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二則
。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詞句的意思,能把《論語》二則改成兩段白話文。
4、正確默寫課文。
5、對中國儒學的創始人孔子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激發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產生興趣,由此產生對國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能把《論語》二則改成兩段白話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3、逐步理解兩則論語的意思。
4、滲透學習要溫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為品質。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論語一則,誰能給大家背背?(復習導入。)
《論語》是孔子的學生根據對他言行的記載而編寫的。那么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論語》中的有關知識,看看這兩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讀,檢查讀音。如:為 矣 罔 殆
3、小組互相讀,提出不懂得問題。
4、根據學生提出的的問題,引導學生根據注釋和自己的理解,小組交流這兩則論語的意思。
5、學習匯報。(指導學生理解第一則論語的意思:溫習已經學到的知識,就能得到新的體會、新的發現,這樣的人就可以當老師了。)
6、誰想試著說一說。
7、小組間互相說一說。
8、那這則論語中的一個生字我們能想辦法把它記住嗎?(指導學生隨文識字。)
9、小組自學第二則論語。
10、匯報。教師指導學生把語言組織完整、準確。
11、著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時記住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板書,指導書寫。)
12誰愿意再試著說一說這則論語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組同學再說一說。
三、指導背誦。
1、自愿背。
2、齊背。
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 27、《論語》二則
溫故 知新 為師
學不思 罔 思不學 殆
反思:學生理解論語二則的含義之后,覺得自己應該如此好學,背誦較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默寫課文。
2、培養學生背誦、默寫、書寫等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默寫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誰愿意把論語二則給大家背一背?
二、聽寫本課的幾個字。(鞏固對新字的認識。)
三、指導書寫。
1、按照正確的書寫姿勢,寫一寫。
2、比一比,爭取一個比一個漂亮。
四、指導默寫。
1、齊背這兩則論語。
2、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不寫錯別字。
3、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