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案(精選12篇)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二、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三、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慶齡的故事。
四、教學方法:朗讀感悟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課本劇表演。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課后分析:
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講究“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原本我是設計1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的,但在教學中僅僅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從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啟示,有些單薄。所以第一教時我在課本劇表演上多用了些時間,而用了一節班隊課讓孩子針對“慶齡這樣做對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辯論,“如果時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進行身體力行的設想,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預習學案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三、導學案
一、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
預設:我是指誰?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義詞就是—————守信)
那課題中“我不能失信”,說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生字。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伯伯家宋慶齡媽媽小珍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第一段
1、小朋友,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讀讀第一段,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3、這個句子中哪個詞讓你感受到宋慶齡是多么想去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如:盼望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
四、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小朋友,宋慶齡這么想去伯父家,她為什么不去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1、四人小組學習(2———9)自然段
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可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內容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如:“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這句話你怎么理解?隨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5、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幾句話寫下來。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四、課堂檢測
1、把句子寫完整
老師給同學們講故事。
小飛上了的天空。
馬兒奔馳在的草原上。
五、課后作業
1、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格言。
2、閱讀有關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在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中,課文使用了不同的形式來寫人物的話,如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等。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嘗試運用這些形式,提高表達水平。這也為學習語文園地二中的“我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教學時可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成果,體會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從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中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朗讀能力。
3.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學重點:
1. 體會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能通過人物的對話、表情和動作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課前,師生各自搜集、了解關于宋慶齡的生平資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 學 預設
一、談話揭題:
1. 談話交流:回顧第二組課文中認識的幾位名人,引出“宋慶齡”。學生自由交流課前所了解到的關于宋慶齡的資料。教師隨機引導學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并適當補充。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3.課題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又不能失信于誰?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自讀感悟:
1. 整體感知: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課題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又不能失信于誰?簡單地講一講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如有困難出示填空:宋慶齡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媽媽都_________,但她堅持____________。她真是個_______的好孩子!指名說。(隨機板書:守信用)
2.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語言讀出她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邊讀邊找,作上讀書記號。
3. 學生交流:(以下是學生可能交流的幾個方面,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指點、引導)
l “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
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慶齡很喜歡伯伯家的鴿子,但為了守信用,而放棄去伯伯家的機會。(教師引導學生讀好兩個感嘆號,讀出宋慶齡對鴿子的喜愛。)
小結:那么漂亮的鴿子等著慶齡去,可為了等小珍,慶齡還是決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諾言的孩子啊!
l “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是啊,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請同學們說一說,這時小慶齡在想什么?)
l 當父親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時,慶齡連說“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來。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也可隨機采訪“小慶齡”當時的想法。)從哪里讓你體會到了小慶齡的守信用?
l 當母親提出可以回來后再向小珍解釋時,慶齡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如肯定學生的朗讀:看慶齡說得斬釘截鐵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個守信的孩子!)
l 當父母贊同她留下來時,慶齡點點頭,甜甜地笑了。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慶齡此時在想什么?為何笑得那么甜?)
4. 朗讀全文:自由練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合作朗讀全文。
5. 回扣課題:如果請你給這篇課文的題目加一個標點符號,你會加什么符號?指名說,最好能說說理由。(隨機板書標點“!”,感受小慶齡態度的堅決)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次齊讀課題,升華主題。
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板書:一諾千金)積累“一諾千金”,說說你還知道哪些表示誠實守信的詞。(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無信不立)板書:言而有信。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朗讀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這句話,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聯系生活實際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運用默讀、朗讀等方法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這句話,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教學難點:
透過對話和動作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體會人物可貴品質。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資料、圖片,制作課件。
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名人小時侯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嗎?(守信)這個題目還可以怎樣說?(我要守信)
2.課題質疑:“我”指的是誰呢?是說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出示資料袋,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有效溝通情感與認知、課內與課外的聯系,創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初讀課文,感知“信”。
1.課件出示朗讀要求,學生齊讀:
①借助拼音讀課文。
②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③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開火車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糾正字音。同時出示本文生詞及幾個難讀的詞學生認讀:照耀、早餐、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
3.小組探討交流,“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提示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出示課件)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
c.事情的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怎樣?
4.填空概括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時間),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很想去,可是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不失信決定留下來,最終,小珍沒有來,媽媽心疼慶齡一個人在家沒意思,慶齡卻說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她并不后悔,因為她沒有失信。(人物、事情經過、結果)
告訴我們……
【設計意圖:創設對話交流的氛圍,沐浴人文關懷。在民主、輕松的談話氛圍中,凸顯主題“信”。】
三、讀悟結合,品味“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些語句看出宋慶齡守信用呢?劃出相關語句,在旁邊簡單批注感受。
(根據匯報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
學法指導:讀文時,可以將自己的思考、感受體會或者疑問在相關語句旁邊做簡單的標注記錄,這就是作批注,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交流: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他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宋慶齡說。
(2)“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
面對媽媽的提議,慶齡覺得這樣好不好,為什么?
(4)“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回家后,媽媽知道了小珍一上午也沒來,慶齡白等了非常心疼。而慶齡卻仰起臉回答到:生接讀——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想象一下慶齡說這句話時會是怎樣的語氣和態度?根據理解朗讀語句。
(5)加入人物對話,根據對話你能否在宋慶齡說的每句話中恰當地加上一個表示語氣的詞?
學生默讀思考,作批注。交流
教師指導朗讀。(揣摩人物當是心理,讀出相應語氣。)
(6)三人分角色朗讀對話內容,父親、母親,宋慶齡。
4.除了對話,還有哪些語句能看出宋慶齡守信用呢?
A.送家里人出門后,慶齡一個人回到房間里,耐心的等候著。她一會兒拿起一本書看,一會兒又坐到琴凳上彈鋼琴,平時很熟的曲子,今天卻總是彈不準。
聯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慶齡本來是想留在家里的嗎?從課文中找出理由。(第一自然段)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了!
指導朗讀。
體會:此處通過聯系前后文以及人物的動作描寫說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B.師生接讀宋慶齡守信用的語句。
小結:通過品讀人物語言和動作,一個堅持守信的小慶齡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
【設計意圖:在朗讀的氛圍中,打開學生的思路,通過讀悟結合,使他們豐富對“信”字內涵的理解。深化學生透過語言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這個學習難點。】
四、討論交流,深化“信”。
1.最后小慶齡說:“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你能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對課文的思想內涵進行討論交流,由課堂延伸到生活,達到由知到行,規范自身行為的目的。】
五、總結
“一諾值千金”,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
六、布置作業,延伸“信”
課外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成語、俗語記在日記本上,找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
21我不能失信
宋慶齡遵約定守信用
(語言、動作)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
2、能結合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結尾處宋慶齡的話,體會并學習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1、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的含義。
2、培養學生遵守承諾、言而有信的好品質。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問題交流:同學們,你們和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時,有過說話不算數的時候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總結交流,重點強調“守信用”)
2、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3、質疑: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標注自然段。
(2)默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解決課前提出的疑問。
(4)你從哪句話可以看出宋慶齡是一個守信的孩子?將句子勾畫下來,與同桌交流你的理由。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宋慶齡和小珍約好星期天在家疊花籃,可是這天爸爸媽媽都要去伯伯家,宋慶齡拒絕了父母的邀請,留在家里,做到了守信。)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全文,你從哪句話看出宋慶齡是一個守信的孩子呢?
(1)課件出示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
(2)宋慶齡一開始就這樣堅定地要留在家中嗎?她真的不想去伯伯家嗎?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①課件出示: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板書:盼著)
②哪個詞可以看出宋慶齡很想去那位伯伯家呢?(早就盼著)
③你能讀出這種期盼的語氣嗎?(指名讀)
師過渡:宋慶齡正準備和父母一起出門時,突然想起了什么?讀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吧。
(3)你從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起了約定,很為難地在做去伯伯家還是留下來等小珍的決定)
(4)與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守信的孩子呢?(連忙、堅決、拒絕)
師小結:通過同學們的朗讀,我們從中體會到宋慶齡是個守信的人。(板書:堅決留下誠實守信)
(5)宋慶齡等來了小珍嗎?
(6)課件出示: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①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質)
②聯系生活說說,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
2、分角色再次朗讀課文
四、討論深化
1、假如你和好朋友約好去游樂園玩,好朋友卻失約了,你會怎么辦呢?(小組交流,派代表發言,學生評價,師隨機總結)
2、小結: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的準則,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信守承諾的好孩子。
[教學板書]
特別高興早就盼著
想起約定堅決留下
誠實守信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緊扣閱讀提示,并設計出合理的自學要求,針對重點語句的理解,我將能輔助理解的句子進行質疑設計,發揮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學完了課文,我請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使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6
一次備課
二次備課
課 題:我不能失信
教學內容:我不能失信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宋慶齡怎樣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教學難點:透過對話和動作領會小宋慶齡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具準備:
1.教學課件
2.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過程: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言,但有人說到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
3.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又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交流
1.默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2.交流:整合資料袋里的內容和自己搜集的資料,向大家簡單介紹你所知道的宋慶齡
三、品讀體驗
1.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拼音,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預習情況: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指名朗讀課文生字。教師點擊
3.教師播放課文范讀,學生聽讀思考: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2)文中講到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3)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為什么不去?
(4)爸爸媽媽是怎樣勸說她的?她又是怎樣回答的?
(5)請一位同學完整的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
四、拓展延伸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3.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幾個誠實守信的故事。
五、分角色朗讀
1.以4人為單位,分角色朗讀,一人旁白,其余三人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小組內安排角色練習,教師巡視。
六、課堂作業
教師點擊練習,隨堂解決。
板書設計:
我不能失信
一、預習探究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名人小時侯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并讀讀課題,
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你知道嗎?
課文在寫誰呢?說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二、合作交流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1)借助拼音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詞。
(2)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
(3)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1) 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課文中的我是誰呢?
2)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宋耀如、宋慶齡、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解釋”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交流。
三、品讀感悟1、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宋慶齡小時侯一件什么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生交流。
3、 課文從那些語句看出宋慶齡守信用呢?
四、課外拓展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3、課堂練習、把句子寫完整
老師( )給( )同學們講故事。
小( )飛上了( )的天空。
馬兒( )奔馳在( )的草原上。
五、板書設計:
我不能失信、
宋慶齡 講信用
教學反思: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讓學生明白要遵守自己的諾言,做個守信用的孩子。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在小組中交流,匯報自己的感受,回答提問,并結合身邊談談感受。教學中,我讓學生說說自己身邊守信用的人,從而調動了孩子們說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習氣氛濃厚,教學目標完成。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讓學生了解誠信是人基本素質以及誠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如何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具準備
搜集宋慶齡的有關資料。
預習提綱
1.借助拼音讀通讀順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2.勾畫感受深的句子,用心體會。
3.搜集宋慶齡的有關資料,了解宋慶齡。
學習過程
一 檢查預習,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導讀好課題。
2.交流預習中做了那些學習準備。
3.簡介宋慶齡。
說說你收集到的有關宋慶齡的資料。
(根據學生搜集資料的情況及時補充)
4.齊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二 初讀感知
1.指名讀課文,評價自己達到的程度:正確?流利?有感情?
及時表揚預習較好的同學。
2.討論:(小黑板出示問題,同桌或小組合作在書上找答案并勾畫出來。)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d.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從哪里知道的,用——劃出句子。
e.她為什么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用~~~劃出句子。
3.匯報交流。 結合問題回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 分角色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
四、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 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五、課后作業:
課后收集一個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板書設計
8 我不能失信
守信
宋慶齡 伯父家 鴿子
小珍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2.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習導入
1.口頭找反義詞練習:
前進──簡單──謙虛──寒冷──
誰能說出這個詞的反義詞:板書:守信──
誰能用它們說說話?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簡單介紹宋慶齡
1.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2.交流:整合資料袋里的內容和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向大家簡單介紹你眼中的宋慶齡。
三、初讀感知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
四、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并談談你的理解。
教師點撥時注意讀寫結合,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表情。
2.提示: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3.根據學生的匯報指導朗讀。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通過大家的朗讀,一個誠實守信的小慶齡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我想,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想要更多地了解這位關注我們少年兒童的偉大女性,那就請同學們完成這樣一個課外作業:在網上查找宋慶齡的有關材料,制作一張題為《走近宋慶齡》的手抄報。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新課程人教版語文第五冊教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重點:感受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學情分析: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特別是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兒童故事,因此,在學生閱讀故事時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契機并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對孩子們的啟發教育作用是最大的。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對話較多,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并分角色朗讀課文,從而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本課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隨課文識字。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
預設:我是指誰?
失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的反義詞就是-----守信)
那課題中“我不能失信”,說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1、指名檢查生字。
2、討論疏解:
a. 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 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c.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學習第一段
1、小朋友,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讀讀第一段,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3、這個句子中哪個詞讓你感受到宋慶齡是多么想去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如:盼著表示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
四、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小朋友,宋慶齡這么想去伯父家,她為什么不去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1、四人小組學習(2---9)自然段
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可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內容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如:“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這句話你怎么理解?隨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5、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六、作業
1、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格言。
2、閱讀有關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教后反思:
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講究“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作為略讀課文,學習時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所以我準備讓學生進行充分預習后用1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先采取宏觀上的導,再引領學生進行微觀上的讀。比如學生通過對課題的質疑理解“失信”,分解出文中的時間、人物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與學生共同咀嚼“慶齡很想去伯伯家”的句子使學生走入他人的情感,從而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讀。再如在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上我采取的是小組合作形式,不僅有文本思想的討論,又有不同角色的合作朗讀,最后組與組之間進行競賽與品評,讓學生在自我與他人之間權衡閱讀技巧與理解。
然而本次備案的最大不足在于僅僅有了意識上的準備,而忽視了學生實際上的擁有。文章的難點是: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這部分我采用的是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即讓學生通過合作來領會。然而三年級的學生或者說我所教授的對象在這種形式上缺乏長此以往的組內合作的訓練,在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了實際意義上的偏離,多數學生在進行的只是四人間的不緊不慢的玩笑,以至于在反饋時僅僅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去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顯得有些單薄。而在后來的品評環節學生都持了一種看客的心態。因此這個環節的失敗也讓我意識到長期以來我所忽視掉的生生合作這一塊以及在培養過程中的一些技巧。學生已經有了小組合作的意識,當務之急還要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有任務上的緊迫感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在朗讀指導上藝術性不夠。比如在指導讀“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這一句時,我僅僅注重該句的字詞的理解,所以學生在前后的讀的效果上差異不大,而這時如果我讓學生進行角色轉化,“如果你是慶齡,伯伯家的那只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你想去嗎?”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學生已身體力行,他們也開始“垂涎”起那只鴿子,讀的時候在理解的基礎上已經加上了自己的情感。
縣教研室教學調研有感
工作兩年了,對于教學始終還是有種緊迫感。
開課更然。
這種狀態不能說是沒有好處,選材、組織、備課、反饋、反思……,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會使你不自覺地處在積極、興奮當中。這時的我有時是思維闊而不深,經常忽視很多深度上的東西。而這次的教學調研又為我新添了一項,即詳評,這于我有如雪中送炭。肖老師的點評就是這樣。從整體到局部,從備案到反饋,步步是招,豁然開朗。
就朗讀指導這一塊來說,本文我主要貫穿在第一段的理解重點詞句的讀和2-9段的小組合作自悟自讀上。然而肖老師建議我在指導學生讀時讓學生進行角色轉化,“如果你是慶齡,伯伯家的那只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你想去嗎?” 果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起無窮的潛能。在朗讀課文時,可以通過創設美好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讀”的興趣。另外,朗讀指導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讀時自然地表達出來,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另外,在小組合作時由于時間上的局限學生到最后只是為了讀而讀,為了合作而合作。這樣的朗讀效果必然只是流水似的,淡然無味。因此,肖老師建議我抓住2-9段的重要段落,即3、6、8段慶齡猶豫、拒絕、解釋這三段重點邏輯段落讓學生理解后再進行合作朗讀,這樣不至于面面俱到,而無果而終了。
當然,有效的朗讀指導還離不開教師的示范作用,這樣學生就“有法可依”了;有效的朗讀指導還需要結合反復的、多種形式的訓練;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等等……
這只是點評中的一點,已讓我受益非淺。我的書面上的反思遠遠不及我的觀念中的反思,教師的成長其實就是這樣,面對知識與技巧,不斷汲取,不斷加工,再汲取,再加工,但永遠沒有漫溢的一天。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資料袋內容)請大家讀一讀,你對宋慶齡有了哪些了解?除此,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宋慶齡的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侯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第一次讀課文,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3、第二次讀課文,要求: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4、討論交流,學生匯報自己讀懂的內容。
預設學生交流的內容如下:
故事發生的時間、人物、事件
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角色讀課文
1、四人分角色讀課文。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老師巡視。
3、組與組之間進行朗讀比賽。
4、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討論深化
質疑寫泡泡
1、(宋慶齡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2、(練讀幾個重點語句)
3、你有什么啟發?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4、小節: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想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五、自選一個作業完成
1、收集誠信的格言名句
2、讀一個有關誠信的故事
3、寫幾句讀后感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1
進修方針
1、準確、流利、有激情地朗讀課文。
2、能歸納綜合課文的首要內容。
3、能連系課文,聯系糊口現實,和同窗交流讀后的感應感染。
課前預備
策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談話導入
1、哪位同窗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開辦者是誰?宋慶齡是若何的一小我物?
操作自己尋找到的資料,連系伙料袋中的內容向巨匠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進修一個她小時辰的故事——《我不能失蹤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碰著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欠亨順的處所屢次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搜檢。
3、談判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刻?
b,.文中講到了哪幾小我?他們間有著若何的聯系?
爸爸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首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禮拜天,宋耀如一家預備到一位伴侶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倏忽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腳色朗讀
1、交接使命: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腳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袂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操練,然后小組間角逐。
2、組內放置腳色,各組操練,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角逐。
4、同窗評議,選舉優勝組。
談判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感受宋慶齡做得對不合錯誤?
2、你在日常糊口中有沒有碰著過近似的事?你是怎么措置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應。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懇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根基準則,但愿往后巨匠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朗讀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這句話,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聯系生活實際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運用默讀、朗讀等方法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這句話,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教學難點:
透過對話和動作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體會人物可貴品質。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資料、圖片,制作課件。
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名人小時侯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嗎?(守信)這個題目還可以怎樣說?(我要守信)
2.課題質疑:“我”指的是誰呢?是說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出示資料袋,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有效溝通情感與認知、課內與課外的聯系,創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初讀課文,感知“信”。
1.課件出示朗讀要求,學生齊讀:
①借助拼音讀課文。
②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③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開火車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糾正字音。同時出示本文生詞及幾個難讀的詞學生認讀:照耀、早餐、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
3.小組探討交流,“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提示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出示課件)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
c.事情的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怎樣?
4.填空概括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時間),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很想去,可是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不失信決定留下來,最終,小珍沒有來,媽媽心疼慶齡一個人在家沒意思,慶齡卻說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她并不后悔,因為她沒有失信。(人物、事情經過、結果)
告訴我們……
設計意圖:創設對話交流的氛圍,沐浴人文關懷。在民主、輕松的談話氛圍中,凸顯主題“信”。
三、讀悟結合,品味“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些語句看出宋慶齡守信用呢?劃出相關語句,在旁邊簡單批注感受。
(根據匯報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
學法指導:讀文時,可以將自己的思考、感受體會或者疑問在相關語句旁邊做簡單的標注記錄,這就是作批注,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交流: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他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宋慶齡說。
(2)“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
面對媽媽的提議,慶齡覺得這樣好不好,為什么?
(4)“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回家后,媽媽知道了小珍一上午也沒來,慶齡白等了非常心疼。而慶齡卻仰起臉回答到:生接讀——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想象一下慶齡說這句話時會是怎樣的語氣和態度?根據理解朗讀語句。
(5)加入人物對話,根據對話你能否在宋慶齡說的每句話中恰當地加上一個表示語氣的詞?
學生默讀思考,作批注。交流
教師指導朗讀。(揣摩人物當是心理,讀出相應語氣。)
(6)三人分角色朗讀對話內容,父親、母親,宋慶齡。
4.除了對話,還有哪些語句能看出宋慶齡守信用呢?
A.送家里人出門后,慶齡一個人回到房間里,耐心的等候著。她一會兒拿起一本書看,一會兒又坐到琴凳上彈鋼琴,平時很熟的曲子,今天卻總是彈不準。
聯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慶齡本來是想留在家里的嗎?從課文中找出理由。(第一自然段)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了!
指導朗讀。
體會:此處通過聯系前后文以及人物的動作描寫說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B.師生接讀宋慶齡守信用的語句。
小結:通過品讀人物語言和動作,一個堅持守信的小慶齡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
設計意圖:在朗讀的氛圍中,打開學生的思路,通過讀悟結合,使他們豐富對“信”字內涵的理解。深化學生透過語言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這個學習難點。
四、討論交流,深化“信”。
1.最后小慶齡說:“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你能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對課文的思想內涵進行討論交流,由課堂延伸到生活,達到由知到行,規范自身行為的目的。
五、總結
“一諾值千金”,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
六、布置作業,延伸“信”
課外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成語、俗語記在日記本上,找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
宋慶齡 遵約定守信用
(語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