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和研修心得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在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中,課文使用了不同的形式來寫人物的話,如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等。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嘗試運用這些形式,提高表達水平。這也為學習語文園地二中的“我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教學時可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成果,體會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從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中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朗讀能力。
3.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學重點】
1. 體會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能通過人物的對話、表情和動作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
課前師生各自搜集、了解關于宋慶齡的生平資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 談話交流:回顧第二組課文中認識的幾位名人,引出“宋慶齡”。學生自由交流課前所了解到的關于宋慶齡的資料。教師隨機引導學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并適當補充。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3.課題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又不能失信于誰?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自讀感悟
1. 整體感知: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課題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又不能失信于誰?簡單地講一講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如有困難出示填空:宋慶齡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媽媽都_________,但她堅持____________。她真是個_______的好孩子!指名說。(隨機板書: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