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著承受一切》案例
生:爺爺的病康復了。
師:“康復”是指恢復健康,不好說“病康復”,可以說“身體康復”。還有誰會?
生: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爺爺的身體康復了。
師:這個句子不錯!
生:外婆生病了,我祝愿外婆的身體早日康復。
師:很好!
生:康復后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著。
師:很棒!這個句子把“康復”這個詞放在句子的開頭。當醫生給桑蘭進行康復治療的時候,桑蘭只是怎樣做?
生:桑蘭總是一邊忍著劇痛配合醫生,一邊輕輕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
師:很好。(板書:忍著劇痛 哼著樂曲)
師: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
生:我覺得這句話應該讀出桑蘭的堅強。
師:好,你來試一試!
生:(讀)
師:聽了她的朗讀,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生:聽了她的朗讀,我仿佛看見了桑蘭總是一邊忍著劇痛配合醫生,一邊輕輕哼著自由體操的樂曲。
師:說得不錯!老師也感覺到了。主治醫生又是如何評價桑蘭的呢?
生:(讀醫生的話)
師:醫生的話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呢?
生:醫生的話該用贊揚的語氣來讀呢?
師:老師就請你來當醫生,贊揚贊揚堅強的桑蘭。
生:(讀)
師:還有哪些句子是具體描寫“桑蘭這個堅強的小姑娘,” 她用微笑承受著一切,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的?
生: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桑蘭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飯了。但有誰知道,在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背后,桑蘭是怎樣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
師:說地對。(投影出示)刷牙、穿衣、吃飯這些簡單的動作(板書:刷牙、穿衣、吃飯),桑蘭做起來卻怎樣呢?
生: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板書: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師:那么你覺得該怎樣讀才感人呢?
生:我覺得應該讀出桑蘭做這些動作時的艱難和她的堅強。
師:你說得真好!老師就請你來讀一讀。
生:(讀)
師:你們覺得他哪些詞讀得最好?
生:我覺得“一天一天”這個詞他讀得很慢,讓我們感覺到桑蘭做這些簡單的動作時的艱難。
師:文中還有沒有句子具體描寫了桑蘭的堅強?
生:有。
師:誰來說一說?
生:面對無數關心她的人,桑蘭帶著動人的微笑說:“我決不向傷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來!”
師:(板書:“不向傷痛屈服”、“能站起來”)桑蘭說這話時,會用什么樣的語氣?
生:桑蘭說這句話時會用堅決、自信的語氣。
師: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生:從“決不”、“相信”這些詞可以看出來。
師:誰來讀一讀桑蘭的話?
生:(讀)
師:請大家齊讀桑蘭說的話。
生:(齊讀)
師:這一切(板書:一切)都說明桑蘭是個怎樣的姑娘?
生:這一切都說明桑蘭是個堅強的姑娘?
師:(板書:堅強)
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要求讀出桑蘭的堅強。
生:(讀全文)
師:她讀得很好,很感人。今天的作業就是請同學們學著他的樣子把課文有感情地讀一遍。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
下課!
評析:
《微笑著承受一切》的第二課時運用了“以點帶面”的手法,通過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心句)引出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教學,且朗讀教學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桑蘭面對重大不幸,仍能堅強樂觀,積極對待人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