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的森林王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和后果。2、學習快速地默讀課文,學會用文中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理解內容。并適當地展開合理的想象,說一說,教育學生熱愛、保護自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保護自然環境的思想感情,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保護森林,植樹造林。
教學重難點: 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和后果,樹立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大家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都非常喜歡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體裁的課文——《失蹤的森林王國》。(齊書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指名發問)
是啊,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呢?我們從課文中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
要求:(1)不出聲,不指讀,不重復。
(2)學會抓關鍵詞。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很久以前,森林王國的國王下令不準亂砍樹木,森林王國美麗富饒。可當新國王上臺后,砍樹建新王國,結果自然災害不斷,森林王國很快就消失了。)
三、學習課文
自學提示1:森林王國以前是什么樣子的呢?
(1)指名回答,引導抓關鍵詞“美麗富饒”“安居樂業”。
(2)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生活在那里的人們感覺怎么樣?”
(3)指名朗讀,適時指導。
(4)齊讀課文。
(5)出示課件圖片,讓學生感受森林的繁榮景象,以及百姓安居樂業的愉快生活。
(6)用“看到這一幅幅美景,我覺得 ”的句式談談自己的感受。
自學提示2:森林王國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1)生細讀課文,分別找出森林王國的變化,與同學交流,班級內進行匯報。
(樹被砍倒,動物逃離,各種妖魔鬼怪接二連三到來,人們背井離鄉,森林王國最終消失。)
(2)師用課件出示森林消失后帶來的嚴重后果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體會森林的作用,樹立保護森林的意識。
(3)用“看到這一幕幕慘劇,我覺得 ”的句式談談自己看完圖片后的感受。
自學提示3: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呢?
(1)小組討論交流,班級反饋。
(2)課件出示森林對環境好處的資料,說說自己最想送給人們的一個忠告。
(3)課件出示環境問題被忽略的一組數據資料,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課堂小結
一個美麗的森林王國,最終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讓我們深深懂得了保護森林,保護環境是多么的重要。讓我們記住這樣一段話:“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綠,我們的幸福,是擁有美麗的森林……愛護樹木 ,從我做起!”
五、回味體驗
課件出示四季不同的美麗森林圖片,充分感受森林給人類帶來的享受。
六、課后作業
小練筆:
森林王國失蹤以后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你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續寫。