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說課稿(通用3篇)
《我不能失信》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講的這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八課的第一課時。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誠實守信。
二、說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
根據教材安排和我班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聰、活”等17個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思想滲透:
懂得不能失信的做人道理。
4、重點:知識目標
5、難點:能力目標
6、關鍵:思想教育
三、說教法、學法 :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愉快式教學法,首先我精心制作了14張課件,圖文并茂,有聲有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我授課的語言盡量向兒童靠攏。語言兒童化是我在低、中年級教學中的一個奮斗目標,我大膽去嘗試。再次故事表演化。我讓自己進入到表演這個角色,用自己的言行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從我的言行中感知、理解。
除了愉快式教學法之外我還應用了啟發式教學法。即在講授課文時所有的問題設計都具有啟發性。比如:慶齡為什么要等小珍等,本節課通過我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了朗讀課文的方法,自主學習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
四、說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討論深化,擴展延伸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我不能失信》說課稿 篇2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我理解為:一是讓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讓學生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的寫作手法,為本單元的習作奠定基礎;三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讓學生感受宋慶齡的誠實守信”作為情感目標;把“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作為知識目標;把“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作為能力目標;把“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確定為教學策略。
在讀的方式上采取由淺入深,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層層遞近的方式讀。如同燒磚,多讀一遍就是多加一份溫,溫度加到一定程度,土坯就變成了磚頭,磚和土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書讀到一定程度,課文語言和精神營養就會轉化為學生心靈的有機組成部分,就會成為學生語感結構和精神系統中有活力的細胞了。
具體做法是: 一讀,統攬全篇,弄清課文寫的人物是誰,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二讀,抓詞理句,找出能說明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三讀,進入情境,突出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四讀,劃分角色,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總之,略讀課文一定要加強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我不能失信》說課稿 篇3
《我不能失信》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不能失信》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組最后一篇課文,本組的主題是“名人故事”。本組共有四篇課文,都是通過具體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故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贊頌了他們崇高的、美好的品質。《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個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贊美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
因為《我不能失信》是本組最后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本節課我主要采用“自主學習,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遷移運用前三節課的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抓住描寫宋慶齡的重點句子,聯系上下文,聯系學生實際自主閱讀、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慶齡的可貴品質,然后引導學生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從而達到自主讀書、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目的。
三、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是自己在做人做事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透過人物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五、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簡介宋慶齡生平
(1)你們認識、了解宋慶齡奶奶嗎?誰來說一說?
(2)教師簡介宋慶齡生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慶齡奶奶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學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所以我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宋慶齡的生平,然后揭示課題。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又可以為下面的學習做鋪設。)
(二)初讀感知
1、你們知道這篇是什么課文嗎?(略讀課文)
2、學生自瀆“閱讀提示”,找出“閱讀提示”里所提的問題。
3、要求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自由朗讀課文,并把不懂的字、詞、句畫出來,并想一想:自己還有什么問題不懂想問大家或有那些問題想考考大家。
4、學生自由交流讀后感。
5、朗讀課文(齊讀、小組分自然段讀)。
6、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讓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自由去閱讀課文,發現問題,質疑問題,交流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
(三)感悟課文內容
1、精讀品位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并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描寫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反復讀一讀,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小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讀自己畫的詞、句,再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2)討論怎樣才能讀出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格。
3、全班交流
(1)小組指名匯報: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能體現出宋慶齡誠實守信?
(2)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意在體現新課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真正地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自讀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讀,輕松地感悟到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擴展延伸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讀了本文有什么感想?
2、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設計意圖:此環節,意在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對宋慶齡崇敬,滲透語文的人文性,升華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悟,是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受到啟發,明白做人要誠實守信的道理,從而轉化內在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