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建議
1、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少數民族的資料,比如,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服飾的圖片及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故事。2、識字和寫字在中年級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本課的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比較多。可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記。比如,要求會寫的生字中有3個是形聲字,“蝴、蝶、銅”,就可根據形聲字的特點識記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讀 dǎi,不要讀成 tǎi;“昌”是翹舌音,不要讀成 cāng;有些字的筆畫較多,比如,“戴、舞”,要引導學生注意筆畫、筆順,避免寫錯。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簡便易行、實用有效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生字。
2、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發了作者自豪與贊美的情感,一個情字貫穿全文。教學中可以作者所抒發的自豪與贊美的感情為線索,并將這條線索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初讀課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內容;二是請學生邊讀邊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學和民族小學有哪些不同之處,使學生通過這樣的比較,能盡快地進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并在理解課文的開始階段,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抓民族小學的特點上來。然后,在大體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內容。課文的敘述順序很清楚,是按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上課,下課;文末點題這樣的順序寫的。
細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生在初讀課文后,教師可問:作者是懷著什么樣的感情寫這篇文章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這個問題可組織學生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討論。作者是懷著自豪和贊美的感情寫的。體現自豪感情的語句,比如,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也出現了“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的句子,學生找出這樣的語句后,教師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要讀出自豪的感情。
作者為什么會產生自豪的情感呢?可用這個問題引出課文的重點內容,即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這更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家庭,來自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緊密地團結在五星紅旗下。學校的美麗和團結既是作者所要贊美的內容,也是引起自豪的原因之一。需要強調的是課文里所描寫的“美”和“團結”都帶有民族特色,這一點在教學中,教師要著力加以引導。
下面幾個自然段的教學可以順著體會“自豪、贊美”情感的線索繼續進行。
第二、三自然段贊美了民族小學的學生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游戲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在寫了學生活動的同時,還寫了許多的小動物。可以讓學生思考:課文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小動物的,為什么要寫這些小動物呢。一是這些小動物的出現更加突出了地處邊疆民族小學的特點,為學校增添了歡快、活潑的氣氛;二是突出了孩子們讀書讀得認真,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聲有色,小動物靜止不動是為孩子們的書讀得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擾孩子們的學習;三是突出下課后孩子們跳舞、游戲時的歡樂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動物心生羨慕,前來看熱鬧。
課文最后一段用“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點題,直接抒發了自豪之情,寫銅鐘和鳳尾竹的影子,使人聯想到鐘聲悠悠不絕和影子綿綿索繞,自然就會對民族小學產生一種難忘和懷念的情感。教學這一段,可以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自豪之情;通過思考課文的結尾為什么要寫“銅鐘”和“鳳尾竹的影子”,體會難忘和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