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月潭的傳說
教學目標:
1.學習《日月潭的傳說》,培養(yǎng)學生追求光明的勇敢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認3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詞語庫積累詞語。
4.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傳說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在朗讀中明白道理,體會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投影片、生字詞卡或小黑板。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出外旅游好處多多,可以鍛煉身體,增長見識。今天老師帶著同學們來個“秀才不出門,照樣游天下”。老師帶你們去中國臺灣日月潭看看。
二、出示課件,介紹日月潭。
配樂展示日月潭美麗的景色,相機介紹:日月潭,在我國臺灣省中部南投縣山中,是中國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湖中的光華島把湖分成了兩部分,北部像太陽,南部像上弦月,所以叫日月潭。
三、學習課文。
1.小黑板出示自學提示:①故事的起因是什么?②為了找回太陽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③結果怎樣?④你從這個傳說中明白了什么?
2.學生根據(jù)提示自學課文。
3.遇到生字新詞,先自己拼讀識記,有難度的同桌相互交流或標記疑難,以便求教。
四、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
(1)學習3個會認字。
社,示字旁,注意與“衤”區(qū)別。
頓,組詞“頓時”,形容時間短。
斧,形聲字,上聲下形。
(2)學寫6個字:搖、頓、惡、阿、斧、剪。
2.學習1至4自然段,解決自學提示①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3.指名朗讀1至4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太陽月亮不見了。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沒有了太陽和月亮,我們的世界會變成個什么樣?
五、存疑,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1.太陽月亮到底去了哪里?
2.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太陽月亮不見了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