極行動。
3.知道全球人口急劇增長是造成地球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了解地球上的額資源是有限的,懂得如何愛護地球資源。
教學重點:
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愛護資源,養成節糧、節點、節水等良好習慣,為保護地球資源而積極行動。
二、預習學案
1.到xx年止,全球人口總數估計總量達到多少,我國現有人口是多少,在世界人口中處于何位置。
2.人口的急劇增長會給地球帶來哪些壓力。
3.你所生活的地方主要有哪些資源,當地人口增長情況和土地資源發生的變化。
三、導學案
(一)交流匯報預習情況。
(二)集體學習
自主學習:
課本46——47頁內容。
小組交流:
按順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記錄下來。
全班交流學習:
1. 急劇增長的人口壓力
(1)全球每年凈增人口數量有多少?我國每年凈增人口多少?
(2)通過學習這一部分內容你還知道了什么?
(3)人口的急劇增長會帶來哪些壓力?
2.面臨枯竭的資源
(1)看了47頁專家們對9種重要礦產資源自xx年起是由時間的預測,你有什么感想?
(2)你所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資源?
(3)我們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三)課堂小結,拓展話題。
四、課堂檢測
談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有哪些?學習了這節課你想說點什么?你還存在哪些疑問?
五、課后作業
與父母商量,拿出節約用電的好辦法。
六、板書設計
9.我們到哪里去安家
急劇增長的人口壓力
面臨枯竭的資源
所采取措施
10.讓我們和諧相處
一、學習目標
1.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自覺保護動物,愛護環境。
2.了解什么是生態平衡,知道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是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3.懂得愛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生態平衡,知道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化境是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二、預習學案
收集生態平衡的事例,破壞環境遭大自然懲罰的事例;我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就;環保紀念日;對環保做出貢獻的人或事;學生準備以不同的形式宣傳環保。
三、導學案
(一)交流匯報預習情況。
(二)集體學習
自主學習:
課本48——51頁內容。
小組交流:
按順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記錄下來。
全班交流學習:
1.保護人類的朋友
(1)從這一部分教材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
基本要點:什么是生物圈?“我們”指的是誰?“和諧”是什么意思?
(2)談一談我們為什么要和諧相處?不和諧相處會怎樣呢?
2.共建地球村
(1)結合課前自己收集到的資料,談談人們為保護環境作了哪些努力。
(2)對比兩次會議,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三)積極思考交流:我為環保做什么?
(四)課堂小結,拓展話題。
四、課堂檢測
談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有哪些?學習了這節課你想說點什么?你還存在哪些疑問?
五、 課后作業
寫環保日記
六、 板書設計
10.讓我們和諧相處
(一)保護人類的朋友
生態平衡
(二)共建地球村
環境保護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課文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范圍很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又被不加節制的開采或隨意損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自然資源的枯竭的威脅。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本文語言樸實、流暢自然,清晰的說理,又飽含深情。尤其在表達方面,本文注意用詞的準確性,行文十分嚴謹,知識性較強。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材料的巧妙組合以及在謀篇布局上的條理性。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具備查找資料補充課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她孕育了億萬個生靈,并且無私的奉獻著。你知道她是誰嗎?對,她就是地球。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章《只有一個地球》,來了解我們這位母親。(板書, 齊讀課題。)
二、初讀讀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跟隨老師一起去看看我們的家園地球吧! 就讓我們乘坐中國人自己研究的宇宙飛船,去太空旅行吧。(播放課件)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的飛船馬上就要發射了。請同學們睜開眼,這個水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地球美嗎?看到這個美麗的星球,你用一句話來談談感受?(生說)
2.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指名讀課文。)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看看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4.課文讀完了,老師給大家提個問題:宇航員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發表了怎樣的感慨?(生說)
(板書:可愛 容易破碎)
三、整體分析,點撥升華
1.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地球的可愛?
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分析理解。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學生評價。
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大家自己聽。(教師范讀)
讓我們一起來贊美我們的母親地球吧!(學生齊讀)
2.地球的可愛僅僅是因為它的外表美嗎?(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
從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學生讀有關的段落)
讓學生體會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資源無私的奉獻給人們這就是最大的慷慨。
讀到這我想同學們應該理解到,為什么我們把地球稱為我們人類的母親了。
只有母親才能有這樣的心去包容、去奉獻。
3.理解了課文相信大家會讀的更好。(學生讀課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對人類是慷慨無私的,他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了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在我們的心中,他永遠都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可親可愛。
5.在我們的眼里,地球是那樣的堅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些地方呢?
(1)地球的渺小。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地球的渺小?
(2)資源有限。誰來說說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有限性?
(3)誰來說說可再生資源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4)完成填空:
地球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地下埋藏的( ),如果人們沒有節制的開采,最多開采二三百年就沒有了。人類生活所需要的( )、( )、( )、大氣資源,由于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如果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就會造成一系列( )。
大家通過練習,了解到我們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練習也告訴了我們一個寫作的方法:我們想要闡明自己的觀點,可以采用舉實例的方法。
6.我們的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她卻依然在遭受著破壞。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有關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資料。請你根據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講解我們的地球遭受了怎樣的災難?(生說)
7.老師也收集了有關的資料。想看看人類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嗎?(課件展示:)
被染成紅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著人們丟棄的垃圾;滿是泥沙的渾濁的河流;被砍光樹干后留下的樹樁,人們正在整理砍伐下來的木材;被無情獵殺的藏羚羊;黑煙侵蝕著蔚藍的天空,空氣令人窒息;人們日夜不停的濫挖礦山……;
同學們,看著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圖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說點什么嗎?
8.地球這個孕育著億萬生靈的神奇母親,我們只有保護她。那是因為——
(課件展示:)
科學家已經證明,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學生齊讀。)有什么不對嗎?學生找出問題,少了“至少”二字。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理解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
學生對比著進行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
9.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可親的地球媽媽,正在遭受著無情破壞我們的家園——這個水藍色的星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們一起去精心保護她。
請同學們帶著對地球母親的一片愛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看到我們的地球母親所遭受的災難,我們能為保護地球做點什么呢?(生說)
四、全文小結
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老師感受到你們已經了解了地球母親的苦難。作為一名小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為保護地球母親做貢獻,讓我們的家園的天空更藍,空氣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魚蝦歡暢,處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
作業設計
傾聽家園的呼喚語文實踐活動,展示介紹空氣、水資源、森林資源等被污染和破壞的情況,可以是資料圖片,也可以是文字介紹。
五年級學生曾接觸過有關的說明文。在本課中除了讓學生體驗用詞的恰當外,課堂中還可以適當的滲透有關說明方法。同時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收集整理有關的材料,完成傾聽家園的呼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鍛煉學生的能力。教學過程按設計進行,抓住了重點,引導學生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理解地球的慷慨與無私,地球的渺小與容易破碎,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學中較好地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將語文和相關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語文和思想認識,實現了教學目標。
單位地址:馬莊小學
授課教師:王泮貴
授課時間: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