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的森林王國》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本篇課文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走進森林”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對森林王國失蹤前后的描寫,說明亂砍濫伐給人類帶來的災害,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樹立環保意識。這篇童話故事篇幅較長,但內容淺顯易懂,可指導學生通過默讀了解內容,而不必細致分析,也可讓學生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設計思路
根據本班學生學習的前期預備狀態和學生學習的愛好需求,并結合本篇課文的特點(蘊含一定道理的童話故事),我設計了“讀、悟、演”三個環節的教學方法,即:讀一讀,把課文讀通;悟一悟,把課文讀懂;演一演,把課文讀活。這一教學過程的設計,始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感悟和想象思維的空間。
三、教學目標
1、學習快速默讀課文,能用文中話概括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及后果,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激發學生保護森林,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關注個性體驗,學生能運用自己獨特的體悟,去朗讀課文,演繹課文。
四、教學重難點、關鍵
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和后果,樹立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有聲有色地講述課文內容,講后互相評價。
2、在講述過程中準確地使用本課積累的好詞語,正確使用表示范圍的詞語,并加上自己豐富的想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眼看就要放假了,你們有什么計劃嗎?
2、如果你想去旅游,你希望到哪里呢?為什么?
(是呀,放假了,你們的父母要帶你們出游的話,都喜歡帶你們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玩。可是,這美麗的地方可是許許多多的人付出了許多辛勤的汗水才換來的。有一個美麗的森林王國,你們想去嗎?想看看它有多美嗎?)
3、看課件,聽課文朗讀。思考:美麗的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了?
板書課題
4、指明回答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地方,把課文讀明白。
要求:
(1)用你喜歡的方式和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交朋友。
(2)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
(3)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檢查生詞
出示課件,形式多樣地認讀課文中生詞
如:安居樂業 置若罔聞 萎靡不振 鳥語花香
鋪天蓋地 手舞足蹈 無影無蹤 躍躍欲試
3、初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你知道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理清思路)
三、細讀品味,理解課文。
1、讀文質疑
(1)前面自由讀課文時,同學們已經標出了自然段序,根據課文內容,請大家理清文章的結構。(方法不必統一,學生說出理由即可)。
(2)指名讀課文1---3自然段,請認真聽,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讀后學生討論總結
(3)“森林王國是什么樣子的?”
森林王國從前是美麗富饒的,人們安居樂業;王國里有一條法令:“任何人不得亂砍伐樹木。”
教師引導:你覺得最關鍵的時那個詞語?你是怎么理解的?抓住關鍵詞 “安居樂業”體會句子的意思。
(4)通過讀句子理解:“森林王國的百姓安居樂業,有的種莊稼,有的狩獵,有的織布,有的捕魚,生活中充滿了笑聲和歌聲”。人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十分安定地生活,而且非常快樂、幸福,這就是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