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瀑布的葬禮說課稿(精選2篇)
大瀑布的葬禮說課稿 篇1
說課,是教師以語言為主要工具,向同行闡述自己對某一教學內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設計以及施教效果的預測與反思等的一種教學研究方式。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大瀑布的葬禮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這篇課文為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這一舉世聞名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原因。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訓練閱讀速度,理解課文內容,二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二)、教學目標。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依據本單元訓練的重點,繼續訓練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為重點;二是依據本課的重點,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及葬禮的意義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更注重于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通過自讀來質疑、梳疑;通過自學,小組討論來解疑,也是學生學習本課的重要學法;通過師生共同活動,深入理解,使學生達到了自得。運用課件和激情引導,讓學生從文本和畫面、樂曲中真切的感受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今日的奄奄一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自然而然的生發一種情感:我們要保護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同時通過用概括小標題等環節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盡可能使語文學習綜合化。
三、說教學程序
(一)質疑激趣,導入新課
本課開始時,讓學生讀課題,提質疑,導出: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么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呢?在這中相機與學生交流關于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相關資料。通過質疑,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們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引發學生強烈閱讀期望,順利成章進入教學第二個環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課文,認識本課五個生字,畫出你認為重點的詞句。
2、讀完提出質疑:從課文中我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學生通過快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再次提出自己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梳疑,提出需要解決的大問題:(展示課件)
(1)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么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發生了哪些變化?
(3)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4)巴西總統在主持葬禮時那包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么?
師生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其目的性強,又激發了學生興趣。他們會主動參與,去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保意識。
(三)、自主探究,小組協作學習
針對以上提出了幾個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將自己所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展示,不懂的問題提出,小組內共同交流探討,并學會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讀--畫--議--說的學習方式中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四)、匯報學習,抓住重點,研讀悟情
1、感受大瀑布的惜日面貌。
(1)、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昔日大瀑布雄偉壯觀的句子,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課件,播放雄偉壯觀的大瀑布畫面,讓學生感受課文中所描寫的雄偉壯觀句子。達到畫面與文本的相溶,激發學生朗讀情趣。
(提示的問題:你喜歡這兒的瀑布嗎?如果此時讓你站在瀑布腳下,你最想對它說什么?))
(3)、指導朗讀。師:讓我們放聲朗讀吧,為大瀑布的雄偉壯觀歌唱吧!重點引導讀文中四、五自然段的句子,個別讀,師生評讀,讀出輕重緩急以及贊美之情來。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出發,從語言文字入手,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融語言的理解、積累及情感體驗為一體,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2、今日的大瀑布景象
(1)、師:多美的瀑布啊!可是幾年后卻變得面目全非,課件出示逐漸枯竭的瀑布畫面。
(提示的問題:為什么會變得如此面目全非呢?今日的大瀑布是怎樣的景象呢?)
(2)小組匯報:找出描寫瀑布枯竭的句子,讀一讀,重點朗讀第八自然段。
通過聲音,畫面等直觀教學手段,給學生以視覺、聽覺共同參與,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到課文所描寫的畫面之中,激起對瀑布由于周圍環境被破壞,從一個青壯年一下子變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等待著最后的消亡,體會作者擬人的寫作手法,讀出那種惋惜、悲壯、失望之情。使學生的感情與文本、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3、找找消失的原因
(提示的問題:看今朝,億往昔,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此雄偉壯觀的瀑布變得奄奄一息呢?)
讓學生帶上問題,再讀課文,找找相關句子,并用小標題式將原因概括出來:
(1)上游建起了水電站。
(2)水資源浪費嚴重。
(3)破壞森林,亂砍濫伐,水土流失。
4、舉行葬禮
展示課件,并配上悲傷的音樂,讓全班齊讀文中最后兩個自然段,使學生的感情共鳴,進一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師相機提問:菲格雷特總統這種行動意義何在?(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四)、交流體會,拓展延伸
1、提供一系列環境遭破壞環境,瀕臨滅絕生物數目,學生發言談體會。
大瀑布的葬禮說課稿 篇2
《大瀑布的葬禮》一課是巴西總統親自為一條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將消失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主持葬禮的故事。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大瀑布的葬禮》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這一舉世聞名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原因,說明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是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大事。作者先寫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主持葬禮;接著寫了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們為它舉行葬禮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課文開頭的場景,寫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中號召人們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本課是第四組課文的一篇自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訓練閱讀速度,理解課文內容,二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目標】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作如下安排:
1、會認讀5個生字,積累自己喜歡的優美的四字詞。
2、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由于本課是一篇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自讀課文,所以我給它確立了兩個重點,一是單元訓練的重點,繼續訓練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二是本課的重點,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和葬禮的意義,旨在激發學生情感樹立保護環境的強烈責任心。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說教法學法】
因為它是自讀課文,所以不同于一般精讀課文的講授,要更多地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悟,但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進行的。課前,我為學生出示了這樣的學習提綱:
1、快速地自讀課文,了解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3、你認為學好本文需要解決哪幾個問題,請提出你的問題和小組的同學在一起交流。
4、朗讀課文,要求準確流利,盡量做到有感情。
5、上網或者在課外書上查閱即將瀕臨滅絕的動植物,準備課上交流。所以學法是以自學和小組交流討論為主。教師主要是通過制作課件和激情引導,為學生營造一個氛圍,去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說教學程序】
能否將《大瀑布的葬禮》上成一堂情感四溢、充滿生命律動的語文課堂是我追求的境界,也是我本堂課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基于這點認識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教材選編本課的意圖:就是讓學生從對大瀑布消失的深深惋惜中,體悟到人類進行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他們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二是基于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擔負著發展兒童心靈的任務。蘇藿母林斯基說:“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因為教育只有真正波動學生的心弦,激發他們的真摯情感,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所以,本堂課就是通過合理的教學環節、恰當的教學手段和必要的教學藝術,使教學過程在學生情感、教師情感和作者文本的情感的碰撞、共鳴、交融中鋪設、展開、呈現。
一、激情導入,動情 上課伊始,我播放大瀑布葬禮的錄像,然后教師用語言描述這是在干什么,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悲傷的惋惜的情境中,然后話鋒一轉,如此隆重的葬禮卻為一條瀑布舉行這是為什么?自然轉到第二個環節中。
二、載情入文,悟情 在這個環節里,我主要是圍繞重點問題,組織課堂對話,層層深入文本,并通過教師的激情范讀和訓練學生對重點段的有感情朗讀的手段,達到學生情感、教師情感和作者文本情感產生碰撞、共鳴交融的目的,并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是激情范讀,整體感知,切入的問題是:你認為這是一場怎樣的葬禮?并說出自己的理由。讓學生自由地說,學生說出了“隆重的、特殊的、有意義的、絕無僅有的……等獨特的感受。這個環節的安排,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總體的把握,同時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鼓勵他們敢于將自己的閱讀見解和同學老師分享的閱讀品質。
在討論第二個問題”菲格雷特總統為什么要為大瀑布舉行特殊而又隆重的葬禮“時,學生說出了葬禮的目的是要號召人們保護環境,不使大瀑布的悲劇重演。我抓住”悲劇“一詞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例子說說自己對悲劇的理解。在這里我為什么要對”悲劇“一詞讓學生咬文嚼字呢?因為該詞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是知識的盲點。建構主義認為,新知識的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已有經驗和新信息的相互作用和重組的過程。因此,要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對”悲劇“一詞建立感性認識,這樣才會有相應的情感支持。學生說出了深愛的爺爺死了是悲劇,寶黛的愛情是悲劇等等。這時,我拋出魯迅的對悲劇的名言:悲劇就是讓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那么”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消失是悲劇嗎?“當然是,因為大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最雄奇壯觀的瀑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觀光者,是巴西和巴拉圭兩國人民的驕傲。在這里我又讓學生說說什么是你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的?學生說出了萬里長城。這些都是讓學生盡快地和文本作者建立感情聯系,喚醒他們原有的情感體驗和文本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要讓他們能和作者一樣發自內心地喜歡大瀑布的美,這樣才能為后面的”悲“作好感情鋪墊。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學生再次感受到大瀑布昔日的雄奇壯觀和今日的奄奄一息,在強烈的情感反差中,更加深了對美好事物被毀滅的悲痛之情,從感性上理解了大瀑布的消失的確是個悲劇。
三、拓展延伸,移情 當學生為大瀑布的消失深感悲痛的時候,最想知道的問題就是”大瀑布為什么會消失?“”是誰讓大瀑布消失的?“當學生自學了相關段落,總結了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人為的因素之后,我很嚴肅地問學生:”大瀑布的消失都是人類一手造成的,如果我們人類再不反思再不收手,正在消失和即將消失的又僅僅是一條大瀑布嗎?用這個問題牽引學生進入拓展環節的學習。學生交流了自己在課前了解到的由于人類不當的使用資源、毫無節制的亂砍濫伐和無盡的貪欲,造成的很多動植物滅絕和即將滅絕的例子,我用課件為學生演示一組人類破壞生存家園的圖片,并列舉了今年夏天,由于大氣氣候的平衡被破壞,在世界各地形成的極端天氣。以上的例子和畫面都強烈地沖擊著學生的視覺、聽覺,使學生的心靈和情感都產生了強烈的震撼。所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的時候,學生都真情流露,有的說“我們人類真可惡!”“我們一定要保護自然和動物,否則就會自取滅亡!”……此時,學生的情感已不在是對大瀑布的悲痛,而是升華到關心整個人類的未來和命運,并產生了要保護環境的強烈責任感和緊迫感,因為災難就在我們身邊了!
總之,這堂課我就是在“喜”和“悲”這兩個字上做足文章,要讓學生“喜”得熱烈,這樣才會“悲”得深刻,只有經過這樣的情感體驗,才會真正懂得保護自然的重要性,才會將情感意識外化成實際的行動,身體力行地去做對環保有意的事。那么這一課的情感和價值觀目標也就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