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 10.風箏
【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字詞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學習重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2、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學習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放風箏的片斷。
學生:風箏草圖。彩色筆。
第一課時
一、古詩導入
師:孩子們,大家看,這是什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就是風箏。(板書:風箏)
師:風箏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就寫過有關風箏的詩篇,一起欣賞一下吧。說不定你早會背了。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師:好像沒有風箏兩個字嘛!
引導學生說出紙鳶就是風箏的意思。
師:談談你們對風箏的認識好嗎?(相機提示:知道我國著名的風箏之都在哪嗎?風箏有多久的歷史?)。(對課外知識豐富的同學及時表揚。)
師:剛才我們見識了古人眼中的放風箏情景,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篇《風箏》,走進他們的風箏世界。
二、初讀課文
(一)學生個人讀
請你認真讀課文,待會我們一起來談談感受。
遇到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問問老師或同學,把課文讀通順,看看課文到底寫了什么。
行間巡視,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寫下學生難理解的詞語。
憧憬 倏 等(相機指導)
師:暢所欲言吧,談談自己的感受,體會,甚至是對詞語的理解,疑問都行。
過渡:對于每篇課文,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大家應該大膽地說說自己的看法,我們請幾位同學讀一讀課文,這個幸運的機會會降臨到誰的頭上呢?豎起耳朵聽聽,老師隨時點到你的名字噢!
(二)分自然段讀
認真思考:
這篇課文圍繞風箏主要講了什么?
抽生讀。出示課件:(課文圍繞風箏主要講了什么?)
指名學生讀自然段,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相機指導。
(講作者與小伙伴一起做風箏、放風箏的事情)
師:從哪里找到的答案?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齊聲讀第一自然段
師:體會這個自然段的作用
這句話概括了全篇課文,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發現,它還可以領起下文,看來作者接下去寫什么事情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根據老師的提示,你可以分出段落嗎?
(質疑?后面的找風箏應該獨立分一段嗎?)
三、再讀課文
(一)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我們在做風箏與放風箏過程中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把你能夠體會到心情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出示有要求的課件)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精讀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里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師:誰來說說我們在做風箏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讀一讀你找到的心情的句子。
相機出示句子:我們精心做著,心里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我們——做著,心里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師:你能結合句子,換一個主詞嗎?(認真,專心,仔細等等)
師:他們那么認真地、專心地、仔細地做成了一個怎樣的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